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就
經過全黨和全國人民五年的艱苦奮斗,到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各項指標大幅度地超額完成,形成中國近代以來引進規模最大、效果最好、作用最大的工業化浪潮。我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前進了一大步,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后來的工業化奠定了基礎,特別是人力資源和技術資源的基礎。
五年間,國家對經濟和文化教育部門的基本建設投資共達493億元,超過原定計劃15.3%,加上企業和地方自籌資金,全國實際完成基本建設投資總額588.47億元。在施工的一萬多個建設單位中,限額以上的工礦建設項目921個,比原計劃增加227個,到1957年底全部投入生產的428個,部分投入生產的109個。這921個限額以上的建設項目,在很長時期內都是我國現代化工業的骨干。新增固定資產492.18億元,相當于1952年底全民所有制企業固定資產原值的2.05倍。另外,從投資效果看,“一五”時期的大中型項目,建成后平均三年半就能收回投資。
工農業較大幅度的增長,初步改變了我國工農業總產值中以農業為主的局面。195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24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52年增長67.8%;其中,農業總產值537億元,增長24.8%,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56.9%下降為43.3%;工業總產值704億元,增長128.6%,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43.1%上升到56.7%。工業生產水平和技術水平也有明顯提高。1957年我國鋼材自給率達到86%,機械設備自給率達到60%以上;1957年同1952年相比,工人勞動生產率提高52%,12個工業部門的產品成本降低29%。從工業總產值的構成來看,在輕重工業都有較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開始改變工業總產值中以輕工業為主的局面。1957年輕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64.5%下降為55%;重工業產值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35.5%上升到45%。
重工業主要產品的產量大幅度增長,使舊中國重工業十分落后的局面有所改變。1957年,鋼產量達到535萬噸,比1952年增長296%,為新中國成立前最高年產量的5.8倍;原煤產量達到1.31億噸,比1952年增長98.5%,為新中國成立前最高年產量的2.1倍;發電量達到193億度,比1952年增長164%,為新中國成立前最高年發電量的3.2倍;金屬切削機床達到2.8萬臺,比1952年增長1.04倍,為新中國成立前最高年產量的5.2倍。一大批舊中國沒有的現代工業骨干部門,開始一個個建立起來,如飛機、汽車、發電設備、重型機器、新式機床、精密儀表、電解鋁、無縫鋼管、合金鋼、塑料、無線電和有線電的制造工廠等。這些新興工業的建立,初步改變了解放前我國工業門類殘缺不全的面貌。一大批包括煤礦、電站、油礦等能源基地的新建和擴建以及工業化原料基地的建立,使我國工業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所有這些,為我國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實現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奠定了初步基礎。由于基本建設投資半數以上投放內地,一大批工礦企業在內地興辦,使舊中國工業過分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初步得到改善。
重工業產品產量的大幅度增長,促進了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1957年,糧食產量達3900.99億斤,比1952年增長19%;棉花產量達3280萬擔,比1952年增長26%。我國農業的生產條件得到較大改善,五年內擴大耕地5867萬畝,新增灌溉面積1.1億畝,造林面積達21102萬畝;大中型農用拖拉機從1952年的1307臺增加到1957年的14674臺。農業的發展,跟世界農業的發展相比速度不低,但是跟同一時期我國工業增長速度相比,仍相對落后。糧棉增產的速度沒有達到人們的期望,糧棉供應緊張的狀況未能顯著緩解,要求農業增產的壓力仍然很大。
在“一五”計劃期間,輕工業生產主要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局面雖然沒有多大改變,但以工業品為原料的比重有所增加,產量大幅度增長。1957年與1952年相比,以農產品為原料的棉紗、棉布的產量增長30%左右,毛線增長1.85倍,呢絨增長3.3倍;以工業品為原料的產品增長幅度更大,當時屬于高檔耐用消費品的“三大件”,自行車增長9倍,縫紉機增長3.2倍,收音機增長19.7倍。其他日用工業品的產量也都有成倍增長。
交通運輸郵電業發展很快。到1957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2.67萬公里,比1952年增加16.6%。穿越高山峻嶺的寶成鐵路(寶雞至成都)和工程同樣艱巨復雜的鷹廈鐵路(鷹潭至廈門),連接南北的武漢長江大橋,在這個時期先后建成。1957年底,全國公路里程達到25.46萬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除康藏公路外,另兩條通向“世界屋脊”的青藏、新藏公路也建成通車,密切了西藏與內地的聯系。到1957年底,全國內河航道里程已達14.4萬多公里,比1952年增長51.6%,空運方面的航線超過1952年一倍多。1957年,郵路總長已達222萬公里,農村大約70%的鄉可通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