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會員通訊(2015年第1期)【3】

作者:    發布時間:2015-11-27   
分享到 :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成為抗戰中的中流砥柱

——在“鄧小平與太行抗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全國政協常委、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常務副主任、鄧小平思想生平研究會會長 楊勝群

在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在涉縣召開“鄧小平與太行抗戰”學術研討會,很有意義。涉縣,是晉冀豫、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區域。當年,鄧小平、劉伯承等率領根據地軍民在這塊土地上演繹了一部波瀾壯闊的抗日壯劇。這一段歷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的一個縮影。

回顧這段歷史,我集中地想到一點,這就是:在那樣一場反對外敵入侵的斗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前列,真正是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大家的發言也特別突出地闡述了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抗戰中作出的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我進而又思考了一個問題,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在這場斗爭中為什么能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對我們今天有什么啟示?我有下面幾點看法。

一、 以無私無畏的歷史擔當,成為人民群眾的主心骨

在外敵入侵的外患面前,最能檢驗一個政黨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意識和責任感。盧溝橋事變后,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這個時候,照理說應該是掌握全國政權的國民黨首先站出來號召全國各種政治力量、武裝力量聯合起來抵御外侮,但首先站出來的是中國共產黨。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即向全國發出通電,提出實行全民族抗戰的主張,呼吁全國人民、軍隊和政府團結起來,抵抗日本的侵略。接著,又表示,紅軍主力愿意接受國民政府改編,接受蔣介石的指揮,隨時出動抗日。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責任意識和歷史擔當!

歷史擔當,不能是一句話,還要找到自己的歷史角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只有四萬六千人,稍后由南方游擊隊改編的新四軍,只有一萬余人,加起來不到六萬人,相對于國民黨的兩百多萬軍隊,力量當然是很小的。但是,八路軍、新四軍擔負起了敵后抗戰的主角。敵后抗戰,這個任務不是國民政府和蔣介石安排的,是中國共產黨主動承擔起來的。敵后抗戰,一開始也許不是主角,但隨著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的潰敗,很快就成了主角,并成為八年全國抗戰的主要支撐。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擔當!

太行抗戰,就突出地體現了這種歷史擔當。晉冀豫抗日根據地,一開始便是華北四大根據地之一,到一九四一年七月發展成為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開辟、鞏固、發展,就是一部敵后抗戰史!敵后抗戰的貢獻、意義有多大,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貢獻、意義就有多大!

歷史擔當,要有實際行動,而實際行動不但要有勇,還要有謀,要有勇有謀。在日本侵略者全面侵華開始后,中國共產黨不但勇敢地站出來,并走上了抗戰第一線;而且,還對抗戰全局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和意見,包括全面抗戰的指導路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持久戰的戰略方針、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戰術等等。這就是一種歷史擔當。也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的有勇有謀的歷史擔當,才成為了抗戰中人民群眾的主心骨。

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斷開創抗日斗爭和自身發展的新局面

中國抗日戰爭延續了十四年之久,全國抗戰是八年。在這樣曠日持久的時間里,中國共產黨之所以經久不衰地保持著自己的影響力,而且是影響力越來越大,很重要的一點是,堅持獨立自主,并依靠自身的力量,不斷開創抗日斗爭和自我發展的新局面,總是以新的局面給人民以新的希望,鼓舞人民向前走。

為什么講“抗日斗爭”和“自我發展”兩種新局面呢?因為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至始至終,中國共產黨有一個自我發展的問題。一個是,本來力量就很小;二是,國民黨始終堅持“溶共”、反共的政策,打壓中國共產黨的生存發展空間。道理很簡單,中國共產黨如果不獨立自主發展自己,就不可能有什么擔當,就不可能擔當起拯救國家危亡的責任,就不可能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也不可能贏得人民的信賴。

說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這完全是事實。從遵義會議后,我們黨已完全擺脫了國際教條主義的影響和束縛,做到真正獨立自主地處理中國革命的各種問題。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雖然與共產國際還保持一定的聯系,但更多的是利用共產國際這個窗口,向世界宣傳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各種決策,對各種問題的處理,都是自己的主張,沒有哪一個是由別人做主的。我們的抗日斗爭,雖然得到了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支持,但我們的立足點始終是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的。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就曾強調:我們希望有外援,但是我們不依賴它,我們依靠自己的努力。我們的方針是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

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斷開創抗日斗爭和自身發展新局面,這一點也還是集中體現在敵后抗戰上,體現在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建設上。太行抗戰歷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領導根據地軍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斷開創對日斗爭和自身發展新局面的歷史,尤其是一部在困境中開創新局面的歷史。1941年后,敵后抗戰進入嚴重困難的時期,晉冀魯豫根據地多次面臨嚴重困難的局面。日軍將晉冀魯豫根據地作為其重點摧殘、破壞的地區,妄圖徹底破壞抗日軍民的生存條件,國民黨軍隊一再向晉冀魯豫根據地尋釁,制造摩擦。連續幾年,根據地遭受嚴重的旱澇和蝗災,財政極為困難,人口銳減。但是,根據地軍民戰勝了這些困難,不僅沒有讓根據地垮掉,而且使根據地不斷得到發展。到1943年,對日武裝斗爭掌握了主動權,恢復了大片根據地,還開辟了一些新區;通過開展精兵簡政和大生產運動,使經濟和財政得到恢復和發展。

三、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制定并執行正確的工作路線和政策、策略

路線是決定一切的,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中國共產黨能否制定并執行正確的工作路線和政策、策略,是能不能擔當起領導人民抗戰,在抗戰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關鍵。

抗戰時期,國際國內形勢紛繁復雜。特別是在國內,中國共產黨面對著對日、偽、頑三條戰線的作戰,不僅情況復雜,而且瞬息萬變。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堅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才能正確地制定和執行工作路線和政策、策略。回顧抗戰時期的歷史,可以看到,在一些大的問題上,我們黨作出的決策和制定的政策、策略,幾乎沒有什么失誤。為什么?就是因為很好地堅持了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原則。這也是國內其他抗日階層和國際上支持中國抗戰的人們,所佩服的一點。

制訂了正確的路線和政策、策略,還要正確地貫徹執行。情況紛繁復雜,而且變化很快,再加上當時根據地分散,各地情況差異很大,要正確地貫徹黨的路線和政策、策略,真不是很容易的。關鍵也同樣是要堅持腳踏實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鄧小平同志是這方面的典范,他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以堅持實事求是、“按辯證法辦事”在黨內著稱的。比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和策略,在理論上、口頭上好說,執行起來卻不那么簡單。晉冀魯豫根據地是國民黨頑固派制造摩擦最集中、最激烈的地方,山西的頑固派制造摩擦,河北的頑固派也制造摩擦,閻錫山還發動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在這種情況下,鄧小平一方面領導一二九師針鋒相對地與國民黨頑固派進行斗爭,另一方面又努力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穩定國共合作抗戰的局面。這中間如果機械地照搬政策概念、政策條文,絕對是行不通的,怎么掌握斗爭的分寸,怎么掌握政策界限,只有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因為中國共產黨這樣正確地堅持和貫徹統一戰線的政策和策略,才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維持到抗戰結束,才使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起到了頂梁柱的作用。這種作用,可以說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中流砥柱作用最重要的表現。

四、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從而贏得了千百萬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持

抗日戰爭時期,可以說是我們黨同人民群眾關系最密切的時期。特別是敵后抗戰,敵后抗日根據地把我們黨同人民群眾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了。國民黨高高在上,想不到也不可能到廣大的農村去建立這樣的根據地。歷史給了極好的機會,使在大革命失敗后一直只能秘密地在農村活動的中國共產黨,有了合法的到更廣闊的農村活動的機會。但是,到農村去,到農村去建立抗日根據地,還有一個能不能站住腳的問題,能不能受到廣大人民群眾歡迎和擁護的問題。辦法只有兩條:一是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二是盡最大努力改善民生。國民黨也到農村去打過游擊戰爭,但是,他打得不好,最后打不下去了。為什么?因為他們這兩條都做不到。

中國共產黨做到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和她領導的人民軍隊真正是與人民同艱苦共患難。毛澤東、朱德等黨和人民軍隊最高領導人自己開荒種地,朱德向在國民黨軍隊里工作的過去的同行借錢養活自己的老母親。國難當頭,中國共產黨仍關心著民生疾苦。盧溝橋事變后,715日中國共產黨提出三項政治主張,其中之一就是“改善人民生活”。

我們講抗日戰爭艱苦卓絕,最苦的、苦的時間最長的還是敵后抗日根據地。大家都知道,鄧小平晚年時女兒毛毛問他在長征中做了什么,鄧小平說了三個字“跟著走”;而毛毛問他抗戰時期在太行山做了什么,鄧小平說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吃苦”。

我們回顧太行山抗戰的歷史,回顧中國共產黨與抗戰的歷史,這樣一點啟示應該是最深刻的,就是:始終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才能贏得千百萬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