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困齋用沒有硝煙的戰斗詮釋信仰
今年是張困齋誕辰110周年,作為中共情報人員,他用光輝而短暫的一生踐行和詮釋了偉大建黨精神,為我們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賡續紅色血脈樹立了光輝典范。
處困境時,堅持真理、堅守理想
張困齋從年少時起,就開始追求真理,最終樹立了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1925年5月30日,五卅運動爆發。當天下午,張困齋和兄長張承宗在南京路上親眼目睹了英國巡捕開槍殘殺工人、學生后,立下少年志,要與帝國主義作斗爭。1927年大革命前后,張困齋在縣立中學讀書時,受到以柔石為代表的很多進步教師的影響和熏陶,開始大量閱讀革命理論書籍,接受革命啟蒙教育。不久,“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張困齋進一步認清蔣介石的反革命面目,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獲得新生。抗戰初期,他在救國會多次組織讀書會,并經常參加集體討論和學習,時常與朋友們開展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相關理論研討,把很多原來相信唯心主義和機械唯物論的人爭取過來,改信了馬克思主義。他的革命信仰堅如磐石,從未因環境艱險而發生動搖。
于國難中,踐行初心、擔當使命
無論是抗日救亡還是解放戰爭,張困齋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不息。“九一八”事變后,張困齋和一些進步青年職工對國民黨蔣介石對內反共、對外不抵抗的賣國政策,無不義憤填膺。他積極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先是參加了左翼聯盟,接著又參加抗日武裝自衛會。“一·二八”事變之后,日本侵略軍悍然進攻上海,十九路軍在蔡廷鍇等愛國將領的指揮下,在人民抗日救亡運動的群情激奮下,奮起抗戰。張困齋等積極在親友中征募款子,寫慰問信,慰問十九路軍將士。《淞滬停戰協定》簽訂后,張困齋和戰友們湊錢辦起了半月刊,取名《石榴》,以石榴的紅花、紅子,來表示擁護共產黨、擁護紅軍。他積極為《石榴》刊物撰寫文章,以隱晦的筆法抨擊國民黨的賣國投降和反共政策,要求團結抗日。1935年,北平發生了“一二·九”抗日愛國運動。張困齋和張承宗等一起,在群眾中發起、組織了名為“職業青年救國大同盟”的團體,號召職業青年團結起來參與抗日。1936年,張困齋在張承宗的帶領下,發起組織“上海市銀錢業業余聯誼會”(簡稱“銀聯”)。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銀聯”根據黨的指示,立即成立銀錢業同人戰時服務團。張困齋帶領服務團的歌詠隊伍,分赴市區街頭,深入各傷兵醫院和難民收容所等地,慷慨激昂地高唱聶耳、冼星海等創作的抗日歌曲,振奮國人精神,激勵抗日斗志。“銀聯”到解放戰爭時期發展到1萬多人,成為上海著名的革命群眾團體之一。
用一生,詮釋對黨忠誠、不負人民
張困齋一生忠誠于黨的事業,無論何時何地都堅決執行黨的決策和指示。他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人民的深厚感情是相輔相成的。在革命實踐中,他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時刻關注人民的疾苦和需求。1939年,張困齋被調回上海。當時上海正處在日軍占領的黑暗年代,地下工作條件極為艱苦。但是,他一直從事地下抗戰活動,采用各種方式同敵人展開斗爭。他主持編寫了《戰后上海的錢兌業》一文,刊印在地下黨組織1941年出版的《戰后上海的金融》一書中。年底他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埋頭苦干,調查研究敵偽糧食市場,并寫出了專題報告。1945年,他又和其他同志一起編制了《上海市工商金融名人錄》,為新四軍進上海提供了豐富翔實的資料。為了從日本報刊上收集信息和便于順利通過日本兵崗哨,張困齋自學日語,常發奮學習至深夜;為了及時了解蘇聯衛國戰爭戰況,又學俄語,刻苦認真地對著鏡子練習卷舌音的發音;學會了俄日兩種常用口語,他就到處奔走為支援新四軍采購物資。隨著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反攻階段,張困齋的工作更加繁忙,他的身體也漸漸不支,但卻沒有時間就醫。由于形勢的發展,電信往來更加頻繁,秘密電臺的報務員經常從深夜工作到黎明,電臺暴露的可能性也隨工作時長而增加。可正值人民解放軍部署渡江、解放上海等重要戰役,有太多情報需要從紅色通信線路上往來傳遞。當組織上問張困齋要不要增加人手或者啟用另外的電臺時,張困齋卻堅決地說:“不要不要,我們能夠完成任務。”秦鴻鈞也表示:“我熟識情況,別的電臺不也一樣有危險嗎?”他們兩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誓為解放戰爭的最后勝利戰斗到底。
在酷刑中,不怕犧牲、英勇斗爭
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張困齋表現出了極高的勇氣和犧牲精神。他多次身處險境而毫不畏懼,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1935年至1937年期間,在上海各界救國聯合會發動的多次示威游行中,張困齋總是擔任聯絡和糾察隊長,一路身先士卒,沖破當局軍警憲特的包圍和封鎖,從不退縮。1949年3月19日,因秦鴻鈞電臺受到破壞,張困齋不幸被逮捕,在獄中遭到酷刑拷打和非人折磨。但他始終堅貞不屈,保守秘密。同年5月7日晚,國民黨特務將張困齋、秦鴻鈞、李白等12位同志押赴到浦東戚家廟殘酷殺害。臨刑前,他們高呼“打倒蔣介石”“共產黨萬歲”等口號,高唱《國際歌》,表現出堅貞不渝、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來源:《黨史信息報》2024年9月25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