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一家三代心向黨——“高原雄鷹”巴依卡為國護邊記事
在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xiāng),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在家中講述護邊往事(9月15日攝)。新華社發(fā)(姬文志 攝)
在帕米爾高原上,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一家三代接力護邊的故事家喻戶曉。
亙古屹立的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fēng)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六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襖”,這里被視為“生命禁區(qū)”。
1949年12月,紅其拉甫邊防連剛剛成立,馬上就要執(zhí)行邊防巡邏任務(wù),可連隊官兵卻犯了難,這次巡邏的目的地是被稱為“死亡之谷”的吾甫浪溝,路途因險峻而出名,只能依靠牦牛引路,往返一次需要3個月,路上還常發(fā)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zāi)害。
若沒有經(jīng)驗豐富的向?qū)В俦鴤儗⒋绮诫y行。就在這時,巴依卡的父親——塔吉克牧民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自告奮勇,當起了連隊的義務(wù)向?qū)А4撕蟮?3年間,他帶領(lǐng)著邊防官兵走遍了紅其拉甫邊防線上的每一塊界碑、每一條河流、每一道山溝。
巴依卡說,從小父親便教育自己,正是邊防官兵們夜以繼日地守護祖國邊關(guān),各族人民才得以安居樂業(yè)。“他們?yōu)槲覀兏冻隽撕芏啵覀兘o他們帶路,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1972年,父親把這份責(zé)任傳給了巴依卡:“你要繼續(xù)走我的路,為祖國的邊防事業(yè)作出新的貢獻。”
巍巍昆侖,茫茫雪原。
巴依卡的足跡踏遍了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他被當?shù)剀娒穹Q為邊防線上的“活地圖”,憑著自己多年的經(jīng)驗無數(shù)次為邊防官兵化險為夷。
一次,巴依卡帶著邊防戰(zhàn)士騎著牦牛經(jīng)過開拉阿甫河。走在最前面的他被一個大浪沖到一塊石頭上,腿部骨折,痛得幾乎暈過去。當時,另一名戰(zhàn)士也被沖入洶涌的河水中,千鈞一發(fā)之際,巴依卡不顧傷痛跳入水中,硬是把戰(zhàn)士拉了回來。但很快他就不省人事,經(jīng)過數(shù)小時的搶救才挽回了生命。
像這樣與死神擦肩而過的事,不知發(fā)生了多少次。
這是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xiāng)拍攝的巴依卡·凱力迪別克(9月15日攝)。新華社發(fā)(姬文志 攝)
1986年,父親凱力迪別克病重,可巡邏任務(wù)就在眼前,巴依卡十分糾結(jié)。父親看出了兒子的心事,讓巴依卡放寬心,囑咐他將精力放在巡邊上。
巴依卡憂心忡忡地踏上了巡邏征程。他走后沒幾天,父親就離開了人世,被埋在了紅其拉甫的山谷間,那是父親特意要求埋葬的地方,因為那里可以眺望到國門。
1998年6月,巴依卡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他時常告訴人們:“巡邏護邊是國家的事情,也是牧民的責(zé)任。沒有國家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
37年,700余次巡邏,行程超過3萬公里……巴依卡遇到的急難險情不勝枚舉,但他從來沒有退縮,從來沒有停止守邊護邊的腳步。
2009年,巴依卡像父親一樣,將這份責(zé)任和愛國守邊精神傳承給了兒子拉齊尼·巴依卡。拉齊尼從十幾歲就開始跟著父親一起巡邏,學(xué)習(xí)探路、查看地形等技巧。
拉齊尼·巴依卡在新疆紅其拉甫邊境線的巡邏途中(2011年9月23日)。新華社發(fā)(李翔 攝)
巡邏路上,拉齊尼也總是走在最前面探路,一次又一次幫邊防官兵化險為夷。一直以來,他都是父親的驕傲。紅其拉甫邊防連的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們與巴依卡一家三代結(jié)下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2021年1月4日,卻成了巴依卡永遠無法忘記的日子。
那天,雪花落得紛紛揚揚。正在喀什大學(xué)參加培訓(xùn)的拉齊尼在經(jīng)過學(xué)校人工湖時,看到一名兒童落入冰窟。拉齊尼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時候,冰面突然坍塌。他拼盡全力把孩子托出水面,并用最后的力氣將孩子往冰面推了一把,隨后墜入冰冷的湖中,生命定格在41歲。
噩耗傳來,巴依卡心痛欲裂。但當獲救小孩的母親在他家門口遲遲不敢進門時,老人出門將對方迎了進來。
“拉齊尼救人我并不意外,失去兒子我心里特別難過,但他是為了救孩子犧牲的,我為他感到驕傲。”他告訴這位母親,“雖然他離開了我,但是56個民族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
盡管年事已高,巴依卡無法再奮戰(zhàn)在邊防一線,但他依舊用自己的方式“屹立”于高原上。
這是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xiāng)拍攝的巴依卡·凱力迪別克(9月15日攝)。新華社發(fā)(姬文志 攝)
走進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xiāng)提孜那甫村巴依卡的家中,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墻壁上掛滿的一幅幅拉齊尼的照片,每一個照片的鏡框都被老父親擦拭得亮亮的,掛得整整齊齊。
這幾年,到帕米爾高原觀光的游客在聽說這一家人的事跡以后,都會自發(fā)來村里看望巴依卡。大伙兒圍坐在擺滿美食的炕上,聆聽巴依卡講述護邊時的艱辛故事,還有村里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讓老人欣喜的是,2022年底,新疆首座高原機場塔什庫爾干紅其拉甫機場正式通航,雪域高原帕米爾迎來首批“空中來客”。曾經(jīng)閉塞的高原,如今已四通八達。
“拉齊尼走了,我有義務(wù)承接他的職責(zé),用我的講述讓孩子們銘記,努力學(xué)習(xí),永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巴依卡目光堅定地說。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18日電 記者孫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