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變遷中的阿勒泰
新疆阿勒泰地區地處阿爾泰山南麓和準噶爾盆地北緣,面積為11.8萬平方公里,內轄阿勒泰市、布爾津縣、富蘊縣、福海縣、哈巴河縣、青河縣和吉木乃縣。阿勒泰之名源自阿爾泰山,為蒙古語,意指黃金和金色。阿爾泰山古稱金微山或金山,清代譽之為天山北路“名山之冠”,“山前后物產饒裕、水草豐美,久為中外各部落所艷羨”。歷史上的阿勒泰地區,不但是中國北疆民族游牧、駐屯和設立牙帳之所,古代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是新疆自古以來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鑒的縮影。
歷史上中央政府對阿勒泰地區的治理
西漢初年,中原王朝就開始經營北疆地區,張騫鑿通西域強化了西域和北部邊疆的聯系。自漢代起,阿爾泰山區域就是維護西域安全穩定的戰略要地,其中今天阿勒泰地區尤為重要。正如清人所論,阿爾泰是“漠北全疆右臂”,而今之阿勒泰地區則起到屏護新疆的重要作用。縱觀歷史,中央政府強大時,為確保西域安全穩定,就會對關系天山北路安危的阿勒泰地區加強管理,屯兵建置;中央政府衰落時,北疆阿勒泰地區等地常為部族政權割據,作為南控西域和東進漠北的要地。因此,阿勒泰地區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中央王朝塞防的藩籬、北方游牧民族前出基地和遷徙通道的多重角色。
自唐代起,中央政府開始對阿勒泰地區實施有效管轄。唐在西域和漠北建立嚴密的軍政管理體制,比漢朝更有效地征兵和應對戰爭,其中設置羈縻州府是唐代治理邊疆的重要舉措。649年唐太宗在庭州設立瑤池都督府,不久分為昆陵和濛池二都護府,并將阿勒泰地區納入轄地,設立狼山州。657年蘇定方先后大敗西突厥,恢復唐朝對西域的統治,并于659年設立金山都護府,管轄天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南、金山以西、兩河流域以東的廣大地區。702年唐朝置北庭都護府于庭州,阿勒泰地區為北庭節度使轄區羈縻州府所管轄。
宋遼金時期在金山游牧的黠戛斯等部臣服于中央王朝。1124年,西遼在阿爾泰山設立西部招討司并在烏倫古河流域屯墾,隸屬上京道。1204年,成吉思汗率兵攻滅乃蠻部,占領阿爾泰山兩側,并將阿勒泰地區分封給窩闊臺。窩闊臺汗國被滅后,阿勒泰地區為陽翟王部,科布多一帶為稱海宣慰司,北面為八鄰萬戶和益蘭州等部斷事官轄地,后進入元朝中央政府嶺北行省版圖。明代,阿勒泰地區為斡亦剌惕部游牧地,即衛拉特(瓦剌)蒙古部管轄。
清朝消滅準噶爾政權后在阿勒泰地區實行軍府制度,以邊防軍務為主,兼管屯墾。1761年,清朝設立科布多參贊大臣,阿勒泰地區歸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受烏里雅蘇臺定邊左副將軍節制。1867年,清朝將塔城參贊大臣移駐布倫托海,并設布倫托海辦事大臣兼理塔城和阿爾泰兩地事務。1869年裁撤布倫托海辦事大臣,阿勒泰地區仍歸科布多參贊大臣管理。1903年,伊犁將軍長庚在與科布多、迪化、伊犁、塔城四方商妥后,確定將阿爾泰建成單獨行政區。1904年,清政府將科布多參贊大臣之副職科布多辦事大臣移駐阿爾泰承化寺(在今天阿勒泰市)視事,錫恒為首任辦事大臣,轄阿爾泰烏梁海、新土爾扈特與新和碩特三部之地,此為清朝實行科布多與阿爾泰分治的開始。1907年,阿爾泰正式由科布多劃出,成為一級行政區,奠定了今天阿勒泰地區的基本區劃范圍。
古代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從蒙古高原到黑海之濱存在著一條古老的商道,這條商道由多個支線組成,或經過中蒙邊境的一些大坂,進入新疆布爾津河上游和克蘭河上游,進入額爾齊斯河;或由開爾根鄂博、巴彥毛德尼布拉格翻越阿爾泰山,進入布爾根河上游及烏倫古河;或向南穿越將軍戈壁,進入新疆奇臺縣;或抵烏倫古河、額爾齊斯河后,沿河西行入塔城、博樂、伊犁河谷,隨后抵達哈薩克斯坦。這些線路所匯成的商道就是草原絲綢之路。
草原絲綢之路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成的時間久遠。早在公元7世紀初,《新唐書》就記載阿爾泰山地區游牧民族婦女服飾使用“紅絹”“靄錦”,可見中原絲綢當時就暢銷此地。《新唐書·黠戛斯傳》記載說,從阿拉伯地區經由波斯到新疆吐魯番和吉木薩爾、阿爾泰有一條絲綢貿易商路。隋代裴矩在其撰寫的《西域圖記》中則明確指出,由中國通向地中海區域的商路“發自敦煌,至于西海,凡為三道,各有襟帶。”其中,“北道從伊吾(今新疆哈密),經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鐵勒部、突厥可汗庭(今巴爾之南),渡北流河水(今錫爾河),到拂林國(東羅馬)達于西海(地中海)”。學界研究認為,這條經巴里坤西抵地中海的北道,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存在了。阿勒泰地區曾經由鐵勒等民族居住,加上盛產黃金,因此商路經由此地,成為聯通中亞草原和蒙古高原的節點。例如,文獻記載鐵勒就針對很多西域商人到中原做生意的情況,遂利用其占據草原絲綢之路要津的優勢,便“恒遣重臣在高昌國,有商胡往來者則稅之,送于鐵勒”。
草原絲綢之路在阿勒泰地區境內也有多條重要的支線,大體可分為東南道、東道、北道、西道、南道五條。一是東南道,即以新疆巴里坤為門戶,經木壘、古城、將軍戈壁、哈拉瑪依勒山、紅柳溝、野馬泉、薩爾托海和青河。二是東道,即以科布多為門戶,形成青吉線(青河縣至吉木乃,再通往今天哈薩克斯坦的齋桑及卡拉干達)、青布線(由青河縣到福海縣的布倫托海,復經和布克賽爾、塔城,由阿拉山通往哈薩克斯坦巴爾喀什湖)。三是北道,即由達英湖為門戶,進入烏爾莫蓋提,且由烏爾莫蓋提進入烏契力克、小克蘭河、阿勒泰、齊伯渡、布倫托海;或由烏爾莫蓋提進入耶戈阿什、沙勒凱爾、加斯卡拉蓋、阿勒泰、齊伯渡、布倫托海。四是西道,亦新疆吉木乃、哈巴河口岸為門戶,聯通青吉線和青布線。五是南道,即由阿勒泰至烏魯木齊、富蘊縣至烏魯木齊構成。由于游牧部落廣泛分布于蒙古高原、天山以北以及今天中亞等地,其往來十分密切,形成草原絲綢之路,而以上述五條重要貿易路線及其繁忙的貿易場景,促使阿勒泰地區成為古代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多元文化交融互鑒之地
地處草原絲綢之路節點的阿勒泰地區,歷史上始終是游牧民族大遷徙大交流的重要區域,造就了其文化多元性和融合性特點。
近年來,阿勒泰地區發現通天洞史前遺址。考古發掘表明通天洞遺址是跨時代的文化堆積,該地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通天洞遺址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反映出早期人類遷徙與文化交流,說明阿勒泰地區與塔爾巴哈臺之間較平坦的山谷在舊石器時代就是人群遷徙與文化交流的通道。從歷史發展來看,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女真人、鮮卑人等都在阿勒泰地區建立過政權,族群之間有著深厚的人文聯系與浸潤,眾多出土文物以及人文演變都充分體現出這些特點。
阿勒泰地區發現眾多文物具有融合性特點,例如巖畫就是如此。阿勒泰地區多處發現巖畫群,其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有的是鹿,有的是古代車輛,有的是虎牛咬斗,有的是宗教場景等。而這些巖畫所表現的內容及其制作特點與蒙古、中亞地區巖畫表現的內容相似。阿勒泰地區發現的不少銅器與烏魯木齊、哈密巴里坤等地發現的銅器一致,例如巴里坤出土的銅器,其造型、腹部圖案等均與阿勒泰地區發掘的一致;另有銅鏡也是如此,反映出其同屬一樣文化圈的特點。進一步研究表明,在伊犁河、伊塞克湖、天山北部、天山中部和東部流行的塞人—匈奴文化,曾受阿爾泰—南西伯利亞文化的影響,而后者又受到中原地區殷商文化的強烈影響,具有鮮明的多元文化融合特征。
阿爾泰語系是世界上重要的語系之一,也反映出該地區古代人群和文化交流與融合。阿爾泰語系包括突厥語族、蒙古語族和滿—通古斯語族,其形成是丁零、東胡和肅慎等族系語言早期接觸所致,反映出古代北方諸族以及語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十分深入,從而使阿爾泰語系諸語族產生共同性。這種共同性表明其相互間深刻的聯系,昭示著阿勒泰地區人群與文化的廣泛交流與深度融合。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新疆研究室主任)
(來源:《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