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深情禮贊偉大長征精神(堅持“兩創”·關注新時代文藝)

——原創史詩歌劇《長征》評介

作者:安 民    發布時間:2024-07-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

圖為史詩歌劇《長征》海報(局部)。
國家大劇院供圖
制圖:張芳曼 沈亦伶

核心閱讀:歌劇《長征》通過激揚動人的音樂、扣人心弦的敘事、史詩性與時代感相融合的舞臺呈現,熱情謳歌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深情禮贊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

作品以富有民族特色和時代氣韻的音樂,準確且自然地表現出劇情起承轉合背后的情緒、情感、情趣,讓人感受到歌劇藝術的魅力和革命精神的感召力

長征這一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巍峨豐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踏上長征出發、轉折、會師等標志性紀念地,強調“紅軍將士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敢于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崇高精神,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發揚”。在建黨103周年前夕,國家大劇院上演原創史詩歌劇《長征》,通過激揚動人的音樂、扣人心弦的敘事、史詩性與時代感相融合的舞臺呈現,熱情謳歌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深情禮贊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

唱響英雄壯舉

彰顯理想信念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在這樣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時間節點,歌劇《長征》以舞臺史詩再現了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奇跡、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不僅是對無數革命先烈豐功偉績與崇高理想的深切緬懷與致敬,也告訴我們,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的勝利,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動搖中國共產黨人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

“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歌劇《長征》緊緊圍繞“理想”和“信仰”這兩個關鍵詞,一氣呵成表現了瑞金出發、湘江戰役、遵義會議、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會寧會師等長征途中一系列標志性歷史事件,既突出重點又以點帶面地展現了紅軍將士“行走的力量”,鋪展出烽火硝煙、驚心動魄的戰爭場景,塑造出信念如磐、前赴后繼的共產主義戰士形象,將絕境重生、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長征這條紅飄帶,是無數紅軍將士的鮮血染成的。在漫漫征途中,紅軍將士同敵人進行了600余次戰役戰斗,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險峰,穿越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創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跡。歌劇《長征》著重塑造的彭政委正是這樣一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指揮員,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真實感人的紅軍戰士。歌劇凸顯了彭政委作為政工干部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過硬的政治素質。在一些干部戰士對撤離、轉移等上級指示不理解時,他循循善誘解開大家的思想疙瘩;在幾次大的戰役中他的戰前動員、戰中鼓舞、戰后總結,都精準到位;飛奪瀘定橋時,他誓要從這大河上“走”過去,展現出革命將士“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的信心決心;在即將進入草地時,他發出“待到云開見日時,笑看大地換人間”的心聲,代表著紅軍將士對長征終將勝利的堅定信念。

在歷史的舞臺上,彭政委是無數長征將士的縮影;在歌劇的舞臺上,彭政委是閃爍著人性光輝的主人公。《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寒夜中》等近20個唱段串起或細膩或壯烈的感人故事,讓觀眾跨越時空,真切感受到面對亂云飛渡、驚濤駭浪時,我們黨表現出的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和浴火重生的不屈精神。

堅持人民史觀

塑造英雄群像

人民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歌劇《長征》堅持人民史觀,把視點放在普通紅軍戰士和沿途百姓身上,通過長征途中一幕幕感人故事,塑造出一個個血肉豐滿、敢愛敢恨、為理想和信仰而戰的革命人物形象。

劇中,洪大夫兩次出場,歷經“生離”與“死別”,對親人的愛與對革命的愛交織融合,大氣堅毅又有情有義,一個信仰堅定又具有樂觀主義精神的人物形象躍然而生;李文化從一介書生成長為拿起槍桿奮勇抗敵的堅強戰士,是對普通人在滾滾洪流中革命意識覺醒的細膩而又生動的刻畫,引發觀眾對生命和信仰的思考;宣傳干事萬霞是長征中女紅軍這一英雄群體的代表,她堅定如磐的革命理想彰顯革命女性的不屈力量,也給英雄史詩增添獨特光彩;16歲的平伢子從一個沒有爹娘、沒有名字的苦孩子,成長為一個擁有堅定信仰的革命戰士,在犧牲時高呼著“請代我向新中國致敬”,將堅韌和勇敢傳遞給觀眾,讓人在無私無畏、純粹高尚的人格中感受藝術的魅力與精神的力量……紅軍戰士來自五湖四海,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中國共產黨指引的革命道路上來。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商人劉平權的塑造,反映了長征路上紅軍將士以自己的模范行動,贏得人民群眾真心擁護和支持,折射出在這場“革命與反革命兩種力量、光明與黑暗兩種命運”的大搏斗中,紅軍不僅贏得了勝利,更以“歷史上最盛大的武裝巡回宣傳”,匯聚起一個民族的磅礴精神偉力。

在歌劇《長征》中,“人”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以藝術的形式升騰出的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一種頂天立地的精神,一種堅定執著的理想信念。歌劇通過一個個具體生動的人物,層次分明、跌宕起伏地呈現宏大主題,整體展現了歷史大背景下普通人的思想、情感與行動,突破了單一線性敘事的時空限制,體現了編劇的思想深度和藝術追求。

凸顯歌劇魅力

詮釋紅色基因

有了好的故事,用什么樣的音樂風格、形式以及什么樣的情感方式來表達,才能為今天的觀眾準確又新穎地再現革命先輩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熾烈的家國情懷?這是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作曲家印青在音樂創作中突出韻律美和通俗美,將歷史敘事與詩意風格相交融,將西方歌劇的宣敘調、詠嘆調等藝術形式與中華美學精神、漢語特點相結合,以富有民族特色和時代氣韻的音樂,準確且自然地表現出劇情起承轉合背后的情緒、情感、情趣,讓人感受到歌劇藝術的魅力和革命精神的感召力。

開幕合唱《神圣的土地誰敢來侵犯》,鏗鏘有力的旋律、進行曲式的節奏,通過力度強弱對比和調性變化,唱出了紅軍戰士保衛紅色根據地、保衛蘇維埃政權的堅定決心。這一旋律貫穿全劇,成為紅軍戰士群體的音樂形象。《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彭政委與將要留在瑞金的愛人洪大夫的一段詠嘆調、二重唱,通過兩種音樂主題的交織,集中體現了愛情與信仰、家庭與理想的敘事震撼力與情感表現力,把催人淚下、生離死別的傷感思緒升華為“為了勝利,向著未來”的革命豪情。《三月桃花心中開》,分別以女聲合唱、女聲獨唱、混聲合唱等形式在一、三、六幕中多次出現,富有地域特色、情感真摯、優美動人的歌聲,表達了紅軍與根據地百姓之間的魚水情深。《告別的時刻就要來臨》,一曲既婉轉溫情又高亢激昂的詠嘆調極具情感力量,表現出紅軍戰士為革命事業不惜犧牲生命的崇高境界。歌劇《長征》融入了浪漫主義風格,采用民族和美聲兩種唱法來演繹,實現思想性和藝術性的有機統一,使觀眾在音樂之美中受到靈魂觸動,實現精神升華。

舞臺場景營造是實現歌劇美學追求的重要環節,舞蹈又是歌劇極具感染力的敘事表達方式。歌劇《長征》運用舞臺空間設計、光影畫面等,拓展舞臺的歷史縱深,更加形象立體地呈現故事內容。比如,序曲結束時戰士簡潔有力的持槍、齊步、靠腳等動作,目光炯炯的堅毅神態,傳達出練兵殺敵的慷慨之勢;飛奪瀘定橋時,渡江的紅軍排成一列急速奔跑向前,輔之以背幕上的江水滔滔、銅管樂與打擊樂的激烈碰撞,交相輝映地再現了紅軍不畏天險、勇往直前的壯志豪情,增強了舞臺表現力,給觀眾以生動直觀的體驗,激發觀眾的審美共情。

歌劇《長征》共六幕九場,層層深入,直抵人心,飽含著革命者堅毅的品格和信仰的力量,蘊涵著中華美學精神的內在神韻。誠如劇中所歌詠的“為了勝利,向著未來”,作品以偉大歷程輝映初心,深刻展現為信仰而奮斗的崇高精神,鮮明昭示我們必須堅定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譜寫更加絢麗的華章。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09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