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黨組織創建的光輝足跡及時代啟示
《新江西》封面
1927年6月,根據黨的五大決定,江西區委升為江西省委,機關駐原黃家巷31、32號。 圖為中共江西省委機關遺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在中國共產黨江西地方組織創建100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追尋“江西三杰”創建黨組織的紅色足跡,感受奮斗歷程、傳承革命精神、答好新時代答卷。
在一百年前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江西受官僚地主和軍閥政客的支配,以及帝國主義魔爪的蹂躪,處處“充滿了黑沉沉的、陰慘慘的色彩”。以“江西三杰”袁玉冰、方志敏、趙醒儂為主要代表的進步青年奮起求索,“使這個‘黑暗的舊江西’變成一個‘光明的新江西’”。他們持犧牲奮斗之決心,為江西地方黨組織的創建作出重要貢獻。此后,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一幕幕波瀾壯闊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在贛鄱大地風云激蕩。
涌動:革命潛流,苦苦求索江西向何處去
有學者將早期領導創建江西黨團組織的中共黨員和共青團員分為三類:一是“盜火者”,指在上海、北京等全國中心區域入黨入團的江西籍青年,被上級組織指派回江西,代表人物如趙醒儂和鄧鶴鳴;二是“深耕者”,指五四以來江西新思潮的本地引領者、支持者,影響力頗大的有袁玉冰和曾天宇;三是“搭橋者”,指在“盜火者”和“深耕者”之間搭橋牽線的先進分子,以方志敏和劉拜農為代表。
1919年,五四運動的浪潮席卷贛鄱大地,越來越多的進步青年開始認識到,腐敗黑暗的社會必須改變,他們努力探索“中國向何處去”。新思想涌流的閘門一經打開,各種社團報刊紛紛涌現。來自泰和縣的袁玉冰,此時正在南昌二中就讀,他閱讀《新青年》雜志后即為其所吸引,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袁玉冰等人仿照北京進步青年的做法,決定組織社團、創辦刊物,提高民眾覺悟,以期改造社會。1920年夏,袁玉冰邀集同學黃道、徐先兆等人組織了江西第一個革命社團——鄱陽湖社(后更名為改造社)。1921年5月1日,《新江西》正式創刊,這是江西本土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刊物,它“如同一道閃電”劃破漆黑的夜空,給廣大青年指明前進的方向。
在改造社的影響下,進步社團在全省各地紛紛建立。例如,省立女子師范學校劉和珍、孫師毅等組織“覺社”,張世熙、曾天宇等組織萬安青年學會,張朝燮等組織永修教育改造團等。社團周圍集聚了一批傾向革命的進步知識分子,他們在組織領導各地革命運動和傳播馬克思主義過程中起到中堅作用。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這些骨干相繼加入共產黨和青年團。
1922年7月,為尋求改造社會的真理,來自贛東北的弋陽籍青年方志敏,毅然從九江南偉烈學校退學去了上海。他先后見到著名共產黨人惲代英、張太雷和趙醒儂,并由趙醒儂介紹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8月下旬,袁玉冰也來到上海,“江西三杰”在滬首次會晤。他們深入交流贛滬兩地形勢、探討江西革命路徑。其間,他們拜訪了仰慕已久的李大釗、施存統、高君宇等。袁玉冰在李大釗的推薦下考入北京大學,求學期間,思想進步很快,先后入團入黨。“江西三杰”作為“光明的渴求者”,逐漸完成了從愛國民主主義者到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
9月,在南昌東湖邊百花洲席公祠附近,方志敏創辦南昌文化書社并任經理。書社主要銷售進步書刊,并成為聯絡革命青年、開展革命活動的據點。11月,受中共中央和團中央的派遣,趙醒儂回到江西,籌建地方團組織。學校放寒假期間,趙醒儂依托南昌文化書社開展革命活動,通過青年劉拜農,聯絡一些與團的宗旨相合的青年進行座談,講解革命理論、開展思想教育,從思想上解決入團的問題。這樣的談話會和討論會接連開了幾次,建團的時機逐漸成熟。
1923年1月2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江西地方團組織在南昌成立,有團員7人,即趙醒儂、方志敏、劉拜農、劉五郎、劉修竹、陳之琦、趙履和,指定劉拜農為臨時書記。對近代江西而言,革命的星火已被點燃,這是一個全新的開端。
破繭:冒死革命,挺身創建黨組織
冒著被北洋軍閥迫害的危險,“江西三杰”等進步青年領導開展了組織游行示威、發展革命骨干等卓有成效的工作,為之后“以團建黨”奠定堅實基礎。
“就社會的現象,下切實的批評,并謀新青年的思想、生活、環境的改造”,這是《青年聲》周刊的主旨。1923年1月,《青年聲》在北京大學出刊后,社會影響很大。2月,“肩負特殊使命”的袁玉冰,化名王亞岑回到南昌,與趙醒儂、方志敏等攜手大力發展團組織,在南昌二中成立江西民權運動大同盟,在心遠中學成立南昌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充分展現出卓越的領導能力和極強的人格魅力。
江西地方團領導的革命活動,很快引起反動軍閥的不滿。3月,袁玉冰在南昌牛行車站被抓捕,南昌文化書社等遭封閉,《新江西》停辦,趙醒儂、方志敏被迫離開南昌。他們在給團中央的匯報信上說,“可以告慰的,就是這件事喚醒了好多的青年”“介紹了千萬人們連做夢也料不到的名辭——過激黨”“千百萬的傳單還沒有這樣的效果呢”。
10月,青年團南昌地方執行委員會(簡稱團南昌地委)成立,在南昌設立3個支部,九江設立1個支部。年底,團機關刊《紅燈》附《正義報》出版發行,團南昌地委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團員積極參與工人的罷工斗爭,被關押8個月的袁玉冰也被營救保釋出獄。
1924年3月,參加中國國民黨一大會議后,趙醒儂秘密返回江西,籌建共產黨的組織。到南昌后,方志敏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4月,中共秘密聯絡點在南昌一平印刷所建立。在他們的持續奔走活動下,江西黨組織的創建基礎不斷構筑起來。
廣大工人和青年群體被發動起來,并走向廣泛深入的聯合。5月7日,南昌40多所學校1.3萬名學生集合游行,舉行反帝反封建的宣傳,紀念“五七”國恥日。在九江,許多團員到南潯鐵路和城內各工廠、各行業開展調查聯絡工作,先后幫助成立南潯鐵路、碼頭運輸、郵電、瓷業、裁縫工人聯合會等行業工會組織,積極在女工、輪船、茶房等工人中開展活動,同時掌握了原有的“九江工業協會”的領導權。
隨著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團組織迅速發展、工人運動風起云涌,江西建黨的條件已經成熟。1924年5月,中共南昌支部(也稱中共南昌特支)成立,趙醒儂任書記兼組織干事,鄧鶴鳴任宣傳干事。機關駐南昌解家廠附近。與中共安源路礦支部接受湖南黨組織領導不同,中共南昌支部直屬中共中央領導,是領導全省革命斗爭的地方黨組織。之后,根據革命形勢的變化和黨中央的安排,該黨組織先后發展為中共江西地委、區委和省委。
洪流:風云激蕩,工農運動如火如荼
南昌文化書社被反動派封閉后,黨的秘密工作迫切需要公開場所掩護。1924年6月,在趙醒儂、曾天宇的努力下,明星書店在百花洲45號開辦,猶如黑夜的火炬照亮青年前進的方向。9月,國共兩黨合作創辦的私立黎明中學開學,校址在南昌解家廠12號,曾天宇、方志敏、張朝燮、鄧鶴鳴等黨團員和進步人士擔任教師,為革命儲備了一批骨干力量。
1924年12月初,趙醒儂、王秋心被孫中山委任為江西國民會議宣傳員,領導全省人民開展廢除不平等條約和召集國民會議運動。12月31日,國民會議江西促成會正式成立,江西省總工會等80多個團體參加。1925年3月至5月,為悼念孫中山先生,中共南昌支部和國民黨江西省臨時黨部在各地掀起了盛況空前的活動,最大的一次是5月4日在南昌大校場有5萬余人參加的追悼大會。方志敏這樣評價:“‘擁護中山北上’與‘追悼中山逝世’的兩次運動,是做得比較廣泛而深入,喚起了江西廣大群眾對國民革命的認識和同情。”
五卅慘案爆發后,江西學聯迅速響應聲援,成立了帝國主義者慘殺上海同胞江西后援會(后改為“滬案交涉江西后援會”),趙醒儂、方志敏等為主要領導者。6月開始,各界群眾開展了游行示威、學生罷課、上街演講、仇貨檢查、募捐、公祭等聲勢浩大的反帝運動,持續了整個夏季,蔓延到全省各地,“取得很大成績”。
7月,受黨團組織派遣,方志敏和堂弟方志純回到弋陽開展革命。他們建立了弋陽縣的第一個團支部、第一個黨組織,建立國民黨縣黨部,組織弋陽革命青年社,建立漆工農協,開展清算劣紳掌管的“冬寒賑濟費”、打擊土豪減租減息的斗爭。弋陽的農民運動走在全省前列。
1926年9月初,國民革命軍北伐江西戰場開辟。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大人民積極為北伐軍籌集糧草、運輸給養、偵察敵情、擔任向導、傳遞情報、站崗放哨、搶救傷員,甚至拿起武器參加戰斗。正當大革命取得巨大成功時,9月16日,革命先驅趙醒儂被反動軍閥殘忍殺害,年僅27歲。11月,袁玉冰奉派回到離別三年的南昌。他先后擔任中共江西區委宣傳部主任、青年團江西區委書記、中共九江地委書記,以卓越的才干、高超的領導能力,開辟江西革命斗爭的新局面。1927年2月,《紅燈》周刊復刊,袁玉冰任主編,刊載的文章筆觸犀利、觀點鮮明、針砭時弊,深受廣大青年喜愛。
江西工農運動蓬勃發展起來。4月2日,在中共江西區委領導下,袁玉冰任總指揮,南昌市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郊區農民自衛軍也手持長矛大刀,群集百花洲一帶,一舉占領國民黨右派控制的省黨部,捕獲“AB團”分子。這就是當時影響很大的南昌四二暴動。
大革命失敗后,蔣介石反共的真面目暴露出來。12月27日,袁玉冰壯烈犧牲,年僅28歲。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屠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江西黨團組織和革命力量仍然努力抗爭,為中國革命在江西的復興以及湘贛、湘鄂贛、閩浙贛和中央蘇區的創建提供了有利條件。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江西逐漸成為掀起紅色風暴的政治主舞臺、推進武裝斗爭的軍事主戰場、匯聚領袖先驅的革命大本營、預演文韜武略的治國試驗田、凝聚紅色基因的精神孕育地。
追尋江西黨組織創建發展的艱辛歷程,以“江西三杰”為代表的早期共產黨人,為創造“新江西”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生動詮釋了偉大建黨精神。跨越歷史時空,偉大建黨精神熠熠生輝,值得我們永世傳承弘揚。
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堅持追求真理。“共產黨人對理想的追求就是對真理的追求。”接受馬克思主義,堅信它是宇宙的真理,是“江西三杰”等中國共產黨人矢志奮斗的源動力。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傳承紅色基因,最重要的是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我們要切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持“兩個結合”,不斷探索真理,始終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
二是要堅持黨的領導,推進民族復興。白色恐怖之下,“江西三杰”等共產黨人遵循黨團中央指示,大力組織學生運動、工農運動,先后完成建團建黨的重要使命,中共中央加強了對江西革命的領導。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是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推動者、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我們要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任何時候都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
三是要踐行初心使命,銳意改革創新。面對百余年前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危局,“江西三杰”敢為人先,從創辦團刊、異地辦刊,到黨團共建書店、國共合作辦學,不斷創新革命工作方式,保障革命活動有序開展。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們要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大歷史觀把握發展規律和時代大潮,以改革創新賦能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四是要發揚斗爭精神,贏得歷史主動。無數事實告訴我們,唯有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我們才能贏得尊嚴、贏得主動。“江西三杰”不怕苦、不畏難、不懼死的斗爭精神,激勵著江西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奮勇向前。我們要汲取和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力量,既要敢于斗爭、勇于碰硬,又要善于斗爭,講究斗爭藝術和策略,依靠斗爭把握歷史主動、依靠斗爭走向光明未來。
今年是中共江西地方組織建立100周年。百年風雨,百年滄桑。回望崢嶸歲月,我們要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展望美好未來,我們要大力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先鋒,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征程上,踐行“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要求,奮力續寫紅土圣地的時代榮光。
(課題組成員:梅仕燦、彭勃、彭月才、梁鐸)
本稿圖片均由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課題組提供
來源:《江西日報》2024年6月17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