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黃埔精神 激發勇毅前行的強大力量
——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綜述
為紀念中國歷史上第一所革命軍事學校——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深入研究黃埔軍校的光輝歷史,積極挖掘和弘揚黃埔軍校革命精神和時代價值,由黃埔軍校同學會、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指導,中共廣州市委統戰部、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和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主辦,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承辦的研討會6月2日在廣州召開。
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陳知庶、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郭漢毅分別致辭,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侄子周秉和先生、黃埔4期教官董巽觀之孫董小麟先生先后發言,他們望通過弘揚黃埔精神,涵養家國情懷,凝聚磅礴偉力,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激發勇毅前行的強大力量。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尹德慈在主持中指出,研討會的召開對深化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研討會共收到參會論文140篇,經5名教授、研究員、專家組成專家組評審,確定68篇論文入選研討會論文集,研討會成果體現了以下四個方面特點:
一是對中國共產黨與黃埔軍校研究更加深入。李忠杰從新型軍校制度機制、中國近代軍事理論重要開端等方面探討其時代價值,指出黃埔精神在祖國統一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有特殊作用,建議加強其歷史遺產、軍事人才研究;柳建輝指出黃埔軍校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在中國軍隊現代化上有具體體現,建議拓展其對中國革命推動作用深度和廣度的研究;周穎認為廣東黨組織抽調黃埔軍校學生組建黨領導的第一支革命武裝,是黨初步掌握軍事力量的開始;陳予歡列數了中共黨員數據資料指出,黃埔軍校是中國共產黨軍事崛起發祥地,前五期生黨員是最早從事中共軍事活動先驅者。魏法譜認為黃埔軍校通過政治課程講授,傳播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等理論,為廣東成為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的陣地和基地作出了重要貢獻。羅月佳研究了青年軍人與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這些研究,是對大革命時期廣東黨組織在參與黃埔軍校創辦、建制等工作的開創性探索,也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的歷史經驗和現實啟示的研究。
二是對黃埔群體和人物范圍的研究更加多元。莫岳云提出“六一六事變”是促使孫中山痛下決心創辦軍校、建立黨軍的重要動因,黃埔軍校實現了中國近代軍事教育的革命性轉變。王建軍助理研究員研究從《字林西報》新見周恩來演講稿考辨其史料價值,認為填補了周恩來從1924年6月至1926年12月大約兩年半缺失文稿空白。周艷紅探討了黃埔軍校作為具有強大凝聚力的組織化的革命集體,引導了許多像葉劍英一樣的進步青年形成了無產階級革命思想、軍事思想。林雄輝以史實舉證,葉劍英是第一次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半年,是他由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的重要節點、關鍵時段。有的論文論述了金佛莊、周逸群、宋慶齡等,從側面觀察了黃埔軍校的歷史,提供了研究黃埔軍校的更為多元、立體的角度。
三是對黃埔軍校辦學理念和特色的研究更加全面。曾慶榴指出,黃埔軍校政治部發揮了重要作用,理論聯系實際,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是黃埔軍校區別于舊式軍校的標志和特點,開創了軍校辦學新局面,在軍事教育史上很有指導意義。歐陽湘認為黃埔軍校的創辦為中共兵運工作創造了條件,中國共產黨由主要致力于群眾運動轉向軍事領域。部分論文探討了黃埔軍校創立之初獨特的辦學理念、辦學內容和辦學方式。有的論文對比了黃埔軍校和云南陸軍講武堂等軍事學堂。有的論文探討了黃埔軍校的辦學經驗對后來中國共產黨在軍事建設、軍隊建設等的影響。
四是對黃埔精神、文物文獻的研究更加拓展。周興樑以黃埔軍校百年頌從三個方面闡述了黃埔軍校的歷史地位,指出黃埔精神是大革命時期及其后克敵制勝的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歷久彌新。楊競業概括了黃埔精神的文化內涵、歷史深蘊、文明意境。陳穗雄認為黃埔精神匯集了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時代精神。易西兵介紹了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對黃埔資料搜集整理、精神價值挖掘以及充分發揮教育功能廣泛開展傳播的情況。張蘋認為黃埔軍校開創了中國軍事史上前所未有的軍隊政治工作的新型制度。李勝利論述了黃埔軍校與紅色航空,認為黃埔革命精神至今依然激勵著我們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有的論文指出黃埔軍校深刻影響了中國近代革命的發展歷程,對黃埔地區近代以來在經濟、文化、教育、社會事業等方面也有著深遠影響。還有的論文對史料進行了挖掘、研究和考辨,為進一步完善黃埔歷史研究提供了扎實證據。
總的來說,本次研討會研究成果豐碩,是獻給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的一份厚禮,對當前開展統一戰線工作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啟示。
(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