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影響
【內容提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式現代化兩者密不可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中國式現代化有著不可或缺的積極影響。從前行方向的維度著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從價值理性上保證中國式現代化前行的正確方向,使之避免誤入歧途。從內生動力的維度著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中國式現代化內生動力源源不斷的生成,使中國式現代化能夠持續不斷地前行。從安全推進的維度著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安全推進,從而使中國式現代化能夠避免付出代價過大的現代化成本,以至于現代化進程陷入中斷的情形。應當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科學揚棄,使其中的優秀成分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對中國式現代化生發出不可或缺的積極推動。
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從世界范圍看,不同國家的現代化道路是多種多樣的,并非單一的。影響一個國家現代化道路得以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該國傳統文化的深遠影響。如果說對每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都是這樣的話,那么對中國式現代化(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來說更是如此。道理很簡單。正如習近平指出的那樣,“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
作為傳承至今的歷史基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有機組成部分。習近平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從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方向、中國式現代化的內生動力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的安全推進這樣三個必不可少的維度來看,不難發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無疑具有不可或缺的極為重要的影響。進一步看,中國式現代化能否行穩致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得如何。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式現代化的不可分割性
一種顯而易見的情形是,任何一個國家的現代化建設都是從既有的歷史起點開始的。馬克思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毛澤東指出,“中國現時的新文化也是從古代的舊文化發展而來,因此,我們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決不能割斷歷史”。現代化不是也不可能將以往的一切推倒重來。
一種傳承至今的傳統文化,從一定意義上講,是一個民族的歷史基因,必然會對該民族的歷史發展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無疑,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從歷史長遠發展進程的本源意義上講,毫無疑問,“經濟運動是最強有力的、最本原的、最有決定性的”。雖然如此,但這并不意味著文化方面的因素會完全隨著經濟因素的變化而發生完全對應的即刻變化。恩格斯指出,“如果有人在這里加以歪曲,說經濟因素是唯一決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這個命題變成毫無內容的、抽象的、荒誕無稽的空話”。文化的相對獨立性具體表現為其對經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政治、法、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都互相作用并對經濟基礎發生作用。”既然文化如此,那么作為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的傳統文化自然也是如此。
作為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的傳統文化,其相對獨立性不僅表現為不會隨著經濟因素的變化而即刻發生變化,還表現為其自身具有某種相對獨立的生存和延展的歷史邏輯。在歷史上,作為同一共同體亦即同一族群內的成員,在其生活的同一區域當中,都要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一系列事關本共同體存亡續絕、社會安全、人與自然協調等的重大主題,而且這些主題是跨越很多歷史階段而持續存在的,因而具有某種相對的“恒常性”。圍繞著本區域內的許多相類似的重大主題,為了生存和發展,該共同體的成員在漫長的歷史進程當中先后進行過多種多樣的成功和不成功的應對,進行過多次試錯和糾錯的嘗試活動,從而積累了大量有價值的、可資其后人借鑒和汲取的經驗和教訓。在此基礎之上,久而久之,不僅形成了該共同體成員某種共同的語境,構成了該共同體或族群成員深刻的集體記憶,形成了該共同體成員“生來具有”的某些相似的思維方式、觀念、生活方式以及行為方式;還形成了有助于該共同體成員得以凝聚、認同,并能夠以區別于其他族群的大量符號象征系統如儀式、文字、習俗等。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這些深刻的集體記憶和共同的符號象征系統便成為該族群成員的某種生來就具有的、根深蒂固的、揮之不去的“傳統”,程度不同地成為其處理日常生活、社會交往、治理、政策設計以及應對一些新出現問題的某種行為方式的“路徑依賴”。這種傳統無疑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和相對恒常存在的意義,對于其整個共同體或族群當時和未來的具體演化歷史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毋庸置疑,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面對這種歷史大趨勢,一個國家只要不想滅亡,就必須順應這種歷史潮流。從能否順應人類社會現代化歷史潮流的角度看,可以將一個國家的傳統文化分為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落后的傳統文化兩種類型。所謂優秀傳統文化,主要是指經過必要的揚棄和轉換,就能夠適應并促進該國家現代化進程的傳統文化。與之相反,那些無法通過必要的揚棄和轉換而適應并促進該國現代化進程的傳統文化,甚至會阻礙現代化歷史潮流的傳統文化,即為落后的傳統文化。毛澤東指出,“中國有些人卻崇拜舊的過時的思想,這些思想對于我們今天的中國不僅不適用而且有害。這樣的東西必須拋棄”。
比之其他國家來說,中國擁有著更為雄厚的傳統文化根基。
在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國這四大同源傳統文明古國當中,只有中國一直延續至今。據中國考古學的研究成果顯示,中華大地有著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5000多年文明史。中華傳統文化是一種出自獨立的“同源”者,以后所遇到的一些外來文化如佛教等等也融合其中,并對之起了一種豐富其內容的作用。中華傳統文化沒有也不可能出現從根本上被別的文明所取代的情形。而且,擁有中華傳統文化的中華民族始終是生活在同一疆域當中的同一族群。這一族群從人口規模和生活空間上講是在不斷地擴大和融合,而始終沒有為其他族群所替代。
更為重要的是,比之其他現代化之前的國家或族群的傳統文明,中華文明幾乎達到了農耕文明時代條件下所可能達到的最高水準。例如,從糧食單位產量來看,中國是十分發達的集約化農業生產,而西歐仍處于粗放型農業生產階段。前者的糧食單位面積產量數倍于后者。從技術發明創造看,直到公元1450年左右,中國在技術上比歐洲更革新,更先進,甚至也大大超過了中世紀的伊斯蘭世界。從文化教育看,比之中世紀的歐洲和傳統社會時期的印度,中國有著各式各樣的官學和私學的準大眾教育機構,據此培養出在社會總人口當中占比相對較高的、具有一定文化水準的中初級知識分子;而且,統一的、延續數千年的漢字成為中國各個區域、大多數群體之間進行交流、交往的必不可少的語言工具。從社會治理看,中國擁有延續2000多年的科層制,以此來實現國家的相對有效的治理,相對有效地管理著疆域遼闊、人口規模巨大、極為紛繁復雜的社會、政治。而在歐洲國家和印度等國,直到近代或現代才出現了科層制。
由上可見,中華文明之所以沒有中斷并延續發展至今,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便是中華傳統文化這一強大的、有生命力的、體系化的以及根深蒂固的,而且在當時是長時期領先于其他國家的歷史基因使然。
毋庸置疑,在中華傳統文化當中,存在著大量的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對于中國式現代化得以形成以及健康、可持續的推進來說,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不可或缺的、極為重要的積極影響,以至于離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式現代化就無從談起。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國式現代化方向的重要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目的,就是要讓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的美好生活,讓中國人民獲得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顯然,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和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事關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方向正確與否的大問題。就此而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保證意義。
1.有助于以人為本的現實生活目標的實現
世俗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中國傳統社會當中,民眾普遍最為看重的訴求便是現實的和現世當下的人間生活,亦即人間“此岸”的世俗化生活,而不是像宗教所指向的、遠離人間的“彼岸”“天國”生活。這是傳統社會當中中國民眾的基本生活目標和基本生活態度。孔子認為,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改善民眾的生活是最為重要的事情,即國家對于民眾生活幾個重要的“庶之”“富之”和“教之”這三個方面的內容理應予以特別的重視。中國民眾普遍的生活目標只是希望過上穩定的、實實在在、現實可及的“美好生活”,十分看重的事情就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子孫滿堂以及家人和和睦睦的現實日常生活。這一點,迥異于歐洲中世紀社會以及古代印度將人間視為“苦難世界”,而將遠離人間生活的、無法確認的“神的天國”當中的美好生活視為自己最為重要的追求目標。中國由于擁有世俗化的傳統,因而使得當時的中國沒有出現由“神的世界”來主宰“人的世界”的情形。這是中華傳統文化同其他國家傳統文化相比的一個重要優勢。
在現代社會條件下,作為以人為本理念具體體現的世俗化現象,已經成為人們的基本生活取向和基本生活態度。人們越來越重視人本身生活狀況的不斷改善,重視人本身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進步。不過,這種情形有時卻會受到一種“異化”現象的阻礙。這種異化現象有多種類型。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資本至上邏輯對人們合理、常態生活的扭曲。應當承認,資本是市場經濟不可缺少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要素。如果沒有資本,市場經濟就無從談起;如果沒有市場經濟,經濟現代化就無從談起;如果沒有經濟現代化,整個社會的現代化也就會由于缺少必需的物質基礎而無從談起。盡管資本作為現代經濟當中必不可缺少的要素如此之重要,但是,同時還應當看到,資本有一個明顯的特性。這就是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而資本只有一種生活本能,這就是增殖自身,創造剩余價值”。所以,如果失去合理的邊界,資本就會失控,資本就會憑借著其自身強大的利潤增值的演化邏輯而任意蔓延、擴張,進而就會造成一種突出的“異化”現象,使得目的與目的得以實現的工具兩者顛倒過來,即將人本身亦即現代化建設的主體變成資本賴以擴張的工具,將資本這一原本屬于現代化建設的工具變成控制人的主體,使人由“主體”變成“客體”,成為資本賴以增值的工具。一旦如此,資本所產生的危害是巨大的。它會損害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使得民眾美好生活的目標無法實現,使得現代化建設失去本義;并且,還會破壞社會合作和社會團結,引發大量的社會糾紛、矛盾和沖突,進而使社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從一定意義上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重視民眾基本生活的世俗化內容與現代社會當中重視人本身生活的以人為本的基本目標取向兩者具有某種契合性。兩者的契合,更容易使中國民眾普遍認同現代社會當中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重視自身基本生活以及生活質量的改善。習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也是自古以來我國人民的一個基本理想”。正因為如此,所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從一個重要的方面保證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方向,有助于防止中國現代化建設當中“異化”現象的出現。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高度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極為重視民眾日常生活的改善和基本生活水準的提高,其結果是有效地防止了現代化建設當中異化現象的蔓延,使得絕大多數社會成員都從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當中得到益處。其一,注意防范資本至上邏輯的抬頭。在改革開放之初,由于缺少現代化建設的經驗,在中國某些地區、某些領域,曾經出現過某些“唯GDP論”和資本至上的現象,造成了比較明顯的貧富差距過大等不公正問題,進而對于現代化建設造成了一定的負面效應。但時隔不久,中國就極為強調社會公正問題,對社會不公等有害現象進行了有效的治理,有效遏制了資本至上邏輯蔓延的勢頭。其二,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善民生。自2004年特別是自2012年以來,中國共產黨逐漸將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問題上升到時代主題的高度來看待。據此,中國推出并實施了一系列相應的、大力度的政策,中國的民生問題由此得以大幅度大面積的改善。這具體表現在:一是改善民生的種類明顯增多,二是改善民生基本實現了全覆蓋,三是不斷提高改善民生的標準,四是脫貧攻堅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跡。凡此種種說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始終能夠保持著一種正確的方向,能夠在改善民生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世俗化歷史基因的傳承有著某種直接的相關性。
2.有助于現代生態文明的建設
實現人與自然兩者之間的共生同樣也是事關中國式現代化方向正確與否的大問題。這一問題一旦解決不好,就會造成一系列負面效應,甚至會形成不可逆的嚴重問題,會直接影響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前景。
從世界范圍看,人們對于生態環境重要性的認知是在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大工業的早期階段,人們依據人類中心主義觀念,以為憑借著前所未有的大工業生產能力,就可以改天換地,讓大自然的一切為我所用。其結果是嚴重地破壞了生態環境。恩格斯指出,“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嚴峻的現實,使得人們開始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同樣也走過一段彎路。在改革開放初期,由于人們缺乏現代化建設的經驗,由于人們過度重視GDP的單方面突進,而輕視了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致使生態環境受到比較嚴重的破壞。中國科學院專家的研究報告顯示,在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的這段時間當中,中國的水土流失面積已達到367萬平方公里,我國已有15%—20%的動植物種受到威脅,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面對如此嚴重的問題,現代化建設難以為繼。由此,中國也開始逐漸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
從歷史傳承的維度看,中國式現代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深厚的歷史基因。“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所謂天人合一,其基本含義是指人類是由天地生成的,人類必須在天地之間生存和發展,而沒有任何其他去處,所以人類必須遵循自然界的基本規律方能生存和發展,而不能與之對立起來。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農耕社會。對農業生產來說,天氣是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故而中國民眾歷來強調必須順應大自然,農耕必須順應“農時”。從某種意義上講,其靠天吃飯的意識可謂根深蒂固。中國自先秦始就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如孔子就提出了“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的觀點。之后又經過西漢董仲舒等人的闡述發展,到了宋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更為明確。
自20世紀和21世紀之交以來,特別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對于現代化規律的認識愈益深入。中國創造性地轉化、創新性地發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天人合一”思想,使之成為中國現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一個重要來源。習近平指出,“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凡此種種,使得中國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以至于將之列為中國式現代化五大建設的任務之一,將現代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當中,使之成為一項基本國策,并付諸十分艱辛的實踐。由此,中國的現代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2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15年下降18.8%,超額完成“十三五”約束性目標,比2005年下降48.4%,超額完成了中國向國際社會承諾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標,累計少排放二氧化碳約58億噸,基本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在世界各個國家的現代生態文明建設中,中國已經從以往“跟跑者”上升到現在的“領跑者”的位置。
3.有助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和平發展
從世界范圍看,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的一種必然的歷史發展趨勢。“一體化的世界就在那兒,誰拒絕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會拒絕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置身于經濟全球化之外,都必須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當中,都必須同其他國家進行越來越多的交往活動。這樣看來,采取怎樣的對外交往活動,亦即是采取擴張對抗的零和博弈方式,還是和平發展的合作共贏方式,是影響一個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方向正確與否的至關重要的事情。
在現代化的早期階段,歐洲一些國家和美國的現代化起飛是與對外擴張侵略相伴而生的。這些國家通過殘暴的對外侵略,占領了大量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并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進行瘋狂掠奪和剝削,攫取了大量資源,將其作為本國工業化的原料來源地和商品的輸出地,作為其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原始資本積累的重要來源。
與歐美許多國家相比,從歷史上看,中國并不是一個具有侵略性、對外擴張傳統的國家。“中國人民從來沒有欺負、壓迫、奴役過其他國家人民”。中國是一個專注于在本國土地上的農耕經濟生活當中進行辛勤勞作的國家,中國一直采取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潛能、向自身尋求必不可少的生存動能的行為方式,以此維系著中華傳統文明的延續和發展,并由此形成了一種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在這樣的情形下,歷史上的中國對于其他國家的領土和資源并無覬覦和掠奪之心。“數百年前,即使中國強盛到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30%的時候,也從未對外侵略擴張。”
正如習近平指出的那樣,“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重要的是,改革開放以來,和平對外交往的歷史基因被創造性地融入中國當代所信奉的“命運共同體”的對外交往的基本理念當中。命運共同體基本理念所強調的,是“奉行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扔掉我贏你輸、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基于這種理念,中國形成了和平發展的基本方略,并且將和平發展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當中。
和平發展的對外交往基本理念和基本方略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靠的不是對外軍事擴張和殖民掠奪,而是人民勤勞、維護和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式現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居于世界第二的位置。與此形成明顯對比的,是中國的國防開支與別的國家相比一直處在偏低的水準。2021年,世界各國軍費支出占GDP的平均比例為2.2%左右;其中,美國的軍費開支在其GDP當中的占比高達3.5%。相比之下,中國只有1.7%。而且,具有和平發展屬性的中國式現代化對于世界現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自2006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居世界第1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再者,中國對于許多發展中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有效幫助和帶動,對于國際公平秩序以及世界和平局面的有效維護等等,也都能夠說明中國對世界現代化的重要貢獻。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國式現代化內生動力的重要意義
在保證了前行方向的正確性之后,我們還應進一步關注中國式現代化是否能夠得以持續推進的問題。而中國式現代化是否能夠得以持續推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內生動力狀況。恰恰是在這一方面,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極為重要的催生作用。
1.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以及突出的包容性特征有助于中國式現代化內生動力的持續形成
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延續數千年至今而沒有中斷,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華民族具有舉世罕見的、強大的凝聚力。習近平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
這種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對于中國式現代化內生動力的生成是必不可少的。現代化內生動力是來源于共同體自身,而不是別的地方。其中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無法逾越的、基礎性的優秀傳統文化。
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能夠生發出巨大的民族超越精神。中國是一個現代化的后發國家。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一段比較長的時間,中國深陷一盤散沙狀態,備受西方列強的欺凌。在這樣的情形下,中國之所以能夠獲得民族獨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民族解放運動的不斷高漲以及由此所不斷增強的民族凝聚力和強化的民族主體意識。改革開放以來,在對外開放的時代條件下,中國式現代化所面臨的,是一個強手如林的國際環境。在這樣的情形下,最可怕的就是民族凝聚力的瓦解和民族主體意識的薄弱。一旦缺少了民族凝聚力和民族主體意識,中國就會重新變為一盤散沙,中國式現代化也就無從談起。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所具有的強大的民族凝聚力的歷史基因恰恰有助于民族凝聚力和民族主體意識的維系和增強,有助于使社會各個群體消除相互間的一些隔閡,進而生發出一種不甘人后的、奮發圖強的巨大民族超越精神。這種民族共同體能量的充分釋放,無疑會給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巨大的、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在經濟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情形下,一個國家僅僅具有民族凝聚力是不夠的,還應當具有一種包容并蓄、文化互鑒的格局。在改革開放之前的計劃經濟時代,當時中國的民族凝聚力也是十分強大的,但由于沒有進行對外開放,沒有兼收并蓄的格局,因而當時的現代化建設難以成功。顯然,只有將民族凝聚力同對外開放的兼收并蓄兩者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方能形成可持續的現代化內生動力。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擁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而且還擁有突出的包容性特征。“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將這種歷史基因繼承下來并進行了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從而使得中國能夠充分吸收別的國家的先進事物,進而將強大的外在壓力轉換為有效的內生動力,由此推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迅速發展。
2.勤奮努力的歷史基因有助于中國式現代化內生動力源源不斷地形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便是自強不息、勤奮努力的精神。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農耕社會。當時,中國農民以食為天,以農耕為本。而既然以農耕為本,就要求農民們必須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勞動潛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舍此,別無他途。加之,在傳統社會條件下,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越來越小。為了自身的生存及家族的世代延續,中國農民必須加倍勤奮,在越來越有限的土地當中精耕細作,以最大化甚至是極限化的勞作來獲取基本的生活資料。久而久之,數千年的勤奮勞作內化為中國人一種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成為一種中華民眾所具有的、舉世罕見的歷史基因,并得以世代延續。
在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化建設中,中國民眾勤奮努力的歷史基因延續下來,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內生動力的一個重要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2018年7月的統計數據顯示,當月中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小時。若按照52周折算,并扣除13天法定假期,相當于年工作時長2272小時,排名世界第一。
由此可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能夠取得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就,是同中國民眾極為勤奮努力的勞作這樣一種歷史基因直接相關的。
3.重視教育的傳統有助于中國人力資本的不斷升級換代
對于現代化建設的持續推進來說,一個國家是否擁有必不可少的人力資本,而且這種人力資本是否能夠得以不斷地升級換代,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在傳統社會條件下,比之其他大多數國家,中國可以說是最為重視教育的國家。相比之下,無論是歐洲的中世紀社會,還是印度的傳統社會,或者是其他國家的傳統社會,它們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可以說都遠遠比不上中國的傳統社會。傳統社會時代的中國之所以極為重視教育問題,有著其自身特有的原因。其一,社會教化的導向。中國是一個強調以人文教化為本的世俗化社會,而不是一個以神或上帝為本的宗教化社會。對于教化來說,最為重要的途徑就是教育。其二,科舉制度的有力促進。自隋唐始,科舉制度作為中國特有的人才選拔機制得以建立并延續了1000多年,直至清末。科舉制對于傳統中國的影響力巨大。這一制度具有這樣幾個明顯的特征。一是具有開放性,即向大多數階層開放,而不是僅僅局限于特權階層。二是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即對于應考者能夠做到相對的一視同仁,而且考試程序比較嚴格。三是受益性,即人們一旦經由教育獲得了科舉資格以后,就能享受種種特權:免除差役、地方衙門以賓禮相待、在社會上常居優越的地位。既然科舉制對民眾及其家族利益及榮譽的增進如此之重要,而且程序相對比較公平,因而這就使得整個社會的大多數社會群體都普遍重視教育,將之視為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現實可行的路徑。其三,教育機構的相對多樣化。與傳統社會時代的很多國家不同,當時中國的教育既沒有為官府所壟斷,也沒有為宗教機構所掌控,而是由官府辦學機構為主,輔之以民間辦學組織,兩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甚至很多家族內部都能夠舉辦義學、社學,延聘教師,讓本家族的子弟讀書識字。凡此種種,使得中國民眾接受教育具有了一定的可及性。
顯然,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傳統社會的文明程度之所以相對較高,原因固然有很多,而重視教育無疑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代社會更是一個極為重視教育的社會。教育的職業化以及教育的普及便成為現代化建設當中人力資本形成的必要條件。而且,隨著生產力、科學技術的不斷升級換代,人力資本也必須相應地進行不斷的升級換代,繼續教育也逐漸成為勞動者終身所不可缺少的事情。于是,教育狀況如何,便成為一個國家現代化內生動力能否得以持續保持和增強的一個重要因素。
顯而易見的是,現代化內生動力與教育兩者之間有著直接的相關性;進一步看,一個國家的教育狀況與該國教育的歷史傳承兩者也有著直接的相關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重視教育的傳統得到了充分的繼承、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極大地促成了現代化建設當中所必不可少的人力資本的形成及不斷的升級換代,進而極大地增強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內生動力。改革開放以來,高等教育累計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9900萬名高素質專門人才,新增勞動力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超過4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凡此種種,無疑極大地催生、增強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內生動力。
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國式現代化安全推進的保障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能否得以持續健康地推進,還取決于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的安全局面能否得以保障。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關于防范風險、重視安全的內容如果能夠得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則有助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安全推進。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防范、抵御各種風險因素、確保經濟社會安全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在傳統社會中,中國農民主要依靠耕種土地來維系其基本生計。本來,農業生產就是一項微利的行業;而且,土地有著怎樣的產出,不僅取決于土地耕種的具體狀況,還取決于天氣等自然條件的具體狀況。而中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有記載顯示,西漢—清代共2117年中有饑荒記載的年份達826年,占總時間跨度的39%,饑荒事件記錄共2073條。在這樣的情形下,對于耕地有限且隨著人口的逐漸增加,人均耕地又在日益減少的中國農民來說,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往往還不是豐產豐收的問題,而是要如何規避最為基礎性的風險問題,亦即必須奉行“安全第一”的原則。否則,一旦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農民的基本生存底線將會面臨嚴重的危機。在這樣年復一年的相同條件下,居安思危、防止寅吃卯糧一類的憂患意識便成為一種歷史基因而深植于中國民眾心里,防風險、保安全就成為中國民眾一種根深蒂固的底線行為邏輯。
中國式現代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社會風險。一是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空前增長,經濟失控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巨大經濟總量的常態運行,有賴于多種復雜環節之間平衡狀態的維系,但這種平衡狀態容易由于某種突發性因素的出現而被打破,進而引發多種多樣的社會經濟風險。二是隨著中國加入經濟全球化進程程度的提高,來自國外社會經濟及公共危機的風險在加重。重要的是,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危機會迅速波及其他國家。三是隨著中國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社會各個群體的利益訴求愈益多樣化、復雜化。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社會觀念、社會心理、社會行為發生深刻變化”。各種各樣的社會糾紛矛盾相繼出現且相互疊加,在某個時候甚至會呈現出某種加重的趨勢。四是隨著大數據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各種各樣的社會風險因素不可避免地會呈現出聯動及加重的情狀,進而使得許多社會風險會迅速擴展,成為某種影響全局的大事情。凡此種種,使得中國式現代化面臨著空前的、各種各樣社會經濟風險的挑戰。對于這些挑戰的應對能否成功,事關中國式現代化能否得以安全推進。
由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安全第一的憂患意識以及相應的求穩的行為方式,加之中國對現實狀況愈益深刻的認知,因而使得中國式現代化極為重視自身行進的安全性問題。這突出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1.根深蒂固的安全底線思維
中國式現代化對于自身的安全底線問題看得很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深刻地認識到,社會的安全和穩定是現代化建設的必要前提。沒有這一點,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切就無從談起。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指出,“我們需要一個安定的環境,以便進行改革和建設”。習近平指出,“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為了防范一發不可收拾的嚴重風險,中國特別在意要規避顛覆性錯誤的出現。
2.極為重視戰略資源的儲備
中國有14億多人口,同時,中國的人均自然資源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旦發生突發性的大事件,中國民眾的基本生存問題和經濟的基本運行問題便會成為影響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能否得以可持續推進的頭等大事。從具體政策安排的維度看,為了防患于未然,中國極為重視事關現代化建設安全底線的戰略資源儲備問題。其中,中國特別重視事關民眾基本生存的糧食戰略儲備問題和事關經濟基本運行的石油戰略儲備問題。
在糧食戰略儲備上,中國特別重視直接的糧食儲備問題,并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2021年,在糧食儲備上,我國糧食庫存數量充足,在穩定中央儲備規模的同時,按產區3個月、銷區6個月、產銷平衡區4.5個月的市場需求量增加地方糧食儲備規模。此外,中國還嚴守18億畝耕地的紅線不被突破,用以確保糧食供給的自主性。在石油戰略儲備上,中國也是下大氣力建立起必要的基礎設施,儲備大量的石油。如今中國的石油戰略儲備數量之大,遠遠超過美國。
3.采取漸進型的現代化推進方式
作為一種有效的、振動幅度相對較小以及比較穩妥的策略安排,中國式現代化采取了一種漸進型的推進方式。這種漸進型的現代化推進方式明顯地體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的防風險、求穩妥等歷史基因的精髓,有利于把控現代化推進的全過程,防止顛覆性錯誤的出現。
中國漸進型現代化推進方式的主要特征在于:一是先經濟后其他的策略安排。鄧小平指出,“我們的改革和開放是從經濟方面開始的”。這種做法的益處在于,通過在經濟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不僅可以為其他領域的現代化推進準備好必要的物質基礎,而且還可以讓民眾在經濟上獲得一定的實際利益,使之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擁護者和參與者。二是先易后難的策略安排。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計劃經濟體制影響相對較小、阻力相對較小的領域率先進行突破;一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后以此為生長點,做大這些成績,并開始向別的領域拓展。比如,中國的改革就是從計劃經濟體制阻力相對較小的農村開始進行突破;當農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后,然后再將改革向城市延伸。“農村見了成效,我們才有勇氣進行城市的改革。”這種做法的益處在于,“一方面,局部改革的不斷發展與壯大,可以對于改革與發展的全過程形成支援力和推動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對改革全局形成一種示范及壓力”。三是協調推進。當總體上的改革發展推進到一定地步時,中國式現代化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并且難度相對較小的改革以及經濟領域當中的初步改革已基本進行結束時,這個時候已經不存在某種“容易”的、難度較小的改革發展的選項。在這樣的情形下,只能不失時機地推進現代化的“五大建設”的協調發展,即:注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這樣五個領域的協調發展。協調推進的意義在于,能夠使各個領域的現代化相互促進,防止由于現代化某個領域單方面突進或落后所引發的不協調情形,以及由此所造成的顛覆性錯誤的可能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能夠既取得了經濟上的長期快速增長,同時又保持了長時期的社會安全,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國式現代化對于自身安全底線的保障,在于對于顛覆性錯誤的防范。而這一點,又是同中國防風險的歷史基因的傳承直接相關。
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繼承和發展
經過5000多年的綿延和積淀,中國形成了內容豐富、結構復雜、體量巨大的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對于中國的方方面面無疑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這里,便引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如何才能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科學繼承和發展,使之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一問題如若解決不好,那么,中國式現代化的完整性就難以具備,中國式現代化的順利推進就難以實現。
從時代屬性的維度看,由于中華傳統文明(包括傳統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經濟基礎之上的,因而就總體而言,中華傳統文明同以現代大工業為經濟基礎的現代文明是迥然不同的,是兩個時代的產物。也正因為如此,中華傳統文化當中落后于時代的成分曾經嚴重地阻礙了中國現代化的啟動和順利發展。同時,在一個比較長的時期當中,中國現代化由于自身勢能的弱小而無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科學的揚棄和有效的融合;換言之,從總體上看,中華傳統文化當中的優秀成分只能是附著于傳統文明,而無法從中分離出來并與現代化形成有機結合。
時至今日,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過近現代中國革命以及現代化建設的推進,中華傳統文化當中的落后部分亦即封建主義制度如封建土地制度、封建主義文化等核心內容從總體上講已經被摧毀,現代生產力獲得了巨大發展,新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制度得以建立起來。特別是,自改革開放以來,經過中國人民40多年的艱苦奮斗,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就,現代化已然形成不可阻擋的強大勢能,而且,人們的認知能力也得以大幅度提升。在這樣的情形下,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科學揚棄,使其中的優秀成分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代化實現有機的結合,并對中國式現代化生發出不可或缺的積極推動作用便成為一種可能。
就中華傳統文化的科學繼承和發展而言,需要特別關注這樣幾個問題。
1.切不可弄混傳統農業文明與現代工業文明兩者間在“時代”內容上的區別
任何一種時代意義上的文明形態都是建立在一定時代意義上的生產力和經濟基礎之上的。從根本上講,經濟基礎的變化決定著上層建筑的變化。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馬克思指出,“在歷史上出現的一切社會關系和國家關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論觀點,只有理解了每一個與之相應的時代的物質生活條件,并且從這些物質條件中被引申出來的時候,才能理解。”盡管比之其他國家的傳統農業文明,中國傳統農業文明的水準達到了相對的最高峰值,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中國傳統農業文明同樣也是建立在一家一戶的、封閉的自然經濟基礎之上的。在這樣的生產力和經濟基礎之上的包括傳統文化在內的傳統文明,只能是包括封建專制等級制、人身依附性、三綱五常、奴役女性、重農抑商、排斥市場經濟、限制科學技術發展等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的“自然經濟”時代的內容。在現代化這樣一種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背景下,失去了現代化的時代內容,中華傳統文化就不可能有生命力,甚至難以生存下去。這也就是傳統農業文明在現代工業文明之前不堪一擊的主要原因,也是每一個國家都必須走現代化道路的主要原因。正如習近平指出的那樣,“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如果沒有現代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的支撐,中華傳統文明包括其中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終將歸于湮滅。
現代工業文明則是建立在現代大工業生產力、現代市場經濟以及經濟全球化基礎之上的。在現代大工業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現代工業文明,呈現出大量不同于傳統農業文明的基本特征。比如,現代意義上的自由、平等以及公平正義一類的價值觀只能產生于現代生產力的基礎之上。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高度發展的生產力基礎之上,“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習近平指出,“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
由此可見,在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時,不能僅僅從不同于別的國家現代化建設的“中國式”亦即“中國特色”上著眼,還應當同時看到中國式現代化所包含的“現代化共性”亦即現代化一般規律的內容。習近平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這里所說的“各個國家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指的就是現代化的普遍性、共性、一般規律的內容。顯然,如果忽略了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問題,就會使中國式現代化缺少應有的時代內容而失去應有之義。
正是從時代的意義上講,習近平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對于中華傳統文化,應當“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如果看不到傳統農業文明與現代工業文明兩者間巨大的時代差別,就會將兩者混同起來,進而就會將中華傳統文化原封不動地繼承下來,從而走入“復古”的陷阱,使現代化成為一句空話。在中華傳統文化當中,在自然經濟的基礎之上,中國必然是一個封建等級制社會,社會成員必定具有人身依附性的本質特征,社會成員沒有獨立、自由、平等的可能性。馬克思指出,“專制制度的唯一原則就是輕視人類,使人不成其為人”。一個基本的歷史事實是,無論是在中國傳統社會,還是在歐洲中世紀社會,其“物質生產的社會關系以及建立在這種生產的基礎上的生活領域,都是以人身依附為特征的”。
2.中華傳統文化當中的優秀成分呈現出復雜多樣化的情狀
中國歷史之悠久,中國所經歷事情的極為復雜性,使得延續至今的中華傳統文化當中的優秀成分也呈現出復雜多樣化的情狀。這種情形要求我們在揚棄中華傳統文化時,對于其中的每一項內容都應當進行科學的判斷,尋找出其中真正有價值、有積極意義的優秀成分。這是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的必要前提。如果沒有這個必要前提,人們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便會陷入簡單化的境地當中。
中華傳統文化當中的優秀成分盡管比較復雜,但大致可以將之分為這樣幾種情形。
其一,相對來說可以直接繼承者。比較常見的情形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存在一些相對來說可以直接繼承的成分。比如,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勤奮努力的精神、防范風險的意識等有價值的優秀傳統文化。
其二,相對來說是積極效應和消極效應同時兼具的歷史基因。就中華傳統文化當中一些成分對于現代化的效應而言,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非此即彼的問題,而是一個多種效應兼具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將其中的有價值者保留下來,而將其中的消極及落后者剔除出去。比如,重視血緣親情的行為是中華傳統文化當中的重要內容,以此為基礎所形成的差序格局更是對于中國傳統社會的方方面面有著深遠的影響。從現代文明的維度看,無論在何時,家庭親情是社會生活當中的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是無論如何割舍不掉的。而且,在中國轉型期,民營經濟的發展有時十分依賴包括血緣親情在內的社會資本,盡管這種情形不可能維系很長的時間。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在現代社會當中,如果將這種血緣親情予以無邊界地放大,將之置放在公共權力領域或現代企業當中,則會不可避免地形成大量的諸如排斥他人的“圈子”意識、裙帶關系、腐敗等多種多樣的不公正現象,使公共權力喪失公信力,使企業喪失效率,形成多種負面效應。
其三,相對來說是具有某種跨時代意義的歷史基因。在傳統社會時代,一些人很早便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理想和思想。這些有價值的理想和思想具有某種跨時代性或某種相對的歷史恒定性,即:由于缺少予以實現的時代條件,這些理想和思想一開始的實際效應并不是很顯著,幾乎被封存在歷史的長河當中。但是,在現代化條件下,這些有價值的理想和思想的價值和現實意義卻會越來越凸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以實現。正如馬克思指出的那樣,“極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中出現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結果”。中國2000多年之前就已形成天人合一思想。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盡管也具有重要的價值,但在當時,由于自然經濟生產力水準以及認識能力的低下,中國不可能存在普遍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生態環境的實際保護及修復能力,因而其可能的現實價值只能是被封存于歷史長河當中。而隨著如今現代化巨大成就的獲得和民眾生活質量的大幅度提升,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以及環境生態保護及修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然具備。在現代化的時代條件下,中國早已有之的天人合一思想與現代意義上的生態環境保護思想便實現契合,能夠逐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以往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現實意義便得以凸顯出來。
3.科學地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即便是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不可能予以直接、原封不動的繼承,而是應當在科學揚棄的基礎上進行繼承和發展,使之得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從而有效地推進現代化建設。
在自然經濟時代條件下而形成的中華傳統文化,就整體而言是一個有機整體,其中的各個組成部分是有機交融在一起的,相互間不可避免地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習近平指出,“傳統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時代條件、社會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約和影響,因而也不可避免會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性的東西”。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果將中華傳統文化原封不動地繼承下來,那無疑就是“復古”,是開歷史倒車。并且,即便是如果將其中的某些有價值的優秀傳統文化直接搬移到現在,那么,由于這些傳統文化當中的有價值者同“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性的東西”在歷史上千絲萬縷的聯系,因而對一些仍然存在的、舊的時代內容仍然會具有某種支撐的作用,進而難免會與現代文明或“現代化的一般規律”產生某些不適或隔閡的情形,一時難以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不同于以往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上的文化有機整體。
有鑒于此,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科學揚棄的原則應當是,“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是決不能無批判地兼收并蓄。”進一步看,“要在比較、對照、批判、吸收、升華的基礎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發展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中華現代文化并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兩者的簡單相加,而是兩者相互的融合,構成一個新的、中國式現代文化的有機體。正如習近平指出的那樣,兩者的“‘結合’不是‘拼盤’,不是簡單的‘物理反應’,而是深刻的‘化學反應’,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唯有如此,方能實現“兩創”,即“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比如,中國傳統社會極為重視家庭,這本身并沒有錯。家庭即便在現代社會也是社會的細胞。但是,過猶不及。應當看到的是,在中國傳統社會當中,血緣家族是人身依附性以及三綱五常的基礎。以此為基礎的傳統社會就總體而言是一個具有嚴格上下尊卑區分的并且是具有強烈人身依附性的等級制社會。在現代社會條件下,如果將血緣家族這樣一種傳統文化全盤繼承下來,便是以人身依附性為主要特征的封建等級制的再現。這是一件需要警惕的事情。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當中重視家庭的有價值者的繼承來說,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繼承其重視家庭的合理成分,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互愛;同時,需要將其邊界確定好。這個邊界就是,即便是家庭成員,各自也必須具有獨立和平等的地位,而且,放到家庭之外的社會交往關系來看,不能以血緣關系來替代業緣關系,不能以家庭意識和規則來替代法治意識和規則。
作者:吳忠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博士生導師。
來源:《馬克思主義研究》2024年第2期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
[2]《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人民日報》2023年6月3日。
[3]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