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閱讀涵育文化中國
一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9個“世界讀書日”,4月也是我國的全民閱讀月。在愛讀書的人眼里,天天都是讀書日,但也不妨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盤點閱讀的成果,思考閱讀的意義。
“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世界讀書日的主旨宣言,描述了“人人享受閱讀”的美好愿景,宣示了閱讀賦予人類社會強大的精神力量。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中國古人的理解里,閱讀了大量書籍,走過很多地方,才能洗去內心的污濁,獲得智識的提升。放眼世界不同地域的古老文明,那些始終葆有生機與活力的古文明,往往因為文字在公眾閱讀中得到傳承。中華文明之所以薪火相傳、生生不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我們擁有悠久的閱讀傳統、古老的書籍文化。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敬畏文字、崇文尚讀,融入了中華文明的精神底色。不管是匡衡鑿壁偷光,還是車胤囊螢夜讀,中國古人對知識的向往,無不是以書籍為載體、以閱讀為依托。閱讀喚醒了文化自覺,守護著社會風尚,更鑄就了關懷黎民蒼生的社會責任。
“獨讀書不如眾讀書。”盡管古代社會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全民閱讀概念,但讀書在很早的時候就體現出公眾參與、公共表達的形式特征。其中,書院文化作為傳統閱讀文化的代表,對于賡續中華文脈具有深遠意義。應天書院、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四大書院”的瑯瑯讀書聲,響徹華夏,激蕩千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涵育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社會風尚,不僅體現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同時也是文化強國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
開卷有益。人間四月,草長鶯飛,正是讀書的好時候。讓我們與書相伴,從閱讀中汲取力量,在字里行間涵養精神,不負春光不負己。
二
“青年之文明,奮斗之文明也,與境遇奮斗,與時代奮斗,與經驗奮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1916年,剛剛從日本留學歸來的李大釗應邀主持《晨鐘報》編輯工作。在創刊號上,他發表《〈晨鐘〉之使命——青春中華之創造》,首次闡明自己的“青春中華”理想。
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不僅有十月革命的炮響,還有一批進步報刊的創辦。五四運動期間,北京的《每周評論》、上海的《新青年》、長沙的《湘江評論》、天津的《覺悟》……一大批新報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全國各地建立馬克思主義傳播陣地,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準備。
除了新式報刊,還有新式書業。亞東圖書館、商務印書館、泰東圖書局、群益書社、中華書局等新式出版機構,都曾發行過不少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書籍。1920年,陳獨秀曾寄住在赫赫有名的亞東圖書館,并在此多次會見相關人士。這家不起眼的小書店,為黨的創建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場地保障。
先進中國人不僅把閱讀當成汲取知識的途徑,更視之為啟蒙思想、探尋真理的方式,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安徽省安慶市南水關巷22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陳獨秀之子陳延年、陳喬年接受啟蒙教育的地方,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二陳讀書處”。如今,不少青年受到“二陳”人格魅力、革命精神的吸引,來到此處參觀學習,傳承紅色基因,感受思想偉力。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如今,在北京前門的書香世業街區,一家青年書店借李大釗創辦的《晨鐘報》之名,搭建了以開門辦“報”為理念的“晨鐘文化工作站”,在青年文化傳播、兩岸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在安慶的“二陳讀書處”,一家“新青年書店”也在積極籌備中。中國青年報社分別與北京市東城區、安徽省安慶市聯合打造的這兩家新業態青年書店,形成南北呼應,追隨“南陳北李”的思想足跡,傳承建黨先驅的偉大精神,激勵新時代中國青年牢記初心使命,堅定不移跟黨走。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他還留下過這樣關于讀書的精彩比喻:“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
在中國共產黨一手創辦的上海書店開業廣告中,有段話讀來至今令人心潮澎湃:“我們要想在中國文化運動上盡一部分的責任,所以開設這一個小小的書鋪子。我們不愿吹牛,我們也不敢自薄,我們只有竭我們的力設法搜求全國出版界關于這個運動的各種出版物,以最廉價格供獻于讀者之前,這是我們所愿負而能負的責任。”
最是書香能致遠。正是因為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把讀書當作一種生活方式、當作一種精神追求,中國共產黨才始終做到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和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各種新知識、新情況、新事物層出不窮,只有不斷學習和閱讀,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三
無論何時何地,書本都是最好的伴侶。“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在青年成長的關鍵處、要緊時,一本好書能夠啟發心智、解答困惑,甚至幫助作出影響一生的重要抉擇。有學者研究發現,青年群體的閱讀傾向和行為,以及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創造力水平,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青年對什么書有興趣,對什么書沒興趣,體現了一個時代的發展風貌。新中國成立以后,涌現了一批反映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和人民新生活的優秀作品。其中,被稱為“三紅一創”的《紅旗譜》《紅巖》《紅日》和《創業史》一版再版,僅《紅巖》在出版60年之際的總發行量就高達1170多萬冊。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作家柳青在《創業史》中寫的這句話,影響了幾代人。令人欽佩的是,《創業史》第一部出版后,柳青把稿費悉數捐出,這在當時相當于一個普通城鎮職工三四十年的工資總和,也從一個側面表現了該書對青年讀者的強大召喚力。
改革開放初期,隨著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興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讀書熱潮。青年學生、青年職工不僅全力以赴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重塑人生之路,還高呼“祖國要富強,中華要振興”的口號,以讀書活動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到了1984年年初,全國成立讀書小組80多萬個,參加讀書活動的職工達1100萬人。
好書陪伴青年成長,好的圖書館、書店為青年提供精神生活的糧倉,猶如靈魂的“棲息地”“庇護所”,體現著城市的溫度、文化的厚度。
“如果世界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模樣。”“評價一座城市,要看它擁有多少書店。”法國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阿維拉書店,中國北京的三聯書店……這些著名的人文書店不僅是愛書人的朝圣之地,更是成為城市的文化地標。它們充實著城市發展的肌理,塑造著一座城市的獨特氣質。
隨著閱讀環境和閱讀媒介的變化,書店和圖書館也是年輕人開展思想交流與碰撞的公共空間。不少書店舉辦各類講座、沙龍、讀書會,在共同的閱讀話題下碰撞智慧火花、形成思想對話,提供沉浸式場景化的體驗。以書為媒,以書會友,這些新興文化業態,回應了城市青年的社會交往需求,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互聯互通。
無論從事什么職業,處于什么崗位,讀書都能發揮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積極作用。在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各領域,青年養成閱讀習慣,從閱讀中更好成長,以刻苦讀書體悟“真理的味道”,才能堅守好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做好“兩個結合”。
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2年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世界讀書日的設立,除了旨在鼓勵世人發現閱讀的樂趣,也希望借此讓各國政府與公眾重視圖書這一傳播知識、表達觀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增強對版權的保護意識。
平視世界的一代,要建立起堅定的文化自信,也要以開放包容的胸懷,學習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掌握與世界對話的能力,走向無遠弗屆的閱讀社會。
聯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OCLC)的數據顯示,漢語的世界地位隨著中國世界綜合影響力日益增強正在快速提升,但與英語、德語、法語等語言相比,新增出版物數量仍有距離。另一個常見的說法是:世界上90%以上的文獻,尤其是科學文獻都是用英語寫作的。這些現實都啟示我們,要走出文化、地域、語言的“信息繭房”,廣泛閱讀各國優秀讀物。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不同文明之間平等交流、互學互鑒,將為人類破解時代難題、實現共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指引。通過閱讀,可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可以俯瞰山河大地、仰望日月星辰,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在應對不確定性時,閱讀如同急流里的浮木。新冠疫情肆虐之際,武漢方艙醫院里,病床上一名戴口罩的年輕人捧書細讀的照片走紅網絡,給戰“疫”的人們心中注入了溫暖的力量,他也被網友稱為“讀書哥”。這幅畫面也暗示著,面對危難,人類團結在一起,彰顯出社會信任的力量。
在應對挫折與失敗時,閱讀如同風暴中的避難所。不少處于人生低谷期的杰出人士,都把閱讀當成磨煉自我、修煉心性的方式。“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蘇軾,坦然接受多次被貶的厄運,抄詩讀典、著書立說,以其達觀和智慧,在升沉之間,留下無數傳世詩作。
當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人可以在凡俗中“詩意棲居”。“2011年4月,北京地鐵10號線,往勁松方向。你在讀安·蘭德的《源泉》。我在讀托尼·布萊爾的自傳。我們聊了幾句,你在金臺夕照站下車。沒有留下聯系方式。我想認識你。”很多資深網民都記得,這條微博發出后,很快轉發數千次。這場大型互聯網尋人活動,不僅給中國互聯網發展史留下一段傳奇故事,也傳遞出閱讀帶給人的溫馨與浪漫。
加拿大作家阿爾維托·曼古埃爾在《閱讀史》中說,文本、作者、讀者和世界,在閱讀的活動中彼此互相映照。就這個層面理解,閱讀關乎所有人類的生命活動,整個世界就是一本尚待解碼的書。世界與時代精神的豐富性,個體成長與創造的唯一性,決定每個人都要努力構建盡可能廣闊的閱讀系統。
五
文化強則國強,文化興則國興。一個民族的真正復興,離不開文明和文化的復興。
歐洲文藝復興和隨之而來的啟蒙運動,為工業革命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文藝復興期間,印刷出版業空前活躍,15世紀末,僅威尼斯就有417家印刷廠,到1500年,歐洲已至少有2000萬本書,而在之前的手抄本時代,整個歐洲也不過只有幾萬冊書。知識不再是少數人的奢侈品,讓“一直在無知中沉睡的世界覺醒了”。
當今世界,主要大國都把閱讀作為重要的國家戰略。美國在1975年成立全國閱讀活動的圖書中心,1997年克林頓政府提出“美國閱讀挑戰運動”,2002年布什政府頒布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教育改革法案;英國在1998年推出“閱讀年”概念,并將1998年和2008年分別定為全國“閱讀年”;法國從1989年開始設立全國的讀書節,近年還發起全民“一刻鐘閱讀”活動,旨在讓國民感受閱讀的重要、發現閱讀的樂趣。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書香社會建設進展明顯,全民閱讀蔚然成風。第二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81.8%,保持增長態勢。從2014年開始,“全民閱讀”連續11次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的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各種讀書活動精彩紛呈。北京書市古籍修復體驗、上海書展“淘書樂”舊書市集、重慶巴渝書市懷舊書集、昆明閱讀生活節“接頭市集”……各類公共閱讀活動,融合旅游、文創、國潮、戶外露營、咖啡等各類業態,為市民提供豐富多樣的文化體驗,吸引眾多青年奔赴“春天的約會”。
4月19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青春年少好讀書”主題讀書季啟動儀式在北京和河南安陽兩地連線同步舉辦。來自多所高校、中國文字博物館、紅旗渠干部學院的青年代表圍繞甲骨文釋讀研究、體悟“兩個結合”、傳承紅旗渠精神分享了讀書心得。通過參與讀書季活動,青年將深刻領會讀書學習對于黨的建設、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青年成長的戰略意義,傳承紅色基因,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感受“中國式浪漫”。
數據顯示,我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傾向不斷增強,手機移動閱讀成為主要形式。2022年,有77.8%的成年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比2021年增長了0.4個百分點。從甲骨、竹簡、羊皮紙到紙張,從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激光照排,人類閱讀的技術和介質始終在變化,但閱讀的意義與精神亙古如一。
隨著數字化閱讀的普及,碎片化、過度娛樂化、淺閱讀帶來深度閱讀缺失、思考的深刻性和邏輯性被消解等問題,“速讀”方式讓讀書的功利性過強,甚至“讀書無用論”觀點死灰復燃。在接受新的技術手段的同時,還要引導青少年參與深度閱讀,保障自由支配的閱讀時間,開展更加豐富的閱讀推廣活動,構建常態化的閱讀推廣機制。只有人人以健康心態參與閱讀、享受閱讀,才能真正發揮閱讀樹立崇高理想的作用,以讀書涵養浩然之氣。
2022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舉辦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中華民族自古提倡閱讀,講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傳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國人民自信自強的品格。”新時代青年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要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共建書香社會,共享現代文明。
( 來源:《中國青年報》2024年04月23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