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我們黨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必須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有效應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一文,摘自習近平總書記201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間的講話、報告、文章等重要文獻,集中收錄了總書記關于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的重要論述,充分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本色和根本立場,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現實性、指導性。要結合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深入學習這篇重要文章,深刻體會“人民”二字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根本性意義,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守初心使命,厚植為民情懷,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自覺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不斷把中國式現代化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2019年10月1日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盛大舉行。圖為絢麗煙花排列出了“人民萬歲”的字樣。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
2022年1月26日,農歷小年剛過,正在山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冒著風雪,走進臨汾市汾西縣僧念鎮段村村民蔡文明家。看到一家人脫貧后生活越過越好,總書記高興地說,“共產黨就是給人民辦事的,就是要讓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一年比一年過得好”。質樸的話語道出了中國共產黨對“人民”二字的深刻體悟和熾熱情感。
“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決定歷史的是“行動著的群眾”。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歷史觀。正是在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基本原理基礎上,馬克思主義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在《必須堅持人民至上》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鮮明強調了中國共產黨的人民立場,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重民本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在中國歷史文化傳統中,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源遠流長,如“民可近,不可下”,“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等等。這些思想觀念,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契合的,也與我們黨人民至上的政治觀念相通相融。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人民”二字銘刻在心,把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始終不渝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
在風雨如磐的革命歲月,黨領導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領導人民開展抗日戰爭、趕走日本侵略者,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領導人民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在篳路藍縷的建設時期,黨領導人民開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變一窮二白的國家面貌,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在春潮澎湃的改革年代,黨領導人民實行改革開放、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同樣是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徹底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使中華民族千年夙愿夢想成真;奮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百余年來,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我們黨所做的一切、所付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風雨兼程、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依靠人民鑄就歷史偉業,是我們黨攻堅克難、贏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從最初一個50多人的黨發展為具有重大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大革命失敗后,30多萬犧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隨我們黨鬧革命的人民群眾;紅軍時期,人民群眾就是黨和人民軍隊的銅墻鐵壁;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廣泛發動群眾,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遼沈戰役勝利是東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來的,淮海戰役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就是人民群眾干出來的;改革開放的歷史偉劇是億萬人民群眾主演的;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這篇重要文章中深刻指出的:“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中國人民奮斗出來的!”
歷史和現實雄辯證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人民是我們黨打江山、守江山的目的所在、勝利之本,只要我們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就一定能夠不斷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
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條紅線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2019年3月22日,面對外國政要提問,習近平總書記脫口而出的這句話,情真意切,直抵人心。
“人民”二字,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位置最高、分量最重。習近平總書記是從人民中成長起來、深受人民愛戴的人民領袖,對人民懷有深沉真摯的情感、厚重強烈的責任感。“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永不脫離群眾,與群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咸、無鹽同淡”……收錄在《必須堅持人民至上》這篇重要文章中的動情話語,生動展現了總書記“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深厚情懷和使命擔當。
在黃河之畔,在長江之濱,在黃土高原,在秦嶺深處,在煙雨江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同鄉親們聊家常、算收支賬,摸摸炕被看群眾住得暖和不暖和,揭開鍋蓋看群眾吃得好不好,擰開水龍頭看水質怎么樣,關心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豐富不豐富,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看得細、問得實。看到四川涼山州“懸崖村”的村民和孩子們常年爬藤條出行的報道,總書記感到揪心;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總書記大年三十夜不能寐,牽掛著群眾安危;得知群眾收入增加了、生活變好了,總書記由衷感到高興。憂以民憂,樂以民樂,“以百姓心為心”,“我是人民的勤務員”,體現的正是總書記心系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赤子之心。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從“一個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到“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的共同富裕;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的全面深化改革,到“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擊疫情斗爭;從“向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亮劍”的反腐敗斗爭,到“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法治建設……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一以貫之,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辦事的實際行動一以貫之。
2023年夏,面對影響華北、黃淮、東北等地的嚴重汛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大黨員干部為守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挺身向前,千千萬萬人民群眾為保衛家園頑強奮戰。圖為8月6日,吉林省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隊隊員利用繩橋解救受困村民。 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超八成,2023年達到3.92萬元,形成世界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群眾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至2023年的98.2%,成為公認的“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10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13億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體系;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60.2%,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人民生活質量和社會共享水平取得了歷史性進步、全方位躍升。
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的歷史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堅持人民至上創造性提出一系列重要論斷、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充分體現了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和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為崇高理想奮斗和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完成黨的各項工作和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使我們黨對人民至上的認識和把握達到了新高度,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守好人民江山提供了根本遵循。
——豐富發展了人民立場的內涵。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始終牢記和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強調“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指出“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總書記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穿于治國理政的全部活動,并將其明確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這些重要論斷和實踐,深刻回答了在新時代如何牢記和踐行中國共產黨宗旨使命的重大問題。
——豐富發展了造福人民的內涵。造福人民是我們黨的永恒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強調“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總書記創造性提出新發展理念,引領人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過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創造性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目標。這些重要論斷和舉措,深刻回答了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如何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問題。
——豐富發展了依靠人民的內涵。依靠人民是我們黨的智慧和力量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中國式現代化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強調“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創造性提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等重大論斷,充分調動人民投身國家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總書記深刻把握歷史活動的規律,強調“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要求把人民作為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這些重要論斷和要求,深刻回答了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如何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創造歷史的重大問題。
——豐富發展了群眾路線的內涵。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強調“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部署出臺中央八項規定,堅持不懈反“四風”,針對群眾最痛恨的腐敗現象,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決心和勇氣懲治腐敗。總書記反復強調大興調查研究,要求“走進群眾,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準確了解群眾的所憂所盼”,提出“只要走到人民群眾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就能豁然開朗、找到答案”。這些重要論斷和要求,深刻回答了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如何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重大問題。
理論和實踐充分證明,人民至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基點、價值支點、實踐原點,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治國理政的出發點、落腳點。前進征程上,必須把握好、運用好堅持人民至上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前進道路上,無論是風高浪急還是驚濤駭浪,人民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依托、最強大的底氣。我們要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
2022年10月23日,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話語鏗鏘、擲地有聲,凝聚起同心共圓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里的學問,而是為了改變人民歷史命運而創立的,我們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新征程上,必須堅持人民至上這一根本價值取向,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智慧,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人民對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和憧憬。黨的二十大對增進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作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安排,努力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錨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順應人民對文明進步的渴望,努力實現物質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會安定、生態宜人,讓現代化更好回應人民各方面訴求和多層次需要,既增進當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孫后代權益,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使人民當家作主更好體現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激發和凝聚了中國人民奮斗新時代的磅礴力量。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實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充分激發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反映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要求,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是前進道路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之一。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兜牢民生底線,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斷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我們黨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鮮明強調,“我們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明確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充分激發全體人民的歷史主動精神。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人民是決定性力量。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國家,每個人出一份力就能匯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愿、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不斷鞏固發展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一路走來,我們緊緊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載入史冊的答卷。面向未來,我們仍然要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堅持人民至上,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夠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歷史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