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詩詞中的壯志豪情
劉伯承(1892—1986年),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新中國開國元帥,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勛,是軍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奠基人之一。他深諳兵法、足智多謀、戰功赫赫,被譽為“軍神”。朱德稱其“具有仁、信、智、勇、嚴的軍人品質,有古名將風,為國內不可多得的將才”。劉伯承數十載的戎馬生涯皆為國家和人民而戰斗,壯志不移,豪情不減,這在其流傳不多的詩詞中便可感知一二。
手執青鋒衛共和
劉伯承出生于四川省開縣(現重慶市開州區)趙家場的一個貧困家庭,自幼備嘗艱辛,切身體會到了窮苦大眾的困苦與辛酸,逐步樹立了救國救民的遠大抱負,認為“大丈夫當仗劍拯民于水火,豈顧自己一身之富貴”。1912年,劉伯承考入重慶蜀軍政府開辦的將校學堂,畢業后被分派到川軍第五師熊克武部,從此開啟了漫長的戎馬生涯。
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果實后,倒行逆施,反動面目徹底暴露。孫中山發動了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熊克武任四川討袁軍總司令,劉伯承隨部隊參加了戰爭。然而,討袁戰爭以失敗告終,劉伯承在戰斗中負傷,幾經輾轉回到開縣老家養傷。劉伯承因驍勇善戰,嶄露頭角,被四川反動當局列入通緝名單。1914年春,為躲避搜捕和探尋革命道路,劉伯承乘舟順江而下,奔赴上海。船過三峽之際,劉伯承遠觀兩岸的青山與滾滾東逝的長江水,往事一幕幕涌上心頭,思潮起伏,寫就七律《出益州》,詩曰:“微服孤行出益州,今春病起強登樓。海潮東去連天涌,江水西來帶血流。壯士未埋荒草骨,書生猶剩少年頭。手執青鋒衛共和,獨戰饑寒又一秋。”詩的首聯意謂劉伯承處境非常危險,只好隱藏身份秘密出行。“強”字凸顯了傷愈后振奮精神、繼續戰斗的堅定決心和意志。頷聯融情入景,表面上是寫眼前波濤洶涌的“海潮”與“江水”,實則表明討袁斗爭雖遭到殘酷鎮壓,但革命浪潮定會再次風起云涌。頸聯是寫由所見而引發的感想,表達了對袁世凱大肆屠殺愛國志士的憤慨之情,體現了不懼白色恐怖、堅貞不屈的革命獻身精神。尾聯直抒雄心壯志,盡管討袁斗爭失敗了,革命道路上仍然布滿荊棘,但誓死捍衛共和、反對帝制的志向絕不會改變。這是一首抒懷述志詩,既沉雄悲壯,又慷慨激昂,讀來感人肺腑,鮮明展現了劉伯承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從而使得一個年輕的、剛毅不屈的革命者的光輝形象躍然紙上。
狹路相逢勇者勝
1926年,劉伯承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后,他為中國革命事業奮斗不息,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是一位理想信念堅定、忠貞不渝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1947年,解放戰爭進行到第二年,在多個方面形成了有利于我方的態勢。同時,為了粉碎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黨中央決定由內線作戰轉到外線作戰,把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劉伯承、鄧小平指揮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于6月底在張秋鎮至臨濮集間突破了國民黨軍的黃河防線,并發動了魯西南戰役。劉鄧大軍連續作戰28天,在六營集、羊山集等地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殲滅國民黨軍9個半旅,開辟了魯西南廣大戰場,使千里躍進大別山的門戶洞開。戰役結束后,劉伯承滿懷喜悅之豪情寫下了題為《記羊山集戰斗》的詩篇:“狼山戰捷復羊山,炮火雷鳴煙霧間。千萬居民齊拍手,欣看子弟奪城關。”詩詞的前兩句表明我軍行動迅速,在硝煙彌漫的激烈戰場上接連取得勝利,彰顯了人民軍隊“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頑強作風。第三、四句抒寫了人民群眾在戰役勝利后歡欣鼓舞的熱烈場面,反映了人民擁護和支持軍隊,軍隊為人民而戰的血肉之情。詩詞以暢快淋漓的筆觸記述戰斗,既襯托出了人民軍隊戰無不勝的根源之所在,又仿佛使人看到了劉伯承用兵如神的指揮藝術和作戰謀略。
追憶往昔志更堅
新中國成立后,劉伯承主動請纓籌辦軍事學院,嘔心瀝血、建樹頗豐,為軍隊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1957年秋,劉伯承積勞成疾,遭受病痛的折磨,接受醫生的建議外出療養。他來到位于安徽南部的黃山,眼望怪石、奇松和云海等獨特的景色,回想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革命戰事,激情澎湃地寫下了《與皖南抗日諸老同志游黃山》一詩:“抗日之軍昔北去,大旱云霓望如何。黃山自古云成海,從此云天雨也多。”詩詞運用雙關修辭手法,以黃山“云”“雨”的變化形象描寫了皖南事變前后的情形。前兩句是說新四軍以大局為重向北進發,皖南人民殷切盼望他們回來繼續領導抗日戰爭。第三、四句指出事變后皖南人民處于更加殘酷的侵略與壓迫之下,斗爭形勢也變得愈加艱難。詩詞既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罪惡行徑,又體現了人民群眾對新四軍深切的思念之情,同時說明革命戰爭雖然暫時遭遇挫折,但只要矢志不渝地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奪取最后的勝利。后來,這首詩被鐫刻在黃山之上,成為人們緬懷歷史、激發力量的重要場所。
1986年10月,劉伯承因病與世長辭。徐向前作詩以悼念,“日暮噩耗遍京城,淚雨瀟瀟天地傾”,描述了人民群眾悲痛萬分的場景,“淵淵韜略成國粹,昭昭青史記殊榮”,贊揚了劉伯承建立的豐功偉績。劉伯承的偉大功業連同詩作一道激勵和鞭策著人們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