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體用辯證法”
——深入理解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明體達用、體用貫通”
編者按
2023年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并以“明體達用、體用貫通”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品質作出鮮明概括。體用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核心范疇。如何理解“體”“用”的相互關系和體用觀的內涵?如何理解習近平文化思想“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內在邏輯?如何科學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突破,以及在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進而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圍繞上述議題,本期圓桌對話特邀4位學者展開討論。
嘉 賓
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楊洪源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教授 曹潤青
清華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趙金剛
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 董彪
主持人
記者 王琎 冀文亞
1、“體”“用”的豐富內涵與體用觀的千年流變
主持人:“體”與“用”,是中國傳統思想體系中的一對基本概念,很早就出現在傳統典籍之中;仡櫵枷胧罚绑w”“用”概念是如何形成的?體用觀又有著怎樣的內涵?
趙金剛:早在先秦時期,體用觀念就孕育生發,如《周易·系辭》的“神無方而易無體”,《道德經》的“弱者道之用”,《論語》的“禮之本”“禮之用”,等等。但在那時,中國人還沒有特別明確地使用體用范疇表達思想,而是更多使用“本末”表達本根論思維。至魏晉時期,體用成為重要的哲學范疇,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闡釋。宋代以后,體用已然成為不同流派思想家普遍使用的概念,宋明理學更是將對體用的探討發展到一個新高度。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思想家胡瑗對傳統體用觀的一個創造性用法,即“體用文”。北宋劉彝對此解釋道,“圣人之道,有體、有用、有文。君臣、父子、仁義、禮樂,歷世不可變者,其體也;詩、書、史、傳、子、集,垂法后世者,其文也;舉而措之天下,能潤澤斯民,歸于皇極者,其用也”。在他們看來,文化并不是一個混沌的整體,而是有層次的學問,有體、有用、有文!绑w”指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和價值原則,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普遍性;“用”指這些價值觀念和價值原則的行為要求和具體展開;“文”則指這些價值觀念和價值原則可能的物質載體和傳播方式。這一解釋,對于我們理解體用的相互關系深有啟發。
楊洪源:縱觀體用觀的演變史,概括地說,中國思想體系中的體用范疇可以從主體與功能的關系、本質與現象的關系、原則與方法的關系等維度進行理解。
從主體與功能的關系維度看,“體”指實體、主體、形體等,也就是可感知的有形事物或具有獨立性的東西;“用”則指該事物的作用、功能、屬性等。比較有代表性的,如《荀子·富國》中指出的“萬物同宇而異體,無宜而有用為人,數也”,認為有這樣一條客觀規律,即一切事物同時存在于宇宙中,只是形體各不相同;它們雖然不能主動去迎合人們的需要,但對每個人來說都具有一定的作用或功能。具體到文化這一事物上,體用范疇首先強調的是文化主體性和文化功能之間的內在聯系。
從本質與現象的關系維度看,“體”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性質、最高本體或本原,是事物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事物內部包含的必然性的綜合反映。與之相對,“用”指代本體派生出來的具體事物,是事物的產生、發展和變化中表現出來的外在聯系和客觀形式。宋明理學經常在上述辯證意義上使用體用范疇,尤其是朱熹對體用范疇進行了廣泛運用,以至擴展到對心性的闡釋。文化現象在人的世界中無所不在,體用范疇顯然可以適用于對文化的理解。
從原則與方法的關系維度看,“體”有根本原則、內在目的之義,“用”則為根本原則的具體運用、內在目的之實現方式,即具體方法、外在手段。例如,清末洋務派的指導思想“中體西用”,起初被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揭示出來,經由“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概念正式提出,最后由張之洞作出全面闡釋,即“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所謂“中學為體”,是指以中國的倫常名教為根本;“西學為用”,則意味著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為我所用。
董彪:的確,對體用關系的理解,可以從上述主體與功能、本質與現象、原則與方法等角度予以劃分,但也要看到,此種劃分并不是一種二元對立的結構——功能不過是主體的規定,現象不過是本質的顯現,方法不過是原則的運用,它們是同一種有機體不可分割的兩種狀態。因此,中國傳統經典中常見“體用不二”“體用一源”“體用一如”“體用相即”等說法。
對于天地自然中的事物而言,體用關系的統一性是自在自發的,比如“道”之為體,是指天地萬物運行的客觀規律和根本原則,“道”之為用,是指其繁育、化生、滋養功能。正所謂“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道的運行不是某種有意志、有意識的行為,更沒有用言語向他人來表達自身的意志或意識,因而這里體用關系的統一是自在自發、自然而然的。但歷史活動是人的活動,其體用關系的統一性要通過人有意識、有目的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才能轉變為自覺自為狀態。
馬克思指出,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對于物質生產、社會交往和道德實踐而言,要實現體用統一,必須以人的自由自覺活動為基礎,在認識論上充分把握“體”,即把握事物的形體結構、內在本質和運動規律,在方法論上充分彰顯“用”,即讓事物的屬性、表象、功能得到充分顯現。易言之,只有明體達用,才能體用貫通,這里彰顯的正是人的主體性自覺,即人的活動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
曹潤青:鴉片戰爭以后,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中華文明主體性式微,在西方文明強勢沖擊下遭受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文明危機。如果用體用范疇來解釋這場文明危機的話,就是曾經作為獨立、自洽、自足存在的中華文明在近代喪失了對自身的信心。這一時期產生的“中體西用論”“全盤西化論”以及文化復古主義等代表性觀點都表明,歷史上的中華文明之“體”無法支撐近代之“用”,中華文明在體用之間出現嚴重斷裂。這一斷裂,為中華文明帶來了兩難困境,即中華民族對近代文明之“用”的追求與維護自身文明之“體”無法兼得。中華民族渴望近代文明,向外部世界廣泛學習先進的技術、經濟、政治、文化等知識,但由于中華文明體用的斷裂脫節,近代文明之“用”在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又反過來瓦解中華文明的傳統之“體”,使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受到極大傷害。
2、“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是體用觀的新時代表達
主持人:理解中國近代以來從文化自卑到自省再到自覺自信的進程,體用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范疇。進入新時代,中華文明復興前景光明。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們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如何認識這一思想“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理論品質?
曹潤青:在中華文明的至暗時刻,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并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近代以來體用斷裂的危機得以應對,明體達用的傳統得以恢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自信地行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之路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積蘊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是對傳統體用觀的創造性繼承和發展,為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指明了方向,為中華民族“舊邦新命”奠定了思想前提。
楊洪源:在對體用關系的表達方面,“明體達用”和“體用貫通”的內涵是一致的。學術界一般認為,“明體達用”始見于元代張光祖對胡瑗教育主張所作的概括:“胡安定公瑗,字翼之,患隋唐以來仕進尚文辭而遺經業,茍趨利祿,其教學者必以明體達用為本!薄懊黧w達用”的原義是將圣賢之道傳授學生,并在此基礎上用于小到為人處世、大到治國安邦的實踐。換句話說,就是內在地挺立道體、堅守義理,以此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體用貫通”則是現代才有的說法。在新時代,“明體達用、體用貫通”被賦予新的內涵,用以表述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
馬克思主義認為,認識來源于實踐,理論作為認識的高級形式和系統化的理性認識,是實踐的產物。與此同時,人們的實踐活動總是受一定的意識的支配,故而理論具有指導實踐的作用。正確的理論之所以能夠成功指導實踐,在于它能準確反映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科學總結人們在實踐活動中積累的經驗。實踐是不斷發展的,這決定了科學的理論必須隨著實際的變化、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創新發展。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必須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對于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本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理論工作,主張理論同實踐相統一。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推動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實踐性相統一理論特質的鮮明體現。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堅持“兩個結合”,擔負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掌握信息化條件下輿論主導權、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促進文明交流互鑒,這十一個方面的重大創新觀點,是習近平文化思想中的基礎性、原則性內容,成為這一重要思想在“體”的層面的基本架構;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工作體系,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融入社會發展、融入日常生活,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加快構建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全媒體傳播格局,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出更多同新時代相匹配的文化精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打造宣傳思想工作隊伍,這十六個方面的戰略部署,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這一重要思想在“用”的層面的主要內涵。
董彪: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既是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體現,也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必然結果,彰顯了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統一。
所謂“明體”,體現為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突破,特別是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堅持什么原則、實現什么目標等根本問題。所謂“達用”,體現為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鋪展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框架和整體布局,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所謂“貫通”,體現為文化理論與文化實踐的有機統一、認識論與方法論的有機統一,具體體現為四個方面的貫通:一是“魂脈”與“根脈”的貫通,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彼此契合、相互成就中發生深刻的化學反應,形成新的文化生命體,鑄就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二是物質與精神的貫通,掌握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的辯證法,把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實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追求;三是傳統與現代的貫通,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是古老文明賡續和更新的結果,而非消滅和割裂古老文明的產物,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礎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四是理論與實踐的貫通,既要讓理論創新深深扎根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也要使黨的創新理論為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成為人民群眾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3、堅持“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主持人: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體”與“用”有機統一,既講是什么、為什么,又講做什么、怎么做,既部署“過河”的任務,又指引解決“橋或船”的問題,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大課題。新征程上,如何堅持這一思想的理論品質,切實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曹潤青: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指導我們,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中應當特別重視“體”的作用,做到以體攝用、以用明體。任何具體工作都是載“體”之“用”,根本目的都是為了引導人們見體、明體、識體,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明體達用、體用貫通”不僅指向體用一源的知識論、方法論,同時特別強調文化之“體”的存在和作用,強調文化在延續、維持和促進民族發展方面的基礎性作用,突出強調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要求我們以彰顯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具體工作中,要以“兩個結合”為根本遵循,使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充分展現獨特魅力。同時,既要自立吾理,又要融通中外,處理好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關系。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強調中華文化的特殊性不是要走向排外主義、封閉主義,而是要在特殊性中尋求普遍性。對“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落實,最終要體現在對中華文化普遍性的揭示中,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既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既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華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使中華民族創造的文化成果既體現中華文化立場,又能夠造福世界、造福人類。
趙金剛:“第二個結合”作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意味著我們要在思想文化領域破除一些陳舊的、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尤其是要破除傳統與現代的二元對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長期努力,我們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有條件破解‘古今中西之爭’,也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鑄古今、匯通中西的文化成果!绷暯轿幕枷胧切聲r代思想解放的結果,是破解“古今中西之爭”的重要理論產物,要求我們立足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打破各種制約發展的教條,講清楚新時代各文化要素在當下中國文化結構中的位置,形成合力,共同推動中華文明的復興、推動中華民族的復興。只有做到“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才能使得各種積極的文化要素發揮應有的效能。
董彪: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明體達用、體用貫通”,啟示我們要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對關系。
一是激活與豐富的關系。傳統文化的智慧和瑰寶,并不能自然轉化為現代文明的要素。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緊扣時代主題和問題,立足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賦予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使之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同時,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來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能夠深深扎根中華大地、融入人倫日用,獲得更加豐厚的中華智慧滋養,產生更加強大的思想力量。
二是守正與創新的關系。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須守住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守住“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守住中國共產黨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在此基礎上,要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不斷開創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思路、新話語、新機制、新形式,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有機銜接。
三是自主與開放的關系。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須堅持文化上和精神上的獨立自主,“不能一切以外國的東西為圭臬”,也不能盲從教條本本,要善于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更要善于以中國理論推動世界發展,實現特殊性與普遍性的統一。同時,要堅持胸懷天下,既努力推動不同文明的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又以更加積極、開放的態度學習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歷史視界、實踐場域和國際影響。
楊洪源:問題是時代的口號,是創新的起點和動力源。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過程,就是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基于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辯證關系的角度理解“明體達用、體用貫通”,從根本上要求堅持問題導向來發揮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方法論指導作用。
新時代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和關鍵的歷史節點。越是接近目標,越需要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越需要增強人民力量、振奮民族精神,不斷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從而更好地掌握歷史主動。與此同時,我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問題,世界范圍的意識形態斗爭更加尖銳復雜,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始終面臨風險挑戰。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論述了“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和重要內涵,創造性地提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及其重要原則,明確提出了“七個著力”的重要要求,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指明了路徑方向、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實踐發展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科學系統的思想體系,必將隨著實踐的深入不斷豐富發展。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譜寫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實踐華章,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引領世界文明發展進步作出新的貢獻。
(記者 王琎 冀文亞)
《光明日報》( 2024年02月23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