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行動綱領和科學指南
——學習《習近平關于中國式現代化論述摘編》
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也是中國謀求人類進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中國共產黨一百多年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追求民族復興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探索現代化道路的歷史。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進一步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和本質的認識,概括形成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初步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使中國式現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學、更加可感可行。近期出版的《習近平關于中國式現代化論述摘編》(以下簡稱《摘編》)一書,分7個專題,集中收入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522段。認真學習這些重要論述,對于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是對中國式現代化定性的話,是管總、管根本的。《摘編》第一、二專題,充分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
中國式現代化是黨領導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重大成果。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矢志奮斗的夢想。一八四〇年鴉片戰爭后,為了擺脫落后挨打、任人宰割的悲慘命運,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苦苦求索,進行民族復興的各種嘗試,試圖通過各種方案來實現現代化,但都以失敗告終。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重任,歷史地落在了中國共產黨身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團結帶領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現代化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新中國成立后,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現代化建設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長征,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在已有基礎上繼續前進,在認識上不斷深化,在戰略上不斷完善,在實踐上不斷豐富,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堅實戰略支撐,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拓展和深化。
黨的領導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為什么要強調黨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領導地位?這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張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是別的什么現代化。我們黨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在正確的軌道上順利推進;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指導思想,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科學指引;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在內的一整套制度體系,為中國式現代化穩步前行提供堅強制度保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榮興盛;否則,中國式現代化就會偏離航向、喪失靈魂,甚至犯顛覆性錯誤。
黨的領導激發強勁動力、凝聚磅礴力量、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斗目標行穩致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奮斗目標。在總結改革開放和新時代實踐成就和經驗基礎上,黨的二十大更加清晰擘畫了到二〇三五年我國發展的目標要求,科學描繪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黨的領導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斗目標行穩致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源泉。人民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是推進現代化最堅實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我們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以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愿景激勵人、鼓舞人、感召人,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團結奮斗,凝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偉力。
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最高頂層設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是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最高頂層設計,要毫不動搖堅持。《摘編》第三專題集中收錄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
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現代化道路,是由其歷史傳統、社會制度、發展條件、外部環境等諸多因素決定的。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從五個方面對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作了強調,黨的二十大報告又進一步作了概括,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既是理論概括,也是實踐要求,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
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顯著特征。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人口規模不同,現代化的任務就不同,其艱巨性、復雜性就不同,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現代化是絕無僅有、史無前例、空前偉大的。中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入現代化,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將極大地改變現代化的世界版圖。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現代化,也是難度最大的現代化。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首先要考慮人口基數問題,考慮我國城鄉區域發展水平差異大等實際,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因循守舊,要保持歷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也是區別于西方現代化的顯著標志。中國式現代化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保持歷史耐心、進行不懈努力。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時,進一步分好“蛋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既要物質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崇高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中國式現代化既要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也要精神財富極大豐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強。要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協調、相互促進,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要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持續推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以高品質的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堅持和平發展,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突出特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從歷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任何力量都不能動搖中國和平發展的信念。要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進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和中國特色相互聯系、相互貫通。黨的二十大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作出科學概括,即: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個概括是黨深刻總結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經驗,對我國這樣一個東方大國如何加快實現現代化在認識上不斷深入、戰略上不斷完善、實踐上不斷豐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論結晶,我們要深刻領會、系統把握,特別是要把這個本質要求落實到各項工作之中。全黨必須牢記“五個必由之路”等我們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緊要的規律性認識,倍加珍惜、始終堅持。要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不動搖,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堅持道不變、志不改,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心無旁騖做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和本質要求,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把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共同富裕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要拓展世界眼光,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學習借鑒世界各國現代化的成功經驗,在交流互鑒中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度和深度。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闡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即: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強調,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我們的全部事業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都根植于這個最本質特征和最大優勢。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必須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必須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三、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國家要發展,明確目標和路徑很重要。中國式現代化有目標、有規劃、有戰略,一定會實現。我們將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向前推進。《摘編》第四、五、六專題,充分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深邃思考。
中國式現代化有目標、有規劃、有戰略。中國式現代化既有路線圖,也有時間表。改革開放之后,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八大確立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提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作出兩步走戰略安排,即: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深刻認識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各項目標任務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有計劃、有部署,在把握總目標、總方向、總要求的前提下,對各項目標和任務進行細化,有針對性地拿出落實的具體方案,制定明確的時間表、施工圖,扎扎實實向前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聚焦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進一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抓緊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協調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正確處理好若干重大關系。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偉業,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先例可循,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鑰匙”。要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中國的問題,著眼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回答。要全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熟練掌握其中蘊含的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斷提高履職盡責的能力和水平,在面對各種矛盾問題和重大風險挑戰時始終做到方向明確、頭腦清醒、應對有方、行動有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取得新進展新突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一系列重大關系。關于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系,既要使制定的規劃和政策體系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做到遠近結合、上下貫通、內容協調,又要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事業發展。關于戰略與策略的關系,既要增強戰略思維能力,增強戰略的前瞻性、全局性、穩定性,又要把戰略的原則性和策略的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在因地制宜、因勢而動、順勢而為中把握戰略主動。關于守正與創新的關系,首先要守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確保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方向,又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積極識變應變求變,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關于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中國式現代化既要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更好實現效率與公平相兼顧、相促進、相統一。關于活力與秩序的關系,中國式現代化應當而且能夠實現活而不亂、活躍有序的動態平衡。關于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立自強,同時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
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前進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大量從未出現過的全新課題、遭遇各種艱難險阻、經受許多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通過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要保持戰略清醒,對各種風險挑戰做到胸中有數。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各種風險我們都要防控,但重點要防控那些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全局性風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保持戰略自信,增強斗爭的底氣。底氣來自哪里?來自我國越來越厚實的家底,更來自堅定的理想信念、執著的真理追求,對黨的初心使命的始終堅守。要保持戰略主動,增強斗爭本領。把握新的偉大斗爭的歷史特點,發揚斗爭精神,把握斗爭方向,把握斗爭主動權,堅定斗爭意志,掌握斗爭規律,增強斗爭本領,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要注重策略方法,講求斗爭藝術。要加強能力提升,讓領導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在嚴峻復雜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
四、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文明多姿多彩、發展道路多元多樣,這是世界應有的樣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化不是單選題。什么樣的現代化最適合自己,本國人民最有發言權。中國人民的成功實踐昭示世人,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展現出現代化的新圖景。《摘編》第七專題,集中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
中國式現代化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各具特色的現代化道路,植根于豐富多樣、源遠流長的文明傳承。在長期探索實踐中,我們黨帶領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與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鑒,必將極大豐富世界文明百花園。
中國式現代化是對西方式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超越。歷史條件的多樣性,決定了各國選擇發展道路的多樣性。由于世界現代化進程是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始的,當今世界的發達國家也主要是歐美國家和深受西方文明影響的資本主義國家。這就給人們一種錯覺,似乎現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文明就是現代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文明是多樣的,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現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單選題”,不能搞簡單的千篇一律、“復制粘貼”。盡管資本主義制度和西方現代化模式也在不斷演變,但其骨子里的資本至上、弱肉強食、兩極分化、霸道強權的本性沒有任何改變,其弊端愈益明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中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我們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國式現代化為全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現代化模式。當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而是走社會主義道路成功建成現代化強國時,我們黨領導人民在中國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將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歷史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全新選擇。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關鍵是找到符合國情、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發展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一些發展中國家不顧國情和歷史條件,全盤照搬西方模式,結果水土不服,絕大多數陷入經濟長期停滯、社會政治動蕩的困境。“道路選擇”困擾著許多發展中國家。中國式現代化的初步成功實踐和取得的顯著成就,使廣大發展中國家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選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無意也沒有輸出中國式現代化、“中國模式”,但中國式現代化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樹立了典范,必然會為一些發展中國家所借鑒。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世界現代化應該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互利合作的現代化、共同繁榮的現代化。中方愿同各國一道,努力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為人類探索現代化道路和更好社會制度提供新助力。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結合學習《摘編》,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斗。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02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