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蘇祠:見證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省眉山市三蘇祠,了解當地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等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滴水可以見太陽,一個三蘇祠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說要堅定文化自信,中國有‘三蘇’,這就是一個重要例證!边@既是對三蘇文化的肯定,也是對以三蘇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肯定。為我們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中華民族賡續發展的源頭活水指明了方向。
三蘇祠,地處四川眉山紗轂行內,是北宋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始建于北宋,元代始將蘇家故宅改建為蘇祠,祭祀三蘇。明洪武年間曾擴建,后于明末毀于戰亂兵火,僅存五碑一鐘一井。清康熙四年,重修三蘇祠建一堂一寢和瑞蓮亭。后經嘉慶、同治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先后維修增建木假山堂(今來鳳軒)、前廳、四圍磚墻、云嶼樓、抱月亭和披風榭。1928年擴建,更名為三蘇公園,從今來鳳軒后擴至山埂以北溝邊,并對外開放。1948年,三蘇公園再度向西擴至近城墻處。1956年8月,新建金魚亭、重建大鳥籠(后廢),重點培修饗殿。1959年建立三蘇紀念館,對殿、堂、亭、榭進行修繕。1979年,三蘇公園更名為三蘇文物保管所。1984年更名為三蘇祠博物館。2006年,三蘇祠博物館被國務院批準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截至2023年10月25日,三蘇祠2023年接待游客133.56萬人次,較2022年同期增長539.66%。游千年三蘇祠,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久彌新,日益成為一種時尚。
三蘇家訓融匯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
蘇軾有文說:“昔吾先君、先夫人僦居于眉之紗轂行!笨芍,紗轂行內三蘇祠原為三蘇故居。在這里,我們得以近距離感受蘇家世代家風家教的傳承。蘇家兄弟年少時,父親蘇洵游學四方,常以母為師。母親程夫人出身名門,知書達理,特別注重磨礪兒子的節操和人格。程夫人教導兒子學習廉吏范滂,心懷正義;教育兒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告訴兒子要有仁愛之心,不傷生靈。在三蘇祠,“程夫人教子”“不發宿藏”“不殘鳥雀”的故事至今仍給人以深深的共鳴。蘇父二十七歲始發憤讀書,卻能文聲大噪,文名不為才氣縱橫的兒子所掩蓋,足見其才情。蘇父一向堅持淳樸的文章風格,力戒當時流行的華美靡麗的習氣,這對于蘇家兄弟文風影響至深。晚輩高聲誦讀經典,老輩依床而聽,在蘇家兄弟少時需要誦讀大量文學經典的時候,這樣的場景便常常是其生活的日常。童聲抑揚頓挫、清脆悅耳,老輩半瞇雙眼、輕聲附和。時空輪轉,那個高聲誦讀的孩童變成了依床而聽的老者,這就是蘇家的傳承!白x書正業、孝慈仁愛、非義不取、為政清廉”作為三蘇家訓,融匯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
三蘇父子滿溢的家國情懷
三蘇祠里是家國情懷的滿溢。穿過前廳,來到饗殿,大殿之上端坐三尊高大的民服彩繪三蘇像。蘇洵居中,蘇軾居右,蘇轍居左,正中有一塊巨大的匾額,上書“養氣”兩個大字,取義“養吾浩然之氣”,彰顯三蘇父子滿溢的家國情懷。蘇洵《木假山記》中有詩:“雖其勢服于中峰,而岌然無阿附意! 在啟賢堂背后便是木假山堂,現今常寓意三蘇“文峰鼎峙”。被傳頌為“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三蘇父子,不僅在文學史上成就卓著,而且也曾是為政一方的地方官。蘇轍在《新論下》中提出了“君子為國,正其綱紀,治其法度”的為政理念。蘇軾一生經歷了北宋五朝,最高官至三品,先后擔任過30多個官職。從政期間,輾轉奔波于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黃州、登州、穎州、揚州、定州、惠州、儋州等地,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
他執著地堅守著儒家自我實現的理想。杭州治理西湖,勇戰疫情;密州迎戰蝗災,收養棄兒;徐州抗洪守城,尋煤找炭;惠州引泉入城,籌資建橋;儋州改進民風,教化百姓……這些腳踏實地的從政實踐生動詮釋了其自小立下的“奮厲有當世志”“致君堯舜”的雄心大志。正如他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亡矣!边@種根植于心的浩然之氣,正是蘇家自小涵養的家國情懷。
三蘇文化展現永恒魅力和時代風采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碧K軾一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放包容、兼收并蓄,并通過自己豐富的實踐在各個領域開拓創新。他不僅在詩詞文、書法、繪畫方面,而且在醫藥、烹飪、水利等方面都留下了深刻的足跡。千百年來,歷朝歷代的人都能從他的詩詞文章、書法作品以至于處世之道中汲取力量。
三蘇祠里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穿古越今。這種精神不僅符合當代的價值觀,而且具有世界性,蘊含著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三蘇文化越來越為世界人民所喜愛,其海外影響力遍及日韓和歐美等國家。據統計,在英語世界最受歡迎和重視的十大詞人中,蘇軾排第三。西方學者不僅在文學和歷史上,而且會在思想和藝術上對其作品和影響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2018年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三蘇祠文化遺產保護榮譽證書,肯定三蘇祠在世界范圍內弘揚中國文化所作出的貢獻。2023年2月,首屆東坡文化國際高端論壇在海南海口舉辦。以三蘇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對外傳播中展現出永恒的魅力和時代風采。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四川眉山三蘇祠后,指出:“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們要敬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要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維,廣泛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閉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國的東西為圭臬,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千年三蘇祠感受蘇家的家風家教,文化自信便有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體味其家國情懷,感受其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具堅實可靠的文化基因。以三蘇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是中華民族賡續發展的源頭活水。
來源:《學習時報》2024年1月19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