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光日新
【光明論壇·溫故】
“中華文明是革故鼎新、輝光日新的文明,靜水深流與波瀾壯闊交織。”在2023年第17期《求是》雜志刊發的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引用古語“輝光日新”,深刻闡明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
文化積淀著民族的血脈與精神,連接著國家的歷史和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深刻闡釋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提出要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并就如何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出了要求。
“輝光日新”一詞可追溯至《周易》大畜卦第二十六的《彖》:“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剛上而尚賢,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養賢也。‘利涉大川’,應乎天也。”意思是,大畜卦的特征在于剛勁強健、穩重充實才能夠不斷積累光輝美德,光彩奪目的同時,美德又在日日增新。對待賢德之人尊重支持,對待自然規律應合順從。“輝光日新”凝練表達了中華文明創新性的豐富內涵:中華文明蘊藏豐厚的歷史底蘊,這是創新性的重要基石;中華文明吸收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這是創新性的活力之源;中華文明尊重順應事物的內在規律與本質要求,這是創新性的前提基礎。
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而綿延不絕、迭遭憂患而經久不衰,這是人類文明的奇跡,也是我們自信的底氣。萬古文化江河奔涌至新時代,魂脈與根脈有機結合結出新的理論碩果。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特質和時代價值,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正是中華文明革故鼎新、輝光日新精神在新時代的實踐指向。
扎根歷史語境,堅持守正立場。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只有立足波瀾壯闊的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國道路的歷史必然、文化內涵與獨特優勢。這要求我們在文化建設方面始終堅持守正立場。守正,守的是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堅持守正立場,才能賡續中華文脈,進而譜寫時代華章。
掌握實踐方法,推動文化創新。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鮮明特征,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實踐品格的進一步豐富與發展,既概括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品格,也明確了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要求。守正創新,創新的是新思路、新話語、新機制、新形式,這要求我們在“兩個結合”的指引下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銜接。
加強國際傳播,促進文明互鑒。在人類歷史的漫長進程中,世界各民族創造了具有自身特點和標識的文明。持續加強文明對話與文化交流,不僅能“各美其美”,還能“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需要我們秉持開放包容,兼收并蓄推進新時代文明交流互鑒,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為人類破解時代難題、實現共同發展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這個重大命題本身就決定,我們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歷史和實踐證明,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才能讓中華文明傳承亙古亙今、讓中華民族的發展日新又新。
(作者:潘沈陽,系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博士)
《光明日報》( 2024年01月16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