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藝作品里的紅色地標
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這一代人是在紅色文藝作品的熏陶下長大的,當年捧讀的長篇小說是《紅巖》《紅日》《紅旗譜》《林海雪原》《暴風驟雨》《海島女民兵》等,觀看的電影、戲劇是《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小兵張嘎》《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等。我們不僅對紅色文藝作品里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經典臺詞、著名唱段耳熟能詳,而且對其中出現的紅色地標心向往之。誰不渴望去“蘆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沙家浜,一睹陽澄湖畔那“河湖港汊好戰場”?誰不期盼到廣袤的林海雪原,憑吊在剿匪作戰中英勇犧牲的孤膽英雄楊子榮?正是因為有這種紅色情結的驅動,在此后漫長的歲月里,我一直鍥而不舍地追尋著紅色文藝作品里的那些紅色地標。
冉莊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地道戰》是我們小時候百看不厭的電影。影片中,在千里大平原上,千千萬萬武裝起來的莊稼漢,一手拿鋤頭,一手拿槍桿,英勇頑強地與日本鬼子展開了地道戰,一次又一次粉碎日偽軍的“掃蕩”,最終陷敵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這部影片是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冉莊地道戰遺址拍攝的,冉莊既是地道戰的發生地,又是電影《地道戰》的拍攝地。我一直想到冉莊去走一走看一看,實地考察一下那傳奇般的地道。在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之際,我終于實現了這一夙愿。
走進冉莊,目之所至,無論是地道還是街景,無論是古槐還是高房工事,都是那么熟悉。由于文物保護部門和冉莊村民的妥善保護,地道戰遺址跟當年拍攝電影時一般無二。我和同伴先參觀冉莊地道戰紀念館,聶榮臻元帥題寫的館名赫然在目。走進展廳,面對冉莊民兵當年用過的長槍、土炮、油燈、紡車,面對日本鬼子當年燒殺搶掠的圖片和縮微景觀,我仿佛置身于地道戰的戰場,耳畔依稀響起激烈的槍聲、炮聲。日本鬼子入侵華北后,展開殘酷“掃蕩”,實行慘無人道的燒光、殺光、搶光“三光”政策。冉莊人民奮起反抗,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威震敵膽的地道戰,以地道為依托,粉碎了日偽軍一次又一次的猖狂進攻。據了解,抗戰期間,冉莊民兵對敵作戰72次,其中大戰5次,另外還配合外地作戰85次,創造了殲敵2100余人、自己僅有1人負傷的戰爭奇跡。電影《地道戰》中高家莊民兵地道戰中顯神威、打得鬼子狼狽逃竄的故事情節正是冉莊人民英勇戰績的真實再現!
走出紀念館,我們又實地參觀了地道和街景遺址。當年冉莊的地道以十字街為中心,分東西南北4條干線,圍繞干線還有20余條支線,形成了戶戶相連、村村相通、上下呼應、能進能退的地道網,全長約30里。最為奇妙的是,地道不僅是保存有生力量的藏身之地,而且成為有效打擊敵人的戰斗場所。我們在參觀中發現,冉莊的地道與地面偽裝成碾盤、小廟、鍋臺、炕面、牲口槽、燒餅爐的戰斗工事相輔相成,構成了一個縱深立體火力交叉的蛛網式陣地。正如蕭克將軍所言,冉莊人民“化無險可守的平原,為不可攻克的要塞”。這次參觀冉莊地道戰遺址,讓我對毛澤東“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這句話,有了極為深刻的認識。
沙家浜
“朝霞映在陽澄湖上……”,革命現代京劇《沙家浜》中,新四軍某部指導員郭建光的這個唱段,以及戲中所展現的江南風光,令人對故事發生地沙家浜十分神往。我的家鄉地處滹沱河故道的南岸,滹沱河支流小清河從村邊汩汩流過。河灘之上溝渠縱橫、稻田成片,草映池塘、蛙聲悠揚,仿佛北國江南。因此,在當年的諸多樣板戲里,我對《沙家浜》情有獨鐘。后來,北京京劇院來石家莊演出《沙家浜》時,我還特地購票前去觀看。
當我真的踏上沙家浜的土地,首先想起的是作家麗尼的名句:“江南,美麗的土地,我們的!”這是麗尼懷念淪陷于日寇鐵蹄之下的江南故鄉的心聲。“八一三,日寇在上海打了仗,江南國土遭淪亡,尸骨成堆鮮血淌,滿目焦土遍地火光……”《沙家浜》里沙奶奶痛斥敵人的著名唱段,非常真實地反映了日寇侵占江南的悲慘景象。民族危亡之際,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東進江南、深入敵后,以河湖港汊為依托,開辟了以陽澄湖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沙家浜》反映的正是江南新四軍浴血抗日,在地下黨和抗日群眾的巧妙掩護和有力配合下,消滅盤踞在沙家浜的日偽武裝的故事。
走進沙家浜,但見河浜縱橫、蘆葦密布,碧波蕩漾、鷺鳥翔飛,好一派魚米之鄉的迷人風光!無論是徜徉在橫涇老街,還是流連于蘆葦蕩中,腦海中總是浮現出郭建光、阿慶嫂、沙奶奶的身影。通過參觀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我逐漸把劇中的虛擬人物還原為“江抗”的真實英雄形象。“江抗”全稱為江南抗日義勇軍,是新四軍江南指揮部領導的主力部隊之一。1939年春,新四軍老六團團長葉飛率部與“江南抗日義勇軍第三路軍”會合,深入陽澄湖一帶短短幾個月,就壯大為包括地方武裝在內共計6000余人的抗日武裝力量。1939年秋至1940年春,“江抗”西移,夏光、劉飛(二人均為郭建光原型)等一批傷病員和后方醫院人員,留在了陽澄湖畔的唐市鄉、橫涇鄉一帶。1939年11月,以夏光、劉飛等痊愈的傷病員為骨干,配合當地抗日武裝,成立了“江抗”東路司令部(新“江抗”),組建了“江抗”東路指揮部特務連。他們在陳二妹(阿慶嫂原型)等地下黨員和抗日群眾的密切配合下,展開了英勇頑強的游擊戰。據統計,新“江抗”成立一年內,共經歷大小戰斗47次,擊斃日軍100多人、偽軍300多人。
當年戰斗在陽澄湖畔的劉飛后來擔任華野一縱副司令員,他回憶說:參加淮海戰役的某團的前身是新四軍十八旅五十二團,最早一批骨干是留在陽澄湖蘆葦蕩里的“江抗”傷病員。戰地記者崔左夫根據劉飛的回憶,專程赴蘇州、無錫、常熟、太倉采訪了兩個多月,寫出紀實文學《血染著的姓名——三十六個傷病員斗爭紀實》,這是《沙家浜》最早的藍本。1957年,時任上海警備區副司令員的劉飛寫下長篇回憶錄《火種》,敘述了在陽澄湖后方醫院養傷的經歷,著重描寫了36個傷病員的英雄形象以及群眾與子弟兵的魚水情,劇作家據此創作出滬劇《蘆蕩火種》,并把劇中地名虛構為沙家浜鎮。1992年,常熟縣把蘆蕩鄉(原橫涇鄉)設為沙家浜鎮,2003年又把沙家浜鎮和唐市鎮合并為沙家浜鎮。1964年,《蘆蕩火種》在北京參加會演,毛澤東觀看演出時,親自將這出戲定名為《沙家浜》。此后,北京京劇院又將此劇移植為革命現代京劇。20世紀60年代,京劇《沙家浜》紅遍大江南北,沙家浜這一紅色地標也隨之婦孺皆知。
沂蒙山
“蒙山高,沂水長……我為親人熬雞湯。續一把蒙山柴爐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長……”隨著芭蕾舞劇《沂蒙頌》的上演,該劇插曲《愿親人早日養好傷》一時間廣為傳唱、風靡全國。《沂蒙頌》是根據現代京劇《紅嫂》(又名《紅云崗》)改編的,反映了解放戰爭時期沂蒙山區紅嫂以乳汁救解放軍傷員的感人故事。紅嫂的原型是沂南縣馬牧池鄉的普通農村婦女明德英,2009年,明德英因其感人事跡在全國“雙百”評選活動中,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那年,我們單位組織黨支部書記赴沂蒙山區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我有幸和同事們一起來到臨沂市沂南縣馬牧池鄉實地參觀。八百里沂蒙,蒙山崮險嶺峻,沂水澗深溪清。我們驅車在蒙山沂水之間,輾轉來到馬牧池,探訪紅嫂原型明德英的故鄉。我們了解到,沂蒙各地都流傳著紅嫂的故事,紅嫂不是一個人,而是沂蒙老區縫軍衣、做軍鞋、抬擔架、推小車、舍生忘死救傷員的女性群體。一組來自臨沂市婦聯的數據顯示:抗戰期間,沂蒙老區15.5萬余名婦女先后以不同方式掩護了9.4萬余名革命軍人和抗日志士,4.2萬余名婦女參加了救護八路軍傷病員的工作,共救助傷員1.9萬余人。不過,“紅嫂第一人”當屬明德英。我們參觀紅嫂明德英故居時,詳細了解到她的動人故事:1941年冬,日本鬼子突然包圍了駐馬牧池村的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部,一名八路軍小戰士突圍時身負重傷。明德英機智地把傷員藏到菜窖里,等鬼子走遠后,她發現那名傷員因失血過多缺水休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解開衣襟,用乳汁救活傷員,并把自家兩只母雞殺掉燉湯給他喝。半個多月后,那名八路軍小戰士康復歸隊。馬牧池鄉不僅出了“沂蒙紅嫂”明德英,還出了“沂蒙母親”王換于。沂蒙母親王換于紀念館的圖片和實物展覽告訴參觀者,王換于1939年創辦東辛莊抗日戰時托兒所,把抗日將士無人照顧的孩子安排到附近可靠農戶撫養,她一家用巨大犧牲換來86名革命后代的安然無恙。
革命戰爭年代,沂蒙山區還發生過著名的孟良崮戰役,這場戰役是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的重要轉折點。戰爭題材經典影片《南征北戰》,長篇小說《紅日》及同名電影,都是反映孟良崮戰役的優秀文藝作品。懷著對革命先烈的深深敬意,我們趕赴臨沂市蒙陰縣垛莊鎮,拜謁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在烈士陵園重溫入黨誓詞,然后沿盤山路逶迤而上,憑吊孟良崮戰役遺址。孟良崮不是一座山峰,而是一片山地。一路攀爬,但見群山巍峨、峰險嶺峻。1947年5月,國民黨軍整編第74師及整編第83師1個團共3.2萬余人就盤踞在這群山之中,我華東野戰軍出其不意地迅速集中數倍于敵的兵力,將敵人團團包圍,雙方10多萬人在漫山遍野間展開激戰,最終我軍全殲守敵。孟良崮戰役是華東野戰軍展開山地運動殲滅戰的奇跡,其背后不僅有10余萬解放軍將士,還有20萬支前民工,他們燒水做飯、清理道路、搬運物資、轉送傷員,給解放軍提供了強大的后勤支持,為孟良崮戰役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仰望著孟良崮山頂高聳入云的孟良崮戰役紀念碑,我滿懷崇敬。孟良崮戰役有力地印證了毛澤東的那句話:“兵民是勝利之本!”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群眾對于戰爭勝負的決定性作用。
紅色文藝作品里的紅色地標還有很多很多,譬如《紅色娘子軍》故事發生地海南省五指山、萬泉河,《海島女民兵》(電影《海霞》據此改編)故事發生地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鐵道游擊隊》故事發生地山東省微山湖,《八女投江》故事發生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烏斯渾河畔……這些紅色地標都是我心向往之的地方,我愿在有生之年更多地踏足這些充滿紅色記憶的地方。
來源:《學習時報》2024年1月12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