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

作者:曲青山    發布時間:2024-01-05   
分享到 :

2023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并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是一個重大戰略決策,在黨的理論創新進程中具有重大意義,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偉大實踐中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的,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堅持什么原則、實現什么目標等根本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

習近平文化思想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引領世界文明發展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全黨特別是全國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首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要搞清楚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學內涵是什么?這是我們抓好學習貫徹的前提和基礎。下面,圍繞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學內涵,闡釋兩大問題:一是把握好與習近平文化思想相關的幾個問題;二是全面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豐富內涵。

一、把握好與習近平文化思想相關的幾個問題

第一,關于黨的創新理論的層次和范疇問題。

我們黨的最新創新理論成果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大致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和范疇。

第一個層次和范疇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黨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來的,并寫入黨章。這個思想的表述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形成的最高層次和最大范疇。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和創新理論的概念表述,一般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種是以主要創立者的名字來命名,比如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第二種是以理論內容的核心理念來命名,比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第三種是以主要創立者名字加理論內容的核心理念來命名,比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第二個層次和范疇是目前經黨中央批準的、公開使用的已經形成了“六大思想”。即: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

習近平強軍思想是在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上正式提出來的。后來在中央軍委一次重要會議上,將其內涵概括為“十個明確”,之后又增加了“一個明確”,豐富發展為“十一個明確”。

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在201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來的。這次會議是在黨的十九大閉幕后一個多月召開的。這次會議將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內涵概括為“1+7”的邏輯架構。“1”指的是新發展理念,“7”指的是“七個堅持”。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改委編寫的《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綱要》,將其內涵概括歸納為“十三個方面”。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在2018年5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提出來的。這次會議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內涵概括為“六個堅持”,后來豐富發展到“八個堅持”。由中央宣傳部、生態環境部編寫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將其拓展為“十個堅持”。

習近平外交思想是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提出來的。這次會議將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內涵概括為“十個堅持”。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在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提出來的。這次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內涵概括為“十一個堅持”。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2023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提出來的。

第三個層次和范疇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某某方面的重要思想,或某某方面的戰略思想等。比如,2018年4月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提出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它的主要內涵概括為“十個堅持”;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提出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它的主要內涵概括為“十二個必須”;2022年1月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提出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戰略思想,它的主要內涵概括為“六個必須”的原則性要求和“九個堅持”的規律性認識;2022年7月中央統戰工作會議,提出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它的主要內涵概括為“十二個必須”;2023年6月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提出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它的主要內涵概括為“十三個堅持”。還有其他工作部門和領域類似的提法和表述。

第四個層次和范疇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某些方面的重要論述。比如,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就使用的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明確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定位表述為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比如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就使用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和文獻工作的重要論述。相應的,很多部門都有這樣的表述和使用。

第五個層次和范疇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某個會議上或某個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某項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等。有時我們統稱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等。

對習近平總書記思想內容的概念和表述,大致有以上這樣五個層次和范疇。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首先要從層次和范疇上把這一思想所處的位置搞清楚,這樣才能夠進一步完整準確把握這一思想的科學體系。實際上,習近平文化思想就是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的表述發展遞進而來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在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先后使用的概念和表述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它是一步一步遞進的。

第二,關于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對習近平文化思想內涵的闡述和概括問題。

前文提到,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在中央會議上表述的內涵非常明確,即多少個“堅持”、多少個“必須”等,此后有的表述始終不變,有的表述則不斷增加條數和豐富內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內涵是什么呢?我們應該怎么去把握它的科學內涵和理論體系呢?我認為,要注意會議文件的表述。會議文件是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和概括的:一是與會代表從11個方面談了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思想學習的“深刻體會”,從“深刻體會”講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性和科學性;二是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從16個方面進行的謀劃和部署來闡述的,強調了這一思想對新時代文化建設所產生的實踐偉力。對習近平文化思想內涵的理解和把握,現在學術界、理論界和廣大黨員干部都在認真學習和研究。我想,首先我們應當從會議文件的這兩個方面來領會和把握。也就是說,應該從11個“深刻體會”和16個方面的謀劃和部署來認識和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豐富內涵。

第三,關于如何理解習近平文化思想“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問題。

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時講了這樣兩句話,這就是“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我認為,這兩句話是對這一思想內容結構的深刻表達。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任務書。什么是“體”?我認為,就是原則、本體、道、論。什么是“用”?就是實踐、方法、器、術。“體”和“用”的關系是什么?我認為,就是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又用黨的創新理論去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實現文化理論創新和文化工作布局的有機統一。這就要求我們要從兩個方面理解和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內涵,一個是“體”的方面,一個是“用”的方面。

第四,關于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要求問題。

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對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明確要求。這個要求概括起來就是三句話:一是深刻把握這一思想的重大意義;二是深刻把握這一思想的豐富內涵;三是深刻把握這一思想的實踐要求。再進一步概括和提煉就是12個字: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實踐要求。

二、全面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豐富內涵

習近平文化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怎樣全面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豐富內涵呢?在這里,我分別從“體”和“用”兩個方面來進行梳理和解讀。

首先是“體”。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體”,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理論觀點的創新和突破上。概括起來講,就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11個方面所作的重要論述。

第一,關于習近平總書記對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重要論述。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洞察時代發展大勢提出來的,充分體現了對新時代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體現了對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科學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面對改革發展穩定復雜局面和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媒體格局深刻變化,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是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方面,要“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臺、辦新聞網站”。政治家辦報,最早是毛澤東同志提出來的。1957年毛澤東同志對《人民日報》提出了政治家辦報的要求。自此以后,黨中央一直強調要政治家辦報。習近平總書記根據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將政治家辦報的要求擴展到辦刊、辦臺、辦新聞網站。他實際上強調的是黨的文化領導權的問題,強調的是意識形態領域領導干部的政治素養和政治能力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所有宣傳思想部門和單位,所有宣傳思想戰線上的黨員、干部,都要旗幟鮮明堅持黨性原則。”“堅持黨性,核心就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堅定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定宣傳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堅定宣傳中央關于形勢的重大分析判斷,堅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做到愛黨、護黨、為黨”。他要求,要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各級黨委要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把宣傳思想工作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強對宣傳思想領域重大問題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戰略性任務的統籌指導”“宣傳思想戰線的同志要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以戰斗的姿態、戰士的擔當,積極投身宣傳思想領域斗爭一線”“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的極端重要性,明確了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必須堅持的政治保證。

第二,關于習近平總書記對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重要論述。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全局,正確把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辯證關系,體現了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重要性和中國國情的深刻認識和全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他強調:“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我們要繼續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他指出,我們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同時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他要求,“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推進誠信建設和志愿服務制度化,提高全社會道德水平”“深入挖掘、繼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弘揚新風正氣,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站在經濟建設和上層建筑關系的哲學高度,深刻闡釋了社會運動規律,深刻闡明了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具有極為重要的本體論和認識論意義,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科學指引。

第三,關于習近平總書記對“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的重要論述。“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創造性提出并闡述“兩個結合”,揭示了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也揭示了黨推動理論創新和文化繁榮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第一次提出來的。后來,他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他說,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只有立足波瀾壯闊的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國道路的歷史必然、文化內涵與獨特優勢。他強調,歷史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表明,“兩個結合”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其一,“結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機結合。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說中國共產黨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其二,“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結合”不是“拼盤”,不是簡單的“物理反應”,而是深刻的“化學反應”,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第二個結合”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其三,“結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我們的社會主義為什么不一樣?為什么能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關鍵就在于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的關鍵就在于“兩個結合”。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中華文明具有五個突出特性,這就是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華文明有國有史傳承到今天五千多年,在全世界獨一無二。我們說的世界歐亞大陸四大文明古國,除中國外,其他三個文明都中斷了。上世紀20年代初發現哈拉帕遺址,才揭開了古印度文明的謎底。今天的印度文明同古印度文明是中斷的、是沒有聯系的。古埃及文明與今天居住在埃及土地上的阿拉伯人也是沒有任何關系的。中華文明則不然。今天我們閱讀兩千多年前的諸子百家尤其是孔子的《論語》、老子的《道德經》等的時候,是多么熟悉、多么親切。其四,“結合”打開了創新空間。“結合”本身就是創新,同時又開啟了廣闊的理論和實踐創新空間。“第二個結合”讓我們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動,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論和制度。“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其五,“結合”鞏固了文化主體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遠,要有引領力、凝聚力、塑造力、輻射力,就必須有自己的主體性。文化自信就來自我們的文化主體性。這一主體性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中國大地上建立起來的;是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礎上,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通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建立起來的。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這一文化主體性的最有力體現。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充分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的認識進一步升華,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

第四,關于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論述。新的文化使命彰顯了我們黨促進中華文化繁榮、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歷史擔當。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深入推進的關鍵時刻,高瞻遠矚提出新的文化使命,具有強大感召力和引領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他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他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他強調:“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他要求,新時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須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強調了新的文化使命是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對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落腳點是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第五,關于習近平總書記對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他強調:“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而綿延不絕、迭遭憂患而經久不衰,這是人類文明的奇跡,也是我們自信的底氣。堅定文化自信,就是堅持走自己的路。堅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務,就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既不盲從各種教條,也不照搬外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氣質與文化品格中,養成昂揚向上的風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態。”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文化自信的特殊重要性,彰顯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把我們黨對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第六,關于習近平總書記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堅持以德樹人、以文化人,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念茲在茲、諄諄教誨的一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定器,能否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他指出:“我們提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要求,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這個概括,實際上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他強調:“核心價值觀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要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努力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要注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個人都能感知它、領悟它,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實際行動,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他要求,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堅持全民行動、干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項根本任務,明確了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點和著力點。

第七,關于習近平總書記對掌握信息化條件下輿論主導權、廣泛凝聚社會共識的重要論述。掌握信息化條件下輿論主導權、廣泛凝聚社會共識是鞏固壯大主流思想文化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和科技前沿,對如何做好信息化條件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進行了深邃思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一場新的全方位綜合國力競爭正在全球展開。能不能適應和引領互聯網發展,成為決定大國興衰的一個關鍵。世界各大國均把信息化作為國家戰略重點和優先發展方向,圍繞網絡空間發展主導權、制網權的爭奪日趨激烈,世界權力圖譜因信息化而被重新繪制,互聯網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當今世界,誰掌握了互聯網,誰就把握住了時代主動權;誰輕視互聯網,誰就會被時代所拋棄。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得網絡者得天下。他深刻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事關黨的長期執政,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福祉,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要把網信工作擺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來謀劃,切實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在互聯網這個戰場上,我們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系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他特別提出:“管好用好互聯網,是新形勢下掌控新聞輿論陣地的關鍵,重點要解決好誰來管、怎么管的問題。”我們必須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準確把握網上輿情生成演化機理,不斷推進工作理念、方法手段、載體渠道、制度機制創新,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隨著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發展,移動媒體將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要堅持移動優先策略,建設好自己的移動傳播平臺,管好用好商業化、社會化的互聯網平臺,讓主流媒體借助移動傳播,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是我們黨對信息化時代新聞傳播規律的深刻總結,明確了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原則要求和方法路徑。

第八,關于習近平總書記對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的重要論述。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體現了我們黨領導和推動文化建設的鮮明立場。新時代以來宣傳思想文化改革發展歷程,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鮮明主線,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他強調:“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他強調,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核心要解決好為什么人的問題。為什么人的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性、原則性問題。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為誰著書、為誰立說,是為少數人服務還是為絕大多數人服務,是必須搞清楚的問題”。他指出:“我們的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我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聚焦人民實踐創造,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文化為什么人的問題,彰顯了黨的性質宗旨和初心使命。

第九,關于習近平總書記對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論述。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是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基礎。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遺產保護高度重視,展現了強烈的文明擔當、深沉的文化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是國家“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以多學科結合,研究中國歷史和古代文化。這個項目進行了十多年。2018年5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成果發布會,證實:中華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是一個多元一體的過程,在長期交流互動中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兼收并蓄,最終融匯凝聚出以夏代中晚期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文化為代表的文明核心,開啟了夏商周三代文明。近代以來,受西方史學影響,我國史學界對三皇五帝和夏商西周歷史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就寫過這方面的文章。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給出了明確回答。斟郇城距今四千多年,號稱華夏第一王都。原來西方確定的文明三要素是:城市、文字、冶金。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中國的文明標準,確定的三要素是:城市、階級、王權和國家,從而實證了我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2023年12月9日,國家文物局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認為大約從距今5800年開始,中華大地進入文明起源的加速階段,可將距今5800年至距今3500年劃分為古國時代和王朝時代兩個時代,其中,古國時代可進一步細分為三個小階段。與探源工程第四階段相比,對古國時代的認識更加深化。習近平總書記說,歷史文化遺產“不僅屬于我們這一代人,也屬于子孫萬代”。“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中華文化是我們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們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統籌好旅游發展、特色經營、古城保護,筑牢文物安全底線,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他指出:“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我們要善于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傳統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時代條件、社會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約和影響,因而也不可避免會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性的東西。這就要求人們在學習、研究、應用傳統文化時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要求進行正確取舍,而不能一股腦兒都拿到今天來照套照用。”他強調,要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堅持有鑒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他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各級文物部門要不辱使命,守土盡責,提高素質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宣示了我們黨對待民族歷史文化的基本態度。

第十,關于習近平總書記對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的重要論述。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體現了我們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占據國際道義制高點的戰略謀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增強我國國際話語權的重要任務并擺上突出位置,體現了寬廣的世界眼光和高超的戰略思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要講清楚中國是什么樣的文明和什么樣的國家,講清楚中國人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展現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人文底蘊,促使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華民族”。他認為,講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要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講好中國夢的故事,講好中國人的故事,講好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講好中國和平發展的故事。講故事就是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講事實才能說服人,講形象才能打動人,講情感才能感染人,講道理才能影響人。2017年年底,中央對外聯絡部安排我到塞浦路斯宣介黨的十九大精神。我與塞浦路斯勞動人民進步黨總書記交流時,講了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3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考察調研的故事。我說,習近平總書記到一位苗族老大娘石爬專家里看望。因為她家里沒有電視機,不認得總書記,問總書記該怎么稱呼時,總書記回答:“我是人民的勤務員。”我講完這個故事時,我看見,塞浦路斯勞動人民進步黨總書記的眼睛濕潤了,看得出他顯得十分激動。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組織各種精彩、精煉的故事載體,把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聽愛聽,聽有所思,聽有所得。要創新對外話語表達方式,研究國外不同受眾的習慣和特點,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疇、表述,把我們想講的和國外受眾想聽的結合起來,把“陳情”和“說理”結合起來,把“自己講”和“別人講”結合起來,使故事更多為國際社會和海外受眾所認同。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要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要完善人文交流機制,創新人文交流方式,發揮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作用,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多種方式展示中華文化魅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既是思想理念又是工作方法,指明了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關鍵點和著力點。

第十一,關于習近平總書記對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論述。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開放包容的胸襟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落實全球文明倡議等重要理念、重大主張,著眼的就是開放包容,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應對全球共同挑戰提供了戰略指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每一種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們常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可以豐富人類文明的色彩,讓各國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開創更有選擇的未來。他強調:“我們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我們應該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是我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1990年在東亞社會學研究研討會上發言后寫下的16個字,表達了對人類學前途的瞻望。我們黨將這個提法應用到了全世界各個國家和人民應該對各個文明采取的原則和態度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擔負起凝聚共識的責任,堅守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本著對人類前途命運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倡導者,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價值實現路徑的探索,把全人類共同價值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現本國人民利益的實踐中去。他特別指出:“在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在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國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1996年出版了《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他認為,冷戰后主宰世界的是“文明的沖突”。他看到了世界存在的問題,但作出的解讀和提出的應對策略是不對的。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3月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議:“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規律,體現了我們大黨大國的天下情懷和責任擔當。

以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論述,構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理論體系的“四梁八柱”,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體”。

其次是“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用”,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工作布局的部署和要求上。具體地講,就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進行了16個方面的謀劃和部署。

第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工作體系,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理論工作。

第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發揚敢于斗爭的精神,增強善于斗爭的能力。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工作。

第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廣泛開展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宣傳教育工作。

第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融入社會發展、融入日常生活,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做好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第五,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闡釋中國道路、解讀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理論。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

第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導向為魂、移動為先、內容為王、創新為要,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成新型主流媒體,加快構建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全媒體傳播格局。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新聞輿論工作。

第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網信工作。

第八,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推出更多同新時代相匹配的文化精品。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文藝工作。

第九,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旅游工作。

第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和闡發的工作。

第十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貫徹落實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文物工作。

第十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推動各民族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的工作。

第十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的工作。

第十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構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戰略傳播體系,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外宣工作。

第十五,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營造多元互動、百花齊放的人文交流局面,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中華文明對外交流互鑒的工作。

第十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這里謀劃和部署的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隊伍建設工作。

以上這16個方面,基本涉及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或者說方方面面,涉及理論輿論、內宣外宣、文化文藝、網上網下、隊伍陣地等等。這些謀劃和部署,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為推進文化強國建設提供了全面指引。

那么,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是什么呢?黨的二十大報告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提煉概括總結為“六個必須堅持”。這就是: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毫無疑問,這“六個必須堅持”就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系,必將隨著實踐深入不斷豐富發展。這是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特別提出和強調的一個問題。所以,我們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必須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謀劃和部署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和把握,在深入學習領會中,結合工作實際創造性地抓好貫徹落實。

(作者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

(來源:《黨委中心組學習》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