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環境史學(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作者:王利華    發布時間:2023-11-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

內容提要

新時代以來,我國環境史學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新征程上,環境史學要進一步加強多學科綜合研究,在返本開新中不斷取得新進展,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環境史學,為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學術支撐。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深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不斷彰顯,我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隨著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深入推進,我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也在不斷深化。在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偉大實踐中,我國環境史學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不斷拓展研究廣度和深度,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新時代新征程,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要求環境史學進一步發揮功能、作出貢獻。

加強多學科綜合研究

歷史學是一門古老的學問,也是一門歷久彌新的學問。每當人類面臨新的挑戰、遭遇新的難題,就會回溯歷史、探索根源、尋求啟示,新的歷史觀念、研究領域、學科范式、編纂類型等因此不斷涌現。環境史學,就是歷史學家面對生態環境變化,把人與自然關系作為新的史學主題,在透過時間縱深探查生態變化緣由的過程中產生的。可見,環境史學是由人類實踐發展和現實環境變化催生的,也是史學自身合乎邏輯的演進。

環境史學的出現,意味著歷史研究領域的極大拓展,同時推動歷史敘事和解讀方式的系統更新。歷史學家突破固有視域的局限,跨越人文社會科學的邊界,把觀察和審視的目光投向自然世界——天空、大地、河流、海洋、氣候、生物、礦物……綜合運用生態學和眾多相關學科的理論框架、研究方法,講述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互動、因應的既往故事,梳理各種自然力量、其他生命形式、有機和無機物質隨著人類活動而不斷展開的生命聯系,揭示自然系統與人類系統相互作用、彼此影響和協同演化的復雜過程,評說其間的利弊和成敗,并且重新解讀人類自身的歷史。可見,環境史學擁有顯著不同于以往史學門類的主題、旨趣、視域、目標和方法,可以總結為“自然進入歷史,人類回歸自然,取百科之道術,求故實之新知”。

任何一門新興學術都不可能憑空產生,都要基于過去的學術積累。環境史學的許多具體課題,前人早就有所關注。百余年來,考古學、歷史地理學、古生物和古人類學,農牧林業史、水利史、氣候史、災荒史、疾病史等領域更是愈來愈廣泛地涉及歷史上的人與自然關系,成果已然十分豐富。因而,環境史學要做的是因應時代需要,圍繞人與自然關系這一主題,對這些前人的成果進行吸收、歸集、研究,形成更具統合性的問題意識、敘事結構和研究方法。環境史學是多種學術脈絡和知識譜系交匯形成的一門博綜天人之學,其研究對象和范圍跨越自然與社會兩大領域,其關涉問題具有空前的廣域性和復雜性,是名副其實的多學科綜合研究。

在返本開新中不斷取得新進展

由于傳統和國情的不同,中國環境史學幾十年來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環境保護史研究,主要整理歷史上的山林川澤管理、生物資源保護和水土環境治理經驗,為現代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提供參考;二是多學科參與的環境變遷史研究,著重考察自然環境及其諸多要素的古今變化,通過考證故實、解說因果,檢視各個歷史時期人類活動的環境影響,特別是盲目、無序土地墾殖和區域開發的生態惡果,查找當今環境問題的來龍去脈,具有比較明確的現實參照性和問題針對性;三是更具綜合性的環境史研究,旨在梳理古今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交互影響、協同演變的動態過程和復合機制,通觀中華民族生命歷程,追尋中華文明生態足跡,為合理調節自然與社會兩大系統及其諸多要素的復雜關系提供歷史知識和有益借鑒。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這激勵著眾多歷史研究工作者投身環境史學這個新興學術事業。新時代,環境史學的研究課題、論著均顯著增長,《中國環境通史》《中國環境史》等相繼出版,中國環境史敘事框架逐漸成形,知識圖譜不斷豐富。也要看到,在學術理論提升和研究方法完善方面,中國環境史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面向未來,我們要繼續在視域融合、學科交叉理念之下闡明學理,進而確立命題、推陳出新,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國環境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突破西方環境史學范式和話語限制。

觀察和比較中西特別是中美環境史學發展狀況,不難發現兩者的目標指向、研究路徑和思想方法既有共同點,也有顯著差異。共同點是兩者都把環境作為歷史的一部分,把生態危機視為一個歷史生成的問題,同時把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將社會變遷視為一種過程,由此形成兩條研究路徑:一是環境變遷的歷史學敘事,即所謂“自然進入歷史”;二是人類歷史的生態學解釋,即“人類回歸自然”。但中西學術傳統不同、現實國情不同,中西環境史學的問題意識、研究重點和價值觀念因此表現出諸多差異。比如,在時間上美國學者集中考察最近數百年的環境問題,在空間上開展世界環境史、全球環境史研究,對資本主義、消費主義、科技悖論等現代性問題進行了較多批判和反思。與之相比,中國學者對古代環境史研究較多,近代環境史研究相對偏弱,現當代環境史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總體上說,中國環境史學更具懷古繼善情懷,長于故事講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繼續增強說理能力,讓環境史研究復歸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歷史原境,返回中國自然觀念和生態文化思想河流中增強底蘊,提升說服力和解釋力。

中國疆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民族文化多元一體,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與環境相關的歷史經驗極其豐厚。中國史家一向追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和知識自有綿長學脈、宏富內容和優良傳統。由于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中國環境史學從一開始便顯露出自身特質,也將不斷臻于更高境界:不但敘事豐滿、論理縝密,更有由事入理、進而明道的高遠追求;不僅透過時間縱深揭示生態危機如何積漸而至,幫助人們歷史理性地認識當今環境問題,而且清晰梳理中國大地人與自然漫長互動變遷歷程中的復雜關系,深度解說中華民族恒久不墜的“生生之道”。

中國古代哲人以其獨特方式觀察世界,思考人與天、地、萬物的有機、整體聯系,“天地之大德曰生”“萬物并育而不相害”“天人合一”等眾多概念、命題思想深邃、論說精湛、胸懷博大、自成體系,這是基于中華民族豐富生命體驗而不斷提煉、發展的深層生態學,可與西方生態研究相互借鑒。中國傳統天文、歷法、農學、地學、醫學、博物學等更是蘊藏著極其豐富的關于環境的思想、知識以及智慧,它們共生、互攝,傳承、更化,數千年不斷累積,綿延不絕,是非常寶貴的歷史遺產和文化資源。對它們進行系統性發掘、歷史性詮釋,是中國環境史研究的重要任務,也是構建中國特色環境史學的重要途徑。

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中國環境史學不是在故紙堆中誕生的,而是為服務黨和國家事業而生。新時代以來,我國環境史學研究蒸蒸日上。今天,中國共產黨正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特色環境史學要為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點。”歷史學是益智之學、增慧之學,能夠為人們應對現實、抉擇未來提供經驗參照和思想啟示。作為歷史科學的新興分支,環境史學整理人類社會與自然世界物質變換和精神交接的既往事實,梳理人與自然之間不斷擴展、增強和深化的復雜聯系,為科學認識和妥善應對當代環境問題提供借鑒。

新時代新征程,構建中國特色環境史學,以中國特色環境史學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一是堅持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關系理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樹立正確的環境史認識論、方法論和價值觀;二是積極借鑒現代生態學、環境科學等諸多學科理論知識,根據中國歷史發展實際恰當選定環境史研究的對象、范圍和目標,形成科學合理的話語體系;三是在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鑒國外環境史及相關領域學術成果的同時,注重從中華民族的生命實踐中尋找、從中華文明的生態基質中凝練本土環境史學的“元命題”“元概念”;四是在歷史與現實對接、人文與自然交匯的區間找到環境史學的學術定位,進一步明確基本任務和主要目標。

對中國環境史研究者來說,把關于自然系統與人類系統復雜關系的深層思考不斷推向深入,一是要系統考察歷史上的自然環境如何給人類活動提供條件和設置限制,人類經濟社會活動如何塑造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二是要致力于尋找中華文明歷史的自然之根,詮釋祖國山川大地的文化之魂。前者揭示自然環境之于中華文明的根基意義,后者闡發中國人對自己生態家園的感知、意象、依戀和審美。環境史學研究者要多推出優質的學術、文化成果,助力培育民眾尊重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品格,引導社會追求“詩意的棲居”方式,養成儉約適度的綠色消費習慣,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豐富文化滋養,為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應有學術貢獻。

(作者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7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