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市:持續擦亮四渡赤水紅色教育名片
瀘州是一座紅色之城,紅色的基因深深烙印在這片土地,眾多先烈義士在此英勇鏖戰,寫下不朽的紅色篇章。赤水河畔,毛澤東留下軍事生涯的“得意之筆”;朱德“棉花坡戰役”一戰成名;劉伯承在瀘州領導的“瀘順起義”是南昌起義的預演;吳玉章、惲代英、穆青等一大批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瀘州留下光輝的足跡。英雄的城市,光榮的歷史,一代又一代先烈前赴后繼,為瀘州注入最鮮紅的底色。
瀘州是中央紅軍長征入川第一站,四渡赤水戰役重要轉戰地,留下了豐富的革命事跡和革命遺跡。為深度挖掘四渡赤水的歷史內涵和時代價值,努力建設面向全國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培訓基地、開展四渡赤水研究的研學中心、展示瀘州城市形象的紅色窗口,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瀘州四渡赤水分院(以下簡稱分院)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整合全市紅色教育資源,堅持點面結合、重點突破,高質高效推進分院工作,持續擦亮瀘州四渡赤水紅色教育名片,加快打造獨具特色的全國一流地方干部學院。
堅持政治建院,辦學組織力持續提升
瀘州市委把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瀘州四渡赤水分院建設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系統工程,強化組織領導,統籌各方資源,高水平推動分院建設運營。
一是高位推動落實政治責任。堅持把分院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的分院建設運營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分院建設運營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形成領導小組牽頭抓總,領導小組辦公室督促指導、成員單位上下聯動、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市委常委會每年專題研究分院工作,2023年先后召開領導小組會議、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6次,研究協調重大問題、審議重點事項、推進重點工作。市委書記、市長多次到分院調研,指導分院建設,帶頭為學員講黨課、與學員座談,示范帶動市級領導干部落實“領導干部上講臺”制度規范化常態化。
二是高標定位科學統籌規劃。瀘州市委將分院建設寫入市第九次黨代會報告和市委九屆五次全會決議,列入全市“十四五”規劃,同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瀘州段)建設一體部署、一體推進,明確在全市實施“一體兩翼”特色發展戰略中建設“以四渡赤水為重點的南翼紅色文化傳承帶”,將分院建設成為赤水河流域紅色教育培訓基地,賦予了分院在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提升城市能極、創造高品質生活等方面新的使命。堅持以“四渡赤水”紅色文化傳承為中心,以引領性創意策劃為抓手,以推動紅色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高水平高標準編制“擦亮瀘州四渡赤水紅色教育名片”總體規劃和交通旅游、建筑風貌、景觀提升3個專項規劃,系統、完整、全面構建分院紅色教育“四梁八柱”體系。
三是高效協同凝聚共管合力。瀘州市委將分院建設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目標績效管理,出臺《創建全國一流地方黨校和全國一流地方干部學院的實施方案》《擦亮瀘州四渡赤水紅色教育名片二十條措施》等政策措施,構建分院主抓落實,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和體育局等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形成全市“一盤棋”抓落實的生動局面。聚焦目標要求和短板弱項,制發《擦亮瀘州四渡赤水紅色教育名片三年工作要點及重點任務清單》,建立常態化推進機制和“紅黑榜”管理制度,采取“項目化+清單制”方式,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
堅持質量立院,培訓軟實力持續提升
堅持把黨性教育作為分院培訓的主要內容,把本土紅色資源特別是瀘州四渡赤水紅色資源作為黨性教育的源頭活水,守正創新、多措并舉,著眼推出“立院之課”,打造對外培訓的“拳頭產品”,不斷提高教學培訓針對性、實效性、感染力。
一是打造“觸及靈魂”的精品課程。牢固樹立“課比天大”理念,深入挖掘“四渡赤水”等紅色資源,采取“自主開發、聯合開發”方式打造“立院之課”,健全集21門專題課、28門微黨課、13門其他教學課于一體的“四渡赤水+”特色課程體系,構建主題鮮明、組合靈活、適應不同場景的六大教學模塊,推動黨性教育課程更加生動深刻、有血有肉、觸及靈魂。2023年以來,與長征研究團隊合作打造“立院之課”8門,聯合總院專家開展精品課程打造和優化提升,推動《從四渡赤水看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等5門專題課程完成結項,創新開發《歌聲中的黨史》《穿越百年的家書》《流落紅軍的護號譜》等3門情景教學課,新編《四渡赤水戰役戰例研究》等教學叢書10本,面向社會開展“紅軍長征在瀘州”微黨課文稿征集活動,征集遴選優秀文稿15篇納入公共微黨課課程庫進行儲備。
二是推出“鮮活生動”的教學形式。聚焦四渡赤水中“渡”和“奇”兩大特色元素,組建專班蹲點打造提升四渡赤水教育館、中央紅軍機要陳列館、石廂子會議舊址、太平渡渡口等15處體驗式、沉浸式、互動式教學場景,利用聲、光、電等技術生動重現歷史事件、實物實景;著力打造分別由4門不同微黨課組合形成的《四渡赤水故事薈》和《紅色瀘州故事薈》兩個“故事薈”系列專題,以故事串聯串講形式提升課程感染力、使用率;大力推行專題教學、現場教學、訪談教學等“六位一體”教學方法,拓展延伸案例式、體驗式、行走式等互動式教學形式,持續優化“四渡赤水·奇兵之路”等5條精品教學線路,開展“重走一次長征路”等“十個一”教學活動,努力讓四渡赤水紅色故事和精神內涵“看得見、能體驗,記得住、能傳開”。
三是健全“教研聯動”的制度機制。修訂《科研項目管理辦法》,增設重大、一般教學項目,為課程開發提供科研項目支撐,其中重點將四渡赤水等紅色資源挖掘作為特色科研方向,布局科研項目和研究力量。完善《教學科研專項獎勵辦法》,對科研成果成功轉化為教學課程、教材讀本的,給予特別獎勵。2023年以來,立項《瀘州打造以“四渡赤水”為重點的紅色文化傳承帶路徑研究》等校級課題15項、《四渡赤水蘊含的偉大建黨精神及其時代價值》等市廳級課題5項,申報《四渡赤水蘊含的偉大建黨精神及其時代價值》《川南地區紅色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等省部級課題2項,與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委機要局、市檔案館等單位,聯合攻關《赤水河流域紅色資源挖掘和品質提升研究》等省級以上重點課題6項。此外,還實施“攻心式”黨性教育機制專項研究,研究成果入選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黨的建設制度微改革“十大典型案例”。
堅持融合辦院,共建向心力持續提升
堅持以理順分院與總部、分院與黨校、分院與教學點的關系為抓手,不斷優化管理,整合優勢資源,最大限度發揮“1+1>2”的聚合效應,推動分院高質量融合發展。
一是突出“深度契合、高效聯動”促縱向融合。在組織領導上,建立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任院長,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古藺縣、敘永縣黨委組織部相關同志任副院長的領導班子,實現市縣聯動、齊抓共管;在業務指導上,用好總部派駐副院長、校委委員,及時做好匯報銜接。向古藺縣、敘永縣黨校(分院教學點)各派駐1名副校長,加強指導監督;在統籌落實上,以落實總部“12個統籌”作為重點,統一規范使用“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積極參與總部精品課開發、學院重點教材建設,全面抓好學員培訓管理。
二是突出“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促橫向融合。在組織管理上,分院與黨校采取“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將分院工作與黨校主業并重,同謀劃、同部署、同考核;明確一名班子成員專職分管分院工作,其他班子成員積極配合,形成了“分合有致、共唱好戲”的工作格局;印發《分院工作任務分解方案》,強化各科室落實分院業務工作的力度。在力量整合上,依托學科建設,整合全系統專兼職教師,充實分院教研力量;建立健全激勵制度,并向分院傾斜,引導教職工積極融入分院教學科研和培訓服務。在教研統籌上,制定《關于加強市委黨校(瀘州四渡赤水分院)課程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實現課程體系一體化;建立統一的科研管理體系,黨校分院在課題項目、科研成果、教材建設、學術交流等方面全面整合;整合黨校教研基地與分院現場教學點,實現基地共建、師資共用、資源共享;建成“四渡赤水教育館”,實現黨校分院教學共用。
三是突出“統分結合、統籌兼顧”促一體融合。在建設布局上,根據省委聯合共建實施方案,認真落實“科學謀劃、分步推進、協同發展、共建共享”要求,按照“1+ 2”(“1”即市委黨校分院本部、“2”即古藺縣和敘永縣教學點)整體建設布局;在管理架構上,出臺《分院管理運行方案(試行)》《分院專家顧問團運行辦法》《對外培訓經費管理辦法》等制度,構建起“本部負責總體協調、日常管理、統籌接班,對校區和現場教學點進行業務指導”的辦學治院基本框架;在管理機制上,通過統籌發展規劃、教學計劃、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學員管理、對外宣傳和重要信息發布等,實現人員統一使用、培訓統一組織、經費統一管理、后勤統一保障。
堅持人才強院,教學支撐力持續提升
堅持立足瀘州、放眼全省、對標全國,著力構建政治合格、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骨干教師+專家顧問+紅色講解員”優質師資體系。
一是注重“走出去”培訓提能。實施高端人才引育、名師名家培育、青年骨干鍛造“三項計劃”,推行“教學+科研”合力式培養、“人才+項目”實踐式培養、“院內+院外”開放式培養模式,不斷提升師資隊伍能力素質。2023年以來,舉辦瀘州四渡赤水宣傳隊紅色講解員大賽,評選優秀講解員16名;選派市縣兩級教職工100余人次赴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四川省委黨校等參加培訓、掛職鍛煉,支持1名教師報考定向博士;積極組織教職工參加省市競賽,參加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第二屆微黨課競賽決賽,1人榮獲一等獎;參加四川省第四屆紅色講解員大賽,1人榮獲志愿組“金牌講解員”;代表瀘州市參加四川省第二屆“510”廉潔文化宣傳月活動“青廉說”年輕干部說清廉主題演講比賽,2人分別獲片區賽一等獎、省直機關賽第1名。
二是著力“請進來”優化結構。持續充實專家顧問庫,指導挖掘四渡赤水紅色資源、研發重大課題、規劃設計現場教學線路等,并提供持久智力支持,目前共有專家顧問71人。采取合作、委托等方式引進8個知名專家團隊12人,開展精品課程和重大課題攻關。通過公開招聘,引進19名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增加到60人,占比達51.3%,師資隊伍年齡結構、專業結構更趨合理。目前,分院有16人取得高級職稱,21人取得中級職稱。健全領導干部上講臺制度機制,依托“瀘州大講堂”平臺,邀請“擔當作為好干部”等40余名先進典型進分院、上講臺,形成“干部教、教干部”的良性循環。
三是強化“實戰練”夯實基礎。健全“在講臺上學、在講授中改、在實戰中不斷精進”的磨課機制,依托四渡赤水教育館、黨校大講堂、紅色故事進校園等平臺載體,對已通過評審專題課、微黨課進行展示演練、實操授課、定期復盤,讓更多青年教師能夠走上講臺。舉辦全市黨校系統講解員集中培訓班,采取“理論學習+現場觀摩+實踐操作+考核驗收”的形式,對46名教師進行專項培訓。發布已打造的各類公共課程清單,鼓勵引導專兼職教師開展自主備課、報名試講,通過試講的納入課程和師資庫進行排課,提升教師參與積極性。2023年以來,已有59名教師報名21門課程試講,其中青年教師報名比例達94.9%。
堅持從嚴治院,管理執行力持續提升
堅持把“嚴”的主基調貫穿培訓全過程、落到管理各環節,持續深化院風教風學風建設,敢抓敢管、嚴抓嚴管,著力將分院建設成為展示風清氣正的重要窗口,讓學員步入黨校就感受到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
一是突出嚴以治院。嚴格落實各級關于規范黨性教育教學行為和干部教育培訓紀律、培訓班次審批報備等相關要求,堅持用制度管院、管人、管事,讓紀律制度成為學院辦學的剛性約束。推進制度“立改廢釋”工作,重點聚焦辦學運行、教學科研、培訓管理、人才激勵、黨的建設、保障服務六大方面。健全完善教學質量標準和督導評價機制、教學聽課巡查等制度機制,推動課程安排、教師選配、教學組織、學員意見反饋等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實現科學高效運轉。建立意識形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分院意識形態潛在風險的分析研判,嚴格論壇、官方微信、網站、視頻號等陣地載體的監督管理,推動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細落實,牢牢守住意識形態前沿陣地。
二是突出嚴以治教。建立健全集體備課、課前試講、授課備案、教學評課、學員評教等制度機制,引導廣大教師站穩政治立場、恪守學術規范、嚴守紀律規矩。創新實施“一率兩線”試講管理,明確所有納入排課課程均需試講,并通過設置最低起評線、高分通過線和淘汰率的方式進行評審、保證課程質量。實施“一講兩更”壽命管理,明確參與排課的課程以2年為課程壽命周期,期滿后需對課程進行修改完善、重新試講,確保分院課程與時俱進、常講常新。健全績效考核積分管理辦法,落實積分情況與年度考核、評先評優、職稱評聘、職業發展“四個掛鉤”,推動形成以實干實績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全面調動教師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三是突出嚴以治學。堅持把嚴的要求挺在前面,用好“開班導學”“主題班會”“入學考試”等載體,加強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和警示教育,上好學員入校“第一課”,督促學員繃緊思想之弦。嚴格執行中組部學員管理規定,健全學員閉環管理制度,聘請學風督導員,建立督學促學機制,常態化開展隨堂聽課巡查,全方位加強學員學習管理、組織管理、生活管理。出臺《學員考核管理辦法》,建立跟班管理和學員考核制度,推行分析動員、撰寫材料、小組分析、全班分析、評定成績黨性分析“五步法”,引導學員在嚴管嚴教中改進學風、錘煉黨性、增強本領,讓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在黨校蔚然成風,學員滿意度均在95%以上。
堅持開放興院,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堅持“推倒四面墻、迎來八面風”的開放辦學理念,立足共建共享,著力構建“院際互通+區域聯盟+開放合作”辦學體系,持續提升四渡赤水紅色教育的品牌影響力。
一是加強區域合作,做強培訓“大聯盟”。主動融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全面推進區域合作交流,通過傳承紅色基因、共用教學基地、共建精品路線、共研精品課程、共享優質師資、共激培訓活力、共解培訓難題,共同打造長征四渡赤水紅色教學完整鏈條。分院成立以來,與貴州遵義、云南扎西、重慶紅巖等周邊省市干部學院合作,成立川渝滇黔結合部紅色教育聯盟,完整開發“四渡赤水”紅色資源,推出“四渡赤水川滇黔”跨區域聯動教學線路2條;與江西贛州、陜西延安、福建三明等長征沿線干部學院簽訂紅色教育聯盟合作協議,著手開發長征沿線跨區域聯動教學線路;與阿壩、甘孜、涼山、雅安等分院深度融合,輪值舉辦長征文化、長征精神高端主題論壇,共同編撰長征精神系列教材;與永川、宜賓、內江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瀘州毗鄰地區市級黨校(干部學院)舉行合作辦學簽約,累計互派班次100余期。
二是開拓域外培訓,擴大培訓“朋友圈”。2023年以來,先后拜訪30多家央(國)企、部隊、干部學院、黨校,與20余家單位簽訂合作協議,持續拓展高層次培訓生源。結合個性化培訓需求分類分層制定教學大綱,實施“一班一策”,推行“小班化教學、個性化排課、點菜式講解、互動式研討”,設計有3天、5天、7天、15天的教學方案21套,滿足全國各地不同單位、不同學員個性化培訓需求。
三是強化宣傳推介,提升培訓“知名度”。2023年承辦了由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和四川長征干部學院主辦的毛澤東軍事思想與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暨毛澤東與“四渡赤水”研討會,邀請60余名知名專家來分院調研交流,不斷提升分院知名度;利用分院網站、微信公眾號、視頻號以及中央、省、市主流媒體等形式多渠道宣傳辦學動態和經驗成效,10余個理論宣講和黨性教育的微視頻在重要媒體平臺推送,分院影響力持續提升。
(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瀘州四渡赤水分院)
來源:《學習時報》(2023年11月17日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