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全面把握“三個務必”的豐富內涵與核心要義

作者:王志民    發布時間:2023-11-06    來源:百年潮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向全黨同志明確提出“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重要要求,這是黨中央汲取百年奮斗智慧和經驗,面對新時代新征程,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向全黨發出的偉大號令。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體現了我們黨一以貫之加強作風建設、弘揚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鮮明立場,體現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黨員干部的新要求。

“三個務必”是對幾千年治亂興衰歷史規律的深刻借鑒。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實現長期執政,是我們黨持續探索的重大課題,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反復強調的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黨歷史這么長、規模這么大、執政這么久,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的窯洞里給出了第一個答案,這就是‘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經過百年奮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的實踐,我們黨又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自我革命。”這“兩個答案”為我們黨成功跳出歷史周期率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撐。“三個務必”既借鑒了中國古代對治亂興衰規律的總結認識,也集中體現了“兩個答案”的目標要求。其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借鑒了中國古代有關民本的重要思想,“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借鑒了中國古代有關納諫自新、居安思危和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等重要思想,“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借鑒了中國古代有關嚴明法度、強化中央集權、整飭吏治等重要思想。同時,這三者也包含了“兩個答案”所提出的從人民和黨自身的雙重角度形成一個權力監督制約的完整閉環的目標要求,體現了我們黨探索一條長期執政條件下解決自身問題、跳出歷史周期率成功道路的最新理論和實踐成果,是對幾千年封建王朝治亂興衰史的洞察與超越。

“三個務必”是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總結概括出來的寶貴經驗,揭示了“中國之治”“中國共產黨之治”的獨特密碼。“三個務必”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作風形象、品格特質,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烈的政治擔當和政治自覺,是新時代新征程上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的精神狀態和根本要求。百年黨史是一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為民造福史。“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告誡全黨無論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在新的歷史方位上矢志不渝踐行初心使命,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團結帶領人民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百年黨史是一部保持歷史清醒和定力的不懈奮斗史。“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就是要教育全黨正確認識我們所處的歷史方位,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在長期執政過程中經受“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團結帶領人民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百年黨史是一部英勇斗爭和敢于勝利的不怕犧牲史。“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是要求全黨增強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三個務必”既各有側重又渾然一體,三者是相輔相成和聯系貫通的有機整體。從三者的具體內涵來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體現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是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和行動價值的鮮明宣示;“謙虛謹慎、艱苦奮斗”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不斷堅定歷史自信、把握歷史主動的力量源泉,這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和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財富;“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反映著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和政治優勢,這是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從三者的內在邏輯關系來看,“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根本立場,明確“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是“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目標歸宿。“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作風保障,支撐“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是“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必要條件。“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方法路徑,關系“做什么、怎么做”,是“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實踐行動。三者有機統一,既強調“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橋”與“船”的問題,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方法論的高度統一,彰顯了百年大黨與時俱進推進理論與實踐創新的鮮明品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新征程上,我們必須牢記“三個務必”重要要求,不斷增強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歷史主動,在新的偉大實踐中答好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考卷。

(作者: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副院長(正部長級),研究員)

來源:《百年潮》202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