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定歷史自信的時代意蘊與戰略進路

作者:王東    發布時間:2023-11-02    來源: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分享到 :

[內容提要]堅定歷史自信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重大命題,就其內涵而言,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科學的認知體系和堅定的政治信念,本質上是政治自信和政黨自信;其主要特征表現為既是國家自信、民族自信、政黨自信和人民自信的統一,也是科學歷史思維、高度歷史自覺和強烈歷史主動的統一;既是歷史中國文明特征、當代中國實踐特色和未來中國發展愿景的統一,也是民族文化特性和世界文明共性的統一。面向新的偉大征程,堅定歷史自信對于塑造國家政黨標識、增強新時代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凝聚共識以推動社會整合以及對建構自主知識體系、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等有著重要意義。這要求我們從實踐基礎、政治基礎、思想基礎、社會基礎和話語基礎等多個方面探索新征程堅定歷史自信的戰略進路,使其成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關鍵詞]歷史自信 新時代 政黨自信

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開宗明義地指出,全黨同志要“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歷史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政黨深沉而又持久的力量,也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文明賡續的源源動力。習近平曾說:“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可以說,歷史自信是蘊含于中國歷史進程的精神特質,也是新時代堅定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最為深厚的根源。要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彰顯大國自信、大黨自信,首先要堅定歷史自信。《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自信,也表明了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獨特執政智慧。只有堅定歷史自信,深化歷史認知,強化歷史認同,把握歷史主動,中國共產黨方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踔厲奮發,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以新的偉大成就不斷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前景。

一、深刻理解新時代歷史自信的科學內涵

何謂歷史自信?這是把握歷史自信必須回答的基本問題。在唯物史觀看來,歷史自信作為一種社會心理和社會情感,是歷史活動主體在認識歷史、把握歷史和創造歷史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自豪感與自信心,“由歷史來呈現其存在意義和特有價值”。具體來講,歷史自信包括對自身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自信、對本民族在歷史上取得的輝煌成就的自信、對本民族歷史相較于其他民族歷史來說更具有傳承性的自信等。只有科學把握歷史自信的基本內涵,審慎辨別歷史自信與其他自信的差異和聯系,才能不斷深化對這一重大理論課題和實踐命題的規律性認識。概言之,歷史自信即歷史活動主體的情感表達和呈現,日益成為具備完整理論形態的科學認知體系,本質上彰顯了百余年中共黨史進程中所形成的政治自信和政黨自信。

首先,歷史自信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情感活動的深刻彰顯。對待歷史的態度,既是衡量一個政黨是否成熟、一個民族是否自立自強的重要標志,也反映了生活在這一歷史過程中的人們擁有怎樣的精神文化傳統。“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深遠,自古以來就形成了尊史信史、修史學史的良好傳統。對于歷史的記憶、書寫和傳承,構成了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獨特的精神標識,夯實了歷史中國的文化根基,也成為近代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偉大社會革命的重要精神力量。百余年來的偉大歷程,凝結了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的深厚情感,顯現了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矢志報國強國的家國情懷,這也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情感積淀的時代展現。百余年來的偉大實踐、偉大斗爭和偉大事業發展到今天,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始終保持自強、積極、奮進的態度,秉持強烈的歷史自豪感、深厚的文化榮耀感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感,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正如習近平所言:“中國歷史是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創業史和發展史。”在這百余年中共黨史中,中國共產黨徹底改變了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境遇,創造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新的偉大業績,這源于歷史傳承的責任感正在成為彰顯歷史價值的自信心。當前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種情況下,歷史自信的提出表明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于中國歷史發展特別是百余年中共黨史發展的規律性認識達到了全新的高度,在深厚歷史經驗的滋養中,中國共產黨人將以更加積極主動的精神面貌面對民族復興征程上的風險挑戰,努力解決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當代中國人的情感世界,以具有鮮明文明標識的情感活動構筑中國精神。

其次,歷史自信是一個科學的認知體系,形成了由總認識、核心要義和一系列重要論述構成的完整理論形態。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圍繞“為何學習歷史”“學習什么歷史”“怎樣學習歷史”等問題,密切結合百余年黨史和新時代以來治國理政各項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創造性地提出了“堅定歷史自信”的時代課題,并以強烈的問題意識和鮮明的時代指向從理論和實踐等維度對其進行了深入闡釋。它的提出、運用、闡釋以及社會化,不僅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話語創新的重要內容,明確了中國共產黨人歷史觀的獨特規定性,更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和思想創造的重要成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對百余年中共黨史變遷軌跡、實踐價值和寶貴經驗作出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的總認識,是歷史自信深刻內涵的基礎所在。“如何認識黨的歷史”“如何正確評價并深刻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是關乎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合法性的基本性問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唯物史觀,從歷史長周期的整體性角度分析和總結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所進行的偉大實踐,對這一進程中的實踐成就、奮斗精神、歷史經驗和開辟出的光明前景形成了系統全面的認識,并以黨的歷史決議的形式把這一總認識提到了新高度。《決議》全景式回顧了百年中共黨史的變遷軌跡,明確指出了中共百年奮斗取得的中共偉大成就,以科學客觀的態度對中共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進行了評價,在堅持歷史發展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統一中深度總結寶貴經驗,闡明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和世界發展的重要意義,也揭示了百年中共黨史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這“既是對黨的百年奮斗的規律性認識,也是歷史自覺、歷史自信和歷史擔當的展現”,歷史自信就是對百余年中共黨史的自信,對5000年文明史重新煥發出強勁生命力的自信,更是對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共生、共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逆轉歷史進程的自信。

第二,樹立大歷史觀和正確黨史觀是歷史自信深刻內涵的核心要義。回答“為什么要歷史自信”“怎樣才能夠歷史自信”需要依托科學的歷史態度和歷史認識,即只有做到對歷史的正確認識、科學總結和客觀評價,才能真正堅定歷史自信。換言之,科學的歷史觀是歷史自信的思想前提,也是其得以成立與發展的核心要義。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看待黨的歷史。毛澤東指出,研究黨史“根本的方法馬、恩、列、斯已經講過了,就是全面的歷史的方法。我們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當然也要遵照這個方法”。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更加注重歷史思維、歷史態度和歷史方法,強調不僅要運用大歷史觀來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也要更加堅定地以正確黨史觀來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是不懈奮斗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如此才能以豐富科學的歷史認知來不斷增進歷史自信。可以說,歷史自信不僅是對于歷史成就的自信,也是對科學的歷史觀念和態度的自信。

第三,深刻把握習近平系列重要論述是歷史自信深刻內涵的具體呈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不同場合發表的重要講話以及黨的重要文本文獻中對歷史自信展開的詳細論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這也為我們認識和把握歷史自信的深刻內涵提供了重要遵循。如強調歷史認知是歷史自信的重要基礎,要以正確的歷史認知來堅定歷史自信,對錯誤認知要堅決抵制和駁斥,要確保“在黨和國家歷史問題上正本清源”; 如明確提出歷史自信源于黨的奮斗成就、源于黨的世界貢獻、源于黨的奮斗精神,“三個源于”全面系統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堅定歷史自信,也說明了我們的歷史自信是對奮斗成就、奮斗精神和世界貢獻的自信;再比如深刻揭示了歷史自信與“四個自信”的關系,認為歷史自信是“四個自信”得以推進的深厚基礎,“四個自信”又是歷史自信的具體展現,彼此之間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還有就是提出了諸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等具體論斷,這是我們認識和把握歷史自信深刻內涵的重要支點。此外,正確評價中共黨史中經歷的失誤和曲折、主動謀劃歷史發展未來等內容,也組成了歷史自信的豐富內涵。

最后,歷史自信是一種堅定的政治信念,其實質是政治自信和政黨自信。歷史自信既是活動主體的積極心理,也是在實踐中不斷成熟發展的理論認知,更重要的或者說更高層次的是一種堅定的政治信念。歷史自信不僅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宣言,也是其卓越精神風貌的重要標識。對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創的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自信,歸根到底是政治自信,是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走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歷史作為社會實踐的過程,是主體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并實現自身發展的歷時性活動。由此形成的歷史自信,歸根到底是活動主體的自信,是對實踐主體歷史地位及其實踐價值的確證和認同。具體到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信,也就是對黨自身的自信,即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純潔性的自信。在百余年歷史發展中,中國共產黨人準確把握了其與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關系,準確把握了百年黨史與中華民族歷史的關系,準確把握了中國共產黨與馬克思主義、世界社會主義以及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以偉大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讓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二、全面認識新時代堅定歷史自信的鮮明特征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自信源于自身的百余年奮斗成就,具體而言,歷史自信的主要特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堅定歷史自信是國家自信、民族自信、政黨自信和人民自信的統一。中國共產黨的百余年奮斗成就最明顯的標志就在于建立新中國并逐步使其發展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大國、強國,實現了近代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國家自信作為歷史自信最直接的體現,表現為對國家發展進程、發展現狀和發展前途的自信,這在國際交往中充分展示了國家形象,讓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自信有了明顯的世界意義。“民族自信是民族凝聚、民族復興的基礎”,歷史自信也正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中逐步形成的。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發展歷史、輝煌燦爛的文化以及高度繁榮并享譽世界的文明,既是我們民族自信的深厚根基,也是以民族自信推進歷史自信的重要支撐。政黨自信就是執政自信、政治自信,是中國共產黨對自身經歷的歷史進程、創造的歷史成就、總結的歷史經驗、光明的歷史前景的自信。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政黨自信更是對自身能力的自信。“在世界政黨史上,沒有一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有如此強大的自我革命能力,有如此獨一無二的自我革命精神,有如此嚴密有效的自我革命制度。”黨的自我革命鍛造了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不斷開創了新的歷史偉業,也就不斷堅定和增進了歷史自信。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自信更是中國共產黨歷史自信最為深厚、最為磅礴的力量之源,這是唯物史觀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歷史自信折射的是當代中國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蘊含著支撐偉大事業繼續前進的內在動力。

第二,堅定歷史自信是科學歷史思維、高度歷史自覺和強烈歷史主動的統一。作為一種精神狀態和社會心理,歷史自信是在把握歷史規律、順應歷史大勢、立足具體歷史實際的基礎上形成的,必然包含了歷史自信主體要實現歷史思維、歷史自覺和歷史主動的內在統一。科學的歷史思維是歷史自信形成的重要觀念基礎,它要求我們從整體性、長時段的角度來認識歷史,努力做到以史為鑒、知古鑒今。習近平指出:“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中國共產黨人就是用科學歷史思維武裝頭腦,在貫通歷史、現實和未來中把握大勢、做好大事、順應時代大潮,進而做到堅定歷史自信的。自覺和自信緊密聯系,是相互作用的有機統一。堅持高度的歷史自覺,才能做到堅定的歷史自信;擁有堅定的歷史自信,才能夠激發和深化歷史自覺。要自覺辨別歷史方位、自覺掌握歷史規律、自覺運用歷史經驗,特別是自覺增強歷史智慧,“既要汲取歷史上成功經驗的正面啟迪,也要汲取失敗教訓的反面警示”,讓歷史自信在正反兩面的歷史智慧中愈加堅定。歷史自信還需要轉換為“尊重歷史規律、發揮主體作用、善抓歷史機遇、主動長遠謀劃、直面風險挑戰、頑強拼搏奮斗的歷史主動精神”,在擔當歷史使命中主動創造、主動踐行,才能讓歷史自信這一社會心理持續生成與發展,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第三,堅定歷史自信是歷史中國文明特征、當代中國實踐特色和未來中國發展愿景的統一。習近平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長文明發展史中,中國人民創造了璀璨奪目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歷史進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國以及鐫刻其中的文明特征,諸如講仁愛、重民本、崇正義、求大同等精神特質,讓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生生不息,并且不斷在歷史中發展、在時代中進步,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的歷史自信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深厚滋養。歷史中國文明的復興有賴于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特別是其中彰顯出來的偉大奮斗精神、堅韌實干品質和強大斗爭本領,日益展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顯著優勢和強大生命力,在“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的鏡鑒中顯現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巨大影響力。從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到如今的世界強國,中國共產黨成立百余年來中國社會發生的歷史性巨變,讓我們更有理由相信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開創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歷史自信根于歷史、源于現實,更著眼于未來,是對民族歷史前進方向、國家發展前途和政黨執政目標的前瞻與自信,這也充分反映了堅定歷史自信實現了歷史發展客觀規律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統一。

第四,堅定歷史自信是民族文化特性和世界文明共性的統一。歷史自信主要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百余年中共黨史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形成的偉大精神的自信,其實質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自信和對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自信。作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世界社會主義走向振興的新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形態”。因此,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其偉大成就的歷史自信,不僅是民族性的,更是世界性的。與此同時,對于中國社會發展成就的歷史自信,更為具體地來說是對于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自信,更是對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時代自信。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力圖探索出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宣揚“西方化=現代化”,大搞意識形態輸出,傳播所謂的普世價值,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起到了嚴重的阻礙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強調堅定歷史自信,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實踐為其他國家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經驗借鑒,在走自己的路中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站在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一邊,站在國際道義和人類歷史進步的一邊。

三、準確把握新時代堅定歷史自信的時代意義

習近平指出:“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能否繼續交出優異答卷,關鍵在于有沒有堅定的歷史自信。”作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經驗的重要內容,歷史自信不僅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怎樣的成功”,也是回答“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如何繼續成功”等問題的關鍵密鑰。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環境,強調堅定歷史自信,對于向黨內外、國內外展示了一個百年大黨的清醒和成熟以及展現社會主義中國奮力發展、不斷譜寫新的輝煌篇章具有積極意義。

一是堅定歷史自信有利于塑造國家標識、政黨標識。歷史自信的提出“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奠定深厚的實踐底蘊,提供接續奮斗的歷史啟迪”,表明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事業及人類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的歷史擔當,為新時代的國家標識、政黨標識塑造注入了強勁活力。一方面,堅定歷史自信能夠塑造銳意進取、蓬勃發展的國家標識。以歷史自信為基礎,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全方面展現了新時代的大國自信、強國自信,在顯現國家意志中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高質量發展,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另一方面,堅定歷史自信能夠塑造敢于擔當、敢于創造、敢于斗爭并積極奪取新的偉大勝利的政黨標識。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百年大黨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與一切艱難險阻作斗爭,在風險挑戰中磨礪自身、戰勝困難、取得勝利。作為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歷史已經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生命力、戰斗力。堅定歷史自信就是對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執政能力的信任,有利于維護和鞏固其執政合法性,建構起永葆青春活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光輝政黨形象。

二是堅定歷史自信有利于增強新時代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新中國成立以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中國人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源于歷史成就的自豪感正在轉變為新時代中國人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烈自信。其一,堅定歷史自信有利于增強中國人實現民族復興、引領世界發展的志氣。歷史自信作為一種政治信念,可以極大提升中國人對于實現民族復興奮斗目標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信心,促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為世界發展注入中國力量,推動國際社會朝著更加均衡普惠的方向前進。其二,堅定歷史自信有利于增強中國人攻堅克難、獨立自主的骨氣。歷史已經充分證明了要想強大必須獨立,要想發展必須自主,要想繁榮就必須迎難而上、矢志不移。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國內國際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這個時候就更要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智慧,始終保持清醒認識、保持強大戰略定力,用歷史自信激發中國人攻堅克難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其三,堅定歷史自信有利于增強中國人團結一致、實干興邦的底氣。偉大事業需要高度團結,偉大事業源于偉大奮斗。無論國內外形勢如何變化,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發展的歷史自信、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重大成就的歷史自信等,是我們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底氣所在,讓新時代的中國人成為繼續創造新的歷史的根本主體和強大力量。

三是堅定歷史自信有利于凝聚共識、推動社會整合。歷史自信是一種積極的社會心理,對于消解社會領域錯誤歷史觀的影響、凝聚廣大民眾思想共識進而實現社會整合有著積極意義。其一,堅定歷史自信是批判、駁斥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的重要利器。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誤導民眾的價值觀,嚴重危害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用歷史自信來批判、駁斥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非常迫切。堅定歷史自信,能夠不斷提高鑒別力和戰斗力,不給歷史虛無主義者以任何可乘之機,讓正史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其二,堅定歷史自信能夠凝聚思想力量、提升文化自信。堅定歷史自信是民族凝聚力的體現,讓廣大民眾能夠獲得作為中華民族共同體一份子的自豪感和歸屬感,對中華民族產生強烈認同,凝聚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而使其成為實現民族復興的實踐偉力。其三,堅定歷史自信有助于運用歷史經驗和智慧解決現實問題。從原則性的角度來看,堅定歷史自信回答了“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為什么人”的根本問題,確保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建設共識。從具體操作性的角度來看,經濟、社會等各領域可能會面臨諸多挑戰,我們能夠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智慧,也能夠消弭分歧、達成共識,形成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偉力。

四是堅定歷史自信有利于建構自主知識體系、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歷史自信命題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中國的學術自信,對掌握解釋中國發展、展現中國面貌等學術話語權有重要意義,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獨特概念和話語體系,以及豐富的思想道德、政治理念、價值追求、人格修養、獨特品質、社會理想等文化內容恰恰是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重要基礎。堅定歷史自信更能讓我們明白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人文底蘊,也能夠讓世界了解中華文明,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對于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有重要價值。眾所周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自信要的是文明交流而不是文明沖突,強調文明共存而不是文明超越。對于這一點,習近平深刻指出:“人類只有膚色語言之別,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中華民族歷史發展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深切認知。我們堅定歷史自信,將始終秉持開放、平等、包容的文明觀,在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中推動更加多元、更加繁榮的人類文明發展。

四、戰略擘畫新征程堅定歷史自信的實踐進路

“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堅定歷史自信不僅是觀念層面的學習教育活動,也應該是落實到具體操作層面并且要建立在扎實的實踐基礎之上。為此,我們需要從實踐基礎、政治基礎、思想基礎、社會基礎和學術基礎等方面為堅定歷史自信創造必要條件。

一是繼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發展,不斷筑牢堅定歷史自信的實踐基礎。作為一個擁有14多億人口、由全世界第一大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新時代的中國既取得了極為顯著的發展成就、積累了極為雄厚的物質基礎,同時也面臨著更為繁重的改革任務、更難應對的發展難題。我們要深刻認識到,保持中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全面推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的整體建設,以此展現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實踐效果、成就、作用和價值,是確保全黨全社會堅定歷史自信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為此,一方面,要珍惜和汲取中國共產黨的百余年歷史智慧,從歷史全局的角度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發展的內在規律;另一方面,要立足當下現實情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增強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其中,最為關鍵的在于加強頂層設計、錨定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不斷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以強大的實踐成效彰顯新時代的大國風貌,用無可爭議的發展成就培育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和精神氛圍,為新征程堅定歷史自信提供更為強大的物質力量。

二是在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中走好自己的路,不斷夯實堅定歷史自信的政治基礎。如前文所述,歷史自信的實質是政治自信和先進政黨自信,這也決定了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對于堅定歷史自信起到了重要的政治基礎作用。正是因為始終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才能在無數風險挑戰中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特點的革命道路、發展道路,這是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奮斗經驗的深刻總結,也包含著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敢于創造的歷史自覺與自信。新征程上夯實堅定歷史自信的政治基礎,首先在于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不斷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其最大優勢。新的趕考之路上,必須進一步發揚自我革命精神,推動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其次,要增強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堅定性和自覺性,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努力做到全社會與全黨保持高度一致、全黨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新征程偉大事業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前進。此外,要在抵御重大風險挑戰中不斷增強歷史定力、保持歷史清醒,既要避免“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情況,也要做好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進行長期斗爭、長期奮斗的思想準備和實踐準備,明確認識到“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場艱巨而偉大的社會革命,各種敵對勢力絕不會讓我們順順利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只有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以黨的自身發展引領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才會在堅定歷史自信中抒寫新的時代篇章。

三是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關于大歷史觀、正確黨史觀等重要論述,不斷鞏固堅定歷史自信的思想基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是中國共產黨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原因,理論自信也是堅定歷史自信的必要條件。新征程堅定歷史自信,更需要自覺地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入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和統一行動中把黨和國家事業推向新的歷史高度。具體而言,應該做到以下幾點:其一,堅持在“兩個結合”中深入推進新時代理論建設,通過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引導干部群眾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不斷提高理論思維能力,更好地運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其二,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強調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中不斷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三,要認真學習習近平關于大歷史觀、正確黨史觀、堅定文化自信、掌握歷史主動等有關重要論述,使其成為客觀評價黨的歷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新時代中國與世界關系的科學方法,使其成為堅定歷史自信、掌握歷史主動的觀念力量。

四是全面推進“五史”學習教育、深化有關研究,不斷拓展堅定歷史自信的社會基礎。面向不同群體、不同行業和不同領域開展歷史學習教育、進行學術研究,是引導民眾自覺抵制錯誤思潮、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關鍵舉措,直接決定能否以更加高昂的精神面貌在新的趕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績。若要拓展堅定歷史自信的社會基礎,其一,要抓住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良好機遇,把學習教育中一些好的制度固化下來、堅持下去。對于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等不同群體要加強制度設計的精細化,比如黨員干部黨史學習教育要建立督導考核制度,作為黨組織建設和黨員發展的重要目標;對于廣大人民群眾要廣泛開展黨史宣傳,綜合運用好網絡媒體、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平臺,讓黨史、國史等“飛入尋常百姓家”。其二,要妥善利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中的紅色文化資源。紅色根脈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紅色文化、紅色精神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力量源泉。為此,我們要講好紅色故事、保護好紅色文化、傳承好紅色精神,在賡續紅色根脈中為新時代中國人鑄根立魂。其三,要著重深化“五史”學術研究。加強對“五史”的研究和闡釋,深入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創新中國歷史知識話語,推動其在學理、學術、學科上體系化和機制化發展,為全黨全社會范圍內堅定歷史自信提供學理支撐。除此之外,“五史”學習教育研究等一系列活動必須把落腳點放在增進全體人民的情感認同、歷史認同上來,要講清楚歷史發展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感、講清楚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事業的深厚情感,在情感上認同彼此、在政治上信任彼此、在實踐上依賴彼此,為偉大事業的發展奠定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

五是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歷史和中國故事,不斷豐富堅定歷史自信的話語基礎。一方面,當今世界人類面臨著越來越多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秉持歷史思維來增進發展定力成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的重要保障。合作共贏才能共同進步,平等交往才能長期發展,這是歷史中國文明內蘊和當代中國實踐結果所昭示的真理,這恰恰為解決當前全球性危機提供了重要借鑒。另一方面,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號召力要求我們向世界講好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講好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奮斗的故事,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故事。可以說,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歷史自信,是展現在全世界面前的自信,是讓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黨和讀懂中華民族的自信。為此,我們既要走進歷史長河用具有時代性的話語講好黨的初心使命,又要立足當前實際用鮮活事實詮釋好黨的使命擔當,還要展望未來用美好愿景擘畫黨的崇高事業,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向世界展示奮進、擔當、勇毅的中國共產黨。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和文藝工作者要擔負起這一時代重任,在多主體、立體式的大外宣格局中發揮好自己的獨特作用。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