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關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思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新國家糧食安全觀為指導,堅定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立足世情國情糧情的深刻變化,作出了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重大決策。習近平對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進行了深邃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有力推動了國家糧食安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一、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形成背景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底線思維審視我國糧食安全態勢,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審時度勢而作出的戰略抉擇。
(一)著眼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的新部署
聯合國糧農組織分別于1974年、1983年、1996年3次對糧食安全作過定義。1974年的定義提出,糧食安全是保證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得到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夠食物。這一表述重點強調的是糧食供給的數量。1983年的定義提出,糧食安全是確保任何人在任何時候既能買得到又能買得起他們所需要的基本食物。這一表述除了糧食供給的數量要求外,還從消費的角度增加了買得到和買得起的要求,強調要最大限度地“保基本”,即保障基本食物需求。1996年的定義則進一步明確,糧食安全是讓所有人在任何時候既能買得到又能買得起足夠的、安全的和有營養的食物,以滿足其積極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這一表述進一步豐富了糧食安全的內容,更加突出了糧食安全的質量,反映了人們對糧食安全問題的認識更為全面、更加深入。
保障糧食安全對于中國來說是一個歷久彌新的永恒課題,必須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的戰略高度認真加以對待。習近平指出:“對糧食問題,要從戰略上看,看得深一點、遠一點。”我國歷史上是一個農業大國。從歷代王朝更迭、政權交替中,可以得出一個重要啟示:無農不穩,無糧則亂。農業興旺、農民安定,則國家統一、社會穩定;農業凋敝、農民不穩,則國家分裂、社會動蕩。放眼世界,那些真正實力強大、沒有軟肋的國家,無不擁有獨立解決本國吃飯問題的能力,而不用依賴世界市場。歷史和現實都一再表明,穩定、自足的糧食供應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政局穩定的重要保障。有些人天真地認為,有錢就能買到糧食,多進口一些農產品還可以節省自己的土地和水資源。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一旦發生大饑荒,有錢也沒用,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國際上一旦有風吹草動,各國就先捂住自己的糧袋子,這一幕反復上演。如果在吃飯問題上被“卡脖子”,糧食安全出了問題,就會被一劍封喉,誰都不可能救我們,誰也救不了我們。特別是在國內外形勢錯綜復雜的時代背景下,糧食安全必須得到絕對保障,必須堅持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糧食安全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習近平深刻指出,“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只要糧食不出大問題,中國的事就穩得住”。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糧食豐則基礎強,經濟社會發展就能贏得戰略主動,反之就會出現波折。雖然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我國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工業不斷躍升,服務業迅速發展,但農業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始終不能小覷、不能弱化、不能放棄。我國已經進入了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同步發展的階段,農業在“四化同步”中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到其他“三化”的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是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無論社會現代化程度有多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安身立命之基。只要糧食安全得到完全保障,我們穩大局就有充足底氣,應變局就有堅定信心,開新局就能掌握主動。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和戰略基石,是關乎國計民生、關乎生命安全和生存安全的重大問題,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一時一刻也馬虎不得、松懈不得。
如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習近平高度重視,念茲在茲。2013年12月10日,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了“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國家糧食安全觀,確立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隨后的12月23日,他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系統闡述了糧食安全問題,強調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在反復醞釀和探索的基礎上,習近平明確提出“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重大論斷。這就深刻揭示了兩者之間的內在關系,強調要從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謀劃好、實施好。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本質要求,就是“向耕地和科技要產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核心要義,就是著力調整優化糧食安全實現方式,改變以往那種以糧食收儲價格支持政策為核心的藏糧于庫模式,把產能建設作為根本、把科技創新作為支撐,由注重年度產量向穩定提升糧食產能轉變、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轉變,推動我國糧食生產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正是由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谷物總產量穩居世界首位,14億多人的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我們不僅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而且使這條道路越走越穩健、越走越寬闊。實踐證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踐行新國家糧食安全觀的必然要求,是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重大決策,是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二)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的糧食生產新思路
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周期和我國經濟發展“三期疊加”的階段性特征,提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確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作出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決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中提出的。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在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過程中,習近平注重從科技角度思考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問題。2013年8月21日,習近平在聽取科技部匯報時指出,“要搞大農業,走農業科技化工業化道路,還要考慮碎片化的一家一戶的農業,兩方面都要考慮。既要搞設施農業,也要考慮個體農戶,因地制宜。總之,水資源、能源、農業都要靠科技”。2013年11月27日,習近平在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考察時提出,“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農業增長必須更多依靠技術進步、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在2013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首次提出“新常態”,深入論述了新國家糧食安全觀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強調要注重永續發展,抓好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2014年5月9日、10日,他在河南考察時再次論述新常態,還分析了新常態背景下糧食生產與耕地、科技的內在關系,指出:“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這些關鍵點要一個一個抓落實、抓到位,努力在高基點上實現糧食生產新突破。”正是立足于經濟發展新常態,習近平將思考糧食安全的重心逐漸聚焦到耕地、科技等關鍵要素上。
在201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分析了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四個主要特點: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這四個主要特點,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變化、方式轉變、結構優化、動力轉換,蘊含著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趨勢方向、戰略導向、路徑選擇、實踐要求。這四個主要特點也反映在農業生產中,對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帶來了深遠影響。今天回過頭來看,我們可以更加清楚地認識到,黨中央即將在2015年提出的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實際上是這四個主要特點在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領域的集中體現,是主動求變識變應變、因時因勢而動的戰略抉擇。
進入2015年,黨中央著手研究制定“十三五”規劃,習近平開展了一系列調查研究,集中而深入地思考了如何下大氣力破解制約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問題。2015年5月27日,他在華東七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指出:“要著眼于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在穩定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同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農業技術創新步伐,走出一條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新發展理念,并在此基礎上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戰略部署。《建議》在部署“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時,強調要推進農業標準化和信息化,健全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全過程監管體系、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等等。這些都對農業科技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解決好這些問題,必須向耕地、向科技要答案。《建議》指出,“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高糧食產能,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這標志著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正式提出。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是新發展理念在糧食生產領域的具體貫徹和落實,鮮明地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的要求。這一戰略以創新為第一動力,以創新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推動糧食生產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以協調為內生特點,統籌人地關系、糧地關系,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產量產能一起抓、數量質量一起抓、生產生態一起抓,增強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性,推動糧食安全向更高層次躍升;以綠色為普遍形態,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糧食高質量發展始終,正確處理發展和保護、利用和修復的關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開放為必由之路,深化糧食科技國際合作,主動融入世界糧食安全治理體系,為世界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以共享為根本目的,著力滿足人民高品質需求,讓糧食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誕生于認識、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進程中,經由新發展理念賦予其鮮明的時代內涵,隨后又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戰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中得以深化和拓展。在這個過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在認識上不斷提升、在內容上不斷充實、在實踐上不斷豐富,為新時代新征程建設農業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立足世情國情糧情提出的新戰略
為什么在2015年謀劃“十三五”規劃時要提出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呢?這是由世情國情糧情的深刻變化所決定的,是綜合考慮國內資源環境、糧食供求格局、國際市場貿易條件作出的重大決策。
第一,從世情看。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國際秩序和規則博弈不斷加劇,地緣政治關系復雜變化。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期依然存在,新的增長動力還沒有形成,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全球貿易增長乏力,內顧傾向、保護主義抬頭。我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與我國發展相關的矛盾、摩擦、風險也在滋長,對我國發展遏制和打壓等不利的一面正在上升。在外部形勢錯綜復雜、國際競爭空前激烈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捍衛國家糧食安全、積極參與世界糧食安全治理,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消費國,每年糧食消費量約為世界糧食貿易量的兩倍。一旦我國糧食進口過多,不僅國際市場難以承受,也會給低收入國家的糧食安全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必須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開展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不斷提升糧食產能,加快構建更加符合我國國情、更為高效安全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是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的迫切要求。
第二,從國情看。
“十幾億人口要吃飯,這是我國最大的國情。”我國耕地數量有限,質量總體不高,后備資源不足,人地關系緊張是基本國情之一。我國耕地面積占世界耕地面積的比例僅為9%,卻養活著地球上近20%的人口,這是了不起的成就。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長期以來,我國糧食增產主要是依靠耕地始終維持高投入、高產出的生產模式來實現的,由此導致大量耕地長期處于高強度、超負荷生產狀態,繼續開發的潛力有限。這就要求我們重新審視傳統的糧食生產模式,立足資源稟賦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積極探索提高耕地產能和質量的新辦法新舉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十三五”時期,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本質上就是讓廣大人民生活越過越好。滿足人民豐富多彩的美好生活需要,離不開農業發展。只有農業農村發展了,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有保障,人民群眾才有充足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推動新時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路徑,有利于釋放巨大的生產潛能和創造動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第三,從糧情看。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糧食生產質量效益不高的問題更加突出地體現出來。農業生產成本處于上升通道,而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已經不同程度低于國內,國內外市場糧食價格倒掛十分明顯。在成本“地板”和價格“天花板”的雙重擠壓下,農業比較效益持續下降。與此同時,農業環境資源制約日益突出。耕地數量減少、質量下降、農業面源污染加重等問題日益凸顯,資源要素的弦越繃越緊,農業生態環境亮起了“紅燈”。特別是在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臨的問題愈加明顯地暴露出來。部分農產品庫存增加與進口增加并存,地力下降與耕地潛能未能充分發揮并存。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環節存在脫節,農業全產業鏈條還未形成。在這種嚴峻形勢下,必須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產品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推動農業生產實現質的飛躍。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是確保我國糧食安全、提高農業質量效益的內在需要。
我國農業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雖然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耕地利用和保護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在耕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發展糧食生產需要通過科技創新來提高效率。從2004年到2015年,我國糧食總產實現了歷史性的“十二連增”,大大改善了糧食供求狀況,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糧食庫存增加較多、倉儲補貼負擔較重、國家財政包袱加大的矛盾。如果仍然沿襲過去那種粗放型發展方式片面追求糧食產量,不僅國內條件不支持,國際條件也不支持。有鑒于此,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適應糧情的新變化,徹底摒棄用舊的思維邏輯和方式方法再現高增長的想法,進一步完善糧食安全政策,提出了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
二、以藏糧于地為切入點,夯實糧食安全物質基礎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要害在“藏”,根本在“地”,關鍵在“技”。“藏”,兼顧現實和可能、當下和未來,既體現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又體現了自立自強的奮進精神。藏糧于地與藏糧于技各有側重,各有其工作重點和實踐要求,但兩者又是有機結合、辯證統一的。藏糧于地中蘊含著“技”的需求,如果沒有藏糧于技,藏糧于地就會大打折扣,不可能真正實現。藏糧于技中蘊含著“地”的要素,如果沒有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就會失去根基依托,成為空中樓閣。
習近平指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這些重要論述,精辟揭示了藏糧于地的重要性必要性。藏糧于地,本質上就是“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全力提升耕地質量”。習近平圍繞藏糧于地,深刻論述了夯實糧食安全物質基礎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一)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本載體,是糧食生產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基礎。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到糧食產出的數量和質量。從數量來看,我國耕地總面積占世界第3位,但人均耕地面積卻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從質量來看,我國耕地受干旱、洪澇、鹽堿、貧瘠等因素影響,中低產田占比較大,耕地質量整體不高,對糧食單產提升造成了很大壓力。自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以來,我國耕地資源保護的力度持續加大,耕地面積大量減少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但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在快速發展,產生了強烈的用地需求,農業用地轉為非農建設用地的現象屢禁不止,全國耕地面積仍在逐漸減少,建設用地和耕地之間的矛盾依舊突出,保護耕地的任務沒有減輕,而是更加艱巨。習近平對此進行了深入探索和實踐。
第一,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糧食安全的生命線,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對于耕地問題,習近平一直高度重視、反復強調。他指出,“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把關系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絕不能有閃失”,“耕地紅線一定要守住,千萬不能突破,也不能變通突破”。藏糧于地,首要的是做好耕地保護,牢牢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堅持良田糧用大原則,穩定糧食播種面積。這些年來,習近平先后對清理整治大棚房、違建別墅、亂占耕地建房和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等作出指示批示,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耕地保護,不是簡單的、片面的保護,而是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保護,是耕地管控、建設、激勵多措并舉的保護。在確保補充耕地數量的同時,要加強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復,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綜合采取工程、科技、生物、農藝等措施有效提升耕地產能。此外,還要積極開發各類非傳統耕地資源,通過科技手段突破我國傳統耕地的自然條件限制。習近平強調,對違法占用耕地“零容忍”,要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立下“軍令狀”,全面壓實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責任,嚴格考核、終身追責,確保18億畝耕地實至名歸。近年來,我國還科學劃定并大力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兩區”建設是將耕地保護細化落實到具體地塊的重大舉措,是優化農業區域布局、提升糧食綜合產能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性安排。
第二,規范耕地占補平衡。
耕地占補平衡政策是對工業化、城鎮化建設占用耕地不斷擴大的補救措施。習近平明確提出,“必須帶著保護耕地的強烈意識去做這項工作,嚴格依法依規進行”。他強調要處理好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關系,“堅決防止耕地占補平衡中出現的補充數量不到位、補充質量不到位問題,堅決防止占多補少、占優補劣、占水田補旱地的現象”。他指出,“農田就是農田,只能用來發展種植業特別是糧食生產”,要“加強用途管制,規范占補平衡,強化土地流轉用途監管,推進撂荒地利用,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 。2023年7月2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研究加強耕地保護等問題。這次會議提出堅持“以補定占”,強調將各類對耕地的占用統一納入占補平衡管理。這是對“以占定補”“先占后補”的改革完善,有助于確保補充的耕地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產能不降。
第三,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
針對我國耕地開發利用強度過大、一些地方地力透支嚴重、土壤退化等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嚴峻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實行耕地輪作休耕的重大決策。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國家可以根據財力和糧食供求狀況,有計劃地在部分地區安排一定面積的耕地用于休耕,對休耕農民給予必要的伙食或現金補助。耕地休耕輪作,短期看可能會減少一些糧食產量和耕地數字,但這是可持續的糧食生產思路,既有利于涵養地力、保養生態,又有利于平衡糧食供求矛盾、穩定農民收入,一舉多得。習近平指出,開展這項工作,要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影響農民收入為前提,休耕不能減少耕地、搞非農化、削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急用之時糧食能夠產得出、供得上。2016年起,我國在部分地區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試點以來,輪作休耕實施面積由2016年的616萬畝增至2022年的6926萬畝,實施省份由9個增至24個。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了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的工作要求。
第四,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
東北地區糧食產量占全國的1/4,保護東北平原的黑土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壓艙石。然而,由于長期高強度開發利用,導致原本肥沃的黑土區耕地出現長期透支,黑土土層變得越來越“薄”,肥力變得越來越“瘦”,質地變得越來越“硬”。習近平將黑土地比喻為“耕地中的大熊貓”,強調要“堅持用養結合、綜合施策,確保黑土地不減少、不退化”。針對黑土地“變薄、變瘦、變硬”問題,習近平提出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的重大任務。2021年7月,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就這項工作進行了部署。2022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黑土地保護法》正式施行,為進一步加強黑土耕地保護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二)持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綜合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習近平指出:“保耕地,不僅要保數量,還要提質量。建設高標準農田是一個重要抓手,要堅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
高標準農田是指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電配套、生態友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持續高產穩產的農田,是耕地中的精華,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習近平強調,要“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穩住了高標準農田,就能穩住國家糧食產能的大頭。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也要加強管護,防止地力下降,嚴禁用作他途。在一些地方,花了很大代價建成的高標準農田被成片占用,習近平對此提出了嚴肅批評。2019年11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強調要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科技基礎支撐,“圍繞農田建設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科學研究,組織科技攻關。大力引進推廣高標準農田建設先進實用技術,加強工程建設與農機農藝技術的集成和應用,推動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 。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從各地建設實踐看,高標準農田的“高”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農田質量高,農田平均耕地質量大幅提升,保土保肥保水能力顯著增強。二是產出能力高,畝均糧食產能一般提高10%至20%。三是資源利用效率高,促進水、肥、藥等農業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節本增收效果明顯。四是抗災減災能力高,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有效抵御自然災害影響。截至2022年底,全國累計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占我國19.18億畝耕地的一半以上,有力推動了農業轉型升級和現代農業發展,進一步夯實了國家糧食安全基礎。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已經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大都是按先易后難順序、在容易建設的地塊優先建成的,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大多位置偏遠、地塊零散、高低不平、土壤瘠薄,建設難度大、成本高。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的奮斗目標。這是黨中央立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著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的重大部署,明確了耕地保護的主攻方向和重大任務。2022年12月23日,他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重申:“要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盡快提出落實辦法,該拿的錢要拿到位,建設質量和管護機制也要到位,確保建一塊成一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堅持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設數量與建成質量并重、工程建設和建后管護并重的原則,在2030年規劃建成12億畝高標準農田的基礎上,到2035年我國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時把15.46億畝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促進高標準農田高質量建設、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以此穩定保障1.6萬億斤以上的糧食產能。
(三)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糧食生產“命脈在水利”。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興水利、除水害,古今中外都是治國大事。自古以來,我國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豐,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水災害多發頻發,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我國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和農耕文明,決定了水利影響農業豐歉、治水關乎國家強盛。水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習近平指出:“解決靠天吃飯問題,根本的一條是大興農田水利。”由于歷史原因,我們在農田水利方面欠賬很多,很多地方還在吃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老本,習近平強調“這個欠賬要下決心補上”。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領導開展了大規模水利工程建設,成就顯著。但是,水利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比如水利基礎設施網絡覆蓋不全、水資源配置不盡合理、水環境承載能力仍面臨制約、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存在短板弱項,等等。隨著糧食剛性需求增長,糧食生產對水利設施保障有力、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明顯改善、水環境有效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必須適應新情況新變化,大力加強水利建設,推動水利設施實現從“有沒有”到“好不好”轉變,更好支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建設農業強國需要。
習近平在深刻洞察我國國情水情的基礎上,將水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創造性地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為推動新時代水利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關于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全面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一系列部署,以及關于防汛抗旱、河湖長制等工作的指示批示,都體現了這一治水思路所蘊含的原則要求。他用“讓河流恢復生命、流域重現生機”這樣激勵人心、振聾發聵的形象生動語言,號召大家做好治水工作,切實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
水利工程是抵御水旱災害的第一道防線。習近平繼承和發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確立的“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工作方針,提出了“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防災減災新理念:“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全面提升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為做好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方法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成就巨大,防洪抗旱工程設施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防洪減災體系基本建成。“一批重大水利設施發揮了關鍵作用,防洪體系越來越完善,防汛抗洪、防災減災能力不斷提高,手段和資源也越來越豐富”。習近平強調要加快樞紐性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指出“聚焦河流湖泊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謀劃建設一批基礎性、樞紐性的重大項目”。他高度重視補齊防洪防旱短板弱項,指出“要認真總結近年來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中暴露出的突出薄弱環節,加快城市地下管廊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他要求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反復強調要加強雨情水情監測預報預警,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及時啟動應急響應。他強調“要精準開展洪水調度,最大限度發揮水利工程防災減災效益”。
加快建設國家水網,建設現代化高質量水利基礎設施網絡,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治理工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指出,“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以優化水資源配置體系、完善流域防洪減災體系為重點,統籌存量和增量,加強互聯互通,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加快形成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他強調,要“遵循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重大水利工程論證原則,立足流域整體和水資源空間均衡配置,科學推進工程規劃建設”。他辯證地指出:“既要重視大型水利工程這樣的‘大動脈’,也要重視田間地頭的‘毛細血管’,解決好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從實踐方面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扎實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快大中型灌區建設和現代化改造,實施一批中小型水庫及引調水、抗旱備用水源等工程建設,提高農田灌排能力,極大提升了我國農田水利設施水平。
三、以藏糧于技為關鍵點,強化糧食安全科技支撐
習近平指出,“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耕地就那么多,穩產增產根本出路在科技”。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藏糧于技的重要性必要性。藏糧于技,本質上就是“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習近平圍繞藏糧于技,深入分析了強化糧食安全科技支撐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一)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
總體上看,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整體邁進了世界第一方陣,但農業科技發展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經過多年持續努力, 2022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4%,而發達國家早已普遍達到70%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3%,而發達國家早已實現全程機械化。我國農作物單產水平、養殖效率落后于發達國家,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化肥農藥有效利用率、飼料轉化率等也都有很大提升空間。我國農業資源有限,超大規模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又不斷增長,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創新,化解耕地資源不足、水資源約束、生態環境壓力、氣候變化影響等突出矛盾。習近平把我國農業科技發展放到世界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的大坐標中,強調我們“不僅要立志補上短板弱項,還要立志發揮后發優勢、實現‘彎道超車’”。在審慎分析我國農業科技發展現狀、瞄準世界農業科技前沿的基礎上,習近平以巨大的使命擔當,鮮明地提出了“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宏偉目標。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支撐,是新時代科技事業的主題和總綱。當今時代,科技創新廣度顯著加大、深度顯著加深、速度顯著加快、精度顯著加強,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自主創新成為國際博弈的主戰場。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習近平指出:“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關鍵。”他特別強調“必須把這個問題放在能不能生存和發展的高度加以認識”。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農業領域的必然要求,是開辟農業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農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重大任務,是迎接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新挑戰、打造國家競爭新優勢的迫切需要,對于增強我國農業發展競爭力和持續力具有決定性意義。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是高標準高定位、對標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和先進水平的自立自強。只有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才能把農業強國建立在更加堅實、更加可靠、更加穩固、更加安全的基礎之上。
第一,著力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由于歷史的復雜原因,一些農業科研單位自成體系、各自為戰,研究課題大同小異、低水平重復,造成了同質化競爭、碎片化擴張等科研弊端。有的科研項目看似高端,實則與現實脫節,一時難以有效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不少基礎研究成果或束之高閣,或淪為“展品、獎品、禮品”,致使科技成果轉化率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較低。習近平對這些弊端了如指掌,指出要“整合各級各類優勢科研資源,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要堅持系統觀念,強化統籌謀劃,加強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統一領導,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加速聚集創新要素,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布局,增強農業科技創新的體系化能力,深化農村科技體制改革,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激勵各類創新主體競相開展創新創造,加快形成相互配合、協同創新的科技發展新格局,最終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效力效能。
第二,打造國家農業科技戰略力量。
國家農業科技戰略力量是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引領力量。習近平指出:“世界科技強國競爭,比拼的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國家農業科技戰略力量主要指由國家布局支持的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院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創新型領軍企業等為代表的農業科技創新主體、創新單元,代表了國家農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是體現國家意志、肩負戰略性使命的農業科技“國家隊”“王牌軍”,是服務國家需求、推動農業發展的“頂梁柱”“壓艙石”,是積極參與國際農業科技競爭、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領頭雁”“排頭兵”。與傳統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業研發機構相比較,國家農業科技戰略力量具有三個鮮明特征。其一是國家意志更加明確,以國家重大使命為牽引,以服務國家戰略任務為己任。其二是戰略目標更加聚焦,緊盯世界農業科技前沿,致力于解決涉及國家發展和安全、國計民生的重大農業科技問題以及關鍵核心技術。其三是更加注重協同創新,在國家的統一部署下實施有組織創新,著力形成創新發展合力。我們要增強戰略意識,加強系統謀劃和頂層設計,大力培育國家級創新團隊,建設一支銳意創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引領發展的國家農業科技戰略力量。
第三,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一個國家沒有核心技術的優勢,就無法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習近平強調,“要以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引領,以產業急需為導向,聚焦底盤技術、核心種源、關鍵農機裝備、合成藥物、耕地質量、農業節水等領域,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我們必須堅持以“四個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導向,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加快攻克農業科技領域“卡脖子”技術,多出“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努力實現農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二)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
農業種質資源是農業科技創新的源頭,縱觀國內外農業發展史,每次綠色革命的突破,都源于種質資源的發掘利用。農業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重要農產品供給的戰略性資源、物質基礎,我國突破性品種成功培育與推廣,無不來源于優異種質資源的挖掘利用。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良種在促進糧食增產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習近平敏銳地指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要害是種子和耕地”。種子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能否培育出良種,關乎農業現代化的成敗。習近平強調:“這設備那設備,這條件那條件,沒有良種難以實現農業現代化!”
習近平對我國種業現狀及其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進行了辯證分析。“我國農業科技進步有目共睹,但也存在短板,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種子。”經過長期持續努力,我國種業有了很大進步,水稻和小麥品種可做到自給,但總體形勢依然嚴峻。“種業企業綜合競爭力不強,國產種業研發能力同國外差距較大,部分種子大量依賴國外進口,一旦國外種子斷供,我國部分農產品可能面臨無優質種子可用、種質退化、影響供給安全等難題。”此外,一些人片面追求經濟利益,違規售賣種子,導致假冒偽劣種子亂象滋生,嚴重損害了農民利益。由于成本、技術等方面的原因,我國農業種質資源開發利用不足,喪失風險加大,數量與種類顯著減少,許多本土優秀品種還在快速消失。非法國外種子擴散等問題時有發生,對我國種業安全構成巨大威脅。總體上看,我國雖然是種質資源大國,但還不是種質資源強國。正是從這種深沉的憂患意識出發,習近平明確提出:“要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
習近平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他反復強調,要“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集中攻關,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他滿懷信心地指出:“要對育種基礎性研究以及重點育種項目給予長期穩定支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習近平高度重視種業科技發展,外出考察時,經常重點考察相關育種基地,了解最新進展情況。他曾兩次到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考察,稱贊“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是國家寶貴的農業科研平臺”,勉勵“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服務全國的‘南繁硅谷’”。這反映了習近平關于國家級科研育種基地發展思路的深邃思考。
在洞察世界農業科技革命發展態勢的基礎上,習近平提出,“生物育種是大方向,要加快產業化步伐”。他強調:“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特征的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國都在搶占制高點。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們絕不能落后。”他號召“要拿出攻破‘卡脖子’技術的干勁,明確方向和目標,加快實施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早日實現重要農產品的種源自主可控”。他既高度重視生物育種科技創新,同時又極為關注防范化解生物安全風險,指出“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在嚴格監管、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快推進生物育種研發應用”。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舉措,積極推動現代種業加快發展。2019年12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提出要“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基礎理論、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強化科技支撐”,提升種業保護能力;“組織實施優異種質資源創制與應用行動,完善創新技術體系,規模化創制突破性新種質,推進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提升種業競爭力。2020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列為“十四五”開局之年要抓好的八大重點任務之一。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種業振興行動方案》。2022年3月,新修改的種子法正式施行。這些創新的舉措為我們建設現代種業強國奠定了堅實的科技基礎與政策支持。
(三)提供高質量農業科技供給
習近平在談到科技創新時,明確提出了“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的要求。高質量農業科技供給,是強化國家糧食安全科技支撐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靠科技創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這是強化國家糧食安全科技支撐的動力源泉。面對我國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的新情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決策。習近平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思考。一是提出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思路:“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完善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以科技為支撐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以健全市場機制為目標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以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為抓手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二是提出“要適應資源稟賦和發展階段的變化適時調整農業技術進步路線”,強調“要按照增產增效并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的原則,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安全環保法治化,加快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三是提出“要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強調“在保護好生態環境前提下,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四是提出“設施農業大有可為”,強調要“探索發展智慧農業、植物工廠、垂直農場,有效緩解我國農業自然資源約束”。
第二,健全糧食產業科技服務體系。
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是強化國家糧食安全科技支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系科技成果和農業生產的中介和橋梁。盡管我國基本形成了以國家農技推廣機構為主體、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廣泛參與的農業科技成果推廣體系,但也存在諸如服務機制不健全、服務方式不完善、成果推廣渠道不暢、服務質量不高和專業隊伍不穩定等問題。農戶分散經營仍然是我國農業經營的基本面,由此決定了農業科技推廣任務依然艱巨繁重,必須做到“政府公益性服務和市場社會化服務協同發力”。習近平強調,“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要穩定隊伍、提升素質、回歸主業,強化公益性服務功能”,同時 “要鼓勵發展各類社會化農業科技服務組織,創新市場化農技推廣模式,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我們必須從全局高度謀劃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構建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加強糧食科技服務平臺建設,穩定農業科技服務專業隊伍。科技特派員制度是科技創新人才服務“三農”工作的一個創造性舉措。這項制度的核心內容就是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長期以來,科技特派員隊伍不斷壯大,“成為黨的‘三農’政策的宣傳隊、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習近平強調,“要堅持把科技特派員制度作為科技創新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進一步抓實抓好”。我們要完善制度體系和政策環境,制定科技特派員扶持激勵舉措,切實提升科技特派員服務基層的內生動力。
第三,提升糧食產業科技運用水平。
強化國家糧食安全科技支撐的最終表現是科技成果在糧食產業發展中的具體應用。習近平指出:“農業科技工作要突出應用導向,加快成果轉化,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要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實施農產品加工提升行動,延長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完善生態鏈,健全農產品產銷穩定銜接機制,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要面向糧食產業的各個環節推廣使用先進適用技術,完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建設,推動建設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一批農業綠色提質增效技術集成示范區,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的科技引領示范村(鎮)。習近平特別強調,“要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他指出,“既要用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智慧農業,也要加快補上烘干倉儲、冷鏈保鮮、農業機械等現代農業物質裝備短板,特別是要加大農業重要裝備自主研制力度,加強動植物防疫檢疫體系、防災減災體系等建設”。
第四,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除了解決好“種什么地”“地怎么種”外,還要解決好“誰來種地”的問題。“核心是要解決好人的問題,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總體上看,我國鄉村人才發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與新形勢新任務相比,還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鄉村人才總量不足、供求矛盾突出,中青年、優質人才持續外流,結構失衡、素質偏低、老齡化嚴重等問題制約著鄉村全面振興。習近平強調,“要著力培養一批鄉村人才,重點加強村黨組織書記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全面提升農民素質素養,育好用好鄉土人才。同時,要引進一批人才,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努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鄉村人才隊伍。鄉村人才類型多樣、構成復雜,我們必須突出重點,實施差別化政策措施,加快培養農業生產經營人才、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鄉村公共服務人才、鄉村治理人才、農業農村科技人才,推動形成人才、科技、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
習近平關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實踐進程中,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作者:許先春,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信息資料館副館長、研究員)
(原載《中共黨史研究》2023年第4期,注釋從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