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和治國理政的成事之道

——學習《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論述摘編》

作者:馮俊    發布時間:2023-10-09    來源: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分享到 :

[內容提要]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和治國理政的科學方法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具體體現。中國共產黨通過調查研究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又通過調查研究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高度重視調查研究,把調查研究看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途徑和重要標志,要求把調查研究作為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調查研究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謀事之基、成事之道。

[關鍵詞]調查研究 實事求是 群眾路線 傳家寶 基本功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要求我們把加強理論學習和加強調查研究結合起來。加強理論學習實現“學思想、強黨性”,加強調查研究達到“重實踐、建新功”。回顧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奮斗歷程,可以發現,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和治國理政的科學方法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具體體現。中國共產黨通過調查研究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又通過調查研究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高度重視調查研究,把調查研究看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途徑和重要標志,要求把調查研究作為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調查研究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謀事之基、成事之道。

一、中國共產黨通過調查研究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中國共產黨領導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在明確革命對象、革命任務,尋找正確的革命道路等問題上,經歷了艱難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共產黨人找到了一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調查研究。調查研究使中國共產黨最終找到了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革命道路。

毛澤東是中國革命正確道路的發現者,他找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就是以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作為基礎的。正是在他的踐行、倡導和推動下,調查研究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毛澤東于1925年12月發表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他在文章的開篇就提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毛澤東通過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認識到各個階級的經濟地位及生活狀況各不相同,因而其心理及其對于革命的觀念也各不相同。經過廣泛的調查和分析,他得出結論:“可知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于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是我們的敵人。工業無產階級是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一切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是我們最接近的朋友。那動搖不定的中產階級,其右翼可能是我們的敵人,其左翼可能是我們的朋友……”毛澤東認為:“工業無產階級人數雖不多,卻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做了革命運動的領導力量。” 而農民是中國無產階級的最廣大、最真實的同盟軍。毛澤東解決了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和同盟軍的問題。當時在中國共產黨內存在兩種傾向:一種是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只注意同國民黨合作,而忘記了農民;另一種是以張國燾為代表的“左”傾主義,只注意工人運動,同樣也是忘記了農民。這兩種傾向都感覺革命力量不足,但不知道到何處去尋找革命的力量,到何處去尋找廣大的革命同盟軍。而毛澤東找到了,這就是在中國人數眾多且又愿意參與革命的農民。

在北伐戰爭勢如破竹之時,農民運動也開展得轟轟烈烈。在怎樣對待農民運動問題上,不僅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態度截然不同,就是在共產黨內部也有分歧。農民運動到底是“糟得很”還是“好得很”,帶著這個問題,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澤東對當時農民運動發展最為迅猛的湘鄉、湘潭、衡山、醴陵、長沙五縣的農民運動情況做了32天的實地考察。根據調查研究的情況,他寫成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該報告明確提出革命黨人要極端重視農民斗爭,要支持農民的革命舉動,特別指出貧農是革命的先鋒、中堅和元勛,指出:“國民革命需要一個大的農村變動。辛亥革命沒有這個變動,所以失敗了。現在有了這個變動,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八七會議及時糾正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毛澤東在會議上強調:“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八七會議后,中國共產黨派出許多干部分赴各地,恢復和整頓黨組織,發動武裝起義。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身份到湖南傳達八七會議精神、改組省委并領導秋收起義。在起義部隊攻打中心城市長沙受挫后,毛澤東果斷改變計劃,決定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山區尋找落腳點。從進攻大城市轉到向農村進軍,帶領起義部隊上井岡山,這是尋找中國革命道路具有決定意義的新起點。

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當有人對紅色政權能否存在、“紅旗到底打得多久”表示懷疑時,毛澤東又通過大量的調查分析寫出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1928年10月)、《井岡山的斗爭》(1928年1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等著名文章。他通過調查提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帝國主義和國內買辦豪紳支持的新舊軍閥連年不斷地進行戰爭,“因為有了白色政權間的長期的分裂和戰爭,便給了一種條件,使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的共產黨領導的紅色區域,能夠在四圍白色政權包圍的中間發生和堅持下來”。由于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革命形勢繼續向前發展,“日漸接近于全國政權的取得”,因此他得出結論:“所以‘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是共產黨和割據地方的工農群眾必須充分具備的一個重要的思想”。毛澤東這時已經認識到,中國革命正確的道路應該是農村包圍城市和武裝奪取政權。

1929年12月,針對紅軍第四軍內存在著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毛澤東在古田會議決議的《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部分中指出:對于政策形勢的主觀主義分析和對工作的主觀主義指導這種錯誤,糾正的方法是:“使黨員注意社會經濟的調查和研究,由此來決定斗爭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們知道離開了實際情況的調查,就要墮入空想和盲動的深坑”。在這里,毛澤東第一次明確使用了“調查和研究”這一科學概念,闡述了其對于形成黨的斗爭策略和工作方法的重要意義。

在這一時期,毛澤東先后寫作了《尋烏調查》(1930年5月)、《興國調查》(1930年10月)、《東塘等處調查》和《木口村調查》(1930年11月)、《長岡鄉調查》和《才溪鄉調查》(1933年11月)等。基于這些深入細致的調研,毛澤東基本確定了哪些階級是革命斗爭的主力,哪些階級是我們應當爭取的同盟者,分析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其中最具有典型意義的是他在尋烏的調查。在《尋烏調查》中,毛澤東強調了調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我們研究城市問題也是和研究農村問題一樣,要拼著精力把一個地方研究透徹,然后于研究別個地方,于明了一般情況,便都很容易了。倘若走馬看花,如某同志所謂‘到處只問一下子’,那便是一輩子也不能了解問題的深處”。通過在尋烏的調查,毛澤東懂得了城市商業情況,掌握了分配土地的各種情況,為制定對待城市貧民和商業資產階級的正確政策,確立土地分配中限制富農的“抽肥補瘦”原則,制定正確的土地革命路線,提供了實際依據。

就在尋烏調查的同一個月,毛澤東根據尋烏調查以及多年調查研究的感受和經驗,寫出了《反對本本主義》(原篇名《調查工作》)一文,第一次公開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注重調查!反對瞎說”,主張要“到群眾中作實際調查去”。他指出:“你對于那個問題不能解決嗎?那末,你就去調查那個問題的現狀和它的歷史吧!你完完全全調查明白了,你對那個問題就有解決的辦法了。一切結論產生于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它的先頭”,“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要解決某個問題,就必須通過調查研究獲取大量的材料,然后對材料進行分析綜合得出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文章批評了中國共產黨內和紅軍中存在的從“本本”出發的教條主義思想,提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反對本本主義》是毛澤東關于調查研究的第一篇理論文章,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初步經驗的總結,其中已經蘊含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萌芽。

盡管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共中央的統治地位,但是由于戰事局勢緊迫,沒有時間和條件對“左”傾教條主義給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帶來的嚴重危害進行全面清理。延安整風前夕,毛澤東決定出版主要由他在1930—1933年所做農村調查匯集成的《農村調查》一書。1941年3—4月,毛澤東為這本書寫了序言和跋。他指出:“出版這個參考材料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個如何了解下層情況的方法,而不是要同志們去記那些具體材料及其結論。”他告誡黨內,如果我們的同志“還保存著一種粗枝大葉、不求甚解的作風,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卻在那里擔負指導工作,這是異常危險的現象”。他指出:“開調查會,是最簡單易行又最忠實可靠的方法,我用這個方法得了很大的益處,這是比什么大學還要高明的學校。”

1941年8月1日,中共中央通過《中共中央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在中央層面設置中央調查研究局,毛澤東擔任局長。毛澤東在親自起草的《中共中央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中指出:“黨內許多同志,還不了解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一真理。還不了解系統的周密的社會調查,是決定政策的基礎。還不知道領導機關的基本任務,就在于了解情況與掌握政策,而情況如不了解,則政策勢必錯誤。”

從1942年春開始,全黨范圍內發動了一場整風運動。整風運動的主要目的是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以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作風,解決好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問題,使全黨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認清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是什么,是應該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中國的問題,還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變成僵死的教條,機械地執行共產國際的指示和照抄照搬蘇聯經驗。在整風運動中,毛澤東始終提倡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認為調查研究是理論和實際相聯系的不可或缺的中間環節。延安時期毛澤東領導的在全黨開展的調查研究工作使全黨對于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統一了全黨的思想,不僅為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對于奪取全國革命的最后勝利也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中國共產黨通過調查研究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歷經了千難萬險、付出了血的代價,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同樣經過了艱難探索,我們走過了不少彎路,最后才玉汝于成,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調查研究在這兩條道路的探索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3年中國共產黨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建設社會主義的工業化,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實現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確立起來之后,如何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是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一個新任務。

1956年初,蘇共二十大召開,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波茲南事件”“匈牙利事件”使社會主義陣營也出現了裂隙。這提醒中國共產黨從以往全面學習蘇聯、拜蘇聯為師,轉而“以蘇聯為鑒”,開始獨立地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毛澤東明確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獨立思考,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民主革命時期,我們吃了大虧之后才成功地實現了這種結合,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現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要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為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迎接黨的八大召開、制訂第二個五年計劃和迎接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1955年底至1956年上半年,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進行了大量周密而系統的調查研究。毛澤東到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南昌、杭州、上海、天津等地進行實地調查,并先后聽取了國務院35個部委關于工業生產和經濟工作的匯報。隨后,他又用了六天時間,聽取國家計委關于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匯報。為進一步了解各地的工業、運輸、財貿等方面的情況,毛澤東和中共中央還要求各省、市、自治區黨委從十個方面準備經濟工作的匯報材料。這次調查是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進行的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系統調查,成為中國共產黨全面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開端。在此基礎上毛澤東寫出了著名的《論十大關系》,對當時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處理好的重大關系問題進行了科學分析,逐漸形成了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具有指導意義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觀點。《論十大關系》將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與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區別開來,為黨的八大制定正確的路線奠定了理論基礎。

可惜的是,由于國際國內各種原因,我們后來偏離了這條正確的道路。1958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平二調”“一大二公”,刮“共產風”,在糧食產量指標上“放衛星”,掀起大煉鋼鐵的群眾運動。盲目蠻干、急于求成,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中國國民經濟出現了嚴重困難,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的一次嚴重失誤和慘痛教訓。在嚴峻的形勢面前,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意識到,原來的許多認識并不符合客觀實際,而這些導致了決策上的錯誤。毛澤東認為,首要的甚至唯一的方法,是全黨同志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下去搞調查研究。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決心認真調查研究,糾正錯誤,調整政策。

在1961年1月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毛澤東號召:“請同志們回去后大興搞調查研究之風,一切從實際出發,沒有把握就不要下決心”。在黨的八屆九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希望1961年成為一個調查年。會后,毛澤東率先行動,直接領導了廣東、湖南、浙江三個調查組的調研工作。1961年3月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毛澤東講道:“民主革命階段,要進行調查研究,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階段,還是要進行調查研究,一萬年還是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這個方法是可取的”。全黨開展的大規模調查研究活動對于摸清經濟社會實情,對于轉變黨的作風、恢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有直接的推動作用;也為中國共產黨認識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作出科學決策、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留下了十分寶貴的經驗。

通過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認識。1962年 1月 11日至 2月 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七千人大會),毛澤東在會上指出:“社會主義建設,從我們全黨來說,知識都非常不夠。我們應當在今后一段時間內,積累經驗,努力學習,在實踐中間逐步地加深對它的認識,弄清楚它的規律。一定要下一番苦功,要切切實實地去調查它,研究它”,“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的規律的認識,必須有一個過程。必須從實踐出發,從沒有經驗到有經驗,從有較少的經驗,到有較多的經驗,從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未被認識的必然王國,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認識客觀規律、從而獲得自由,在認識上出現一個飛躍,到達自由王國”。60年代初,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使得中國共產黨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有了新的認識。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中國又面臨向何處去、走什么路的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中共中央作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就是以大量調查研究為基礎的。據不完全統計,從1977年下半年到1980年上半年,除中央領導出訪活動外,派出的部委辦代表團出訪達360次,科教經貿代表團出訪472次。農村改革的序幕也經過了認真的調研,中央組成17個聯合調查組分赴15個省調查包產到戶情況,最終推動了農村改革的展開。中央在沿海地區創辦經濟特區的決策,同樣是在赴香港、澳門實地考察后,再根據廣東、福建的實際情況而作出的。

1978年9月,鄧小平訪問朝鮮歸來沒有馬上回京,而是按事先安排開始了在東北地區的調查研究,在調查過程中他發表了重要談話。這些談話強調要以國際上先進的技術作為我們搞現代化的出發點,號召全黨破除僵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他提出“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根本表現,就是能夠允許社會生產力以舊社會所沒有的速度迅速發展,使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的新論斷,認為全黨當前的根本任務就是“要根據現在的有利條件加速發展生產力,使人民的物質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這次談話與當時正在全國開展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相呼應,提出了全黨工作重點轉移的嶄新命題,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偉大的歷史轉折奠定了思想和政治基礎。

針對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如何加強黨的建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一重大課題,2000年2月江澤民在赴廣東調研時完整地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000年5—6月,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江澤民又分別赴北京、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海南、寧夏、甘肅等地考察,并主持召開30多次黨建工作座談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他還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統戰工作會議和中紀委全會上,開展調研和討論,從不同的角度對新形勢下加強黨的領導工作作出論述,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得到進一步充實和完善。

2004年,胡錦濤提出建設和諧社會之后,強調要加強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和理論研究,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要切實加強對本地區、本部門和諧社會建設有關情況和工作的調查研究,要加強對社會結構發展變化、社會利益關系發展變化、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的調查研究,全面分析和把握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發展趨勢,為制定政策、開展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著力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領,努力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各項工作落實好。

從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道路,到以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和胡錦濤同志等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并成功地把科學社會主義推進到21世紀,其中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大量的調查研究,調查研究在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的傳家寶,鑄就了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習近平高度重視調查研究。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就調查研究工作作出了大量重要論述,強調:“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調查研究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具體體現和實踐途徑。正是調查研究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要做好調查研究

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觀,認為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底氣。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發展的成果與人民共享,讓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要堅守好黨的根本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做好調查研究工作。“要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放下架子、 撲下身子,接地氣、通下情,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解剖麻雀,發現典型,真正把群眾面臨的問題發現出來,把群眾的意見反映上來,把群眾創造的經驗總結出來。”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站在群眾的立場上,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群眾的意見和要求、批評和建議,始終堅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習近平要求黨員干部要拜人民為師,甘當小學生,要多交幾個能說心里話的基層朋友,這樣才有利于了解真實情況,才能把工作做好。他強調:“我們講宗旨,講了很多話,但說到底還是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我們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現在就是要服務人民。多想想我們干的事情是不是黨和人民需要我們干的?要一心一意為老百姓做事,心里裝著困難群眾,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去貧困地區走一走,常到貧困戶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難群眾聊一聊,多了解困難群眾的期盼,多解決困難群眾的問題,滿懷熱情為困難群眾辦事。”

(二)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要做好調查研究

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延安時期,毛澤東對“實事求是”這一中國古代的成語做了馬克思主義的解讀,賦予它新的涵義。毛澤東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實事求和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一起成為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

習近平認為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堅持做好調查研究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堅持從實際出發,前提是深入實際、了解實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實事求是。同樣,只有有實事求是的態度才能重視深入實際、了解實際。要了解實際,就要掌握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實踐反復證明,能不能做到實事求是,是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成敗的關鍵。全黨同志一定要把實事求是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去,經常、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努力把真實情況掌握得更多一些、把客觀規律認識得更透一些,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打下扎實的工作基礎”。中國共產黨在出臺重要方針政策、作出重大決策部署前,都會要求有關部門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習近平要求黨員干部要向陳云學習,要依靠調查研究作決策,制定政策要做大量調查研究,聽取多方面意見,“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作調查研究工作,最后討論作決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就夠了” 。

(三)堅持貫徹落實群眾路線要做好調查研究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只有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才能親近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習近平指出:“開展調查研究就是走群眾路線,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就沒有決策權。對高級干部來說,能不能堅持群眾觀點?能不能接地氣?要做到這一點,堅持調查研究是一種很重要的方式。”

習近平要求“中南海要始終直通人民群眾”,中央要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腦中,“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須做到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始終懷著強烈的憂民、愛民、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氣,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訴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信息時代、網絡時代,新聞媒體和傳播方式變了,動員群眾、組織群眾的方式方法變了,黨的群眾路線的貫徹落實方式也得隨之發生變化。網絡時代,人民群眾都上網了,民意也就上網了,調查研究和群眾路線也得上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不然怎么聯系群眾呢? 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提高通過互聯網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本領,讓互聯網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成為我們了解民情、收集民意,開展調查研究的新平臺。

(四)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要做好調查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實踐證明,不僅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上要大力開展調查研究,在全面從嚴治黨問題上也需要大力開展調查研究。以往,中國共產黨圍繞經濟社會發展聽取意見多、圍繞從嚴治黨聽取意見少,在新時代,習近平要求各級干部要多沉下身子、走近群眾,就從嚴治黨問題多向群眾請教。“面對新時代新使命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標,我們要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樹立并用好‘靶向治療’思維,把準問題的關節點、要害處,從現實問題尋找破解難題的辦法,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在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提出“六個如何始終”的問題,即“如何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如何始終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如何始終具備強大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如何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精神狀態,如何始終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如何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都是我們這個大黨必須解決的獨有難題”。在全黨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是回答大黨獨有難題的現實需要。

要通過調查研究,來推進和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2022年1月,習近平在對黨的建設研究工作作出指示時強調:“在充分調查研究基礎上,深入研究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加強對黨建理論最新成果的研究,加強對全面從嚴治黨的研究,在理論上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加深對新時代黨的建設規律的認識,不斷完善黨的建設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繼續為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建設好中共黨史黨建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也必須以調查研究為基礎。

四、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致勝法寶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正踔厲奮發、向著第二個百年的奮斗目標前進。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調查研究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

習近平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正確的決策離不開調查研究,正確的貫徹落實同樣也離不開調查研究。”他要求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加強學習和調研,提高把握和運用市場經濟規律、自然規律、社會發展規律能力,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能力。研究、思考、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舉措,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回答事關中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不能閉門造車,不能靈機一動,而是要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作出理論概括和政策設計。黨中央將部署開展集中調查研究。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要從自身實際出發開展調查研究,為黨中央決策提供依據”。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把脫貧攻堅擺上重要議事日程。2013年11月,習近平在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調研考察時提出了“精準扶貧”理念和“十六字”方針;2015年6月,習近平在貴州調研考察時提出了“六個精準”的要求,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他要求:“各地要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盡快搞清楚現有貧困人口中,哪些是有勞動能力、可以通過生產扶持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哪些是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需要通過易地搬遷實現脫貧的,哪些是喪失了勞動能力、需要通過社會保障實施兜底扶貧的,哪些是因病致貧、需要實施醫療救助幫扶的,等等。”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了分類施策的“五個一批”的扶貧脫貧方案,即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為制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共中央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2020年7月下旬至9月下旬,習近平先后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科學家座談會、基層代表座談會、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當面聽取各方面對制定“十四五”規劃的意見和建議,還專門聽取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意見,并在網上征求社會各界對“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意見,從廣大人民群眾的100多萬條留言中整理出1000余條建議。文件起草組根據這些意見和建議,對建議稿反復進行討論修改。最后,中共中央政治局還決定將建議稿下發黨內一定范圍征求意見,包括征求黨內部分老同志意見。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規劃的建議稿,到國務院和發展改革委員會制訂“十四五”規劃綱要,再到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十四五”規劃綱要,生動地體現出黨和國家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全過程。

(二)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做好調查研究需要學習科學的方法和技術。要堅持因地制宜,綜合運用座談、訪談、隨機走訪、問卷調查、專家調查、統計分析等方式,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調查研究,提高調查研究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早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毛澤東就總結了七個方面“調查的技術”:一要開調查會作討論式的調查;二是要調查能深切明了社會經濟情況的人;三是要看調查人的指揮能力,來確定開調查會人多好還是人少好;四是要定調查綱目;五是要親自出馬,不能單靠書面報告;六是要深入;七是要自己做記錄。

習近平在從政生涯中始終堅持調查研究,把調查研究當成一種習慣和工作常態,做工作總是調研開局、調研開路。他在實踐中總結出了調查研究“深、實、細、準、效”的“五字訣”。“五字訣”就是做好調查研究的基本功。

掌握調查研究的基本功,就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蹲點調研,體察實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調查研究要直奔問題去,實行問題大梳理、難題大排查,打通“堵點”,破解“痛點”,攻克“難點”。全黨大興調查研究要突出重點,做好事關全局的戰略性調研、破解復雜難題的對策性調研、新時代新情況的前瞻性調研、重大工作項目的跟蹤性調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調研、推動落實的督查式調研。

(三)調查研究要察實情、求實效,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調查研究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的載體和實踐途徑,同時調查研究的過程本身也要求保持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調查研究要注重察實情、求實效,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要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輕車簡從,厲行節約,不搞層層陪同。“調查研究千萬不能搞形式主義,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點水’式調研,不能搞做指示多、虛心求教少的‘欽差’式調研,不能搞調研自主性差、喪失主動權的‘被調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績突出的地方調研多、到情況復雜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調研少的‘嫌貧愛富’式調研”,要防止為調研而調研,“防止搞‘出發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發言念稿子’式的調研,防止扎堆調研、‘作秀式’調研”。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聽真話、察真情,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不能只看好的、不看不好的。習近平認為:“看了困難多、問題多的地方,才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也有利于我們正確決策。” 要在調查的基礎上深化研究,防止調查多研究少、情況多分析少、提出的對策建議不解決實際問題等現象。衡量調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調查研究的規模有多大、時間有多長,也不是光看調研報告寫得怎么樣,關鍵要看實效,看成果的運用,看能不能把問題解決好。要加強對調查研究課題完成情況、問題解決情況的督查督辦和跟蹤問效,定期對調查研究對象和解決問題等事項進行回訪,注意發現和解決新的問題。

習近平要求:“當縣委書記要走遍全縣各村,當地市委書記要走遍各鄉鎮,當省委書記要走遍各縣市區。”他自己就履行了這一要求。在做正定縣委書記期間,他騎著自行車下鄉,走遍了所有的村;當寧德地委書記和福州市委書記期間,他走遍了寧德和福州的鄉鎮;在浙江當省委書記期間,他走遍了浙江的全部縣市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聚焦重大戰略、重大決策,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研的腳步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例如,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他“先后7次主持召開中央扶貧工作座談會,50 多次調研扶貧工作,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堅持看真貧,堅持了解真扶貧、扶真貧、脫真貧的實際情況,面對面同貧困群眾聊家常、算細賬,親身感受脫貧攻堅帶來的巨大變化” 。

(四)調查研究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力舉措

習近平指出:“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把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作為即將開展的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并長期堅持,切實掌握真實情況和民情民意,使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各項決策部署符合實際、符合客觀規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要統籌好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把握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就是五大建設:經濟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政治建設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文化建設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社會建設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些都需要大力加強調查研究和實踐探索,進一步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習近平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要處理好這六組重大關系,就要運用好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應對新時代新征程前進路上的風浪考驗、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力舉措。

五、結語

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做好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的人民立場、思想路線、群眾路線、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要求和具體體現。在歷史上,調查研究為中國共產黨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建設、改革的正確道路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時代,調查研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致勝法寶。

調查研究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實踐論和認識論的統一,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從個別到一般,再從一般到個別。調查研究是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找到問題的本質和規律,從實踐中總結、提煉、升華出新的理論,再用新的理論去指導新的實踐。實踐和認識相互促進、辯證運動,推動著認識和實踐的前進,這就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的生動體現。

調查研究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在調查研究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就是要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我們一方面要加強調查研究,準確把握客觀實際,真正掌握規律;另一方面要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觀察事物,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系。任何主觀主義、形式主義、機械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的觀點都是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在實際工作中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只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我們在調查研究中要善于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學習好、運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熟練掌握其中蘊含的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作者單位]馮俊,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 學院卓越訪問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