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初民在達德學院的歲月
初到達德學院
1946年6月,國民黨大舉進攻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大批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轉至香港。
1947年初,鄧初民從重慶回到上海。國民黨對他的迫害進一步加劇,為了保護他的人身安全,在周恩來的安排下,及時將其秘密轉移至香港。負責鄧初民行程的是《文萃》的總編輯黎澍同志。鄧初民喬裝成商人登上了開往香港的輪船,此行家人、朋友則全然不知。4月22日傍晚時分,他在瓢潑大雨中平安抵港,風雨交加、衣衫盡濕。
到港后,鄧初民暫住在九龍漢口道26號。次日,中共負責香港統戰工作的連貫、林平便前來探望。據鄧初民回憶,這也是他與連貫、林平的第一次見面。鄧初民的朋友章漢夫、陳樹渠、馮伯恒、薩空了、千家駒、劉思慕等都紛紛來到他的寓所小聚,鄧初民也第一時間拜訪了在港的何香凝、彭澤民等先生。很快,達德學院院長陳其瑗便來家與之確定赴校時間,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達德學院于1946年10月創辦,在中共的安排下,民主人士陳其瑗出面擔任院長,學校坐落在新墟青山腳下,蔡廷鍇將軍的別墅“芳園”里。這所學校匯聚了當時最有影響力的一批著名學者,師資陣容可謂在中國教育史上罕見,翦伯贊、侯外廬、鄧初民、朱智賢、茅盾、沈志遠等人均在此任教。
初到達德學院,學校為鄧初民舉辦了隆重的歡迎會。達德學院設置有法政、經濟、文哲三個系,1947年增設了新聞專修班。1946年向當時的香港政府申辦學校時,就將還在內地的鄧初民聘為法政系主任,鄧初民來港后便隨即赴任。在此之前,已有許多鄧初民的舊識和學界的友人在此任職和任教。之后,翦伯贊、侯外廬、宋云彬等人也紛紛加入達德學院的學術陣營。
達德學院有著非常民主的校風,鄧初民來到后不僅參加學校的校務、教學會議以及教授會議,還和主任們一起召開朝會,在晚間召開學生座談會,參加學生的自治會,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狀態等進行分析和研判,并對授課內容等重要議題進行商議,也根據當時的革命環境和斗爭需要增加對時事的講授,幫助學生解決學費困難等問題。在港期間,鄧初民也時常就達德的校務之事參加中共香港相關負責人如連貫等人安排的會談,其中還有陳其瑗、李伯球等負責校務的民主人士和教授。
最受學生愛戴和敬重的教授之一
鄧初民是最受學生愛戴和敬重的教授之一。學生們不僅邀請鄧初民參加他們的生活會議,還請鄧初民為學生組織的活動作專題講演和報告。鄧初民當時主要講授“政治學理論”和“行政原理”等課程,覆蓋了達德學院幾個院系的各個年級。在此期間,鄧初民還在南方學院等其他幾所院校任教。為此,鄧初民騰出大量的時間用來備課,反復修改講義,生動闡釋中國革命道路的走向和時局的發展。在課堂上,鄧初民注重加入時事政治的學習,讓同學們討論對第三條道路、中共頒布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等重要問題的認識。
鄧初民的講課頗受同學們喜愛,這與他始終將革命實踐與理論、教學相結合不無關系。在香港,民主黨派與中共保持著密切的聯系,華商報社組織的高層統戰座談會定期召開,團結和凝聚左翼民主人士的共識。此外,他們還借助香港的地區優勢聯系新加坡、泰國、印尼等地的進步革命力量,支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
與此同時,在港的進步人士始終關注內地的斗爭形勢,配合革命斗爭的需要展開活動。比如鄧初民參與了營救楊伯愷的活動;組織召開了紀念李公樸、聞一多、陶行知、鄒韜奮逝世周年的紀念座談會;與中間路線展開爭論;參加《光明報》《文萃》《唯民周刊》等在香港復刊的事宜;參加民盟一屆三中全會和民革的創立等重要政治活動。1948年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鄧初民與在港的民主人士、民主黨派領導人積極響應中共召開新的政協會議和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他運用著書論說、發表演講等多種形式參與討論、闡釋新政協性質、地位、施政綱領、領導權等重大問題,在華商報社組織的高層座談會上他發言說:“中共的五一口號對團結各民主黨派,動員廣大人民民主力量,促進革命具有重大意義。”鄧初民開闊的理論視野和呼應時代的革命實踐深深打動和啟蒙著達德同學們的思想。
難忘師生情誼
在達德學院的歲月中,最為難忘的還有鄧初民與學生的一段師生情誼。楊濟安、張克明、周培克、沈瑤英等都是常聚在鄧初民身邊的同學。鄧初民不僅記得授課班級每一位同學考卷的答題情況,還引導和啟蒙著他們的革命思想,影響他們走上革命的人生道路。
在達德學院犧牲的學生烈士中有一位女生叫關漢芝,鄧初民曾講述她在達德學院的情形,關漢芝活潑、開朗的樣子和積極的心態給鄧初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關漢芝告訴鄧初民她雖被中學開除,但父母愛女深切,不顧社會上的不利言論,支持她來達德讀書,當時她剛住進學校,滿懷希望開始了新的生活。此后,關漢芝時常寫信給鄧初民,匯報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鄧初民在百忙之中不忘給予她鼓勵和鞭策,更激發了她的革命熱情、堅定了她的革命意志。然而,這樣一個年輕而美好的生命卻在1949年華南游擊戰中不幸犧牲,令人扼腕。
1948年10月,在中共的安排下,達德學院的師生為鄧初民組織了六十壽辰的慶祝活動,這場氣氛熱烈的祝壽賀宴也成為凝聚民主力量、擴大民主力量在港影響力的一次社會活動。多年之后,每遇困難,鄧初民依然為達德的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每每提起這段難忘的歲月,鄧初民總會談起他與這群學生的過往。
1948年底,鄧初民與第三批北上的民主人士結束了他們的教學任務,也完成了他們在香港的歷史使命,揮別達德。1949年元旦,他們在輪船上迎來了新年的曙光。彼時,他們正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準備迎接著新中國的光明,去擁抱一個全新的開始!
(作者為鄧初民曾外孫,摘自2023年8月24日《人民政協報》)
(來源:《學習時報》2023年09月11日A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