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抗美援朝精神,砥礪不畏強權的民族風骨
歷史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70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志愿軍歷經兩年零九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志愿軍同仇敵愾、眾志成城,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2020年,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將抗美援朝精神總結概括為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忠誠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值得中華民族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1950年,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打著“聯合國軍”的幌子出兵干涉,發動對朝鮮的全面戰爭。美軍不顧中國政府的一再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將戰火延燒至中朝邊境。在新中國面臨外部威脅的緊要時刻,毛澤東同志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組織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中國人民志愿軍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人民軍隊的軍威。這場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成為了世界軍事史上“以弱勝強”“以劣勝優”的經典,不僅在新中國的歷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二戰后世界格局的重塑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1950年的新中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在經歷過14年抗日戰爭和3年解放戰爭之后,新中國亟須撫平戰爭創傷,迅速恢復國民經濟。與此同時,美國的綜合國力正如日中天,其GDP占到了世界的56%。彼時中美不僅在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上相差懸殊,在武器裝備和物資供應方面更是存在天壤之別。據相關資料記載,在作戰初期,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一個軍只有36門大炮,而美國的一個軍卻裝備了1500門各種口徑的大炮。面對強大的敵人和殘酷的戰爭環境,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沒有退縮,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在戰場上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壯歌。在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共殲敵3.6萬人,其中美軍2.4萬人;在上甘嶺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殲滅美韓聯軍2.5萬人,擊毀敵軍大口徑火炮61門、坦克14輛;在金城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共殲敵5.3萬人,收復陣地160余平方公里……為了贏得戰爭的勝利,黃繼光、邱少云、孫占元等19.8萬名志愿軍烈士也從此長眠于朝鮮戰場。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讓中國人民徹底掃除了近代以來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恥辱,展現了新中國的大國地位,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1953年,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時任“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說:“我獲得了一個不值得羨慕的名聲: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用鐵一般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任何國家都無權主宰他國命運、壟斷發展優勢,不能以意識形態劃線,在國際上搞霸權政治和小圈子政治。任何國家倘若恃強凌弱、一意孤行,站在世界發展潮流的對立面,那么無論其外表多么強大,都將難逃失敗的命運。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方面,多邊主義和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主流,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密切;另一方面,全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多,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逆流橫行,且呈加速上升之勢。在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中,中美關系也面臨著新的歷史挑戰。近年來,美國為了維持自身的霸權地位,在臺灣問題上頻踩中國紅線,在經貿和科技領域強推對華“脫鉤”“斷鏈”,在國際舞臺上打著“價值觀外交”的旗號聯合盟友圍堵中國。面對美國不遺余力的遏制和打壓,中國人民應當繼續大力弘揚當年志愿軍將士的抗美援朝精神,不畏強權、頑強拼搏,堅決捍衛自身的發展權利。
習近平總書記說:“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砥礪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的民族風骨。”在今天,我們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能夠鼓舞中國人民的底氣、骨氣和志氣,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對歷史的緬懷中開創新的未來。
作者:樂水,中國網評論員
編審:唐華 張艷玲 蔡曉娟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