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出版陳云著作的歷史回顧
陳云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成員,他對黨、對人民的貢獻是巨大的、多方面的,特別是他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和奠基所建立的功勛尤為卓著。他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集中體現在他親自審定的三卷文選之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共中央決定,除了繼續編輯出版毛澤東的著作,還要編輯出版其他老一代革命家的著作,并成立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和它的辦事機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陳云著作的編輯出版,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內部發行。
早在1962年,當時我國經濟處于十分困難的境地,需要進行“傷筋動骨”的調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劉少奇認為,這幾年陳云的一些講話對調整國民經濟有指導意義,建議選編一份材料,供大家參閱。起初陳云堅決反對,后來劉少奇說,不是廣為印發,只印發給中央少數同志和中央財經小組同志。于是在紅旗雜志社副總編輯鄧力群主持下,選編了一本集子,題目叫作《陳云同志幾年來有關經濟建設的一些意見》,約5萬字,提要1萬多字,印了30份。這件事,劉少奇專門致信毛澤東,作了匯報。
這本集子,摘編了陳云從1956年1月25日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所作的關于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的發言,到1961年8月8日寫成的青浦農村調查報告,共15篇(這15篇的題目是:《關于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在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應當采取的幾項經濟措施》《豬肉供應緊張和豬的增產問題》《財政收支平衡和市場供應的關系》《國力和建設問題——國家的財力、物力和建設的規模問題》《必須研究各種經濟之間的比例關系》《關于解決吃、穿問題的主要辦法》《在西北協作區基本建設工作會議上的發言(摘要)》《建設完整的工業體系,從什么范圍開始?》《速度和質量》《關于鋼鐵指標問題》《冀、魯、豫、皖、蘇五省的農業問題》《安排市場的一項措施》《關于減人和城市人口下鄉的問題》《作物安排必須因地制宜》——作者注);基本反映了這些年來陳云在指導經濟工作、解決經濟建設與人民生活中所遇到的重大而急迫問題的思考和主張。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又一次面臨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經中共中央書記處批準并征得陳云同意,在1962年那本集子基礎上,1980年10月由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編出一本《陳云同志文稿選編》(一九五六年——一九六二年),收入文稿23篇,約12.1萬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先在黨內發行,印數20萬冊,封面是白底黑字。
編輯工作是在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主任鄧力群、副主任梅行主持下進行的。在這本文稿選編的前面,編者有一段簡短的說明,指出:“這本選編,包括了陳云同志從1956年9月至1962年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部分重要文稿。在文稿中,有一些是沒有整理過的談話記錄,我們作了文字上的加工。有個別文稿,我們在文字上作了些刪節、補充或修改。”“本書所收文稿,可能有重要遺漏,在編排上也會有不妥的地方,希望提出意見,以便今后補正。”
為編輯出版這本文稿選編,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寫了一篇前言。指出:“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從1953年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到現在已經28年了。這是比過去各次革命戰爭更加復雜的斗爭。在這一偉大的斗爭中,同在革命戰爭中一樣,我們取得了巨大勝利,也經受過嚴重的挫折。”“究其原因,除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有特殊情況外,根本之點,就在于遵循還是違反毛澤東同志反復倡導的實事求是這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
前言指出:“從1956年秋季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1962年全面執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由成功到失敗、再由失敗到成功的反復。”
前言還指出:“這里選編的是陳云同志在這一時期的主要文稿”,“我們可以從這些文稿中學到很多東西,而最需要我們學習的,則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辯證方法。用陳云同志的話來說,就是任何領導者指導工作,應該‘不唯上,不唯書,要唯實’(陳云原話是只唯實——作者注)。在方法上,要全面了解和分析實際情況,對各種意見、設想和方案進行多方面的比較,并且一定要經過反復考慮而后才作出決定。簡言之,就是‘全面,比較,反復’六個字。”
1981年3月,《陳云同志文稿選編》(一九五六——一九六二年)由“黨內發行”擴大為“內部發行”,封面設計改為黃底黑字,人民出版社北京第一次印刷,印數達到32萬冊。
文稿選編擴大發行之后,商業部有同志指出,收入文稿選編的《解決豬肉和蔬菜供應緊張的辦法》(一九五六年九月)這篇在黨的八大會議上的發言內容,不是陳云的,而是商業部副部長姚依林的。編者很快查清了這個失誤。文稿是陳云辦公室送過來的,是打印稿不是手稿,編者沒有作進一步的核對就采用了。
1986年6月,編輯出版《陳云文選》(一九五六——一九八五年)時,改正了這一失誤。采用的是,陳云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發言的一部分,題為《解決豬肉和其他副食品供應緊張的辦法》,時間是1956年11月11日。這時,陳云兼任商業部部長。這篇文稿圍繞國家建設與人民生活的關系,從改善人民生活出發,詳細談了糧食、豬肉、油脂和其他副食品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第二本內部發行的,是1982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陳云文稿選編》(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這本文稿選編的,是陳云從1949年8月到1956年7月親自起草的文稿和在重要會議上的講話記錄稿,共49篇,約21.4萬字。在時間上,這一卷的末篇,與1980年10月編輯出版的那一卷的首篇是相銜接的。
關于這一卷文稿的發行范圍,根據中共中央書記處在1981年12月的批示,先發到黨政軍民各系統的地區、師級以上干部及財經院校和研究單位副教授、副研究員以上人員,供學習之用。發行量也很大,大32開本印數為25萬冊,小32開本印數高達57萬冊。
為了幫助讀者了解這本文稿選編的歷史背景,以便更好地領會陳云的主要經濟觀點以及他的思想方法,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于1982年4月寫了一篇長達1萬多字的后記,作了詳細說明。
第二個階段,公開出版。
1983年6月,中共中央書記處作出決定,公開出版發行《陳云文選》。從1984年到1986年的3年間,共出版發行了三本《陳云文選》,總印數達到15萬冊。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在每卷文選前面撰寫了出版說明,并指出:本書所有文稿都經作者校閱過。編者對文稿中的人名、事件、地名等作了必要的注釋,附在每卷文選的后面。
1984年1月,人民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陳云文選》(一九二六——一九四九年),印數為8萬冊。這本文選,收入了陳云在這個時期的重要著作共45篇,多數沒有公開發表過,內容涉及黨的建設、干部隊伍建設、革命根據地建設、黨在白區工作等各個方面,其中黨的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又占突出的地位。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在出版說明中指出:從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陳云在黨所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長期斗爭中,凡是他所負責的工作,都按照實事求是的根本原則,及時地總結經驗,提出切實、正確、有效的方針政策。這對于中國革命的勝利,對于作為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結晶的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無疑具有一定的貢獻。
收入這卷文選的,《遼東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教訓》(1948年4月16日)一文,是陳云寫給中共中央的報告的一部分。在肯定遼東土地改革工作是有成績的基礎上,用較大篇幅檢查了發生“左”傾錯誤的表現并分析了原因,同時指出:“土改工作中的錯誤,主要由我負責,因我是負責指導土改的。”為此,有同志提出,當時這種錯誤帶有普遍性,建議不選這篇文稿為好。陳云知道后表示不同意,說:“我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我也是有錯誤的,并不是一貫正確。世界上沒有一貫正確的人。”
1984年7月,人民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陳云文選》(一九四九——九五六年),印數為5萬冊。收入這本文選的,是陳云在這個時期的重要著作共52篇,多數沒有公開發表過。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有步驟地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轉變,各個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陳云在這個時期的著作,反映了我國迅速恢復國民經濟、開展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和基本完成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成功經驗,以及他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1986年6月,人民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陳云文選》(一九五六——一九八五年),印數為2萬冊。為便于老同志閱讀,這卷文選還特制了500冊大字本。收入這本文選的,是陳云在這個時期的重要著作共56篇,其中大量篇幅是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執政黨的思想、作風、組織建設的論著。這些著作,多數沒有公開發表過。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在出版說明中指出,按照歷史進程,這本文選大體上可以分作兩部分:
從1956年9月至1962年3月,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開始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而又遭到嚴重挫折時期,作者根據當時變化了的情況和出現的新問題,闡述了許多重要的經濟觀點,提出了許多切實的主張,對于鞏固建國初期的巨大成就,克服當時的嚴重困難,扭轉被動局面,起了眾所周知的重大作用。
從1977年3月至1985年9月,這是我們黨在粉碎“四人幫”之后,確立和實行正確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時期,作者在指導和推進全黨實現歷史的偉大轉折,全面調整比例失調的國民經濟,按照中國實際情況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堅持黨的優良作風等方面,提出了有深遠影響的重要意見。
出版說明還指出:陳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4篇重要著作,是近期收集到的,暫時編在這卷文選之末,待再版時進行調整。其中最重要的,是1935年2月或3月,陳云撰寫的《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傳達提綱》。這是中央檔案館送來請陳云確認的一份珍貴的檔案。經考證,這份提綱形成于遵義會議后不久從云南省威信縣到貴州省仁懷縣鴨溪鎮的行軍途中。
第三個階段,再版發行。
陳云很看重他的三卷文選。1994年5月25日,他因病住進北京醫院。要身邊工作人員把他的文選帶去,他還想再看看。
1994年底,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逄先知提出,《陳云文選》公開出版到現在已經有10年左右時間了,在這段時間里陸續有新的文稿問世,有關部門也發現了一些沒有收入文選的重要文稿,應該進行一次再版。
在陳云表示同意再版后,就開始了文選的增補和修訂工作。他在病床上用了近半個月的時間,每天聽一點需要增補的33篇文稿的內容,并囑咐秘書要送中央常委審閱,在文選再版補充文稿送審本上用鉛筆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時間是1995年1月19日。
中央常委很快作了批示,表示完全同意,并相信三卷文選再版之后,對于幫助各級領導干部提高思想、理論、政治水平將會起到重要作用。
經過修訂和增補,在1984年至1986年出版的《陳云文選》三卷本基礎上,由人民出版社于1995年5月出版《陳云文選》第2版一至三卷本,并按時間順序編排,改稱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新增補的文稿33篇、8萬多字,絕大部分是沒有公開發表過的。
再版后的《陳云文選》第一卷開卷篇,是1926年7月陳云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所職工會編輯的刊物《職工》第10期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題目是《中國民族運動之過去與將來》,署名“懷民”。這個刊物是1925年8月商務印書館大罷工勝利后創刊的。當時陳云是商務印書館發行所的店員,參加領導了商務印書館大罷工,并擔任發行所職工會第一屆執行委員會委員長。
從暫時編在《陳云文選》(一九五六——一九八五年)之末、現移入《陳云文選》第一卷的4篇文稿中,作為《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傳達提綱》的附錄,收入了《隨軍西行見聞錄》(一九三五年秋)。這是陳云為宣傳中國工農紅軍長征,1935年8月在上海開始撰寫,隨后在莫斯科寫成的一篇文章。為便于在國民黨統治區域流傳,作者署名“廉臣”,并假托為一名被紅軍俘虜的國民黨軍醫。此文最早于1936年3月在中國共產黨主辦的巴黎《全民月刊》上連載,同年7月在莫斯科出版單行本。隨后,在國內多次印刷發行。
《陳云文選》第三卷因增補文稿27篇,時間下限從第1版的1985年9月延至1994年2月。1994年2月9日,同上海市委負責同志的談話,標題是《要維護和加強黨中央的權威》,是收入文選的陳云最后的一篇公開言論。
經過增補和修訂的《陳云文選》三卷本,共收入作者在各個歷史時期(近70年)的重要著作190篇、80多萬字,是迄今為止最為完整的一部陳云著作選集。
正當人民出版社趕印再版的三卷文選時,1995年4月10日,陳云離開了我們。
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在訃告中高度評價陳云光輝的一生和作出的業績,特別提到:“他的思想觀點,集中表現在他的三卷《文選》之中。他的著作是留給黨和人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1995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陳云文選》(1-3卷)和《陳云》畫冊出版暨紀念陳云同志誕辰90周年座談會。江澤民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陳云同志的業績和著作,他的思想、品德和風格,屬于我們偉大的黨,屬于我們偉大的國家和民族,他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1996年1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應人民出版社和香港三聯書店的要求,編出《陳云文選》一卷本。收入作者1949年至1994年的著作共80篇,均選自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經作者審定、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陳云文選》第一、二、三卷。全書著重反映陳云關于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等方面的思想理論。為便于讀者閱讀這些著作,編者做了題解、注釋和人名索引,書末附有作者的大事年表。同年7月,香港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0年后,2005年5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又編輯出版了三卷《陳云文集》,約130萬字,印數5500套。編者在出版說明中指出:陳云一生寫下了大量文稿,發表過許多講話和談話。其中最主要的著作,已經編入《陳云文選》一至三卷。此外,還有許多重要文稿和講話、談話記錄稿,對于深入研究陳云的生平和思想,對于繼往開來、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都是很有價值的。現經中央批準,將《陳云文選》以外的重要文稿,按照精選原則,選編成《陳云文集》出版。這些文稿多數沒有公開發表過。
其中,有些重要文稿,是《陳云文選》公開出版后收集到的。例如,《陳云文集》第一卷的開卷篇《關于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情況的報告》(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五日),是1996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在我國駐俄羅斯使館協助下,從俄羅斯國家檔案部門保存的有關共產國際檔案中找到的俄文記錄稿(原俄文記錄稿標題為《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書記處會議(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五日)史平同志的報告》,“史平”是當時陳云在莫斯科的化名——作者注),經中央編譯局翻譯成中文的稿子。這份記錄稿,詳細介紹了遵義會議前后的情況,同陳云撰寫的《遵義會議傳達提綱》和《隨軍西行見聞錄》一起,成為研究我們黨在長征時期這一段歷史的珍貴文獻。
作者簡介:陳群,原陳云同志秘書,原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
來源:“陳云紀念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