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偉大創新
本文作者:石仲泉(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創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要求,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使這些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時代課題有了科學答案。習近平對這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深邃思考和正確分析,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因此,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確立他在黨中央的核心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后,十九大修改的黨章就將回答上述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而形成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冠以習近平的名字——因為他是這個思想理論的主要創立者。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怎樣認識這些新的飛躍呢?二十大報告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集中體現在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所作的概括之中。這幾個文獻概括的內容十分豐富,包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很多。筆者綜合這些概括,對所包含的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集納比較,找出重中更重、新中更新的思想,特別是對那些原創性思想進行分析,通過了解它們創新性的程度,就能更加具體說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怎樣形成整體性系統性全局性飛躍的新度和高度。這里,主要論列下述13個方面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一、“兩個結合”思想的創新性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即“兩個結合”,是習近平在慶祝建黨百年大會講話中首次公開提出的。“決議”在論述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分別說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時都沒有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即沒有“兩個結合”這層意思。“決議”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部分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立時,沿用慶祝建黨百年大會講話中的“兩個結合”思想,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兩個結合”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源的一個重要定位。二十大報告在“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部分論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一個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的過程時,有兩段文字分別講了“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可視為對“兩個結合”的解讀。在講到“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時寫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我們必須“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只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這段話,實際上說明了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為什么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理由。這也凸顯當代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思想之源的原創性。“兩個結合”可視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新的飛躍”的傳統文化依據。
我們知道,自毛澤東思想創立以來,講黨的指導思想的形成,長時期是講“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即“一個結合”。慶祝黨的百年華誕以來講“兩個結合”,無疑是對“一個結合”的豐富和發展。“兩個結合”包括三方面內容,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具體實際(或中國具體實踐)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的歷史上講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及上述三者的,始于2001年7月1日江澤民在慶祝建黨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他說,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兩大成果,“既體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思想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經驗”。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創新理論,是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系。這樣,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之后新形成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也包括上述三者內容。“決議”講毛澤東思想等創新理論的形成,為什么沒有作“兩個結合”的概括而只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了這樣的定位呢?拙文以為,這與習近平的個人特質,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他的深刻影響和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評價有密切關系。二十大報告就此所論,是對習近平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系列論述的集中概括。習近平還說過:“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這是我國的獨特優勢。”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我們黨各個創新理論的主要創立者都有深刻影響,特別是對毛澤東的影響尤為厚重。他一生酷愛優秀傳統文化,善于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化古為今、點石成金;他的著作浸潤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墨香。但是,他本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可和評價沒有像習近平這樣作系列表述。毫無疑問,毛澤東思想蘊含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豐富內容。但是,他沒有作“兩個結合”的理論表達。筆者以為,這很可能是“決議”沒有對毛澤東思想等創新理論作這樣定位的重要考量。
從習近平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系列論述看,“兩個結合”是他深刻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和創造性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博大精深文化資源來解決現實問題的必然結晶。這將成為進一步開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一條重要創新路徑。
二、“黨的全面領導”思想的創新性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作為黨的總書記,始終牢記“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黨”這一要旨,殫精竭慮地思考怎樣加強黨的領導。“決議”概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個明確”內涵,第一個“明確”就是黨的領導,即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全黨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
黨的二十大報告論列新時代十年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所采取的16項戰略性舉措中,在講了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后,就講“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最高政治原則,系統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全黨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這里的表述比“決議”更加展開,其創新性思想,最重要的為這樣四條:
一是關于黨的全面領導的三個重大政治論斷。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三個重大政治論斷的前兩個論斷是習近平在2016年慶祝建黨95周年講話中提出的,第三個論斷是習近平在2015年2月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講的。他說:“在當今中國,沒有大于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這三個政治論斷是確立黨的全面領導的理論依據和精神砥柱。
二是明確提出“黨的全面領導”概念,并展開作了闡釋。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指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和全過程,完善保證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安排,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習近平在這次全會的講話中強調:我們治國理政的本根,就是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黨的領導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體現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國防軍隊、祖國統一、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各方面。哪個領域、哪個方面、哪個環節缺失了弱化了,都會削弱黨的力量,損害黨和國家事業。”在黨的重要文獻中,對黨的領導強調得這么實在具體,異常罕見。
三是辨析黨政關系,糾正關于“黨政分開”的不合適說法。習近平在這次全會講話中指出:“黨政關系既是重大理論問題,也是重大實踐問題。”處理好黨政關系,首先要堅持黨的領導,在這個大前提下才有分工,而且無論怎樣分工,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權力是不可分割的。不能簡單講黨政分開或黨政合一,而是要適應不同領域特點和基礎條件,不斷改進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要“增強黨的領導力,提高政府執行力”。這個辨析澄清了一個時期的不正確認識。
四是關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增強“四個意識”,最早是在2016年1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來的。隨后習近平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講話中強調:“全黨同志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切實做到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擔責、為黨盡責。”堅定“四個自信”,是在十八大報告提出“三個自信”基礎上,習近平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講話中首次提出的。此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成了固定話語。“兩個維護”源于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習近平同志是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這次全會制定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已經專節提出“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全黨必須“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已經蘊含“兩個維護”思想。從公開出版的中央文獻看,明確提出“兩個維護”概念是在2019年初。習近平說:“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嚴守政治紀律,在重大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必須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此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就成為規范性話語,使廣大黨員銘記在心了。
三、“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創新性
“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是習近平在2014年底提出的,從此形成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新時代以來經受住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起了重要作用。
“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創新性異常豐富,最重要的有三項:
一是“全面從嚴治黨”本身就是個重要的新思想。從嚴治黨是我們黨的一貫思想,也是我們黨與其他政黨的一個重要區別。習近平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將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推向了新階段。他解讀這個思想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全面”就是管全黨、治全黨,覆蓋黨的建設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部門,重點是抓住“關鍵少數”。“嚴”就是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治”就是從黨中央到基層黨支部都要肩負起主體責任。全面從嚴治黨,“不只是字面上的變化,更是實踐的發展、認識的深化”。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是十八大以來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最大推進器,是執政黨建設理論帶有標志性的重大創新。它既是我們黨的偉大創造,也是我們黨安身立命的法寶。只有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品格。也只有如此,中國共產黨才能長期執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因此,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與中國共產黨始終共生共存。
二是提出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的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重大發展。“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的思想是習近平在2014年10月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時明確提出的。他說:“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思想教育要結合落實制度規定來進行,“要使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為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也要使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成為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務實管用,突出針對性和指導性。”這個“緊密結合”思想,不是將毛澤東的思想建黨理論和鄧小平的制度治黨思想簡單相加,而是在科學綜合中賦予了新內涵。它包括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緊密結合。依規治黨是制度治黨的深化和擴展,要求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把執紀和執法貫通起來,把黨的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用紀律和規矩管住大多數,做到有規在先、抓早抓小,使全體黨員、干部嚴格執行黨規黨紀,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強化巡視監督,充分發揮從嚴治黨利劍作用;健全和完善監察制度,成立各級監察委員會,推進了中國特色國家監察體制的形成。以德治黨是思想建黨的具體化,強調加強思想理論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作為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用堅定理想信念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強調抓好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夯實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強調抓好作風建設,進行“三嚴三實”教育,使黨不但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有強大的人格力量。在建黨百年之際,習近平又提出弘揚作為中國共產黨精神之源的偉大建黨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鼓起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進一步豐富了思想建黨內容。
三是提出勇于自我革命,找到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為了保持它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百年奮斗征程中進行社會革命的同時不斷自我革命,并以自我革命推進社會革命。但是這個思想的明確提出卻是在新時代開展全面從嚴治黨之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除采取思想建黨、制度治黨、巡視礪黨、監察督黨等措施外,還非常強調作風強黨和反腐固黨。十八大閉幕后不到一個月,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就制定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此后,黨中央持之以恒正風肅紀,以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堅決整治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剎住了一些過去被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特別是以雷霆萬鈞之勢,開展史無前例的反腐敗斗爭,將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打虎”“拍蠅”“獵狐”多管齊下,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消除了黨、國家、軍隊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勇于自我革命的偉大斗爭精神不斷推動偉大的社會革命事業向前發展。習近平高度評價這場自我革命的偉大斗爭指出:“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的窯洞里給出了第一個答案,這就是‘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經過百年奮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的實踐,我們黨又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自我革命。”這個答案,對破解歷史周期率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使我們黨獲得了長期執政須臾不可或缺的安身立命之寶。
四、“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思想的創新性
“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一個非常突出的理論亮點。“中國式的現代化”理念,是鄧小平首先提出的。新時代以來,特別是2020年10月十九屆五中全會以來,習近平非常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新思想。他在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許多重要特征。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鄧小平同志說過:‘我們搞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我們建設的社會主義,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所推進的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國情的中國特色。”
黨的二十大報告多處論述“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要思想。它的創新性可以歸納為三點:
一是將中國式現代化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統領性的戰略部署,囊括了過去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許多帶有根本性的內容。報告論述新時代十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第三個戰略性舉措,就是這一條。習近平指出:“我們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科學完整的戰略部署,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明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確定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明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并緊緊圍繞這個社會主要矛盾推進各項工作,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報告將“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思想提到這樣的高度,它實際上成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別稱。
二是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有五大特征。這“五大特征”,最早也是在十九屆五中全會上講的,二十大報告論述得更加充分、更突出了重點。報告對第一大特征“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沒有再講它“將徹底改變世界現代化的版圖,在人類歷史上是一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而是強調它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始終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因循守舊,保持歷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這個修改彰顯了黨的底線思維。報告對第二大特征“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強調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凸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報告對第三大特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強調“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我們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同時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這里突出兩個文明建設,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久盼的心愿。報告對第四大特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一特征突出了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的一個重要著力點。報告對第五大特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強調“我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那種損人利己、充滿血腥罪惡的老路給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深重苦難。我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這一特征概括了非常耀眼的黨的外交工作特色。這“五大特征”論,是對我們黨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
三是強調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即“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里有一個怎樣認識“五大特征”和“本質要求”的關系。如果說“五大特征”論主要著力于中國式現代化是什么樣的現代化,擘畫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藍圖;那么“本質要求”論則著重說明怎樣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規劃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根本要求和目標路徑。這也充分說明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是個總攬全局的創新思想。
五、“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思想的創新性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新理念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的。習近平多次強調這個新理念。無論十九大報告還是第三個歷史決議,概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都有這個現代化。二十大報告在總結新時代十年來的工作成就和對未來五年規定的目標任務,也包含它。僅此,足以說明它的分量。
應當怎樣把握這個新理念、新思想的創造性呢?筆者看來,至少有三點:
一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然要求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習近平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認知。他在2014年2月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會議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開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國家治理體系問題,強調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這項工程極為宏大,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因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過去很少聽說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定位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個出乎人們意料的重大決策,即鄧小平說的那種“大政策”。也因此,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非同小可。習近平指出:“在改革開放四十多年歷程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習近平對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這個評價始終未變,即使將十八大定位為新時代的開端后也沒有改變這個評價。僅此,就說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思想具有特別的分量。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它能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涵。
二是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旨在深化全面改革而不只是經濟體制改革,但又要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同時,“決定”又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要“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因此,“決定”講了15個方面和領域的改革,屬于經濟體制方面的改革,不僅放在前面領銜,而且論列了5個方面和領域的改革,占要深化的全面改革的1/3。這就充分體現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要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的用意。但不少人的認知多看重經濟改革,乃至將它與全面深化改革簡單地畫上等號,對“決定”作了片面理解。為此,習近平對“決定”的解釋,將全面深化改革論述得非常全面、很有力度,不僅使人們對“決定”能正確理解,而且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性有更深刻認識。他指出: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國家治理能力則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因此,“全面深化改革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項改革”,“而是推進所有領域改革”,“從各個領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著力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這個導向完全正確,體現了系統思維的辯證性。
三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制定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就是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偉大成果。僅僅6年時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黨領導人民在新中國70年來、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國家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積累的經驗、形成的原則等作了系統總結。它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明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構筑起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制度建設的基本框架。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首先勾勒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宏偉格局,它包括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達13個類別,遍及治黨治國治軍的各個領域,集40多年來探索制度改革和建設成果之大成,初步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其次,第一次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方方面面的顯著優勢,不僅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更為全面的依據,而且使構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和國家治理體系有了強力理論支撐。再次,構筑的13個類別制度不是平列的,黨的領導制度被定位為最重要的根本制度,對其他制度建設具有統帥意義,是“1+12”制度格局。所謂“1”,即將 “黨的領導”定位為“根本制度”,并將其明確為“制度體系”,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首要制度。其他12個方面的制度,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領域的制度和體制機制,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等各個方面。黨的領導作用貫穿于這些制度之中,凸顯了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對其他各方面制度建設的統帥意義。這些制度的功能各異,組合在一起,就使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相互銜接、相互聯系的制度體系,使黨的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有銅墻鐵壁的制度保障。
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理念和“江山就是人民”思想的創新性
這三條關于“論人民”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毛澤東關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闡發和引申,但從其提出的視域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來看,具有原創性。習近平本人非常重視這三個關于“論人民”思想。十九大報告和第三個歷史決議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的概括都有“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首次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新思想后,無論在第三個歷史決議中還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都論及了這個思想。這也足以說明三個“論人民”思想的創新性!
關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創新性。這個新思想是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的。“建議”提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必須遵循的六條原則,在頭條中指出: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此后,習近平不斷強調這個思想。它的創新性可從第三個歷史決議和二十大報告對它的表述來認識。“決議”將它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第三個內涵,指出:“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二十大報告有三處講到它:一是論述新時代十年成就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的第10項,就是“我們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二是在論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把握重大原則的第三條,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三是在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部分講到要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時,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從上面所引論述不難看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創新性,歸根結底在“發展”二字,重點在“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二十大報告三處具體內容,都是旨在增進人民福祉、推動人的全面發展。這就是說,“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泛指的表述,而是有具體指向的用語。如果將上面所引論述換用別的話語,顯然會感到不合適、不精準。這就是它的不可替代的創新性。
關于“堅持人民至上”理念的創新性。這是習近平在2020年春武漢發生重大疫情時提出的。他在這一年5月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講到怎樣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時介紹了提出這個理念的情況: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對黨的奮斗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但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號,必須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這就是,“堅持人民至上”,“在重大疫情面前,我們一開始就鮮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們在全國范圍調集最優秀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此后,他對這個理念的認知度愈益提高。在第三個歷史決議中,有兩處突出這個理念。一是在論列黨中央出臺的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時,指出:“二〇二〇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果斷決策、沉著應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周密部署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舉全國之力實施規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二是概括我們黨百年奮斗十大歷史經驗的第二條就是“堅持人民至上。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二十大報告在論述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部分講到怎樣堅持理論創新時,頭條就是“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我們要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為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使之成為指導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就上面所引習近平對“堅持人民至上”理念的論述言,應當說有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引申和提升之意。它的創新性就在“至上”二字,將唯物史觀的“人民”地位提到至高無上的高度,屬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范疇。它進一步豐富了我們黨的“論人民”思想。
關于“江山就是人民”思想的創新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個重要思想,不少讀者是從習近平在慶祝建黨百年大會講話中第一次聽到的,當時就產生了轟動效應,紛紛贊頌這個新思想講得好,站位高。其實,這個思想是在2021年6月25日的講話中提出的:“我反復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就是要告誡全黨同志,對我們這樣一個長期執政的黨而言,沒有比忘記初心使命、脫離群眾更大的危險。只要我們始終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與共,人民就會鐵心跟黨走,黨就能長盛不衰。全黨同志要從黨的百年奮斗史中不斷體悟初心使命,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矢志不渝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這段話充滿了對人民熱愛的熾烈之情。我們雖然難以考察習近平何時感悟的這個思想,但《習仲勛傳》中的一段話可以作為了解習近平這個思想的歷史淵源。該書講到習仲勛在1999年10月1日出席新中國成立50周年慶典活動時對江澤民談他的激動心情說:“這個盛況、這種場面,充分顯示了人民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習仲勛的這個思想是否對習近平講過,不得而知,但可以作為研究習近平何以有這個思想的參據。習近平始終將人民視為我們黨的生命之根、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他在許多講話中是這么說的,在慶祝建黨百年大會上的講話中也是這么展開論述的。第三個歷史決議總結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第二條講“堅持人民至上”也強調了這個思想。該條指出:我們只要“始終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夠領導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更大勝利”。在二十大報告第九部分講“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中,領銜語就用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從以上所引習近平的論述不難看出,這個思想是立論性、統領性、理論性很強的話語。它的創新性就在“江山”二字。它將“江山”與“人民”畫了等號,即將兩者一體化了,從而也將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的思想提升到了極致。這在馬克思主義的辭典中很難再找到同等內涵的詞語。從中國傳統文化視角言,“江山就是人民”可看作將古代的“江山社稷”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范例。
七、“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思想的創新性
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個重要新思想。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十九大報告有許多新思想新論斷新提法,但是改變過去所作的重大歷史判斷和理論認識的,只有這一個。就新時代十年言,它也是改變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一些全局性論斷分量最重的一個。實踐證明,這個新的主要矛盾思想的提出是正確的、適時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由“八個明確”擴充為“十個明確”,但對主要矛盾的表述一字未改。二十大報告論及“主要矛盾”也堅持十九大的規范性表述,只是將其目標指向由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升到“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
怎樣認識“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思想的創新性呢?體悟它的創新性的維度很多,筆者講三點:
一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適時反映了我國社會發生的歷史性巨變。十九大前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定位,最早是黨的八大講的。1956年黨的八大決議指出: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這是符合那時情況的正確論斷。改革開放以后基本恢復黨的八大關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論斷,但與時俱進地作了新的表述。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第二個歷史決議指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從那以后直至十九大前,一直沿用這個論斷。但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不斷變化,再固守40多年前的認識,與我國的現實情況反差太大。從社會生產端看,長期存在的短缺經濟和供給不足的狀況已根本改變。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據此,再簡單地講“落后的社會生產”顯然不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從社會需求端看,習近平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據此,再只講“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也不能真實反映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多元化追求。因此,必須改變對原來主要矛盾的表述。這是其一。其二,當前我國社會存在的主要問題,從全國來看,是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講發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地區各領域的發展不平衡;講發展不充分,主要指在一些地區、領域還有發展不足、存在許多短板。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因此,需要改變40多年來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新的論斷完全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實際情況。
二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論斷,沒有改變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宏大歷史方位。當歷史進入21世紀我國實現總體小康后,學界就提出是否改變主要矛盾的表述問題,黨中央也在思考之中。除了條件和時機的考量之外,還有一個顧慮是涉及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斷是否要跟著改變。這是一個涉及對我國基本國情認識的更宏觀更長遠的重大政治判斷。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固化思維,就是將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與對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斷緊緊地捆在一起,似乎一改就得都改。十九大報告的高明之處就在于,解開了長期存在的這個“死結”,將兩者“松綁”,只改對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不改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的論斷。這是思想的一大解放,也是理論認識的重要創新。為什么不改變而要堅守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的論斷呢?因為我國經濟社會的面貌盡管有歷史性的巨大變化,但還沒有完全改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許多特征,只能說在繼續改變過程之中。比如,十九大報告中所講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社會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等。黨和國家解決這些問題,讓人民群眾滿意,還需要相當長時間。習近平指出:“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三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目標指向有了很大升華。二十大報告對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目標指向的表述,由十九大報告講的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改為“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這是理論認識的一大跨越。什么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習近平在慶祝建黨百年大會講話中首次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第三個歷史決議進一步強調它的世界意義,指出:“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從習近平對“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以上論述來看,它比“共同富裕”的內涵更豐富、外延更寬泛,它的境界更高一些、意義更宏大一些。二十大報告將“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作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目標指向,顯然有提升意味。這也是其創新性所在。
八、“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思想的創新性
黨的二十大報告無論在闡述十九大后五年的重大成就還是新時代十年來的歷史性變化,以及在分別講各領域、各方面的情況時,凡經濟建設的“引領語”都是“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三個概念是新時代以來根據實踐需要和總結實踐經驗提出的。下面分別論之。
(一)關于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黨中央在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習近平解釋道:“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理論和實踐上有新的突破,對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發展理念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這五大發展理念不是憑空得來的,是我們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也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這次全會強調,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這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個發展理念貫徹不到位,發展進程都會受到影響。全黨同志一定要提高統一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
此后,習近平對新發展理念的認識不斷深化和升華。十九大報告不僅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的概括中包含有新發展理念,而且在報告第五部分專講“貫徹新發展理念”。2021年1月,習近平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許多重大理論和理念,其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于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于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全黨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第三個歷史決議進一步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面臨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復雜局面,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黨中央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不能簡單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必須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2022年3月,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提出堅持五條“必由之路”,又將貫徹新發展理念提到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的新高度。還指出:“只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提高我國發展的競爭力和持續力,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主動、贏得未來。”基于以上認知,二十大報告多處論述新發展理念,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它。報告在講新時代十年來取得的16項重大成就時,第5項就是“我們提出并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整個報告共15部分,其中第4部分就是以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為核心,以“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標題,專章論述經濟建設問題。這說明它成了統領經濟工作的綱。正因為它的分量非同一般,二十大報告在最后總結強調包括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內的五條“必由之路”時指出:“這是我們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緊要的規律性認識,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領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巍巍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于經濟建設方面原創性思想的重要標識。
(二)關于新發展格局
這個新概念比新發展理念的提出晚五年。它是2020年4月習近平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首次講的。一個月后,他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委員聯組會上指出: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經濟發展前景向好。“我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擁有1億多市場主體和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類專業技能的人才,還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正處于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投資需求潛力巨大。”這個巨大潛力非常有利于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少人對此缺乏足夠認識,他在多個場合強調這個思想。在是年10月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他指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于我國比較優勢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
它的創新性主要在于:一是體現了對我國客觀經濟規律和發展趨勢的自覺把握,牢牢地掌控著經濟發展的主動權。習近平指出: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制造業第一大國,國內經濟循環同國際經濟循環的關系客觀上早有調整要求。“在當前國際形勢充滿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的背景下,立足國內、依托國內大市場優勢,充分挖掘內需潛力,有利于化解外部沖擊和外需下降帶來的影響,也有利于在極端情況下保證我國經濟基本正常運行和社會大局總體穩定。”二是有利于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發展理念,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習近平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攻克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這就需要造就更多國際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有利于“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三是加快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我國作為擁有14億多人口的世界大國,制造業是我國經濟命脈所系,為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習近平指出:“要把增強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著力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加快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逐步在關系國家安全的領域和節點實現自主可控”。四是推進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在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形勢下,習近平多次表示,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我國會更加開放,擴大高水平開放。“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開放的春風溫暖世界!”兩年來,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等一系列擴大開放戰略,我國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三)關于高質量發展
這是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的。報告指出: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根本體現,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它的重要性,第四部分以“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題,專章對它論述指出:我們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樣一個實踐創新思想,對于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由經濟大國加快走向經濟強國具有重大意義。
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市場和政府關系”思想的創新性
我國提出創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整整30年。但是直到二十大召開前還有不少噪音,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持懷疑乃至否定態度。這里很有必要重溫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全面深化改革決定時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給予高度評價的一段論述。他說:“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這是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的一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解決了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長期沒有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二十多年來,我們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個目標,推進經濟體制以及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實現了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飛躍,極大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極大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發展,極大增強了黨和國家生機活力。”習近平用“三個實現”和“三個極大”來高度評價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作用,是極其罕見的,至今還振聾發聵。
二十大報告第四部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首先要求“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顯然,這是在充分肯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前提下,才提出并強調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問題。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什么是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怎樣構建它呢?報告對它作了充分說明。就創新性思想言,筆者講三點:
(一)關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這是進入新時代后,全面深化改革首先碰撞的一個重大理論觀點,也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先要解決的一個重大理論難題。黨的十四大決定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這在當時是個重大的理論突破,具有驚世駭俗意義,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究竟怎樣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系,卻是一個需要不斷解決予以科學定位的問題。從十四大到十八大,黨和政府都在不斷強化和擴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正是有了20多年逐步深化和擴展的基礎,十八屆三中全會才明確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是黨的理論認識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習近平解釋黨中央作出這一重大決策的考量時指出:“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作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黨全社會樹立關于政府和市場關系的正確觀念,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轉變政府職能,有利于抑制消極腐敗現象。”
(二)關于“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在講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時,往往加個限定語“在國家宏觀調控下”,這是指政府的作用。怎樣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呢?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制訂和執行宏觀調控政策,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同時,要培育市場體系、監督市場運行和維護平等競爭,調節社會分配和組織社會保障,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國有資產和監督國有資產經營,實現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在總結20年來實踐經驗后對怎樣“宏觀調控”作出的更為明確的規定。它指出:“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這里講的八個方面將“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升到新境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是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矛盾統一體。市場和政府各自明確職責,各就其位,各展其長,就能形成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三)關于“健全資本市場功能”
二十大報告要求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12條要求的最后一條就是健全資本市場功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依法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資本市場不規范是最近幾年凸顯的一個新問題,也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的重大問題。習近平指出:這既是一個重大經濟問題,也是一個重大政治問題;既是一個重大實踐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理論問題。他敏銳地及時地抓住資本市場的無序擴張進行治理,從理論和實踐上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舉措。最重要的有以下三點:
一是加強新時代條件下資本理論研究,深化對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的認識。習近平指出:“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造。既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必然會產生各種形態的資本。資本主義社會的資本和社會主義社會的資本固然有很多不同,但資本都是要追逐利潤的。”“我們要探索如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資本的消極作用。近年來,由于認識不足、監管缺位,我國一些領域出現資本無序擴張,肆意操縱,牟取暴利。這就要求規范資本行為,趨利避害,既不讓‘資本大鱷’恣意妄為,又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功能。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和經濟問題。”
二是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為資本設置“紅綠燈”。現階段,我國存在國有資本、集體資本、民營資本、外國資本、混合資本等各種形態資本。習近平指出:“各類資本都不能橫沖直撞。要防止有些資本野蠻生長。要反壟斷、反暴利、反天價、反惡意炒作、反不正當競爭。要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正確處理不同形態資本之間的關系,在性質上要區分,在定位上要明確,規范和引導各類資本健康發展。”同時,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繼續完善我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功能,為各類資本發展釋放出更大空間”
三是全面提升資本治理效能,加強資本領域反腐敗。習近平指出:要探索創新,增強資本治理的針對性、科學性、有效性,健全事前引導、事中防范、事后監管相銜接的全鏈條資本治理體系。“加強資本領域反腐敗,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堅決打擊以權力為依托的資本逐利行為,著力查處資本無序擴張、平臺壟斷等背后的腐敗行為”。“促進各類資本良性發展、共同發展,發揮其發展生產力、創造社會財富、增進人民福祉的作用。”
這些思想都是原創性的,是當代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的最新成果。
十、“扎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思想的創新性
二十大報告第一部分回顧過去五年工作的開頭語講到政治建設和法治建設的工作成就,就是用的“扎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表述。報告在論列新時代十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時,也強調:“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加快建設,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更為堅實,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面。”據此,講講“扎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思想的創新性。
(一)關于“扎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創新性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2019年11月初習近平在上海考察時講的。他指出: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2021年他在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段表述已將它作為解決主要矛盾的一個重要內容了。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并且,在講中國式現代化時,還將“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作為一個“本質要求”。習近平對其重要性的不斷提升,就可見它的創新性達到何等程度。對它的創新性可以從多個維度分析,這里也講三點:
一是它體現了對我國政治制度和政治發展道路認識的升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堅持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制度等根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不斷豐富和拓展其體制機制,形成全面、廣泛、有機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構建起多樣、暢通、有序的民主渠道。習近平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深化對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
二是它是我們黨創造的比資本主義國家更高更切實的民主的體現,凸顯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屬性。1980年8月鄧小平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著名講話中,提出了這個重要思想。改革開放以來,也確實創造了比資本主義國家更高更切實的民主制度。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人民民主的旗幟,堅持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全體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
三是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作用,使之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這是習近平很強調的一點。他指出:人民民主的真諦是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我國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這“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共同構成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特點”。“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協商民主體系,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健全各種制度化協商平臺,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綜上所述,全過程人民民主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創造性發展。
(二)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思想的創新性
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全面依法治國是十八大以后不久提出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制定《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從此成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十九大報告和第三個歷史決議概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時,都將“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列入其中。隨著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任務越來越緊迫,也愈益要求開拓創新。目前,新時代十年來,全面依法治國已經有許多創新,最主要的創新性為這樣四點:
一是明確和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核心內容,不斷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習近平指出: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有一條貫穿全篇的紅線,這就是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一個管總的東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在治國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堅持從我國實際出發,但“要學習借鑒世界上優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他還明確指出:“我們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決不照搬別國模式和做法,決不走西方所謂‘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的路子。”“‘黨大還是法大’是一個政治陷阱,是一個偽命題”。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我們說不存在“黨大還是法大”的問題,是把黨作為一個執政整體、就黨的執政地位和領導地位而言的。“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國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法治最大的區別。”這就指明了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正確方向。
二是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展現全面依法治國重要特點。習近平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落實好,把法治中國建設好,“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強調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既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治國理政規律的深刻把握”。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是我國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又一個重要特點。習近平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相輔相成,法治國家是法治建設的目標,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重點,法治社會是構筑法治國家的基礎。”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就是要“不斷提高依法執政能力和水平,不斷推進各項治國理政活動的制度化、法律化”。
三是強調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健全和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法治體系。2014年設立國家憲法日,2015年實行憲法宣誓制度,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創。習近平指出:憲法集中體現了黨和人民的統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國家意志的最高表現形式。“可以說,憲法是國家布最大的公信于天下。”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直強調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我們把實施憲法擺在全面依法治國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工作,維護憲法法律權威。針對一種糊涂觀念,他特別指出:“我們講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同西方所謂‘憲政’有著本質區別,不能把二者混為一談。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就包括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不動搖,堅持憲法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不動搖。”“我們要以憲法為最高法律規范,繼續完善以憲法為統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十年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法治體系日趨完善。
四是民法典的編纂完成和頒布實施,是全面依法治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法治體系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也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于2020年5月末發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它從1954年首次啟動算起,編纂之路長達66年。習近平指出:民法典共7編1260條、10萬多字,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條文最多、體量最大、編章結構最復雜的一部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新時代十年來,全面依法治國的上述新思想新舉措,對我國法治建設起了巨大作用。目前,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
十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增進民生福祉,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思想的創新性
這一部分涉及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多方面內容。二十大報告是在四個專題分別論述的。但是,它們都屬于推進人的全面發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追求目標,有不少共同點,因而合在一起講這些思想的創新性。
(一)關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創新性
二十大報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沒有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放在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中分別論述,而是單獨列出一章專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這個改變本身就具有創新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這段引論,實際上說明了為什么作創新安排的考量。這個安排強調“三個第一”和“三大戰略”,旨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短板比較突出。要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就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高國民整體素質。要求堅持創新驅動,就是要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加強基礎研究,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就是要完善人才戰略布局,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這個創新設計,既堅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又強調了三者之間的有機聯系,通過協同配合、系統集成,共同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開辟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開創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發展的新局面。
(二)關于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創新性
習近平非常看重文化自信,在2014年2月下旬的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就提出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自信。兩年后,他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講話中首次將文化自信與此前講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一起并列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四個自信”。這是一個與“四個全面”同樣具有戰略性的重大創新。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說明了提升“文化自信”的理由。二十大報告以“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為題,強調“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其創新性不少,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
一是將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根本制度,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習近平強調,意識形態是一項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極端重要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削弱。“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新時代十年來,不斷培育壯大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
二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慶祝建黨百年大會上,習近平提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升華到新境界。他指出:我們“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黨和國家事業全新局面提供了強大正能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成為引領文化建設的 “頭雁”。
三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習近平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也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重點展示中國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的文明大國形象”。這是新時代以來面臨的一個新問題,也是習近平親自抓的一個重點問題。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在世界上提高了國際話語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影響力傳播力顯著增強,富有魅力的中國形象、中國故事愈益閃亮。
四是倡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習近平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我國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新時代以來,那些文藝亂象得到根本性轉變,我國文藝園地呈現出繁榮發展的生動景象,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得到很大豐富。
(三)關于增進民生福祉思想的創新性
習近平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伊始就宣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銘記初心,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旨在在發展進步中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此,習近平大力推進社會建設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并將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納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增進民生福祉的新理念新思想也很多,這里著重講三點:
一是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十九大提出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以后,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成為黨中央的優先考量。習近平指出:“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新時代十年來,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4億多人跨入中等收入群體行列,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國家。
二是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藥衛生、住房等為主要內容的基本民生,是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習近平指出:要抓住這些問題“實打實地做,循序漸進地推”。“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要采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實實在在幫群眾解難題、為群眾增福祉、讓群眾享公平。”十年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基本養老保險高度覆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健康中國戰略有序推進。人民群眾享受改革紅利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
三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長期以來,確保社會穩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的工作稱為社會管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積累了進行社會管理的豐富經驗。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首次提出“社會治理”全新概念。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雖然是一字之變,卻體現了黨對社會運行規律認識的深化,展示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的新理念。習近平指出:“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十年來,黨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得到有效遏制,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階段性成果,平安中國建設邁向更高水平,續寫社會長期穩定奇跡,開創了“中國之治”新局面。
(四)關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思想的創新性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把它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容,而且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列入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和本質要求。習近平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其創新性思想主要為:
一是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不小成績。但是由于多年的粗放發展,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也較多。新時代以來,習近平多次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我們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堅持這樣的指導思想,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二是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引領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這是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原創性理念。它凝聚了習近平對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長期思索,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對黨中央緊抓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包括這樣一些新思想、新戰略: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進綠色發展;堅持良好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認知,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是為了民生;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尋求新的治理之道;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證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見效;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踐行這樣全新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愈走愈寬廣。
三是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雙碳”目標,讓生態文明理念和實踐造福各國人民。歷史進入21世紀,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已成國際潮流。習近平指出:綠色經濟已成為全球產業競爭制高點,圍繞生態環境問題的大國博弈十分激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我們要把“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這些年來,黨帶領全國人民從思想、法律、體制、組織、作風上全面發力,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進行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不斷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等多項制度,修訂相關法律法規,著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已初顯格局。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目標,體現負責任大國的時代擔當。
新時代十年,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增進民生福祉,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思想所發生的顯著變化,是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名片。
十二、實施“總體國家安全觀”、“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 的創新性
二十大報告共15個部分,國家安全和軍隊建設各為一部分。同時,報告論述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要求時又將“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全面加強,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列在一起,說明它們內容比較接近。這里,講它們的創新性也并為一題論之。
(一)關于實施“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思想的創新性
十九大報告未專列一部分講維護國家安全問題,而是放入社會建設部分作為一個“目”論述的。二十大報告將其提升單獨講,這本身就是創新。習近平在2020年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十四五”規劃的“建議說明”中指出:“建議稿”在征求意見的過程中,各方面提出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其中一條就是把維護國家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實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等方面內容。據此,“建議稿設置專章對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等作出戰略部署,強調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筑牢國家安全屏障”。這應當是二十大報告將其設置專章的由來。這里講四個創新性思想:
一是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創新理念。2014年4月中旬,習近平在新成立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就提出:“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新特點新趨勢,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十九大報告將這個創新理念列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什么是“總體國家安全觀”呢?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完善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制,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這就是對它的科學概括,但它不是抽象的空泛概念。第三個歷史決議指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涵蓋政治、軍事、國土、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生態、資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諸多領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早已把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我們黨鞏固執政地位、保證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二是推出“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思想。習近平在2020年12月一次講話中提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要求時指出:“堅持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強法治思維,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提高運用科學技術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不斷增強塑造國家安全態勢的能力。”這些年來,黨中央著力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設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以及法治體系、戰略體系和政策體系,建立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和應急管理機制。同時,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注重防范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重大風險,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鞏固國家安全人民防線,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頂住和反擊外部極端打壓遏制,開展涉港、涉臺、涉疆、涉藏、涉海等斗爭,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國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強,經受住了來自各個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證。
三是強調牢牢把握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筑牢國家生物安全屏障。進入新時代以來,糧食安全一直成為廣大人民群眾非常關心的問題,習近平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指出:糧食安全是戰略問題,“國際形勢復雜嚴峻,確保糧食安全的弦要始終繃得很緊很緊”。黨委和政府要負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飯碗要一起端、責任要一起扛。此乃國之大者!”他還強調:“生物安全關乎人民生命健康,關乎國家長治久安,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要“加強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切實筑牢國家生物安全屏障”。這些年來,黨中央把加強糧食安全和生物安全建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納入國家安全戰略,頒布實施生物安全法,出臺國家生物安全政策,積極應對生物安全重大風險,舉全黨全國之力打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生物安全取得歷史性成就,“舌尖上的中國”安全有了充分保障。
四是堅持構建大安全格局,牢牢掌握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新時代以來,國際形勢嚴峻復雜,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習近平指出:“認清國家安全形勢,維護國家安全,要立足國際秩序大變局來把握規律,立足防范風險的大前提來統籌,立足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大背景來謀劃。”不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我們要“堅持以全球思維謀篇布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把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面對嚴峻復雜形勢,我國加快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長臂管轄”機制,完善國家安全力量布局,構建全域聯動、立體高效的國家安全防護體系。同時,堅持推進共同安全,推動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全球安全觀,加強國際安全合作,完善全球安全治理體系,提出了中國方案。面對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爭,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以堅定的意志品質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國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強。
(二)關于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創新性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緊緊圍繞新時代建設一支什么樣的強大人民軍隊、怎樣建設強大人民軍隊這個根本問題,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的戰略思想,形成習近平強軍思想。這是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的集中體現,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強軍思想明確了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開拓了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開創了強軍興軍新局面,是引領軍隊現代化踏上新時代新征程的科學指針。它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對于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內容豐富,創新量大,這里只能論述幾個宏觀性的新思想:
一是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這是對新時代人民軍隊建設的定位。這個定位是習近平講中國夢也是強軍夢三個月后講的。十九大報告和第三個歷史決議都將這個強軍目標列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核心內涵。為什么這樣定位?習近平指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聽黨指揮是靈魂,決定軍隊建設的政治方向;能打勝仗是核心,反映軍隊的根本職能和軍隊建設的根本指向;作風優良是保證,關系軍隊的性質、宗旨、本色。全軍要準確把握這一強軍目標,用以統領軍隊建設、改革和軍事斗爭準備,努力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這個目標定位,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重大創新,是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軍事思想的新飛躍。
二是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的戰略思想。習近平就任軍委主席以來,始終強調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發揮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鍛造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過硬部隊,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要把戰斗力標準在全軍牢固立起來。我軍根本職能是打仗,戰斗力標準是軍隊建設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政治工作必須保障戰斗力標準在軍隊建設各個領域、各項工作中貫徹落實。”這樣,政治建軍方向十分明確,政治建軍內涵有了新的升華。改革強軍,是決定軍隊未來命運的關鍵一招,要求建立起新的領導管理體系和作戰指揮體系,實現人民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的整體性、革命性重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這次強軍改革,在近百年建軍史上也具有里程碑意義。科技強軍,最重要的是加快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和武器裝備現代化。加快軍事理論現代化,首要的是深刻領悟貫徹習近平軍事戰略思想,發展具有我軍特色、符合現代戰爭規律的先進作戰理論。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聚力國防科技自主創新,打造更多克敵制勝的戰略“鐵拳”,牽引帶動武器裝備建設實現體系躍升。人才強軍,就是著力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著力集聚矢志強軍打贏的各方面優秀人才,加緊構建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實現軍事人員現代化。依法治軍,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加強法治精神教育,加快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全軍政治軍事素質顯著提高。
三是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這是二十大報告為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勇毅奮進而提出的要求。新時代以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軍事革命日新月異,必須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人民軍隊。習近平指出: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把握強國強軍時代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的重大任務”;“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以更強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二十大作出實現強軍目標的戰略安排,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具有世界一流軍隊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
十三、“堅持胸懷天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思想理論的創新性
二十大報告在論述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時講的第六個“必須堅持”,就是“必須堅持胸懷天下”。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我們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積極回應各國人民普遍關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我們真誠呼吁,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如果要講“天下觀”,這就是習近平新時代的天下觀。習近平新時代天下觀的核心理念能作多種概括。筆者以為“堅持胸懷天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三者可作主要代表。這三個理念都有原創性思想要素。
(一)關于“堅持胸懷天下”理念的創新性
“胸懷世界”,這是相當長時期的慣用話語。2017年9月初,習近平到38年前在福建工作第一站的廈門參加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他在開幕式上的講話以“胸懷天下、立己達人”立論,闡述了要有像“廈庇五洲客,門納萬頃濤”那樣天下觀的“金磚合作發展”篇。從“胸懷世界”到“胸懷天下”,看起來是概念表述之變,但卻更加凸顯中華民族“協和萬邦”“天下大同”獨特的精神標識,更加展現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人文底蘊。
2021年7月上旬,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高度將新時代以來我們黨堅持胸懷世界的戰略作了深刻論述,可以視為其天下觀的要義。他指出:“人類是一個整體,地球是一個家園。面對共同挑戰,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人類只有和衷共濟、和合共生這一條出路。”怎樣擔當起為人類謀進步的歷史責任,他強調了五點:一是擔負起引領方向的責任,把握和塑造人類共同未來。二是擔負起凝聚共識的責任,堅守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三是擔負起促進發展的責任,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國人民。四是擔負起加強合作的責任,攜手應對全球性風險和挑戰。五是擔負起完善治理的責任,不斷增強為人民謀幸福的能力。他表示,“中國共產黨愿繼續同各國政黨和政治組織一道,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這里雖然是講世界政黨的歷史責任,但也是他代表我們黨講的天下觀的根本內核。
(二)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創新性
習近平任總書記不久,就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二〇一三年,我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這一倡議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支持和贊同,正在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同時也成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外交工作的著力點。在十九大報告和二十大報告中,凡講對外關系的用語乃至標題,前綴語都有變化,但后綴語都落腳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十九大報告和第三個歷史決議,概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時,都表述為“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二十大報告概括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也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列入其中。這充分說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外交的主題曲,也是習近平天下觀的核心內容。
習近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創新性,最重要的有三點:
一是明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本質內涵。習近平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后,對這個理念作過多次簡明通俗解釋,并不斷深化其內涵認知。他的簡明解讀,最有代表性的,一次是2014年3月下旬,他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時說:“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所組成的世界里,各國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再一次是2017年12月初,他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講話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系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對構建什么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他在聯合國總部作了兩次演講,可視為對其內涵認知深化的代表。第一次是2015年9月下旬在美國紐約參加聯合國成立70周年峰會時,他系統闡述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布局和路徑,提出“五位一體”的本質要求,即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他呼吁:“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讓鑄劍為犁、永不再戰的理念深植人心,讓發展繁榮、公平正義的理念踐行人間!”第二次是2017年1月中旬,他在聯合國日內瓦萬國宮的演講中,進一步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他說,我們一起“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命題”,就是“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中國愿同廣大成員國、國際組織和機構一道,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他全面闡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五大內涵,指出:一要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二要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三要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四要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五要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這五大理念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描繪了宏偉藍圖。兩個月后的3月17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載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二十大報告重申了這五大內涵。
二是提出“一帶一路”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2013年秋,習近平先后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他本人后來說:“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四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有關各國實現共同發展的巨大合作平臺。”2017年5月和2019年4月,在習近平主持下,我國成功舉辦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近10年來,“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秉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目標,發展成為實實在在的國際合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截至2022年7月底,我國已經同149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二十大報告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我國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三是已推動構建多種形式多個層面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久,在涉外的多個場合,無論是出國訪問還是在國內召開的國際會議上,都與友好國家和國際組織構建這樣那樣的命運共同體。他多次指出: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致力于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并且強調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經過不斷努力,在國家間,我國同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撾、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構建了命運共同體;在地區間,我國已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亞太命運共同體、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中非命運共同體、中阿命運共同體、中拉命運共同體等;與國際組織合作方面,我國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海洋命運共同體等。這樣,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區域性命運共同體、國際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路徑。這亦誠如他在日內瓦萬國宮所說:“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也是一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實現的目標。”
(三)關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思想的創新性
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真誠呼吁:“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隨后在率領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發表講話,他指出:新征程上, “我們將同各國人民一道,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持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上,在黨代表大會這樣莊嚴場合和率領新當選的中央政治局常委與廣大中外記者見面會上這樣稀有時刻,他連續講“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開創了歷史紀錄,也開啟我們黨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高度解放思想的風氣之先。
曾幾何時,我們黨嚴肅批判“普世價值”論。習近平在2013年8月揭露“普世價值”論的政治圖謀指出:“敵對勢力在那里極力宣揚所謂的‘普世價值’。這些人是真的要說什么‘普世價值’嗎?根本不是,他們是掛羊頭賣狗肉,目的就是要同我們爭奪陣地、爭奪人心、爭奪群眾,最終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這個批判非常深刻,一針見血地將西方敵對勢力的險惡用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弘揚了時代的正能量。但是,廣大人民群眾不知底里。“普世價值”是“陰謀論”,世界上還有沒有人類共通的價值觀呢?若沒有,各國人民怎么往來交流形成共識呢?這是一個時期以來人們深感困惑的疑問。時隔兩年后,習近平回答了這個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科學之問。他在2015年9月美國紐約舉行的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上講話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這樣,人們的思想困擾消除了,許多外國人對中國人的不解之惑得到化解。
此后,習近平多次講述全人類的共同價值,甚至可以說是在普及這個非常基本但一個時期以來卻深深避諱的價值觀念。2021年7月,他在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講話中堅定明確地指出:新的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將繼續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目標前進!”5天后,他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發表講話作了展開論述,指出:“我們要擔負起凝聚共識的責任,堅守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各國歷史、文化、制度、發展水平不盡相同,但各國人民都追求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我們要本著對人類前途命運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倡導者,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價值實現路徑的探索,把全人類共同價值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現本國人民利益的實踐中去。”第三個歷史決議作了簡明概括:“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引領人類進步潮流。”2022年5月,他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體學習時又從中國歷史角度繼續論述這個問題,指出: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要堅持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自身發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這樣反復地宣傳“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主要是擁據三個制高點,使其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支撐。一是擁據科學真理的制高點。他指出:“縱觀歷史,任何國家試圖通過武力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最終都是要失敗的,歷史上那些不可一世的帝國如今都成了過眼煙云。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中國正是基于這條歷史鐵律,堅定不移地倡導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不遺余力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二是擁據人類道義的制高點。他在2015年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講話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共向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近4000億人民幣援助,派遣60多萬援助人員,其中700多名好兒女為他國發展獻出了寶貴生命。中國先后7次宣布無條件免除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到期無息貸款債務。中國積極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大洋洲的69個國家提供醫療援助,先后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提供援助。但是,消除貧困依然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全球性挑戰。為此,他代表中國政府重申對全球減貧事業的堅定承諾,繼續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共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斗!”中國這樣長期對欠發達國家的無私援助,倡導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就擁據了人類道義的制高點,從而使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擁有強大精神力量。三是擁據歷史文明的制高點。他說,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一個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中來進行基因測序。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中華文明,始終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國人民的血脈之中。中國自古就提出了“國雖大,好戰必亡”的箴言。“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化干戈為玉帛”“國泰民安”“睦鄰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傳。“中國歷史上曾經長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但沒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國的記錄。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對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這樣,中國就擁據以“和平”為首要內涵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制高點。這也是駁斥“中國威脅論”的有力歷史依據。
當代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個色彩斑斕、絢麗多姿的理論寶庫。它的上述創新性思想是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巨大豐富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最新碩果。
歷史車輪滾滾奔馳。實踐發展沒有止境,時代前進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在向第二個百年目標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新征程上,增強歷史主動,堅定理論自信,一定會繼續譜寫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瑰美華章。
(原載《中共黨史研究》2022年第6期,注釋從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