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秀: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初秋的百坭村,山坳間的橘林已掛滿黃果,在陽光的照耀下等待著新一季的豐收。這里,是黃文秀曾經工作過的地方。
黃文秀,1989年4月出生于廣西百色市田陽區一個農民家庭。由于家境貧寒,她在國家助學政策的幫助下完成了學業。2008年,黃文秀考取了山西長治學院,軍訓剛結束,她便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我迫切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沒有政府的扶貧資助,家里不可能供我來上大學。我選擇讀思政專業,選擇加入黨組織,是發自內心的。”2011年6月,22歲的黃文秀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016年7月,黃文秀從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面對多個工作選擇,她毅然決定回到家鄉廣西,成為一名定向選調生。畢業時,她動情地對導師說:“我來自廣西貧困山區,我要回去,把希望帶給更多父老鄉親,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后面貌盡綿薄之力。”
在百色市委宣傳部工作期間,黃文秀表現突出。后來,一心想深入一線、扎根基層的她,又主動請纓到脫貧攻堅第一線,立志在扶貧戰場上建設家鄉、作出貢獻。2018年初,她被派駐到百坭村任第一書記。她說,“扶貧之路只有前進沒有退路,只要確定了就義無反顧”,要“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此后,她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傾情投入、無私奉獻,用青春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信仰與擔當。
擔任第一書記后,黃文秀扎實肯干,一到任便用2個月時間,遍訪全村195戶貧困戶,繪制了“貧困戶分布圖”,把每一戶的家庭住址、家庭情況、致貧原因詳細地記錄在工作筆記本上。她與村民們同勞動、拉家常,拉近與村民們的距離,并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黃文秀一心為村里辦實事、辦好事。她帶領村干部和群眾深入研究,挖掘百坭村的資源優勢,學經驗、找路子,大力發展當地杉木、八角、砂糖橘、枇杷等特色種植產業,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為了改善百坭村的交通狀況,她帶著村“兩委”班子熬夜做方案、拿對策,積極籌措資金硬化通屯路、安裝路燈,較好地改善了百坭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她聯絡母校師生來村里開展支教,為籌辦百坭村幼兒園多方奔走;開展文明家庭評比、村規民約吟誦等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黃文秀的帶領下,百坭村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88戶418人順利脫貧,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6.38萬元,還獲得了2018年度百色市“鄉風文明紅旗村”榮譽稱號。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因惦記百坭村的防汛抗洪工作和群眾安危,在看望做完手術不久的父親后,便冒著暴雨返回工作崗位,途中因遭遇突發山洪而不幸殉職。犧牲后,黃文秀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等榮譽稱號。
黃文秀是新時代青年學習的好榜樣。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文秀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