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
12月11日,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數貿會聚焦數字貿易全產業鏈,圍繞“數字貿易,商通全球”主題,搭建數字經濟、數字貿易高水平發展和合作互利共贏的國際性平臺,極大提振了我國參展企業開拓市場的信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作出了進一步具體部署。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具有深刻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
理論邏輯: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社會再生產和世界市場理論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理論基礎來自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社會再生產和世界市場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社會再生產理論認為,社會再生產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其中,生產是整個經濟活動的起點,居于支配地位;消費、分配、交換各環節對生產也有著反作用。由這些環節構成的經濟循環是一個有機整體,只有各環節順暢配合、相互促進,才能順利實現社會再生產的循環。馬克思主義世界市場理論認為,大工業“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場聯合成為一個世界市場”“把全球各國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國家的人民,彼此緊緊地聯系起來”。由此,所有國家都被卷入了世界市場,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的狀態被打破,各民族之間的互相來往和互相依賴逐漸加深。
構建新發展格局體現了對以上理論的豐富和發展,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強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是要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暢通經濟循環,形成國內統一大市場,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強調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就是要實施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
歷史邏輯:自覺把握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發展客觀規律和趨勢
大國經濟的特征都是內需為主導、內部可循環。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制造業第一大國,國內經濟循環同國際經濟循環的關系客觀上早有調整的要求。這是黨中央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首要考慮。
改革開放后,我國因循國內外形勢,形成了“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發展格局。特別是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深度參與國際分工,融入國際大循環,形成“世界工廠”發展模式。一方面,從全球經濟形勢看,國際市場空間擴張很快,只要有成本優勢,出口就能擴大,出口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能;另一方面,從發展比較優勢看,我國有源源不斷的新生勞動力和農業富余勞動力,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因此,這種發展格局在一段時期里是符合我國發展實際的,對我國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快速提升經濟實力、改善人民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在外向型經濟發展格局下,我國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2006年最高峰的時候達到67%。一旦國際經濟形勢發生變化,外部需求萎縮,我國經濟將受到重大影響,難以保持持續快速穩定發展。加上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我國發展比較優勢變化,傳統國際循環的動能明顯減弱。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導致世界經濟衰退,逆全球化風潮興起,外需市場萎縮,我國開始進行政策調整,更加重視擴大內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使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國內大循環活力日益強勁。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的特征會更加明顯,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會不斷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對我國客觀經濟規律和發展趨勢的自覺把握。在我國發展比較優勢變化和傳統國際循環動能減弱的情況下,只有具備強大的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和穩固的基本盤,才能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吸引力、在激烈國際競爭中的強大競爭力、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強大推動力,從而形成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的新優勢。
現實邏輯: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
2020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作了題為《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的重要講話,首次提出“新發展格局”這一概念。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戰略判斷,將構建新發展格局寫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從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三個方面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部署。由此可見,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仍處在上升期的背景下提出的,蘊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面臨新形勢的深邃思考和準確把握。
從國際看,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各國內顧傾向明顯上升,大國博弈日趨激烈,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固守“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舊思路,就難以化解外部沖擊和外需下降帶來的影響,也無法在極端情況下保證我國經濟基本正常運行和社會大局總體穩定。只有立足自身,更多依靠國內循環實現經濟發展,才能任由國際風云變幻,始終充滿朝氣地生存和發展下去。從國內看,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繼續發展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優勢和條件主要包括:一是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沉著應對各種重大風險挑戰提供根本政治保證。二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我國政治制度和治理體系在實踐中進一步彰顯優越性。三是有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我國經濟體量大、回旋余地廣,又有超大規模市場,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具有強大的韌性和活力。四是有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續寫了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五是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激發,志氣、骨氣、底氣空前增強,黨心軍心民心昂揚振奮。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實現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短板弱項。經濟發展面臨多年未見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順應了調整經濟結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路徑。我們要深刻認識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從而充分理解其戰略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真抓實干的勁頭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取得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貢獻。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2年12月22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