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已經成為人類現代化史上最亮麗的風景線,它不僅改寫著世界現代化的版圖,而且破除了西方現代化的神話和迷霧,塑造著現代化新的范式和格局。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做好未來五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工作,將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式現代化是經歷無數艱難險阻走出來的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鴉片戰爭之后,中國被卷入了世界現代化的浪潮之中,我們曾經想“師夷長技以制夷”,也曾經想以君主立憲制、多黨制、議會制來維新,苦苦尋求中國現代化之路。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被稱為近代中國謀求現代化的第一份藍圖,提出不走西方工業化的老路,強調在工業化過程中要“節制資本”,防止出現社會貧富不均的大毛病。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件下,中國現代化沒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中國共產黨100多年的歷史就是一部為實現現代化強國而奮斗的歷史。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就致力于探索以工業化為核心的現代化。1945年4月,毛澤東在向黨的七大提交的書面報告《論聯合政府》中明確提出:“中國工人階級的任務,不但是為著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而斗爭,而且是為著中國的工業化和農業近代化而斗爭。”新中國成立后,我們不懈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的具有高度現代文明程度的偉大國家而奮斗。1957年3月,毛澤東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提到“我們一定會建設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提出,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
改革開放之初,黨結合這一時期的新特點新要求,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持續探索中,正式提出了“中國式的現代化”這一概念。1979年3月21日,鄧小平在會見英中文化協會會長麥克唐納時,第一次提出了“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的新概念。“我們定的目標是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的概念與西方不同,我姑且用個新說法,叫做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3月23日,鄧小平在政治局會議上把“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概括為“中國式的現代化”。鄧小平不斷豐富和完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目標與部署,基于中國實際與時代特征提出了現代化建設的“三步走”戰略,并且首次提出了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發展目標。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面對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國內又出現政治風波與經濟風險等嚴峻考驗,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此基礎上提出新“三步走”戰略,將現代化的目標確定為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不斷深化。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總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聚焦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如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重大問題,提出一系列新理論新理念新戰略,極大豐富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內涵。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新命題,不斷豐富了現代化的內涵和外延。黨的十九大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提出新的“兩步走”的戰略設計,明確了在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發展目標。大會確定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目標,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戰略設計和發展目標,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使得我國現代化建設目標的指向性更加明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這個目標不僅大大拓展了十九大對于2035年目標的要求,而且與2049年目標更加銜接,體現了我們黨對于現代化道路的認識更加深入。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清晰地描繪了到2035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上新的大臺階,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新發展格局,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臺階,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明顯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社會保持長期穩定,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全面加強,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具有許多重要特征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這意味著,中國式現代化將徹底改寫人類現代化的世界版圖,我國14億多人口要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重新塑造現代化的整體格局,在人類歷史上是一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破除了西方現代化的神話和迷霧,塑造了現代化新的范式和格局,宣告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將大大提高14億多中國人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民主法治素養,人們的思想覺悟、精神風貌、文明水準都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為中國的發展提供最為豐富、最有質量、最生機勃勃的人力資源。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意味著,中國式現代化決不能走西方那種“富者累巨萬、貧者食糟糠”的兩極分化道路,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有著制度保障的實現過程,這個保障首先就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是保證共同富裕實現的所有制基礎,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結構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基礎,摒棄了西方現代化所遵循的以資本為中心的邏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決定了做蛋糕是為全體人民而做的,不是為一部分人,更不是為極少數人而做的。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這意味著,中國式現代化不同于西方國家那種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要求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要抓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顯著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改善;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把精神文明建設貫穿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物質文明建設中始終強調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作用;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意味著,中國式現代化堅定推進綠色發展,推動自然資本大量增值,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長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發力點,展現我國良好國家形象的突出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把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體系、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產業體系、約束和激勵并舉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綠色行動體系,加快構建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三大紅線。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意味著,中國式現代化絕不走西方國家走過的暴力掠奪殖民地、以其他國家落后為代價的現代化道路;人類社會要持續進步,各國就應該堅持要開放不要封閉,要合作不要對抗,要共贏不要獨占,弱肉強食、贏者通吃是一條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各國相互協作、優勢互補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代表著生產關系演變的前進方向,在這一進程中,各國逐漸形成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這既是經濟規律使然,也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為了人類未來、人民福祉,要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式現代化有著光明前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國人的現代化之路已經風風雨雨走過100多年的歷史,經歷過人類現代化歷史上的各種磨難和艱辛,探索出了自己的成功道路即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這一道路有著輝煌的未來。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使中國式現代化能夠邁向光明的未來。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共產黨不僅科學擘畫現代化的宏偉藍圖,而且能夠一以貫之地接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發展,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意志和決心不會動搖,這既體現在“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一以貫之的主題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又體現在改革開放以來歷次黨的代表大會以及中央全會通過的政治報告和各種決議、決定都一以貫之地強調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種鋼鐵般的意志、堅如磐石的決心、系統科學的戰略謀劃,使中國這艘航船戰勝各種滔天巨浪、闖過各種暗礁和湍流,始終向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破浪前行。正如二十大報告所言:“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使黨始終成為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各種風險考驗,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解決。
中國式現代化因應著現代化的規律。中國式現代化遵循了現代化的一般規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普遍規律、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特殊規律,因而能夠順勢而為。從人類現代化的一般規律來看,實現工業化和城鎮化,這是基本的要求。中國式現代化始終致力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到2020年已基本實現了工業化,到2021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這都為實現現代化提供了重要基礎。從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普遍規律來看,現代化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從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特殊規律來看,我國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達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時間。我們要后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并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
中國式現代化能夠充分發揮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這使得中國式現代化能夠集中力量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險關;具有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善于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使社會始終充滿生機活力的顯著優勢,這使得中國式現代化始終能夠在創新中不斷走上新臺階;具有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密切聯系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的顯著優勢,這使得中國式現代化能夠凝聚起14億多人民建設現代化的強大意志、磅礴偉力;具有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貢獻的顯著優勢,這使得中國式現代化能夠得到全世界最廣大的國家和人民的廣泛支持。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2年10月20日 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