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深挖細煉三線資源打造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新樣板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堅持立足本土、彰顯特色,通過盤活三線遺存、豐富文化載體、提升教學質效、講活三線故事等方式,著力打造具有區域辨識度、攀枝花特色的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新樣板。
一、打破“時”“空”邊界,用“三線基因”燭照初心
(一)重現昔日“火紅年華”。搶抓三線題材電視劇《火紅年華》熱度“窗口期”,對高家坪拍攝基地進行整體修復和改造提升。還原劇中三線建設生活、工作場景,再現篳路藍縷的奮斗歷程,初步形成集黨性教育基地、影視基地、文旅基地功能于一體的網紅打卡地,引導黨員在跨越時空的回望中傳承三線建設者的精神。目前,高家坪影視基地已接待游客、研學團隊等1.5萬余人次。
(二)重溫黨的“初心使命”。整合利用三線建設時期的紅色遺址,建成三線建設主題文化公園(初心園),收集、陳列珍貴資料近2000份(件)。打造攀枝花市西區三線大事記、電力工業發展、煤炭資源開發等5個微博物館現場教學點,將大量三線建設時期的真實物品進行空間陳列,不斷提升三線符號的表征豐富度,形成三線建設者“記憶場”。初心園開放以來,累計接待團隊游客上萬人次,市民自發參觀游客超過5萬人次。
(三)浸潤紅色“城市血脈”。實施“寶鼎陵園”修繕工程,對亓偉墓及周邊環境進行整體提升,通過開展集體默哀、恭讀祭文、敬獻鮮花等祭祀紀念活動,讓“紅色血脈”在時代奔流中薪火相傳。以全市第一座城市雕塑——“最美女工”為基礎,重點融入優秀黨員、英模勞模、群眾代表的典型事跡,建成家風家訓主題廣場(習風園),用價值“風向標”為黨員干部群眾把舵引航。
二、注重“知”“行”統一,用“三線富礦”啟智潤心
(一)激活地方教材“內生力”。成立由攀枝花市作協作家與社區干部組成的采編工作組,編撰《崢嶸歲月——從三線建設一路走來的河門口》《河門口好家風》等本土教材8本;研發“重走背水小道”、勞模訪談等精品課程6個;攝制《熔爐鑄黨魂》《立心花城懇修人生》等黨員教育培訓專題片,生動展現火紅如初的“三線畫卷”。積極創作抖音、快手短視頻,精選拍攝主題,為黨員“自主性”“碎片化”學習提供有力支撐。
(二)搶抓文創融合“新風口”。邀請創業導師及創業青年入駐“文創產品實景體驗區”,開展以三線為主題的文創產品創作,設計明信片、文化衫、帆布包、搪瓷缸、開瓶器、書簽等文創產品。以三線建設者為原型,制作“大桶”“蘇鐵娃娃”“好人好馬上三線”等微信專屬表情包,不斷激活三線建設者精神的時代張力。
(三)鍛造實踐育人“強磁場”。積極探索研學旅游項目,把課堂辦到現場,把講臺搬到戶外,以三線建設者冒烈日、迎強風,翻山越嶺找水做飯等歷史場景為原型,研發背水上山、“干打壘”、創業飯等體驗式教學項目,最大限度還原三線建設時期艱苦卓絕的創業歷程,讓黨員全方位、多角度接受身心歷練、思想洗禮,進一步堅定信念、提升境界,確保教學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川攀枝花市西區區委黨史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