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八大:提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長期戰略目標
黨的八大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召開
1956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黨在全國取得執政地位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提出了許多富有創造精神的思想和設想。大會確定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治路線,對于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具有長遠的重要意義。
(一)
1955年3月,按照原定的計劃,黨召開了一次全國代表會議。在3月31日的閉幕會上,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宣布:決定在1956年下半年召開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他在講話中提出:黨的八大有三個議事日程,一是中央委員會的工作報告,二是修改黨章,三是選舉新的中央委員會。1956年7月以前要完成代表的選舉及文件的準備工作。要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內,經濟、文教、軍事、黨務、政治思想等工作都要大進一步,為勝利召開黨的八大而斗爭。
1955年10月4日,黨的七屆六中全會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討論和通過了《關于召開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確定在1956年下半年召開黨的八大,要求各省、市、自治區、中直機關、中央國家機關和解放軍分別召開代表大會選舉八大代表。代表須在1956年6月底以前選出。
1955年底至1956年春,為準備召開黨的八大和迎接大規模經濟建設,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共中央領導人進行了一系列的調研工作。1956年4月25日,根據前一階段的調查研究并結合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系》的報告,5月2日又向最高國務會議系統闡述了十大關系問題。這個報告論述的十個問題,是在總結我國經濟建設的經驗和以蘇聯經驗為鑒戒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前五個問題是關于經濟建設方面的關系,也是報告的重點,后五個問題屬于政治生活方面的關系。這個報告初步提出了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建設的若干新方針,強調一定要努力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的因素,直接的、間接的積極因素,全部調動起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墩撌箨P系》提出后,八大政治報告的起草工作就確定以這個報告的精神為指導思想。
毛澤東領導并參加了起草政治報告、修改黨章的報告。八大文件草稿形成后,中共中央曾組織中央機關和各省、市、自治區及軍隊黨的負責人反復討論,廣泛征求意見。毛澤東指示將政治報告已定稿的各部分,印發給八大所有代表,請他們即看即加修改。八大文件不僅凝聚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經驗與智慧,也凝聚了全黨的經驗與智慧。
1956年8月22日,黨的七屆七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明確提出八大議程應突出建設這個主題。毛澤東在會上指出:這次大會的基本方針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團結黨內、國內、國際一切可以和應該團結的力量,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凡是不利于這樣的方法(團結一切力量)、這樣的目的(建設社會主義)的思想和方針,我們就要批評和反對。這是我們這次大會、也是我們黨歷來的旗幟。會議還就新的一屆中央委員會,尤其是中央核心領導層的人選問題進行了反復醞釀。毛澤東談到,中央準備設四位副主席,另外還準備設一個書記處,推舉一名總書記。他說,對于我們這樣的大黨,這樣的大國,為了國家的安全、黨的安全,恐怕還是多幾個人好。這次會議通過了準備向黨的八大提交的各項文件,對大會的有關事項作出決定,為順利召開八大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二)
1956年8月30日晚,八大預備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第一次會議。毛澤東主持了會議,鄧小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對七屆七中全會決定的幾個文件草稿作了說明。在鄧小平作完報告后,毛澤東作了《增強黨的團結,繼承黨的傳統》的講話。他提出大會的目的和宗旨是總結七大以來的經驗,團結全黨,團結國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而奮斗。他強調應當繼承發揚我們黨在思想方面和作風方面的優良傳統,繼續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官僚主義。關于中央委員會的選舉,毛澤東強調要堅持七大的方針,即團結的方針,對犯了錯誤的同志包括犯過路線錯誤的同志,要采取這樣的方針。
9月10日下午,八大預備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第二次會議。毛澤東主持會議,陳云代表中共中央對八屆中央委員候選人名單和提出經過作了說明。會上,毛澤東就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搞建設要造就知識分子隊伍、中央委員會的候選人名單等問題,作了講話。
1956年9月15日,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隆重開幕。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一次盛況空前的大會。參加會議的正式代表1026名,候補代表107名,他們代表著全國1073萬名黨員。此外,59個國家的共產黨、工人黨、勞動黨和人民革命黨的代表,國內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的代表,中央直屬機關、中央國家機關、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各人民團體的負責人,也列席了會議。
下午2時,會議開始。毛澤東宣布:“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現在開幕!比w代表頓時起立,長時間地熱烈鼓掌,莊嚴的《國際歌》響徹會場。
接著,毛澤東致開幕詞,總結了七大以來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成績,分析了取得勝利的原因,指出了黨在今后工作中必須堅持的基本方針,向全黨提出了今后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任務和為完成任務必須采取的態度,描繪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光明前景。
毛澤東致完開幕詞后,大會在當天的執行主席周恩來主持下,選舉了大會主席團、秘書處和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通過了大會日程和會議規則。在進行完上述程序后,劉少奇代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政治報告。
大會第二天,鄧小平作了《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周恩來作了《關于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會議討論并通過了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的報告。
會議的第三天起至9月25日,主要是大會發言和致詞。整個八大會議期間,共有68位代表作了大會發言,45位代表作了書面發言。其中,重要的有朱德、陳云、董必武、彭德懷、李富春、薄一波等代表的發言。
在八大召開的12天時間里,應邀參加會議的各兄弟黨代表,分別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詞。此外,李濟深、沈鈞儒等8個民主黨派的主席,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宋慶齡、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以無黨派民主人士的身份列席了會議。在9月17日的大會上,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濟深,代表國內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致詞,祝賀大會召開。
選舉新一屆中央委員會,是八大的最后一項議程。事先,中共中央并沒有提出一個候選人名單。選舉工作的第一步,是各位代表自由提名候選人,這大大出乎了許多代表的意料。八大還規定,在提名過程中,不確定人數,也不分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代表們自由提名后,由各代表團匯總提名名單。第二步是中央政治局、第七屆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與各代表團團長、副團長,分別或聯合舉行會議,討論匯總上來的名單。在9月8日的七屆七中全會上,正式確定候選人名額為170人,并通過了候選人名單。9月12日,進行選舉工作的第三步,各代表團討論候選人名單,對名單提出意見,進行預選。結果,170人被提名為候選人,仍不分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9月24日,進行第二次預選,97人被提名為中央委員候選人,73人被提名為候補中央委員候選人。9月26日下午,大會正式選舉中央委員會,選舉了97名中央委員會的正式委員。第二天下午,又選出73名候補中央委員。
選舉結束后,陳云代表主席團向大會宣布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的選舉結果:中央委員候選名單97人和候補中央委員名單73人,每人得到的票數都超過半數以上,按照選舉規定,他們全部當選。接著,由大會秘書處宣讀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的名單。隨后,全體代表以熱烈的掌聲慶祝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的誕生。
八大閉幕的第二天,即9月28日,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鄧小平。以上6人組成政治局常委會。此外,八屆一中全會還選舉出了以董必武為書記、劉瀾濤等為副書記的中央監察委員會。
(三)
八大是黨取得全國執政地位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大探索,提出和初步解決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許多重大問題。
八大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勝利后我國社會階級關系的歷史性變化。劉少奇在政治報告中明確指出:黨的七大以來,我們的祖國經歷了兩次有世界意義的偉大歷史事變,一是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二是取得了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全面的決定性的勝利。由于這兩次勝利,我們國家的內外關系發生了一系列的根本變化。近百年來騎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外國帝國主義勢力已經被趕走了,中國已經成為偉大的獨立自主的國家。外國帝國主義的工具——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已經在中國大陸上消滅了。封建地主階級,除開個別地區以外,也已經消滅了。富農階級也正在消滅中。原來剝削農民的地主和富農,正在被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資產階級分子正處在由剝削者變為勞動者的轉變過程中。廣大的農民和其他個體勞動者,已經變為社會主義的集體勞動者。工人階級已經成為國家的領導階級。它的隊伍擴大了,它的覺悟程度和文化技術水平大大提高了。知識界也已經改變了原來的面貌,組成了一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隊伍。國內各民族已經組成為一個團結友好的民族大家庭。我們黨現時的任務,就是要依靠已經獲得解放和已經組織起來的幾億勞動人民,團結國內外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對我們有利的條件,盡可能迅速地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八大明確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戰略目標。八大通過的《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指出: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已經完成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并且基本上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這就使我國出現了一種完全新的社會面貌。在舊中國社會中的主要矛盾,即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的矛盾,由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勝利而解決了;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我國的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上解決,幾千年來的階級剝削制度的歷史已經基本上結束,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了。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因此,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在明確主要任務的基礎上,八大進一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目標。八大通過的黨章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的任務,就是有計劃地發展國民經濟,盡可能迅速地實現國家工業化,有系統、有步驟地進行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使中國具有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睘榱藢崿F這一目標,八大制定了一個較長時期的發展規劃,這就是,在三個五年計劃或者再多一點的時間內,建成一個基本上完整的工業體系,使工業生產在社會生產中占主要地位,使重工業生產在整個工業生產中占顯著的優勢,使機器制造工業和冶金工業能夠保證社會主義擴大再生產的需要,使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獲得必要的物質基礎。
(四)
黨的八大明確了我國經濟建設的基本方針。周恩來在《關于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中,強調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的方針,明確提出:“我們在編制年度計劃的時候,在有利的情況下,必須注意到當前和以后還存在著某些不利的因素,不要急躁冒進;相反地,在不利的情況下,又必須注意到當前和以后還存在著許多有利的因素,不要裹足不前!卑舜蟆蛾P于政治報告的決議》也強調:如果對于憑借有利條件較快發展我國生產力這種可能性估計不足,或者不努力把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性,那就是保守主義的錯誤。但是,我們也必須估計到當前的經濟上、財政上和技術力量上的客觀限制,估計到保持后備力量的必要,而不應當脫離經濟發展的正確比例。如果不估計到這些情況而規定一種過高的速度,結果就會反而妨礙經濟的發展和計劃的完成,那就是冒險主義的錯誤。黨必須隨時注意防止和糾正這兩種錯誤傾向。
八大初步探索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周恩來在報告中指出:要在適當的范圍內,更好地運用價值規律,來影響那些不必要由國家統購包銷的、產值不大的、品種繁多的工農業產品的生產,以滿足人民多樣的生活需要。例如,在國家統一市場的領導下,將有計劃地組織一部分自由市場;在一定范圍內,將實行產品的自產自銷;對某些日用工業品,將推行選購辦法;對所有商品,將實行按質分等論價等辦法。陳云在大會上作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問題》的發言,系統地提出了“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在工商業經營方面,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工商業的主體,但是附有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這種個體經營是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的補充。至于生產計劃方面,全國工農業產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計劃生產的,但是同時有一部分產品是按照市場變化而在國家計劃許可范圍內自由生產的。計劃生產是工農業生產的主體,按照市場變化而在國家計劃許可范圍內的自由生產是計劃生產的補充。在社會主義的統一市場里,國家市場是主體,但是附有一定范圍內國家領導的自由市場作為補充。這些實際上講到的是初步建立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改革問題,是對社會主義的所有制結構、經濟運行機制和市場機制的重要探索。
(五)
八大提出,黨的建設的基本任務就是提高全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水平,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原則,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密切結合,反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和宗派主義。鄧小平在《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指出,由于中國共產黨已成為執政黨,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就顯得更為重要,黨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群眾路線的原則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必須經常注意進行反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和宗派主義的斗爭,經常警戒脫離實際和脫離群眾的危險。為此,黨除了應該加強對于黨員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還在于從各方面加強黨的領導作用,并且從國家制度和黨的制度上作出適當的規定,以便對于黨的組織和黨員實行嚴格的監督。
八大還強調要進一步擴大國家的民主生活、開展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要加強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合作,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要制定比較完備的法律,健全國家法制;按照“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繁榮文化藝術和促進科學研究;等等。
總之,黨的八大制定的路線是正確的,提出的許多新方針和設想是富有創造精神的。這次會議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并且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成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河南省委黨校黨史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