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圖為市民在北京圖書大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出版物專柜閱讀、選購圖書。(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中國共產黨百年理論創新和理論創造,圍繞著一個主題,貫穿了一條主線,這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既在于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思想體系,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科學性、人民性、開放性,也在于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提出并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百年歷程中,我們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拓展和升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其中的新觀點新概括新表述,進一步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視野,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內涵,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認識、理論架構、學術研究、話語體系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和重要的指導意義。
從中國共產黨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宏闊視野,創造性地提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的重要論述。1938年10月,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中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重大創新性概念,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自覺。2021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深刻指出,“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百年來,我們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從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創新的雙向互動,創造性地提出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也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論述。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強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中國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產生和形成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今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要課題和歷史使命就是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在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理論創新,把握“中國化”和“中國道路”的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譜寫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從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明的關聯看,創造性地提出用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激活中華文明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近代中國最危急的時刻,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并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明是相融相通的,儒家講的“行”“躬行”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學說之間,傳統文化論述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與馬克思主義強調的改造世界之間,中國哲學講的相輔相成、相反相成、物極必反與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之間,都有某種契合和相通之處。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中所蘊涵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與發展,并為人們選擇和接受的思想文化基礎,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基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土壤,使馬克思主義具有民族性、本土性。馬克思主義的傳入和中國化,為中國傳統文化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現代性、世界性。兩者的結合,激活了中華文明,發展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創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奇跡。
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質、路徑、內涵與方法看,創造性地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結合”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闡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具體實際并提,進而提出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結合”重大論斷。“兩個結合”進一步凸顯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系的極端重要性,是我們黨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認識和理論建構的一次升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個結合”,表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兩個維度:一是實踐維度,一是文化維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本質內容要在中國社會實踐和中國文化傳統兩個維度上展開,既揭示其實踐意義,也闡釋其文化意涵。“兩個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創新,是百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深刻體悟,是新征程上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要求。
從黨百年奮斗理論和實踐的辯證統一,創造性地提出了“四個階段”與“三大飛躍”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四個階段概述了百年黨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闡明這四個階段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飛躍,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百年歷程“三大飛躍”的基本經驗,也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遵循。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變革與調整。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是引領中國、影響世界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的主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等諸多方面進行深刻闡釋,體現了關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廣闊視野、歷史主動和深邃思考。特別是關于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論述,形成了《決議》關于百年黨史四個階段的一個主題、四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四個階段的實踐探索、四個階段的理論創新、四個階段的鮮明標識、四個階段的偉大成就、四個階段的莊嚴宣告的總體框架和邏輯結構。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說到底是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自信。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說到底也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把握歷史主動,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說到底還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其核心要義體現為“十個明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在十三個領域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十個明確”和十三個方面的成就充分彰顯了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和辯證統一,集中體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貢獻和話語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扣時代脈搏,立足中國實際,凸顯問題意識,回應人民關切,形成了內涵豐富系統科學的理論體系,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在闡釋如何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時,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重視和強調原創性貢獻、標識性概念、引導性范疇,強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自主性、獨創性、原創性、標識性;突出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看家本領,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加強中國道路的學理研究和學術表達,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道路;增強理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闡釋好中國特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是理論體系也是話語體系,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響的標識性概念、范疇和論述。比如:新時代、主要矛盾轉化、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黨的自我革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共建共治共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國家治理現代化、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人類文明新形態、把握歷史主動、文明交流互鑒、全人類共同價值、人類命運共同體、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等等,這些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既是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思想精髓,也是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貢獻。
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
《決議》關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的表述,表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國文化發展史和中國精神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關于“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這一新闡釋,是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的重大課題。
“兩個結合”的拓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結合”的重要論述,是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百年歷程的經驗總結,進一步闡明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本質內容,指明了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方向,凸顯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意涵。“兩個結合”,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闡釋、新貢獻、新發展,對于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學理研究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進程,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結合”的延續,同時也是“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延伸,深刻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
文化自信的彰顯。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用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激活中華文明,把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是堅定文化自信,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自強不息”與開拓創新,“民為邦本”與以人民為中心,“道法自然”與生態文明,“和而不同”與文明交流互鑒,“協和萬邦”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傳承,也是激活,更是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更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作風、中國氣派,使中華文化更加具有新的時代特征、時代精神、時代內涵。
中國精神的弘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民族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偉大斗爭需要偉大精神,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握歷史主動,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力量源泉,是中國共產黨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守正創新的典范。在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之后,還有一個關鍵詞“時代精華”。無論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還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都突出了其時代性,強調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結合”的典范,是“激活”中華文明的典范,是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典范,是弘揚中國精神的典范,蘊含了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激活了中華文明、弘揚了中國精神,充分體現了守正創新,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精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國精神的思想精粹相互貫通,思想的引領力、文化的凝聚力、精神的感召力融為一體。
(作者系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2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