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群體:中國高度的創(chuàng)造者
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們正在緊張備戰(zhàn)空間站任務。在120多公斤重的艙外服中工作三四個小時后,航天員的手已經(jīng)抖得握不住筆。這一幕,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群體日常訓練的一個縮影。
多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全體航天員胸懷強國夢、矢志強軍夢、獻身航天夢,以九天攬月的雄心壯志和征戰(zhàn)太空的超凡本領,勇奪8次載人飛行任務的全面勝利,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作出了杰出貢獻。這一英雄的群體,也在一次次拼搏、一次次超越中刷新著中國人探索未知的高度。
2003年10月16日,楊利偉乘神舟五號飛船,用時21小時23分鐘環(huán)繞地球飛行14圈,在人類“走出地球”的漫漫征途中留下了屬于中國人的足跡;2005年10月12日,費俊龍和聶海勝開啟了難度系數(shù)更高的神舟六號之旅,實現(xiàn)了載人航天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跨越;2008年9月27日,翟志剛在劉伯明、景海鵬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了屬于中國人的首次太空行走,讓茫茫太空多了一抹五星紅旗的亮麗色彩;2012年6月18日,景海鵬、劉旺、劉洋“飄”進天宮一號,浩渺的太空里從此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之家”……
中國航天員的腳步,伴隨著國家強起來的節(jié)奏,以“世界矚目的速度”走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2013年6月26日,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圓滿完成我國載人航天首次應用性飛行,王亞平站在“最高講臺”,用一堂生動的“太空科學課”,在萬千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科技報國的種子;2016年11月18日,景海鵬和陳冬在太空完成33天中期駐留,為后續(xù)空間站的建造運營和航天員的長期駐留奠定了堅實基礎。這兩次飛行,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超過以往的總數(shù),飛行時間更是超過歷次總和的兩倍。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一號,十幾年間,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天地往返技術、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獨立自主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2021年,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飛船相繼沖破云霄、遨游太空,成功完成空間站階段的載人飛行任務,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y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邁出新步伐。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群體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yè)建立了卓著功績,他們中先后有12名航天員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航天員大隊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大隊”榮譽稱號,航天員群體榮獲“時代楷模”稱號。
首批現(xiàn)役航天員鄧清明數(shù)次入選任務梯隊,卻都與“飛天”失之交臂;首批航天員吳杰、李慶龍、陳全、趙傳東、潘占春,多年來重復著“準備出征”的系列工作。他們的堅守和等待,與“飛天”的輝煌一起,構成了中國航天史上最華麗的篇章。
“我真幸運,趕上了這樣一個偉大時代”“我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在中國的空間站上,與外國航天員共同執(zhí)行任務,共創(chuàng)人類探索太空的新時代”……這是航天員們充滿豪情壯志的心聲,更是他們走好新時代征戰(zhàn)太空新征程的宣言書。這一英雄群體,也必將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寫下新時代的注腳,使其賡續(xù)傳承、永放光芒!
(來源:《黨建》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