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深刻理解把握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

作者:陳理    發布時間:2022-02-18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分享到 :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下稱《決議》),在全面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從十三個方面分領域全面系統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和積累的新鮮經驗,尤其是重點總結了其中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深刻理解把握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對于引導全黨進一步堅定信心,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深刻理解把握新時代的原創性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這些原創性思想,集中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提供了科學指引,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強國提供了根本遵循。

這些原創性思想,集中體現在《決議》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個明確”的新概括。比如,把“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從黨的十九大報告原來概括的第八個明確的壓軸位置調整為第一個明確的首要位置,并增加“全黨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內容。第二個明確增加“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第三個明確增加“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等重要內容。再比如,增加第七個明確和第十個明確,即“明確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并增加“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等重要內容。這些戰略思想和創新理念,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深化和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

這些原創性思想,還充分體現在十三個方面分領域的總結中。比如,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上,提出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保證黨的團結統一是黨的生命;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黨共同的政治責任,堅持黨的領導首先要旗幟鮮明講政治,保證全黨服從中央。

在全面從嚴治黨上,強調打鐵必須自身硬,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必須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在經濟建設上,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不能簡單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必須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強調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突出制度建設,注重改革關聯性和耦合性,真槍真刀推進改革,有效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

在政治建設上,強調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首先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必須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國社會土壤,照抄照搬他國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會把國家前途命運葬送掉。

在全面依法治國上,強調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在文化建設上,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社會建設上,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補齊民生保障短板、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是社會建設的緊迫任務。

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強調必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更加自覺地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所有這些,都是各個領域蘊含的十分重要的原創性思想。類似這樣的重要內容,在十三個方面分領域的總結中,每一個方面都有充分的反映。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要深刻理解把握“十個明確”的核心內容,又要深刻理解把握十三個領域體現的原創性重要思想觀點。

深刻理解把握新時代的變革性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挑戰,開啟了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改革進程。

早在黨的十八大后第一次到外地考察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就來到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調研之所以到廣東來,就是要到在我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場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他強調,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現在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深刻闡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總體思路,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防和軍隊等六個方面,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和時間表、路線圖進行總體安排,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劃時代意義,體現在這次全會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它的一個主要標志,是明確提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論述了為什么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個重大問題。他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就需要有管總的目標,也要回答推進各領域改革最終是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樣的整體結果這個問題。過去,我們也提出過改革目標,但大多是從具體領域提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在總目標統領下明確了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標。這是改革進程本身向前拓展提出的客觀要求,體現了我們黨對改革認識的深化和系統化。進入新時代,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要實現這樣一個目標,零敲碎打調整不行,碎片化修補也不行,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必須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劃時代意義,體現在這次全會開啟了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項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領域改革和黨的建設改革緊密聯系、相互交融,任何一個領域的改革都會牽動其他領域,同時也需要其他領域改革密切配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不亞于40年前,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不失時機、蹄疾步穩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提高改革綜合效能。為了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證改革順利推進和各項改革任務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后,習近平總書記又繼續擔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時指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責任,就是要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各項改革舉措落實到位,強調要抓統籌,抓方案,抓落實。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督促和推動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推出的改革,堅持整體推進,既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又注意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銜接,既抓方案協同,也抓落實協同、效果協同,在國企改革、科技體制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方面集中攻堅,改革充分銜接、相互耦合,不斷形成“1+1>2”的化學反應。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劃時代意義,體現在這次全會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新時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改革正確方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動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積厚成勢,再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各方面共推出2485個改革方案,全會提出的改革目標任務總體如期完成,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提出的一系列創新理論、采取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都是革命性的,我們黨不斷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黨和國家事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開創了以改革開放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新局面。

深刻理解把握新時代的突破性進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于面對黨面臨的重大風險考驗,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的突破性進展。

比如,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一再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很多特點和特征,但最本質的特征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需要四梁八柱來支撐,黨是貫穿其中的總的骨架,黨中央是頂梁柱”。并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完善黨對一切工作領導的體制機制,把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比如,通過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出臺中央政治局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等,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推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健全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完善黨領導人大、政府、政協、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武裝力量、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等制度,確保黨在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作用。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強化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職能作用,完善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落實機制,嚴格執行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強化政治監督,深化政治巡視,很好地解決了黨內一個時期以來存在的對堅持黨的領導認識模糊、行動乏力問題,存在不少落實黨的領導弱化、虛化、淡化、邊緣化問題,特別是對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執行不力,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甚至口是心非、擅自行事等突出問題,確保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使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得到有力保證,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更加科學,全黨思想上更加統一、政治上更加團結、行動上更加一致,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顯著增強,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比如,在全面從嚴治黨上,針對一度出現管黨不力、治黨不嚴問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盛行,特別是“七個有之”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敢于刀刃向內的勇氣向黨內頑瘴痼疾開刀,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堅定,堅持嚴的主基調,突出抓住“關鍵少數”,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于黨的建設各方面。尤其是發揚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狠剎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解決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推進基層減負,倡導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剎住了一些過去被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堅決斗爭,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發揮,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增強,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消除了黨、國家、軍隊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我們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

比如,在生態文明建設上,針對一段時間以來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各類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呈高發態勢的嚴峻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作為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堅持不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堅持系統觀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從思想、法律、體制、組織、作風上全面發力,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深刻理解把握新時代的標志性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全面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發生一系列歷史性變革。

最突出的標志性成果,是勝利完成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進行總體謀劃和全力推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觀點,作出一系列新決策新部署。早在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把精準脫貧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進行全面部署,錨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聚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黨中央堅持精準扶貧,確立不愁吃、不愁穿和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目標,實行“軍令狀”式責任制,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上下同心、盡銳出戰,攻克堅中之堅、解決難中之難,組織實施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取得了脫貧攻堅全面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近一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十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世紀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黨中央果斷決策、沉著應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第一時間實施集中統一領導,領導組織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大會戰,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周密部署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因時因勢制定重大戰略策略,舉全國之力實施規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黨中央準確把握疫情形勢變化,立足全局、著眼大局,及時作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慎終如始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恢復經濟社會發展,抗疫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中國積極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合作,率先提出把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鄭重提出全球疫苗合作行動倡議,發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全球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已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18.5億劑疫苗,向國際社會提供約3500億只口罩、超過40億件防護服、超過60億人份檢測試劑,為人類早日戰勝病毒作出重大貢獻。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百年奮斗光輝歷程格外璀璨絢麗的篇章,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作者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學術和編審委員會原主任)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