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年重大成就看中國共產黨的接續奮斗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強調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這個恢宏史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而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一代又一代、一棒又一棒接續奮斗的成果!敖永m”,是解讀百年重大成就的一把“密鑰”。
——————————
接續奮斗是中國共產黨的顯著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比魏我豁梻ゴ笫聵I,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鍥而不舍、接續奮斗的不懈努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如果把實現中國夢的道路比作“接力賽”的話,那么,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每一時期都是其中的“一棒”,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認定方向、不改跑道、不換頻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氣勢,一以貫之。
目標始終如一。民族復興夢的肇起,是天朝上國夢的破碎。鴉片戰爭用血火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也打碎了“天朝上國夢”。鴉片戰爭喚醒中華民族奮起抗爭。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換得假共和”,勝利的果實很快就被北洋軍閥袁世凱竊取,把中國帶入了軍閥混戰的更加悲慘的境地。當時在滇軍擔任旅長的朱德曾以《感時》詩描寫了生靈涂炭、民不聊生的情景:“洶洶天下盡為烽,八載釁開百二重;滄海桑田焦土變,名山秀野戰云封;中央老朽誰能主,各省英雄豈自供;舉國人人作政客,何人注意在商農。”當一切其他的嘗試都失敗的時候,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睘榱藢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消滅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剝削壓迫制度,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戰勝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確立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戰勝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開創、堅持、捍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依規治黨、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明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
信仰始終如一。1919年《新青年》雜志第6卷第5號和第6號分兩期發表了李大釗長達2.6萬字的長篇論文《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是現代中國第一篇全面、系統地介紹馬克思主義的論文,極大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一百年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提供了精神指引和強大動力,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與奮進、光榮與夢想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對信仰的忠誠和擔當,始終是共產黨人如磐的根、不變的魂。
方志敏烈士說:“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絕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為了捍衛這個信仰,無數共產黨人付出了鮮血和生命。黨的早期著名領導人蔡和森因叛徒顧順章出賣,不幸被捕,國民黨特務對他施以酷刑,用刀子把他的雙眼戳瞎、割掉他的雙耳,把他的四肢釘在墻上,用刀戳爛他的胸口,妄圖逼迫他招供黨的秘密,但是,錚錚鐵骨的蔡和森寧死不屈,最后壯烈犧牲。作為蔡和森青年時期的同學和同志,毛澤東聽聞蔡和森犧牲的消息,給出的評價是:“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逼綄崢闼氐倪@句話,包含了多少深刻的道理: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每一個共產黨人都要像惲代英烈士說的那樣:“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我們常說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為什么不可戰勝?也是因為這支軍隊與過去一切舊軍隊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一支有信仰的軍隊。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巍峨豐碑,但長征絕不僅僅是走路那么簡單,長征首先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長征路上的苦難、曲折、死亡,檢驗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證明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是堅不可摧的。張學良晚年提到紅軍長征仍欽佩不已,他說:“幾萬里長征,被包圍,沒有吃的,那么苦哇,可是他還在一塊,被打散了,他還回來……我常對我的部下說,我們都是帶兵的,我們問問自己,這萬里長征,你們誰能帶?誰能把軍隊帶成這個樣子?帶得什么情況下都跟你走?如果換成我們,還不早就把兵都帶沒了?”他得出的結論是:“共產黨,紅軍,他們確實有他們的信仰,共產黨信仰他的主義。信仰就是力量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干事業不能忘本忘祖、忘記初心。我們共產黨人的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宗旨始終如一。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黨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在極端惡劣的社會條件下生存下來、發展起來、壯大起來,歸根結底就在于它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因而得到人民的真誠擁護。
大家都熟知沂蒙山區戰爭年代流傳的那首歌曲“最后的一口糧,做的是軍糧;最后的一塊布,做的是軍裝;最后的一個兒子,送到隊伍上”,為什么沂蒙人民那樣支持共產黨?回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沂蒙地區,軍閥混戰,匪患橫行,有名有號的匪伙多達50余股,無名者更是不計其數,幾乎每一個村莊都遭受過土匪的禍害。官府貪腐無度,橫征暴斂,完全不顧人民死活。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大力開展減租減息和生產運動,讓最困苦的農民也能夠吃上飯了,讓農民直接用豆子作選票選舉選出自己認可的干部,舉辦小學、冬學、夜校、識字班,讓窮人和他們的孩子免費讀書,吃上飯、當了家、識了字,這些過去做夢也不敢想的事,變成了活生生的事實。這才有了無數的紅嫂、無數的小推車、永恒的沂蒙精神。
中國共產黨的全部歷史證明:為人民服務得好,事業就不斷勝利;脫離了人民,事業就會遭受挫折。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猶如一根紅線,貫穿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全部實踐。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2020年7月發布的一項民調顯示,中國人對共產黨領導下的政府滿意度超過93%;《華盛頓郵報》2021年5月發布的民意調查顯示,中國公民對本國政府信任度達98%。短短一年,上升了5個百分點,什么原因?很重要的一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2020年年底完成了脫貧攻堅歷史任務,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履行了自己的莊嚴承諾,讓人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中國共產黨堅持目標、信仰、宗旨始終如一,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代接著一代干的特點,和西方眾多政黨相比,是一個顯著優勢。西方國家的很多政黨,目光盯著的是幾年一次的大選,著眼的是如何打敗對手,在野黨一旦上臺執政,為了滿足自己代表的那部分集團、階層、地區的利益,政策的搖擺、翻轉、停止是常態,而且這種調整不問是非對錯,只問是否對自身有利可圖。國外有的學者嘆息:當中國為了下一代而制訂規劃的時候,我們的一切計劃都是為了下一次選舉。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不無遠見地承認:中國所具有的集中力量和長期奮斗的決心是西方國家所經常缺乏的。
接續奮斗是繼承與創新、堅持與發展的統一
接續奮斗,不是一般的自然延續,而是革命性接續,是繼承與創新、堅持與發展的統一。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是一個在不斷探索中開創新局面的過程。
一百年的接續奮斗,我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中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在繼承中創新,在堅持中發展,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了豐碩的理論成果。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對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牲積累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證、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黨的百年奮斗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
一百年的接續奮斗,我們在堅持社會主義中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這條道路是我們黨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矛盾和任務,順應歷史潮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的成果。我們黨深刻認識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黨領導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我們黨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面臨的主要任務是,繼續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使人民擺脫貧困、盡快富裕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黨領導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我們黨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黨領導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
一百年的接續奮斗,我們在堅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中擘畫和完善發展藍圖。從“一五計劃”到“十四五規劃”,中國共產黨人咬定“現代化”這個目標,不斷校正發展步調,完善發展藍圖。1954年毛澤東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致開幕詞說:準備在幾個五年計劃之內,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的具有高度現代文化程度的偉大的國家”。他同時也認識到:“中國的人口多、底子薄,經濟落后,要使生產力很大地發展起來,要趕上和超過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沒有一百多年的時間,我看是不行的!1987年4月,鄧小平闡述了通向現代化的“三步走”戰略,1997年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上提出了跨世紀發展目標,2012年胡錦濤在黨的十八大上明確了到21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新的歷史方位出發,擘畫了到21世紀中葉我國發展的宏偉藍圖,作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中國善于從大歷史視野對時間進行規劃,牢牢把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讓國家發展按照穩定的節奏不斷向前。同時,黨始終清醒地認識到,改什么、怎么改必須以是否符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為根本尺度,該改的、能改的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
曾經80多次訪問中國,和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都有過交往的美國政治家基辛格說過:“每一代中國領導人,都反映出其所處時代的使命和狀況!苯永m奮斗,既是對目標的執著,涵養著“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又不是因循守攤,體現著“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始終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鼓舞著全國人民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和信心,凝聚起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無窮力量,激勵著復興路上每一位奮斗者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跑好屬于自己的一棒。
善于總結歷史經驗是接續奮斗的關鍵
1945年毛澤東在黨的七大致閉幕詞時,講了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也提倡要發揚愚公移山精神,他談到的水滴石穿、久久為功、戰略定力、善作善成等等,實際上是愚公移山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體現。愚公移山故事的內涵,就是心懷必勝信念,以恒心、毅力、韌勁接續奮斗,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實現不了的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說,接續奮斗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創造無數人間奇跡的密鑰。而要保持接續奮斗精神,要“續”下去,就要對“接”的是什么有準確的認識,也就是要善于總結歷史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一步步走過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對于奮斗和探索進行總結,使個別的、具體的、感性的認識理論化、系統化,是黨不斷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一個政黨,善不善于總結歷史經驗,有沒有一批善于總結歷史經驗的領導者,對黨認識和把握歷史發展規律、促進黨自身不斷走向成熟、完成好各個時期的使命任務,都有著很關鍵的作用。
以史為鏡?偨Y黨的歷史經驗,不能簡單地羅列和匯集,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堅持用發展的、聯系的、全面的觀點看待黨的歷史、評價黨史人物。
以史明志。總結黨的歷史經驗,要努力從黨走過的風云激蕩的歷史中深化對黨的信賴,堅定對黨的領導的信念,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進一步激發全體人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
以史鑒今。總結黨的歷史經驗,要圍繞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重大問題,引導干部群眾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鼓舞斗志、團結奮斗。
在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在黨和人民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正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重大歷史關頭,在我們黨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重要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聚焦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體現了黨中央對黨的百年奮斗的新認識,對推動全黨進一步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勝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視角來看,今天的成就只是未來歷史的序幕。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在接續奮斗中書寫中華民族新的輝煌。
作者:王均偉(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