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的若干思考
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大命題,黨的政治建設既是一個重大實踐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理論問題;既是一個需要回顧總結歷史經驗教訓以更好為現實服務的歷史研究課題,也是一個事關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使黨始終過硬的重大現實問題。這決定了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必須把理論研究、歷史總結和實踐探索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相應地,這就提出了一個重要任務,即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在黨的建設學科體系框架下,努力構建一個基于黨的建設實踐、面前未來的黨的政治建設研究的學術體系,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供學術依托和學理支撐。需要看到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政治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不僅使這一學術體系的構建具備了深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而且提出了內在的迫切需要,具備了可能條件。
一、問題提出的依據和基礎
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提出:“要從我國改革發展實踐中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1】這進一步指明了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路徑和目標。黨的政治建設重大命題,正是從我國改革發展實踐中提出的、具有原創性的新觀點和新理論。這是提出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的基本依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發揚著重從政治上建設黨的優良傳統,堅持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和解決黨內各種問題,深化了著重從政治上建設黨的重要性和規律性的認識,創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新理念新戰略,形成了關于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要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怎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等重大問題,引領和推動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歷史性、開創性成就。深入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和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新鮮經驗,黨的十九大提出黨的政治建設的重大命題并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明確了黨的政治建設的根本性、統領性地位,作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黨的建設首位的重大部署,既明確了黨的政治建設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又指明了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原則、著力點和實踐路徑。黨的政治建設重大命題的提出及原則方法的進一步明確,是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我們黨一貫強調和堅持的旗幟鮮明講政治的思想和原則作出的新總結、新概括、新表達,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黨的建設理論,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作出的具有原創性意義的重大理論貢獻。
“近代以來的學術發展史表明,一種新的理論和研究方法的確立,往往就是一門新學科的誕生。”【2】與我們黨的這一重大理論貢獻相適應,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努力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的學術體系,不僅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抓住根本、推動黨的建設學科體系發展、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迫切需要。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的政治建設在理論上的深化、實踐上的發展和學術研究上的探索積累,形成了以理論創新發展為引領的相互輝映、相互促進的局面,不僅使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成為可能,而且為構建這一學術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從理論深化和實踐發展來看,黨的十九大后黨的政治建設從過去注重在政治上建設黨進入到一個全黨自覺按照新要求新部署大力加強和推進的新階段,并取得新的成就。這種新階段和新成就的標志,至少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體現在理論認識的深化上。黨的十九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發表重要講話,比如,2018年1月5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2018年1月11日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講話,2018年6月29日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9年3月1日在2019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2020年12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2021年2月20日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等,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大意義、基本原則、途徑方法等作出深刻闡述,特別是提出了講政治必須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的新要求,進一步深化了對黨的政治建設規律性的認識,為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理論指導。二是體現在實踐的加強上。以黨章為根本遵循,黨中央先后頒布實施《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工作條例》等黨內法規,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些黨內重要法規和重大決策,都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作出部署安排,構建起做到“兩個維護”、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黨內制度體系,黨的政治建設的根本性和統領性地位不斷鞏固,全黨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不斷增強,成效不斷顯現。其中,2019年1月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是黨的歷史上第一個關于黨的政治建設的綱領性文獻,是關于黨的政治建設的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制度成果的集大成,標志著黨的政治建設進入制度化、規范化、具體化發展的新階段,為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
從學術研究上的深化來看,黨的十八大后“政治生活”“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政治文化”“政治生態”“政治能力”等概念成為黨的建設話語體系的熱詞。黨的十九大以來,“黨的政治建設”更是成為黨的建設話語體系中最具特色、使命頻率極高的概念。黨的政治建設進入新階段,在學術研究上也得到充分體現。十九大后關于黨的政治建設相關問題成為黨建、黨史和黨務工作者研究的熱點。2021年3月31日,筆者在中國知網(CNKI)2018-2021年的學術期刊、報紙、國內會議、博碩論文庫中,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篇名查詢,共得到1302條結果,以“黨的政治建設”為關鍵詞查詢共有2104條結果;限定 CSSCI 刊物,以“黨的政治建設”為關鍵詞查詢共有279篇學術論文。由此可以看出,學術界關于這個問題的研究已經取得豐碩成果。持續深化黨的政治建設的研究,不僅需要學術界從不同角度加大有關理論、歷史和現實問題的研究力度,更需要從構建研究學術體系的高度下功夫,以推動這一問題的研究不斷深入發展。
二、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對黨的政治建設這一重大命題,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政治建設重要論述精神的重大原創性貢獻,也有人認為這沒有什么新東西,馬克思主義“老祖宗”早已講過,我們黨在歷史上也是一直這樣做的。要看到,有這樣的想法也是正常的。正如1979年鄧小平在提出四項基本原則時指出的:“大家都知道,這四項基本原則并不是新的東西,是我們黨長期以來所一貫堅持的。”【3】P165但需要看到的是,如同鄧小平把我們黨在思想政治方面一貫堅持的原則歸納概括為四項基本原則是對馬克思主義作出的重大原創性貢獻一樣,習近平總書記把我們黨一直強調和堅持的旗幟鮮明講政治的思想和原則作出新總結新概括新表達,同樣是具有原創性意義的重大理論貢獻。
鄧小平當年在提出四項基本原則的同時,還有過兩段重要論述,對如何深化認識、如何堅持和發展四項基本原則提出了明確要求。今天,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重要論述精神和關于黨的政治建設重要論述精神,重溫40多年前鄧小平的這兩段重要論述,可以從認識論上、方法論上為努力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提供有益啟示和指導。
第一段論述,是鄧小平在指出四項基本原則“并不是新的東西”的同時,對思想理論工作提出的任務和要求。他指出:“但是這些原則在目前的新形勢下卻都有新的意義,都需要根據新的豐富的事實作出新的有充分說服力的論證。這樣才能夠教育全國人民,全國青年,全國工人,解放軍全體指戰員,也才能夠說服那些向今天的中國尋求真理的人們。” 【3】P179-180深入領會鄧小平這一重要論述,對于今天認識黨的政治建設這一重大命題、深化研究有這樣三點啟示:第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政治建設重要論述精神,在新時代具有全新的重大意義,需要全黨特別是理論工作者不斷深化對這一新的重大理論意義的認識。正如2018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指出的:“黨的十九大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這是有深遠考慮的,也是有充分理論和實踐依據的。”【4】第二,對于我們黨一貫堅持的旗幟鮮明講政治的思想和原則,對于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目標任務、原則要求和途徑方法,需要理論工作者按照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5】,“根據新的豐富的事實作出新的有充分說服力的論證”,努力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以更好地揭示黨的政治建設的規律,更好地為黨的政治建設服務,使我們黨自身始終過硬。第三,從我們黨旗幟鮮明講政治的思想原則、偉大成就、寶貴經驗中,深入挖掘我們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的歷史性貢獻、我們黨自身不斷發展壯大的“密碼”,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以此來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同時,為世界政黨探尋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提供中國共產黨的智慧和方案。
第二段論述,是鄧小平在對思想理論工作提出任務要求的同時,還特別強調:“這是一項十分重大任務,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務,又是重大的理論任務。這決不是改頭換面地抄襲舊書本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要費盡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創造性的科學工作。”【3】P180這一重要論述對于今天深化黨的政治建設的研究,同樣具有重大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指導意義。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使我們黨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堅強領導核心,同樣“不是改頭換面地抄襲舊書本所能完成的”,同樣是“要費盡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創造性的科學工作”,要在看到黨的政治建設重要性的同時,充分認識其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對于理論工作者來說,第一,要看到推動黨的政治建設研究的深化發展,是具有重大政治意義和理論意義的雙重任務,要在思想上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增強自覺性和堅定性。第二,要看到深化黨的政治建設研究,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科學工作。深入學習領會和宣傳貫徹我們黨關于黨的政治建設重要論述精神和部署要求,是深化黨的政治建設研究的前提和基礎。但如果僅僅把的研究工作停留在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有關論述和黨的精神的宣傳闡釋上,停留在“改頭換面地抄襲舊書本”上,肯定是遠遠不夠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只有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解決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才能真正把握住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5】貫徹這一要求,必須把理論研究、歷史總結和實踐探索有機結合起來,緊密聯系黨的初心使命,緊密聯系新時代的歷史方位,緊密聯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面臨的新情況新任務,緊密聯系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中心任務,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在強化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努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拿出符合時代要求和實際的高質量研究成果。這也正是筆者認為需要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的學術體系的原因和依據所在。
三、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的重點難點和著力點
學術界一般認為,“成熟、獨特的理論和研究方法,通常是區分學科最重要的標志。”【2】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政治建設重要論述精神為核心,黨的政治建設理論已經初步形成,這為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提供了核心要素和行動指南。需要看到的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一個新的重大命題。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的部署要求,提出和確定的時間還比較短,同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等領域的研究相比較,無論是在歷史經驗的總結、理論的研究、實踐的探索上,還是研究方法的豐富上,都還有很大空間,還有一系列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
其一,黨的政治建設研究領域涉及大量的概念,如何對這些概念的內涵外延及其相互關系作出科學界定,是構建這一學術體系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一般認為,概念反映客觀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征,是人類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類思維體系中最基本的構筑單位,是構成一個學科體系、學術體系的基本知識單位。對一個成熟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來說,既有核心概念、基本概念,又有一般概念和專門用語或術語,并各有其特定的內涵和外延,通過相互聯系和區別,形成明確的邏輯結構。從概念術語來看,黨的政治建設研究領域涉及的概念術語之多,大大超過了黨的其他方面建設,其中《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使用的就有69個【6】。因此,明確這些概念、術語的內涵外延及其相互邏輯關系,是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
比如,深入研究黨的政治建設,首要的是對“政治”這一概念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對“政治”這個使用廣泛、涵蓋范圍廣泛的概念,政治學界從不同角度作出了界定。其中,楊光斌在《政治學導論》一書中介紹了關于“政治”的六種認識和界定,強調“政治”是一個時代性和語境性的概念;沈文莉、方卿從概念歷史變遷的角度,在《政治學原理》一書中探討了古代中國、古希臘、中世紀歐洲和現代國家的“政治”,介紹了現代政治科學中關于“政治”的五種代表性表述和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政治”概念的四種基本界定;周淑真在《政黨政治學》一書中還對“政黨政治”的概念作出詮釋。對黨的政治建設來說,特別需要明確“政治”這一概念在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語境中的特定內涵。以此類推,“黨的政治建設”作為我們黨特有的概念,同樣是需要明確的核心概念。對這一核心概念,目前黨的文獻還沒有作出明確表述,不少專家學者對此作出了較大努力。分析研判這些研究成果對這一概念的界定,可以清晰看出,以2019年1月《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頒布為界限,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從黨的十九大到《意見》出臺之前,學術界的界定主要是按照十九大報告相關部署展開的;《意見》頒布后的界定,則以《意見》為依據,視野更加開闊、內涵上更加清晰,呈現出研究不斷深化的特點。但對這一概念內涵和外延作出的界定和界定的方法仍有待商榷和探索,需要進一步萃取提煉升華,使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邊界更加清晰,表述更加簡潔明快、言簡意賅,以利于廣大黨員干部領會把握其精髓要義和實踐要求。
再如,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中使用的69個概念術語,除核心概念外,哪些是基本概念,哪些是一般概念,哪些是專門用語,其內涵外延及相互關系又如何?對此,已有學者作了區分,歸結起來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從“基本范疇”的角度,把《意見》中的69個概念術語劃分為三次層次、六類。三個層次為性質宗旨、道路方向、建設實踐;六類為:性質宗旨類、道路方向類、政治領導類、政治關系類、政治保障類、政治文化類,并把后四類歸于建設實踐層次【6】;第二種是從“體系框架建構”的角度,把這69個概念術語梳理概括為三個層面:思想意義上的理論概念、實踐意義上的要求、工作意義上的任務【7】。這兩種區分,為我們提供了思路方法的啟示,但也需要作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從黨的文獻特別是《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來分析,在“黨的政治建設”這一核心概念之下,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和政治信仰、政治領導、政治能力、政治生態等概念,無疑應是黨的政治建設研究中的基本概念。深入研究這些基本概念的歷史演進軌跡,深入研究和明確這些基本概念內涵外延、相互之間及它們與核心概念之間的關系,努力形成黨的政治建設研究的學術范疇體系、話語體系,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進一步豐富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是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在基礎理論上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二,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有哪些自身建設的規律和特點?黨的政治建設與黨的其他各項建設之間是什么關系?堅持黨的政治建設的根本性、統領性地位作用在實踐上有哪些要求?這是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的又一項重要任務。
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和探索,前提和基礎仍是相關概念的界定,同時又需要在歷史、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下功夫。其中,深入考察我們黨一百年來加強政治建設的歷史實踐,無疑是深入把握黨的政治建設的規律和特點的一把鑰匙。目前,這一領域的研究已經成為熱點,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關注,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目前,從歷史角度考察黨的政治建設的學術成果,大體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是以百年歷史為視角開展的研究;第二類是圍繞改革開放40、新中國成立70年和某一歷史時期開展的研究;第三類是圍繞毛澤東、鄧小平等黨的領導人相關思想實踐開展的研究;第四類是圍繞黨的政治建設的某一個方面,如黨的政治領導、黨的政治生態建設、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建設等進行的歷史考察和經驗總結。在此四類學術成果中,有一些是帶有開創性,質量相對較高,但也存在內容重復、研究方法相對單一的問題。因此,從總體上看這一問題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研究成果的數量和質量還有待增加和提升。
究其原因,如前所述,黨的政治建設重大命題提出的時間還比較短,學術界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尚需要一段時間。同時還要看到,深入研究黨的政治建設自身的歷史實踐,是一個大題目,也是一個有難度的大課題。之所以說是大題目,是因為從理論和實踐來看,講政治伴隨我們黨發展歷程的始終,黨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系統的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大思想原則和舉措,既有寶貴的成功經驗,也有特定時期的深刻教訓。可以說,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并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加強和推動自身建設的歷史。之所以說是有難度的大課題,一方面,從宏觀角度來看,是因為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黨的政治建設始終在黨的建設中發揮著引領帶動的重大作用,貫穿和體現在黨的其他建設的方方面面,從歷史角度考察黨的政治建設的特點、成就和經驗教訓,把不同歷史時期黨的政治建設與黨的其他建設的關系梳理清楚,深入挖掘、整理并從理論上加以提升,是很不容易的。另一方面,從具體的思想原則和舉措來看,它們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環境下提出并不斷完善發展的,深入挖掘這些具體思想原則和舉措的歷史背景、發展完善過程及其歷史意義,弄清楚在什么樣的環境條件下才可以保證這些思想原則和舉措切實發揮作用,進一步明確它們在當今時代的內涵和意義,也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總之,這樣一個大題目、大課題,為深入把握黨的政治建設自身的規律和特點提供了豐富的經驗材料,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研究方法上,對于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都具有重要的基礎性意義。
其三,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發揮統領作用,不是一句空洞的標語口號,也不是一般性要求,離不開具體方法和途徑來落實,離不開相應的體制和機制作保障。在總結歷史經驗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需要建立健全哪些體制和機制,如何確保這些體制機制落到實處?黨的其他方面的建設如何體現和貫徹黨的政治建設的根本性、統領性的地位作用?這些問題也是構架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需要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深入研究和把握。
同時,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一系列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核心要求是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黨的其他各項建設之中,但黨的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具體有哪些?需要作出具體梳理;具體到黨的每一項建設、具體到不同的地區和領域、不同的組織層級,又該在具體工作如何貫徹落實這些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如何把這些在一般黨員干部看來比較抽象的概念和要求,進一步細化、具體化、生動化,使之既要求明確、抓住要害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能夠真正變成可以操作的規范?這也是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需要解決的問題,從現實需要來看則是更為緊迫的任務。
綜上可以看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不是一項輕輕松松就能實現和完成的重大課題,需要學術界和黨務工作者作出長期而艱苦的努力。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要按照體現繼承性、民族性,原創性、時代性,系統性、專業性的原則,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作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組成部分,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也應遵循這樣的方向、目標和原則。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領會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深入領會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政治建設重要論述精神,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不斷深化對黨的政治建設領域重大問題的研究,解決理論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提出該領域具有原創性的理論觀點,豐富和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方法,打通構架學術體系的邏輯關系。
其次,黨的政治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從黨的政治建設自身來看,要以“黨的政治建設”這一概念為核心,深入研究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和政治信仰、政治領導、政治能力、政治生態及其相互關系,而這幾個方面又分別包含了若干重要內容,構成了相互聯系的整體。同時要看到,這個整體不是孤立的,它又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布局的組成部分。因此,黨的政治建設研究不能脫離黨的建設這個整體的研究,必須在黨的建設學科體系之下來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的學術體系,弄清楚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與黨的建設學科體系以及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研究學術體系之間的關系,明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能夠同黨的其他各項建設研究學術體系科區別開來的研究對象和范圍。還要看到,黨的建設歷來是同黨的中心任務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服從和服務于黨的中心任務的。當前和今后一個很長時期,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黨的建設都是在這個主題之下展開和豐富發展的,都是服從并服務于這個主題的。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黨的政治建設自然更要緊緊聚焦這個主題,引領我們黨的新氣象新作為。因此,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必須自覺在這個主題之下、大局之中來進行,強化系統觀念和系統思維,打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黨的建設、黨的政治建設的“篇”“章”“節”,打通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和推動社會革命的各方面、全過程,更好地發揮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在黨的建設學科體系中的引領作用,提升黨的建設整體水平。
第三、黨的政治建設的根本性、系統性,決定了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需要多學科知識的資源和支撐。比如,對“政治”這一概念的認識和理解,就離不開政治學的知識,也離不開歷史學、社會學等學科的支撐。我國傳統政治思想,體現著歷史上人民群眾對于良好政治生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我們黨的政治建設的思想原則和方式方法,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同我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形成的,包含著對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我們黨自身歷史經驗和世界其他政黨興衰成敗經驗教訓的吸納融合與創新發展。深化黨的政治建設研究、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不僅要深入研究和挖掘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的內容、我們黨自身的發展歷程和經驗,而且要深入研究和挖掘中國政治思想史的豐富寶藏,從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養分。同時,還要借鑒吸收國外相關研究領域的有益經驗。通過深入的理論研究,為更好地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提供學理支撐。
第四、堅持問題意識,強化問題導向。黨的政治建設重大命題,是為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而提出來的,是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實踐導向相統一的結果。黨的政治建設又是一個動態的、不斷深入發展的過程。深化黨的政治建設研究、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研究學術體系,離不開對黨建重大實踐問題的研究。這種研究,既要聚焦于我們長期努力解決但還沒有解決好的老問題,更要看到每時每刻都在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還有大量改變了表現形式、披著新的外衣的老問題;要立足新的實踐,加強調查研究,深入火熱的現實政治生活,及時了解掌握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并從理論上作出分析概括和提升,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對策性意見建議,從而把這一研究學術體系的構建建立在堅實的實踐基礎之上,推動現實問題的解決,不斷增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預見性、創造性、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新華社.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強調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著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N].人民日報,2021—03—07.
【2】謝伏瞻,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J],中國社會科學,2019(5).
【3】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新華社.習近平春節前夕赴四川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 祝福全國各族人民新春吉祥 祝愿偉大祖國更加繁榮昌盛[N].人民日報,2018—02—14.
【5】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19.
【6】韓強,牛晴葦.加強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9(5).
【7】齊衛平.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兩個研究視角:思想意蘊和實踐價值[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7).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三研究部副主任)
(來源:《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