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延安對話》:珍貴史料 映照初心
《1937,延安對話》 [美]托馬斯·亞瑟·畢森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毛澤東、周恩來、博古(秦邦憲)、朱德
1937年,托馬斯·亞瑟·畢森和朋友們到訪延安。左起:菲立浦·賈菲、佩吉·斯諾(尼姆·威爾斯)、歐文·拉鐵摩爾、毛澤東、畢森、艾格尼絲·賈菲
畢森講演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之所以毫無顧忌地透露出這些訊息,是因為他們無比堅定地相信,自己此刻正站立在歷史轉折點的緊要關頭上,并能清晰地展望到前景和未來。
——歐文·拉鐵摩爾
延安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胸中,充滿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那個環境里,個人私欲必須向崇高的理念折腰。為了共同的事業,人人平等,官兵一致,齊心協力,頑強奮斗,大家分享著這種精神追求所帶來的充實感……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毛澤東會頑強不屈地奮斗著、堅持著,要把這種精神推廣到整個中國。
——托馬斯·亞瑟·畢森
《1937,延安對話》看起來是本薄薄的小書,是上世紀30年代美國著名的亞洲問題研究專家托馬斯·亞瑟·畢森在延安短短四天的記錄,雖沒有埃德加·斯諾《紅星照耀中國》(《西行漫記》)那么詳細,但是里面的信息量卻極其厚重。
對于畢森一行到訪延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的《毛澤東年譜》里面確有記載。年譜在1937年6月22日這天,記載了毛澤東接見畢森一行人的情況,談話內容也和他這本筆記里的記錄相契合。
有意思的是,過了兩天,也就是6月24日,在畢森即將結束延安之行的時候,毛澤東給美國共產黨總書記白勞德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從一些美國朋友和其他方面,我們聽說美國共產黨和美國人民大眾是深切關心著中國的反日斗爭而從多方援助我們。這使我們感覺到,我們的斗爭絕不是孤立的,我們從國外得到英勇的援助。”“世界現在正處在一個大爆裂的前夜,全世界工人階級和一切企求解放的人民一定要聯合起來進行共同斗爭。”
在建黨百年之際,人民文學出版社策劃并編輯出版《1937,延安對話》,反映了其“人民視角”、獨到眼光和出版家的情懷。
這本書的英文版由兩本筆記構成,書名就叫“1937年6月在延安:與共產黨領袖們的對話”。作者對話的對象,主要是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這些當時被外界“妖魔化”了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
經過短短幾天的面對面了解和深入交流,畢森得出了一些基本結論。這本書記錄了中國共產黨的領袖們是些什么樣的人,也從一個側面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閱讀本書,我有以下幾點深刻體會——
體會人物魅力:堅定、自信
這本書里面透出了中國共產黨,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都是些什么人?這些領袖們有哪些獨特魅力?這支隊伍是個什么樣的狀態?
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堅定。這本書里特別講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對于一些問題所做出的回答是那么的堅定、那么的準確、那么的生動。當年畢森造訪延安,接觸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這片地域、這些人物,特別是在與這些領導人的交談中,他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領袖們的堅定——他們對未來的堅定;他們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在歷史的緊要關頭,清晰地展望和預測未來前景的堅定。畢森感覺到,這種堅定在其他黨派身上很少見到。
另一突出特點是高度自信。這本書讓我們體會到了,中國共產黨領袖們的自信就基于他們代表的是中國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利益,他們代表的力量是歷史前進的力量。這種自信,是與中國的發展狀況相關聯的,是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書中多次特別講到了延安自信。
還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感染力、人情味。這體現在他們談話時的機智幽默和風趣。他們講道理是從事實出發的,不僅道理講得透徹,而且語言特別有感染力。比如與毛澤東交談時,他并不是一板一眼地講道理,而是會運用一些幽默的語言。這些外國人從我們黨的這些領導人,特別是從毛澤東身上,發現了一種特別的魅力,是別人難以企及的,只要與他們接觸,無論是外國記者也好、研究人員也好,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在中國,只有這些人,是能夠統一全中國的人;只有中國共產黨,是能夠改變中國命運的政黨。
正是從這些人身上,畢森看出了中國的歷史大勢,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因為它依靠的力量來源于最廣大的人民。也只有中國共產黨才代表著中國未來的希望。
體會精神力量:延安精神、中國共產黨精神、中國精神
在這本不長的對話記錄中,作者講得最多的內容之一,就是一種持久的精神力量——延安精神、中國共產黨精神,也就是中國精神的一個獨特內容。作者通過自己的觀察體會,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延安精神在中國社會的主導性。
畢森所到的延安,在當時是極其貧窮落后的。毛澤東等領導人住的是窯洞。雖然地處偏僻貧瘠的山溝,是一個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的區域,但是,畢森一行人所獲得的感覺是,這里透著一股青春的活力,這些領導人顯示出了年輕小伙子般的氣質。畢森在記錄中特別講到,毛澤東種種的優點和魅力完美地融為一體,比如他深邃的思想、審慎的態度,還有對未來的一些高深莫測的判斷……這些都給人留下了強烈的印象,應該說他的感染力是同他們的精神狀態聯系在一起的。
畢森特別講到,到訪延安的外國人,無不深深受到洋溢在延安各個角落的氣氛的感染,這是無法用語言和筆墨來形容的,只能親身體會。延安力量、延安精神和延安狀態,就是中國的希望。這些外國人強烈地感受到,這種精神力量是非常充實的,會擴展到全中國。以至于受到感染的畢森,從一個傳教士,從一個信仰上帝的學者,轉而去擁抱馬克思主義學說,去宣揚共產黨的主張。應該說,這是一種極獨特的現象,這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給他的最大印象。
體會聯合力量:凝聚力、向心力、領導力
畢森在延安感受很深的是一種力量——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比如,他在延安與一些少數民族人士交談,其中有蒙古族、藏族、回族等不同的民族。這些人士在這里感受到了尊重,因為擁有語言上的自由、宗教信仰上的自由等等。
延安提倡少數民族自治政策,提倡民族融合、民族團結,凝聚了各方面的力量。
畢森在采訪毛澤東的時候,得到了一個強烈的印象——國民黨一直想消滅共產黨的力量,卻無法做到。此前不久,西安事變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把一場針對蔣介石的兵諫轉化成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舉措,這使共產黨的力量也在全國上下有了更大的增強。
可是在最終形成統一戰線之后,出現了一個抗戰領袖的問題。毛澤東清楚地告訴畢森,對于抗戰領袖問題,人民群眾應該是沒有任何疑問的。誰是抗戰的領袖,并不取決于誰的軍隊有多少,而是要看他所制定的是什么樣的方案、什么樣的方針,付出什么樣的努力。中國共產黨恰恰不追求一己私利,而是為大多數人著想,是為中國的勞苦大眾和中國人民謀利益,所以共產黨的
努力一定會成功。
體會未來方向:中國勝利以后會向何處去?
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以后,中國向何處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清楚地告訴了畢森,中國不可能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原因是中國長期處在半殖民地的狀態,必須建立一個獨立的、民主的國家。可是這個獨立的、民主的國家由誰來領導呢?資產階級是領導不了的,資產階級是軟弱的,他們缺乏必要的革命性,無法承擔這樣一個任務,只有無產階級才能承擔這個重任。在中國要建立一個獨立的民主共和國,一個統一戰線的國家,如果沒有無產階級領導,就不可能進行革命,這個條件就決定了中國不可能也不會經過資本主義時代再跨入社會主義階段。中國的未來只能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道路,這就是中國的國情。
不能孤立地讀這本書
這本書同樣也反映了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改變了自己的立場觀點的過程。
所以,讀這本書還要與一些特別的人和特別的事情聯系起來,與作者同時期到延安的一些外國人聯系起來讀。比如,在畢森之前到訪延安的重要人物斯諾。斯諾介紹并幫助畢森去了延安,斯諾的訪談和調查更久更詳細,但他們的結論是一樣的。可以說,《1937,延安對話》是又一本《紅星照耀中國》。
又比如,在畢森之后到訪延安的另外一個重要人物白求恩。白求恩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共同派遣,前往延安,白求恩與畢森的感受有著天然的聯系,畢森后來被美國政府迫害,客居加拿大。本書譯者李彥教授也寫過一本《不遠萬里》,講的就是白求恩。白求恩來中國之前,也曾去過西班牙戰場。他在西班牙戰場跟別人合不來,因為特立獨行,性格有些古怪,最終從西班牙戰場鎩羽而歸。有趣的是,白求恩到了中國戰場,到了八路軍的隊伍里邊,竟然徹底改變了自己,成為了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這就是共產黨的魅力,這就是共產黨隊伍的感召力。
另外,這本書還帶給我們一種清新的閱讀感受。比如在翻譯上,語言很優美,不僅對中國共產黨的政策做了準確的翻譯、準確的表達,而且語言曉暢優美,真正做到了信、達、雅。
(本文作者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對外合作交流局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