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們的歷史責任,也是我們的最大光榮”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論述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闡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意義,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涵、目標和重要任務,推動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
深刻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
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總是根據人民意愿和事業發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奮斗目標,團結帶領人民為之奮斗。黨的十八大根據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進行了充實和完善,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調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順應了我國經濟社會新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新期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回顧我國小康社會建設的歷史進程,總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實踐,聯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意義作了深刻闡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詩經·大雅·民勞》中的這句話描繪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首先用“小康”來詮釋中國式現代化,明確提出到20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既符合了中國發展實際,也容易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這個目標在上世紀末如期實現,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在這個基礎上,黨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扭住這個奮斗目標,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黨的十八大以來,這個時跨本世紀頭20年的奮斗歷程開始進入需要一鼓作氣向終點線沖刺的歷史時刻。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味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小康憧憬即將變為現實,中國人民將在全面解決溫飽問題的基礎上,普遍過上殷實寬裕的生活,這是中國歷史上亙古未有的偉大跨越。深刻把握中華民族的長久夙愿和中國人民的現實期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向全黨全國發出了動員令,強調:今后5年黨和國家各項任務,歸結起來就是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完成這一戰略任務,是我們的歷史責任,也是我們的最大光榮!彰顯了共產黨人對中華民族、對中國人民的強烈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全面小康、民族復興,是兩個緊密聯系、相互交融的目標任務。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首次提出“中國夢”時,就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提,體現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內在聯系。在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現階段戰略目標的同時,習近平總書記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闊視野,深刻洞察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意義,強調:實現中國夢,第一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只有如期實現了這個目標,建成高質量的小康社會,才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更為牢靠的基礎。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在實踐中,他反復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既考慮到2020年這個時間節點,又立足于打基礎、謀長遠、見成效。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居于引領地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我們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握我國發展新特征確定的治國理政新方略,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保障。分析“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在聯系,其邏輯起點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戰略舉措,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提供重要保障。這是一個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有機整體。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居于引領地位,我們所有奮斗都聚焦于這個目標。
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引領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正式提出“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實現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與時俱進,體現了實踐創新基礎上積極進行理論創新的政治智慧和理論勇氣。
豐富發展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和基本內涵
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后,黨的十七大、十八大都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進行了充實和完善。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此后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涵蓋了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等多個方面。這些新的目標要求,與黨的十六大以來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要求相銜接,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相一致,進一步明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內涵,體現了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統一,體現了堅持戰略性和操作性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些新的目標要求,連同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目標要求,是我們對人民立下的軍令狀,必須全力以赴去實現。
為了推動全黨全國準確把握和扎實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同階段的形勢任務出發,針對一些人存在的模糊認識,多次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內涵和重點難點問題作了集中闡釋。
“十三五”時期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時間節點高度契合。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綱領性文件。實現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必須下大氣力破解制約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講的是發展水平,“全面”講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如果我們在總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標,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更加嚴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實現了目標,即使最后宣布實現了,也無法得到人民群眾和國際社會認可。為此,他從三個方面深刻闡釋了“全面”的內涵及其重點難點問題,對全黨抓準、抓住、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重點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全面小康,覆蓋的領域要全面,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協調發展,不能長的很長、短的很短。在這方面,生態文明建設就是突出短板。要求我們切實把生態文明的理念、原則、目標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貫徹落實到各級各類規劃和各項工作中。
其次,全面小康,覆蓋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沒有全民小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在這方面,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最突出的短板。要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志,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再次,全面小康,覆蓋的區域要全面,是城鄉區域共同的小康。努力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不能僅僅看作是縮小國內生產總值總量和增長速度的差距,而應該是縮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礎設施通達水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一個“數字游戲”或“速度游戲”,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目標。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經過一以貫之的接續奮斗,到2019年,總體而言我國已經基本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成效比當初預期得還要好。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有一些短板,必須加快補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工作中要把握好三個關系:一是把握好整體目標和個體目標的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國家整體目標,并不意味著不同區域、不同人群到2020年都同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二是把握好絕對標準和相對標準的關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中有的是絕對指標,比如脫貧。同時,也有不少相對指標,如環境改善方面,要求劣V類水體比例低于5%,這類指標將來還要持續改善。三是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斷的關系。衡量全面小康社會建成與否,既要看量化指標,也要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狀態和現實獲得感。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牽涉到方方面面,但補短板是硬任務。要引導全社會正確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客觀真實反映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形成良好預期,堅定發展信心。這些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跑好“最后一公里”提供了重要指引。
系統謀劃推動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工作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全面小康社會要求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這就要求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決勝就是沖鋒號,就是總動員。在十九屆一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黨同志在新時代的征程上,一定要按照黨的十九大部署,全面完成各項任務,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在此基礎上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黨的十九大鮮明提出了“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要求,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齊短板、加固底板指明了方向。
為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特別是金融風險攻堅戰,黨中央堅持以結構性去杠桿為基本思路,堅持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集中力量,優先處理可能威脅經濟社會穩定和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問題,協調建立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機制,強化地方政府屬地風險處置責任,推動金融等領域重大風險得到有效防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了良好的內部和外部環境。
為了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每次圍繞一個主題,同時也提出工作要求。每次座談會前,他都先到貧困地區調研,實地了解情況,聽取基層干部群眾意見,根據了解到的情況,召集相關省份負責同志進行工作部署。堅持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形成脫貧攻堅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堅持精準扶貧方略,用發展的辦法消除貧困根源;堅持調動廣大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脫貧內生動力;堅持弘揚和衷共濟、團結互助美德,營造全社會扶危濟困的濃厚氛圍;堅持求真務實、較真碰硬,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脫真貧,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鍛造了脫貧攻堅精神,推動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在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上取得了偉大歷史性成就。
為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打響了藍天保衛戰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等標志性重大戰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污染防治力度不斷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完成非凡之事,要有非凡之精神和行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夢想。為了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從各個方面提出了原則要求,既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基本遵循,也為我們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了重要啟示。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關鍵在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推動全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全面從嚴治黨鞏固黨的團結統一、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強保障。為了團結帶領全體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中央不斷創新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觀念、體制、方式方法,提高黨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推進改革的能力,為發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再次證明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入手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如果只實現了增長目標,而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沒有進展,即使到時候我們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人民群眾也不會認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黨中央堅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采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鍥而不舍向前走,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十三五”時期,我國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社會保障體系等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人民群眾現實生活中生動展現出來。
堅持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是新發展理念的邏輯起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勝利,很關鍵的一條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動落實新發展理念。在“十三五”規劃建議起草之初,他就提出,要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首先要把應該樹立什么樣的發展理念搞清楚。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新的發展要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全黨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新的發展理念上來,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分析了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同時強調:今后5年,可能是我國發展面臨的各方面風險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如果發生重大風險又扛不住,國家安全就可能面臨重大威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就可能被迫中斷。他把防風險作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之一,要求把防風險擺在突出位置,力爭不出現重大風險或在出現重大風險時扛得住、過得去。黨的十八大以來,正是在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的過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破浪前行。安不忘危,是生存發展之道。黨中央將“統籌發展和安全”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強調要樹立底線思維,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發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60多年前,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說是“進京趕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這場考試的繼續,我們一定要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現在,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小康夢想成為現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新的一大步。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展望實現中國夢的光明前景,中國人民必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創造新的輝煌。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一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