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煉成鋼:中國共產黨的100年》第四十三集 聯產承包責任制
1978年的一個冬夜,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在破舊的茅草屋內,為了生存簽下這樣的契約:“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
小崗村的農民們,為什么要冒著巨大的風險,義無反顧地按下自己的手印呢?
1977年6月,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放映了一部只有10分鐘的內部參考片,片中反映的是安徽農村的貧困狀況。隨后中央政治局迅速作出決定,要盡快派一名得力的干部去主持安徽工作。于是,萬里被任命為安徽省委第一書記。
1978年夏,安徽發生特大旱災,省委果斷作出了借地給農民種麥種菜,所產糧菜不征購,不計口糧的決定。結果,肥西縣大旱之年取得大豐收。在“借地種麥種菜”的影響下,安徽農村悄然興起了包產到組、包產到戶的做法。
小崗村創造的包干到戶,就是“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這個辦法簡便易行,成效顯著,受到農民歡迎。小崗村的村民在包干到戶制度的激勵下,多年的干勁爆發了出來,承包一年就獲得大豐收。糧食多了,笑臉也多了。
對于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等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黨內外一度出現了不同意見。不少人心存疑慮,擔心這樣會影響農村集體經濟,會偏離農村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
1980年1月,萬里到小崗視察,對小崗的創舉作了高度的評價,肯定了包干到戶,他說:“我批準你們試5年!”
包干到戶從暗處走到明處,從個別省份走到全國許多省份,觀望和反對的聲音也隨之而來,未來向何處,還需要一個明確的指針。
就在這關鍵的時刻,鄧小平對農村的改革及時給予了有力的支持。鄧小平說,包產到戶是“農民發明的”,“搞了包產到戶,效果很好,變化很快。安徽肥西縣絕大多數生產隊搞了包產到戶,增產幅度很大。‘鳳陽花鼓’中唱的那個鳳陽縣,絕大多數生產隊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變面貌。有的同志擔心,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鄧小平一錘定音,農村改革率先突破。
1980年9月,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印發,肯定了包產到戶的社會主義性質。
1982年到1986年,中共中央連續五年發出中央一號文件,把以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向全國。
大包干帶來大變化,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984年,全國糧食產量首次突破4000億公斤,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1.3倍,中國人均糧食擁有量接近400公斤。
隨著“大包干”的實行,全國農業發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小崗村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孕育了彌足珍貴的改革精神,有力地證明了群眾在改革中的巨大創造力。
農村改革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和億萬農民為改變農村面貌和自身命運,勇敢沖破不利于生產力發展的舊體制,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就這樣在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中,開始一步一步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