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林青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在畢節召開
4月20日,由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畢節市委共同主辦的“賡續烈士精神血脈,傳承紅色文化基因——紀念林青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在貴州省畢節市舉行,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及貴州省直部門、畢節市、七星關區有關同志,林青烈士親屬代表,畢節青少年學生代表等參加座談會。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杜丹主持座談會,副主任覃愛華、余福仁及各處室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
林青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共貴州省工委第一任書記,他是貴州早期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杰出代表,為貴州工委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
林青,原名李遠方,又名李旭如。1911年4月20日生于貴州省畢節縣(今七星關區)。1926年他到重慶謀生,加入了一個進步話劇團,逐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走上了革命道路。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林青輾轉到上海,積極參加革命活動,九一八事變后滿腔熱忱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并于此間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2年,林青積極參加黨領導的上海工人總罷工被英租界巡捕房以共產黨嫌疑之罪關進了英帝國主義的監獄。1933年初冬出獄后,由上海回到貴州畢節家鄉,組織創辦了“畢節草原藝術研究社”,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34年1月,林青等組建了中共畢節支部并任書記。6月,林青等人在貴陽成立了以林青等黨員為核心的9人組成的貴州省革命工作委員會(亦稱“九人工委”),發展了一批黨員,相繼建立了黨組織。
1935年1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遵義后,林青同志主動到遵義向中央匯報貴州地下黨的組織和工作情況,中央批準建立中共貴州省工作委員會,林青任省工委書記,同時兼任遵義縣委書記。貴州省工委是中共中央在長征途中批準建立的唯一的省級黨組織。省工委成立后,加強組織建設,建立軍事小組開展兵運工作,組織游擊武裝,積極配合紅軍轉戰,獲取相關情報,護送潘漢年去上海。1935年7月,因叛徒出賣,林青被捕。他在獄中堅貞不屈、頑強斗爭,在有機會越獄的情況下,把生的希望讓給同志,于1935年9月11日在貴陽英勇就義。臨刑前,林青唱起《國際歌》,高呼“打倒出賣民族國家的蔣介石!”“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表現出一個共產黨員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林青同志以24歲的青春年華踐行了他“愿將滿腔熱血,換來幸福人間”的豪邁誓言。
座談會上,貴州省委組織部、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畢節市委相關領導及林青烈士親屬代表、青少年學生代表、黨史專家分別發言,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回顧了林青同志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歷程,重溫了林青同志赤膽忠誠的光輝一生,總結了林青同志的偉大革命精神,號召大家持續學習先烈精神,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水平,奮力開創貴州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杜丹同志在主持座談會時強調,紀念林青同志,最重要是堅守和傳承,尤其是在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推進之時,賡續黨的紅色血脈,要領會革命精神、保護革命遺址、繼承先烈遺志,在統籌好“三遺”的實踐中辦實事、開新局。要繼承林青等先烈身上彰顯的精神遺產,增強理想信念;要保護好紅色遺址,釋放革命遺址遺跡的重要價值;要堅守革命遺志,接過先烈的接力棒,走好新的長征路,讓錦繡中華山川更美,讓黔貴大地氣象萬千。
余福仁同志在發言中回顧了林青烈士的革命歷程,努力學習他堅定理想、堅守信念的崇高精神,學習他敢于擔當、無私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學習他不忘初心、忠誠于黨的堅強黨性,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宣傳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