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和研究“四史”的理論指引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史”的重要論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學習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全面闡述了學習“四史”的重大現實意義,全面分析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歷史貢獻和革命精神,科學評價了黨的領袖人物的歷史地位,對構建中共黨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提出了要求和希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史”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們學好“四史”、做好“四史”的研究和宣傳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引。
深刻認識學習“四史”的重大現實意義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引用古人的話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多次要求黨員干部要學好黨史、國史。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同新時代我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豐富實踐聯系起來”。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似風華正茂。2021年,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總結中國共產黨100年來的歷史經驗,對廣大黨員進行“四史”教育,使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政黨永遠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具有特別的作用和意義。
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我們要不斷地向歷史學習,汲取歷史智慧,總結歷史經驗和歷史規律,以回答和解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發展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干部還要認真學習黨史、國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對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對開創未來也十分必要”。治國理政應該善于總結和學習歷史經驗,以歷史為鏡鑒。習近平總書記就善于在黨的歷史中總結提煉治國理政的思想和戰略,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通過總結我們黨歷史經驗,不斷升華提煉出來的。
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歷史不僅提供經驗,還提供教訓,可以使我們保持頭腦清醒,吃一塹長一智,使我們不再重犯歷史上曾經犯過的同類錯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我們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鑒、更好前進”。學好“四史”能夠讓我們在“歷史性考試”中考出好成績,能夠讓我們跳出“歷史周期率”。今天,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一場新的歷史性考試。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還有很多更難的歷史性考試等著我們,要想考出好成績,就要不斷地向歷史學習。
學習“四史”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要尊重歷史事實、尊重歷史規律,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歷史是客觀存在的,誰也不能任意選擇、任意打扮和任意篡改。歷史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和規律性。我們不能隨意丑化歷史、糟蹋歷史。否定了老祖宗就會從根本上否定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古人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國內外敵對勢力往往就是拿中國革命史、新中國歷史來做文章,竭盡攻擊、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亂人心,煽動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對于歷史虛無主義我們要敢于亮劍,堅決抵制和斗爭。2016年10月27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把尊重和維護“四史”寫進了黨規黨紀中。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對中華民族的英雄,要心懷崇敬,濃墨重彩記錄英雄、塑造英雄,讓英雄在文藝作品中得到傳揚,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絕不做褻瀆祖先、褻瀆經典、褻瀆英雄的事情”。2018年4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以立法的形式規定“國家和人民永遠尊崇、銘記英雄烈士為國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犧牲和貢獻”,“禁止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
全面評價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歷史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史”的重要論述有著強烈的歷史感,具有宏闊的歷史視野,堅持了一種大歷史觀。他講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把它放到中國社會發展的大歷史進程中考察,要向過去看,也要向未來看。向過去看,是要弄明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登上中國的政治舞臺;向未來看,是要說清楚為什么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夠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的長焦鏡頭時而由遠及近,時而由近及遠,從中華文明5000多年、世界社會主義發展500年、中國近現代史180多年、中國共產黨1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70多年、改革開放40多年的大視野大背景看待中國共產黨,習近平總書記得出許多新觀點新論斷新判斷,為“四史”評價提供了重要評判標準,為“四史”宣傳教育提供了理論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在黨的十九大報告第二部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對黨的偉大歷史貢獻和偉大飛躍都做了深刻精辟的論述。這四處論述從不同的角度深刻總結黨的歷史,相互關聯、相互滲透,共同構成了關于黨的歷史貢獻的體系化認識成果,大大深化了對黨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的認識,開辟了認識黨的歷史貢獻的新視野,體現了新時代我們黨對自身歷史發展規律性認識的拓展、深化和升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是近代歷史上的一個鮮明界線。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中國人民在救亡圖存斗爭中頑強求索的必然產物。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誰能夠帶領人民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誰就能夠成為決定中國社會發展方向的領導力量。歷史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革命才有了正確前進方向,中國人民才踏上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開啟了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壯麗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作出了三個“偉大歷史貢獻”,實現了三個“偉大飛躍”。第一個偉大歷史貢獻和偉大飛躍是,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第二個偉大歷史貢獻和偉大飛躍是,黨團結帶領人民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第三個偉大歷史貢獻和偉大飛躍是,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讓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使具有500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辟出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新中國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第二部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中,把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看作是一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史,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角度論述了中國共產黨作出的歷史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從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領導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的角度深刻總結黨的歷史貢獻。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和進步,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的角度深刻總結黨的歷史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從五四運動以來百年的歷史來看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它是從40多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從新中國成立7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從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100年實踐中得來的,是從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歷史傳承發展中得來的。
四篇講話由于看待黨的歷史的角度不同,因而對于歷史時期的斷代劃分點不同、對于偉大飛躍的表述不同,但它們之間并不矛盾,而是自洽的、一致的。這四篇講話形成了黨的歷史貢獻體系化認識的新成果,構成了一個全面認識黨的歷史貢獻的科學體系。
學習偉人風范,弘揚革命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全面準確評價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晚年所犯的錯誤,指出:“毛澤東同志晚年的錯誤有其主觀因素和個人責任,還在于復雜的國內國際的社會歷史原因,應該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和分析。”“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系。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于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于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業績來。”“革命領袖是人不是神。盡管他們擁有很高的理論水平、豐富的斗爭經驗、卓越的領導才能,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的認識和行動可以不受時代條件限制。不能因為他們偉大就把他們像神那樣頂禮膜拜,不容許提出并糾正他們的失誤和錯誤;也不能因為他們有失誤和錯誤就全盤否定,抹殺他們的歷史功績,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我們黨對自己包括領袖人物的失誤和錯誤歷來采取鄭重的態度,一是敢于承認,二是正確分析,三是堅決糾正,從而使失誤和錯誤連同黨的成功經驗一起成為寶貴的歷史教材。”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是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是我們評價領袖人物歷史功過的基本尺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遍布河北阜平和平山西柏坡、山東臨沂、湖南湘西、福建古田、陜西延安和銅川照金、貴州遵義、江西井岡山和于都、安徽金寨、寧夏西吉、山西呂梁、上海、浙江嘉興、甘肅高臺、北京香山、河南信陽、吉林四平等革命老區和革命圣地,帶領我們學習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明確肩負的重大責任,增強為實現黨的初心和使命而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族譜中的革命精神有專門的論述,如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沂蒙精神、大別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習近平同志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2005年6月在《光明日報》發表了《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一文,將“紅船精神”概括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后,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當選的中央政治局常委重訪黨的誕生地,他指出:“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政。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我們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讓“紅船精神”永放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到偉大的長征精神,他指出:“偉大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沒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對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的論述,都注重闡發這些寶貴的精神遺產所包含的偉大現實意義。
加強“四史”研究,講好中國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這其中也包括構建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
加強“四史”研究要堅持黨性和科學性的統一。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在談到如何研究中共黨史時就曾指出:“如何研究黨史呢?根本的方法馬、恩、列、斯已經講過了,就是全面的歷史的方法。我們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當然也要遵照這個方法。”“研究中共黨史,應該以中國做中心,把屁股坐在中國身上……如果是完全坐在外國那邊去就不是研究中共黨史了。”“我們要把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國來,在中國創造出一些新的東西。”(《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400頁,407頁,408頁)這里就體現出了黨史研究應該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研究中國問題,同時還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黨史姓黨”。堅持“黨史姓黨”,與堅持黨史的科學性不矛盾。正如毛澤東講的,“我們研究黨史,必須全面看,這樣研究黨史,才是科學的。我們研究黨史,必須是科學的,不是主觀主義”(《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406頁)。尊重歷史事實,尊重歷史規律,全面地看問題就是科學性。
加強“四史”研究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習近平總書記近幾年來講“四史”,既講耳熟能詳的經典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故事,也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敢于觸及敏感話題,還歷史本來面目。例如,對于抗美援朝戰爭,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經此一戰,中國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陳兵國門、進而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圖謀,可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帝國主義再也不敢作出武力進犯新中國的嘗試,新中國真正站穩了腳跟。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砥礪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的民族風骨,都要匯聚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都要鍛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都要激發守正創新、奮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到甘肅張掖市高臺縣瞻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碑和陣亡烈士公墓、參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在大別山區的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瞻仰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堂,在吉林省考察調研時參觀四平戰役紀念館,分別講到西路軍不畏艱險、浴血奮戰的英雄主義氣概,為黨為人民英勇獻身的精神,同長征精神一脈相承,是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中華民族寶貴精神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大別山精神等都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四戰四平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武裝斗爭過程中的一次重大戰役。我們從八一南昌起義到井岡山斗爭,從艱苦卓絕的長征、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抗美援朝,革命烈士的鮮血鑄就了革命成功的豐碑,我們一定要牢記勝利來之不易。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講話鼓勵著“四史”專業工作者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不斷推進理論創新。
加強“四史”研究要把加強話語體系建設和講好故事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講好中國夢的故事,講好中國人的故事,講好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講好中國和平發展的故事”,“要組織各種精彩、精煉的故事載體,把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聽愛聽,聽有所思,聽有所得”。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加強話語體系建設和講好故事結合起來,這是針對國際傳播講的,但同樣適用于“四史”的研究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還要求,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要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我們“四史”專業工作者的責任,就是要把加強話語體系建設和講好故事結合起來,幫助人們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并為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學術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