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開發開放決策始末
4月18日,上海浦東新區迎來開發開放3 0周年紀念日。而立之年的浦東完成了由一片阡陌農田到一座現代化新城的華麗蛻變,創造了“浦東奇跡”。這里有中國第一個金融貿易區、第一家外資銀行、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第一個自貿區……30年前,這片荒涼的農田是如何一步步被黨中央納入國家戰略的?浦東開發開放從醞釀到決策凝結了大量艱辛和努力。
開發浦東、振興上海:黨中央的最初謀慮
1 9 7 8年1 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次年開始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試辦出口特區。這些特區乘著改革的春風迅速發展。與此同時,曾經的繁華大都市上海卻陷入了困境。如何讓這顆東方明珠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重現光彩?黨中央既關切擔憂又寄予厚望,從8 0年代初起就陸續提出上海要充分發揮口岸和中心城市作用。1984年9月,中央委派由國家計委牽頭的國務院改造振興上海調研組到上海進行調研。三個月后,調研組聯合上海市政府向國務院、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提交《關于上海經濟發展戰略匯報提綱》,正式提出開發浦東的設想:“重點是向杭州灣和長江口南北兩翼展開,創造條件開發浦東,籌劃新市區的建設。”次年2月,國務院在批轉該提綱時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上海的發展要走改造、振興的新路子,充分發揮中心城市多功能的作用,使上海成為全國四個現代化建設的開路先鋒。”
此間,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對上海發展和浦東開發決策影響很大。那就是1986年10月,上海市于1 9 8 4年2月上報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方案》得到國務院批復,這是第一個經中央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批復不僅要求“把上海建設成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經濟貿易中心之一”,還特別強調要“注意有計劃地建設和改造浦東地區”,“盡快修建黃浦江大橋及隧道等工程,在浦東發展金融、貿易、科技、文教和商業服務設施,建設新居住區,使浦東地區成為現代化新區”。這樣,在思考如何振興上海的過程中,浦東開發逐漸浮出水面。
在中央建議下,由中外雙方專家組成的開發浦東聯合咨詢研究小組于1987年7月成立,歷時一年多完成了《浦東開發開放預可行性報告》及6 0多萬字的專題報告。1988年5月,開發浦東新區國際研討會召開,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在開幕式上指出,一定要把開發浦東,建設國際化、樞紐化、現代化的世界一流新市區這件事情辦好。這一年的9月30日,江澤民、朱镕基、汪道涵專門向中央匯報浦東開發準備情況,得到中央原則同意和一系列具體指示。在此基礎上,上海市成立了開發浦東領導小組。1989年10月,《浦東新區總體規劃初步方案》編制完成。朱镕基在研究浦東開發專題會上明確提出:“浦東是將來上海的窗口、上海的希望。”到80年代末,開發浦東的決策已經水到渠成。但在這個階段,中央的考慮是將開發浦東作為振興上海的引擎,還沒有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
從地方戰略到國家戰略:鄧小平的思考
1 9 9 0年春節,上海下起了并不常見的大雪,鄧小平在這里度過春節。這年的春節似乎格外沉重與不安:就在上一年,中國發生了政治風波,西方社會紛紛對華制裁;國際局勢也出現大動蕩,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發生雪崩式劇變。中國該向何處去?這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堅定又毅然:“要把進一步開放的旗幟打出去。”他迫不及待地要告訴世界,中國的社會主義旗幟不會倒下,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會停滯。
在鄧小平心里,上海正是一張在這個關鍵時刻要打出去的王牌。他對朱镕基等上海市的領導說:請上海的同志思考一下,能采取什么大的動作,在國際上樹立我們更加改革開放的旗幟。后來,他在同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又說: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那么,如何才能把上海“搞起來”呢?鄧小平堅定地將目光投向了浦東。
在鄧小平眼里,浦東開發“不只是浦東的問題,是關系上海發展的問題,是利用上海這個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問題”,更是面向全世界展現中國將進一步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他心潮澎湃地描繪浦東的藍圖:“深圳是面對香港的,珠海是面對澳門的,廈門是面對臺灣的,浦東就不一樣了,浦東面對的是太平洋,是歐美,是全世界。”從此,黃浦江東岸這塊曾經沉寂落后的土地,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起來了。
浦東開發比深圳等幾個經濟特區的開發晚了整整十年。鄧小平不止一次遺憾地提到,上海浦東開發搞晚了。他曾說:“回過頭看,我的一個大失誤就是搞四個經濟特區時沒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現在長江三角洲,整個長江流域,乃至全國改革開放的局面,都會不一樣。”但他又堅定地相信,上海的條件好,浦東的起點高,只要思想解放一點,步子邁快一點,完全可以做到后來居上。
浦東開發迫在眉睫、只爭朝夕。抱著這樣的信念,鄧小平“催促”中央負責同志推動浦東開發決策。1990年2月,他同江澤民、楊尚昆、李鵬等談話時說,我已經退下來了,但還有幾件事,我還要說一下,其中之一就是上海的浦東開發,你們要多關心。又專門對李鵬叮囑道:“你是總理,浦東開發這件事,你要管。”在鄧小平的積極倡議下,浦東開發開放進入緊鑼密鼓的籌備階段。
浦東歷史翻開嶄新一頁
鄧小平提出開發浦東的倡議后,黨中央十分重視,提高了浦東開發的“優先級”和戰略高度。從倡議提起到黨中央正式宣布開發浦東的決定,只有短短兩個月時間。1990年2月26日,中央收到上海市上報的《關于開發浦東的請示》。3月底至4月初,中央委托國務院副總理姚依林帶領國務院特區辦、國家計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經貿部、商業部等部門負責人來到上海,對開發開放浦東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和論證,形成《關于上海浦東開發幾個問題的匯報提綱》。4月10日,李鵬總理主持國務院會議,聽取姚依林關于浦東開發的專題報告。4月12日,江澤民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原則通過國務院提交的浦東開發開放方案。
4月18日,在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5周年大會上,李鵬總理代表中央宣布,黨中央、國務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東地區的開發,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他說:“這是我們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開發浦東、開放浦東,對于上海和全國都是一件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事情。”從此,浦東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1990年6月2日,在宣布浦東開發開放的決定后不到兩個月,中央正式批準上海市《關于開發浦東、開放浦東的請示》,強調,開發和開放浦東是深化改革、進一步實行對外開放的重大部署,是一件關系全局的大事,一定要切實辦好。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報告對浦東開發開放作出“一個龍頭、三個中心”的部署,即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盡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從此,浦東開發開放的步伐加快,上海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地標。
(作者: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三研究部科學發展觀與改革開放新時期黨史研究一處)
(來源:《旗幟》202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