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深刻理解新時代的依據、內涵和意義

原標題:深刻理解新時代的依據、內涵和意義
作者:陳理    發布時間:2019-07-20    來源:《黨的文獻》2019年第3期
分享到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它清楚表明,經過長期努力,我們黨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深刻理解把握這一重大判斷,對于更好把握國內外形勢發展的新變化新要求,更加自覺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如何進入新時代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怎么進入新時代的,作出這一重大判斷的依據又是什么?這是理解把握新時代首先要回答的一個問題。

概括地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一個簡單隨意的主觀判斷,而是有著實實在在的客觀依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乎歷史和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黨中央順應歷史發展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斷。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我們黨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長期努力的結果,特別是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結果。

馬克思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馬克思這一經典論述,對于我們深刻理解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如何進入新時代的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對這個“長期努力”的深刻內涵如何理解,對這個“長期”如何界定?黨的十九大報告用一整個自然段,集中闡述了我們黨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歷程以及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很好地作出了回答。

一是,從時間看,這個“長期努力”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問題明確了,它是伴隨著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起始的。這個時間界定,與習近平關于新時代不是別的什么時代,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界定,是相吻合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不斷努力探索成功開辟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結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理解把握新時代,我們還可以把目光往前延伸到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

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進行了 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如果沒有 1978年我們黨果斷決定實行改革開放,社會主義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同時,如果沒有1949年建立新中國并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積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質、制度條件,改革開放也很難順利推進。這一重要論斷,對于我們全面深刻理解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特別是這兩個歷史時期與新時代的關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二是,從實際結果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客觀依據的問題也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必然結果。

這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所發生的歷史性的、根本性的變化:在國家實力方面,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在國家地位方面,中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在國家總體面貌方面,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這三個方面的變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最濃墨重彩的華章,是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基本依據。它清晰地告訴我們,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不懈奮斗,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全面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飛躍。

三是,從原因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能夠取得這樣的歷史性成就、發生這樣的歷史性變革,并得以進入新時代的根本原因也明確了。這就是找到一條正確道路和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之不懈奮斗的結果。

一方面,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社會主義中國之所以有今天的發展,關鍵在于經過艱辛探索,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的康莊大道。

另一方面,這一結果充分彰顯了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也充分彰顯了廣大人民群眾在推動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主體作用,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和黨的領導的統一,是改革開放的一條寶貴經驗,也是我們國家發展的一條基本經驗。

特別是十八大以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開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上,剛剛當選總書記的習近平就明確指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無比壯麗的崇高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接續奮斗。

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里。歷史和人民既賦予我們重任,也檢驗我們的行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實踐證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這場新的“趕考”中,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結果。

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人類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向前發展的,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毛澤東指出,“社會的變化,主要地是由于社會內部矛盾的發展,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階級之間的矛盾,新舊之間的矛盾,由于這些矛盾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前進,推動了新舊社會的代謝”。

在各種社會矛盾中,社會主要矛盾居于主導地位,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毛澤東強調,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這些重要論述,對于我們深刻理解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具有重要指導作用。說到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我國社會矛盾運動變化特別是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結果,而其中我國生產力水平的巨大發展和提升又是處于第一位的。

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年設想的不同,我們國家是在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毛澤東當年將這一基本國情定位為“一窮二白”。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也決定了黨和人民的工作重點是“窮則思變,要干,要革命”。

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多年不懈奮斗,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入發展,今天情況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生產力水平而言,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有了顯著提升,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深刻改變了過去生產落后的狀況。

現在,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我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對世界經濟貢獻率超過30%。這與過去“落后的社會生產”已不可同日而語。

隨著我國生產力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顯著提高。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不再局限于過去“物質文化需要”的層面。今天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我國社會發展、特別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基本國情的集中體現,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依據,是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它既是我們謀劃發展的基本依據,也是我們發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既決定了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也決定了我們發展思想的鮮明指向。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集中到一點就是,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

歷史不能選擇,但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習近平深刻指出,歷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奮發有為,銳意進取,人類社會就能更好前進。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是中國共產黨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既遵循客觀規律,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集中體現。

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對偉大事業的巨大推動作用。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審視國際國內新形勢,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特別是根據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的要求,在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中,我們黨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了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這對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實踐證明,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能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的掌舵領航,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

另一方面,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國基本國情的深刻洞察,對歷史發展趨勢和歷史發展契機的科學研判和準確把握,集中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巨大的政治勇氣和責任擔當,這對于制定新時代正確的發展戰略、發展政策,從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到了一個關鍵階段的時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根據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新變化,根據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根據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把握歷史發展規律,果敢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論斷,充分凸顯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戰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銳判斷力和大無畏的歷史擔當精神,集中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決定性貢獻。

這對于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立足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要求,更好地把握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形勢新任務,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美好的未來,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對于我國發展這個新的歷史方位應該怎么理解把握,這個新的歷史方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提出哪些新的要求?這是我們深刻理解把握新時代需要回答的又一個重大問題。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此作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將新時代的科學內涵明確概括為“五個是”。這對于我們深刻理解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內涵,更好理解把握新時代帶來的新起點新要求,新時代所要求的新氣象新作為,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更好完成新的歷史使命,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從新時代的主題來看,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

這個定位明確規定了新時代的主題,鮮明回答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新的階段,要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朝著什么樣的目標前進的問題。習近平指出,這個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么新時代。黨要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這一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新時代為什么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新時代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為我們深刻理解把握新時代的準確定位和科學內涵,指明了正確方向和科學路徑。概括地說,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偉大夢想必須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又是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創造更加美好未來的根本保證。

關于新時代為什么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

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要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實現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更加自覺地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關于新時代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指出,社會主義從來都是在開拓中前進的。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一定要有發展的觀點。我們的事業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

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必須立足新時代新的歷史條件,研究和回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習近平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

在2016年的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習近平嚴肅地提出了新形勢下亟待研究和回答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包括面對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活躍、主流和非主流同時并存、社會思潮紛紜激蕩的新形勢,如何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際發展環境深刻變化的新形勢,如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面對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各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不斷呈現、各類風險和挑戰不斷增多的新形勢,如何提高改革決策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面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新形勢,如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文化軟實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面對全面從嚴治黨進入重要階段、黨面臨的風險和考驗集中顯現的新形勢,如何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等等。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在回答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課題中不斷向前推進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一項重要歷史使命,就是要根據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提出的重大時代課題,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當中,尤其是要科學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些事關根本長遠的問題。習近平深刻指出,制度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真正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還是要靠制度,靠我們在國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

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曾指出:“恐怕再有 30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為什么鄧小平要強調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什么是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為什么鄧小平要強調“再有30年的時間”才行?這些年來習近平一直在思考。

早在主持起草黨的十八大報告過程中,習近平就明確要求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目標的同時提出制度建設的目標。并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隨后,在主持起草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過程中,習近平進一步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強調這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

今天,我們黨處在這樣的歷史方位上,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從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國社會主義實踐的前半程已經走過了。后半程,我們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

這既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的深刻考慮所在,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解決的一個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的問題。

(二)從新時代的目標任務來看,這個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

這個定位明確規定了這個階段要完成什么任務、進行什么戰略安排、實現什么目標的問題。概括地說,新時代要完成的歷史任務,就是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就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而言。我們知道,小康是一個極富中國傳統文化意蘊的概念,鄧小平創造性地用它來詮釋中國式的現代化。當時提出的目標是到 20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最初的標準是以 1980年為基數翻兩番,年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 800到1000美元,并強調這個標準對中國來說是雄心壯志。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這個目標的內涵不斷豐富和提高。特別是在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目標提前實現的基礎上,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奮斗目標是在本世紀頭 20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黨的十七大和黨的十八大又進一步提出全面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了顯著成就。尤其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了專題研究。習近平指出,今后五年黨和國家各項任務,歸結起來就是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F在,這個時跨本世紀頭 20年的奮斗歷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氣向終點線沖刺的歷史時刻。完成這一戰略任務,是我們的歷史責任,也是我們的最大光榮。按照黨的十九大的戰略部署,這一階段要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就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言。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移的目標。早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的奮斗目標。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根據形勢和條件的變化,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目標并對其內涵進行不斷豐富和發展。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作出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把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實現了我們黨偉大的歷史性轉折。鄧小平指出:“我們從八十年代的第一年開始,就必須一天也不耽誤,專心致志地、聚精會神地搞四個現代化建設”,強調“我們黨在現階段的政治路線,概括地說,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個現代化”。加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為貫穿新時期一個高揚的主旋律。

黨的十九大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并作出分兩個階段安排的戰略部署。第一個階段,從 2020年到 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 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 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 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這個“兩步走”戰略安排,完整勾畫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為新時代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這個戰略安排既充分體現了歷史發展的延續性,又切合國內外形勢和我國發展新要求,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從時間看,這個戰略安排把基本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時間提前了 15年。我們知道,從最初提出建成中等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到后來提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時間節點都是本世紀中葉。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將原來設想的時間整整提前 15年。應該說,這個幅度是不小的,同樣是很大的雄心壯志。

從要求看,這個戰略安排把原來基本實現現代化提升為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過去一段時間里,我們說的基本實現現代化,是把中等發達國家作為參照系的。比如,鄧小平當初構想“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三步就是在前兩步達到溫飽和小康的基礎上,再奮斗 30到 50年時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盡管在字面上跟原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只有一字之差,但這個“強”字,使我們要建成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含金量有了質的飛躍,上了一個大的臺階。

什么叫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此有十分全面系統的闡述。報告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前面冠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作為限定詞,這是對我們要建成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明確的定性定位,這五大方面一個都不能少。

具體來說,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候,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那時,我們黨對三大規律的認識,特別是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將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

(三)從新時代的主體力量來看,這個新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

這個定位明確規定了新時代的價值取向和人民立場,回答了新時代發展為了誰、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共享等基本問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集中體現。

關于新時代發展為了誰的問題。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開門見山地亮明了我們黨的立場。他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黨的十九大主題的重要內容,也是貫穿十九大報告通篇的靈魂,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鮮明人民性的集中體現。

9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標準,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創造美好生活不懈奮斗。這是我們黨的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明確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他作出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莊嚴承諾,鮮明地把黨的奮斗目標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緊密結合起來。

他還說:“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這些情真意切又很有溫度的話語和勇于擔當精神,溫暖并打動了億萬人的心田,成為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執政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一面鮮亮旗幟,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領導發展的根本目的。

關于新時代發展依靠誰的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在人類發展歷史長河中,人民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變革社會制度、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力量。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確立了人民的歷史主體地位,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是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的一塊重要基石。

習近平指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理,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90多年來的實踐證明,我們黨的根基始終在人民、黨的力量始終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們黨就能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回顧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時深刻指出,五年來的成就,是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更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真摯的為民情懷、鮮明的人民立場,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鮮明特色。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刻的闡述,特別是“八個明確”中關于“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十四個堅持”中關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要內容,集中彰顯了我們發展的人民立場、人民主體、人民力量,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發展問題上的科學運用,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的深刻體現。

關于新時代發展成果由誰共享的問題。發展為了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在未來社會“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鄧小平深刻思考和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他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樹立新的發展理念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堅持共享發展,集中到一點就是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四)從新時代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來看,這個新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

這個定位明確規定了新時代的宏偉目標,就是要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一百多年來中國社會發展的主題,也是近代以來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

一是,新時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又一個重要的關鍵階段。經過中國共產黨成立 90多年來的接續奮斗,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但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然會面對各種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和任務的深刻變化,已經證明并將進一步證明這一點。

這就可以理解,為什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許多重要場合反復論述和強調“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為什么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又進一步專門闡述了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問題,強調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為什么隨后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又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三個一以貫之”特別是“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的問題。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這些重大問題從根本上反映了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是這個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避免的,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的斗爭的需要。

二是,新時代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黨必須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習近平指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概括地說,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必須推進偉大事業。

在“四個偉大”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就要求我們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確保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三是,新時代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2013年 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全面系統論述了中國夢與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的關系問題,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個中國力量,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中國夢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共同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13億多人的智慧和力量就能匯集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夢想,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需要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努力,緊密團結,同心奮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意味著“一國兩制”事業也進入了新時代。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讓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攜手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應該成為兩岸關系的主旋律,成為兩岸中華兒女的共同使命。

(五)從新時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來看,這個新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這個定位明確規定了新時代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深刻變化,回答了新時代中國在國際上處在一個什么樣的地位、對人類要作出什么樣貢獻的問題。我們知道,要正確把握一個國家所處的發展方位,既要從這個國家自身縱向的發展來看,同時也要從橫向與其他國家的比較中來看。新時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已經發生了深刻的歷史性的變化,這給新時代中國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新的挑戰和新的使命。

一是,在這個新時代,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國際地位有了空前提升。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 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 40年的艱苦奮斗,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有了巨大提升,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又上了一個大臺階。

同40年前相比,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 3679億元增長到 2017年的 82.7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 9.5%,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 2.9%左右的年均增速。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又進一步突破 90萬億元。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 1.8%上升到 15.2%。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從 206億美元增長到超過 4萬億美元,累計使用外商直接投資超過 2萬億美元,對外投資總額達到 1.9萬億美元。

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躍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捷報頻傳。我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將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二是,在這個新時代,我們面臨著很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習近平深刻指出,當前,我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發生了新的變化。

我國已經進入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我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和利益融合也已變得空前緊密,我國對世界的依靠、對國際事務的參與在不斷加深,世界對我國的依靠、對我國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實踐證明,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過去 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隨著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國正處在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面臨的挑戰和考驗前所未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會一帆風順。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一定要始終保持戰略清醒,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提高同國際地位變化相適應的能力,更好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為和平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維護和延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良好外部條件。

三是,在這個新時代,中國將作為負責任大國,積極履行應盡的國際義務和責任,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實踐證明,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以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正確把握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深入思考“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高瞻遠矚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并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廣泛的認同和響應。

2017年2月10日,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社會發展委員會第55屆會議通過“非洲發展新伙伴關系的社會層面”決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次寫入聯合國決議。此后聯合國安理會 2344(2017)號決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4、37次會議有關決議也吸收了這個理念,成為引領人類發展的一面鮮艷旗幟。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積極主動的開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動力。中國宣布主動擴大開放,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舉措,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謀劃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支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性的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確保所有國家和人民都能受益。

中國堅持合作共贏理念,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各國各地區互聯互通,形成聯動發展格局,為世界經濟拓展新的增長空間,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了世界大勢和時代要求,順應了各國加快發展的共同愿望,引起越來越多國家熱烈響應,迄今為止已有 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中國人民立己達人、共謀發展,與世界分享中國發展機遇,歡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積極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在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宣布在推進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基礎上,中國未來三年和今后一段時間重點實施“八大行動”,并為此提供 6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中國將以更負責的精神、更開放包容的胸襟、更高質量的增長,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好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把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聯系起來,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不斷擴大同各國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用“三個意味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意義進行了集中概括。這一重要論斷,高屋建瓴,把握全局,為我們深刻理解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于中國乃至世界發展的重大意義,指明了正確方向。

(一)從中華民族發展史特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程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是對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歷程三個具有決定性的關鍵歷史節點的深刻概括,也集中凸顯了新時代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的重要歷史地位。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進行了堅持不懈的努力。

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斗,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掀開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二)從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歷程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 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馬克思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他創立的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極大地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也給長期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深刻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進程。歷史已經證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引領中國人民走出了漫漫長夜、建立了新中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中國快速發展起來并趕上了時代。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挫折,一些人以為社會主義不行了,各式各樣的“中國崩潰論”不絕于耳。但是,社會主義中國非但沒有崩潰,反而綜合國力與日俱增,社會穩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動搖,勇敢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不斷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巨大成就。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成功,使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使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中國大地上高高飄揚,給世界上信奉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人們以極大鼓舞。

它以鐵一般的事實向世界宣告,社會主義沒有滅亡,也不會滅亡,而且煥發出蓬勃生機活力。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正成為 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一面旗幟,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越走越寬廣,中國共產黨有責任、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三)從人類發展史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些人以為實現現代化,只有西方一種模式,只有西方一條道路。美國學者福山發表的《歷史的終結》,可以說是其中一個代表。所謂“歷史的終結”,是說西方那套自由民主制度是最好的,世界文明最后的歷史是西式民主的歷史,將終結于自由民主的美國模式。福山 20世紀 80年代末提出這個觀點的時候,正值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處于低潮。一些人以為中國社會主義也會像多米諾骨牌倒下那樣,很快要不行了。

但30年過去了,歷史并未像一些人所預言的那樣發展。今天“中國之治”與“世界之亂”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風景這邊獨好”。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集中暴露了西方制度的嚴重弊端,引起了人們對西方模式的反思。不少人由過去習慣“向西看”轉而“向東看”,試圖從社會主義中國這里尋找答案和藥方,尋找“華盛頓共識”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成功昭示世人,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只要找準正確方向、馳而不息,條條大路通羅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向世界說明了一個道理:治理一個國家,推動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并不是只有西方制度模式這一條道路,各國完全可以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來。

可以說,我們用事實宣告了“歷史終結論”的破產,宣告了各國最終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為歸宿的單線式歷史觀的破產。歷史沒有終結,也不可能被終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一再強調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最核心的使命。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它的發展總有一些關鍵的節點、關鍵的時期。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華民族又一次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歷史、現實和未來的走勢中正確把握我國發展所處的方位、發生的變化,抓住歷史機遇,作出正確選擇,不斷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遠充滿蓬勃生機活力,為完成黨的十九大戰略部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交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學術和編審委員會主任、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