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誕生記
新中國成立時,面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孤立和封鎖。當時,工業基礎特別是重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現代工業不到國民經濟的10%,鋼產量只有15.8萬噸,且相關人才匱乏。如何在短時間內改變貧窮落后面貌,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的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共和國領導人殫精竭慮思考和解決的主要問題。
醞釀編制國民經濟發展計劃
1951年2月正值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共中央已開始謀劃大規模經濟建設問題。2月14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了“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思想,首次明確提出了編制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的設想。會議決定,自1953年起實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并要求立即開始編制五年計劃的準備工作。會議決定,由周恩來、陳云、薄一波、李富春、聶榮臻、宋邵文6人組成領導小組,負責這項工作。
編制五年計劃,是學習蘇聯經驗的做法。關于采取這種做法的目的,中共中央在《關于編制一九五三年計劃及五年建設計劃綱要的指示》中講得清楚:“國家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業已開始。這一建設規模之大,投資之巨,在中國歷史上都是空前的。為了加速國家建設,除應動員全國力量,集中全國人力和財力以赴外,必須加強國家建設的計劃工作,使大規模建設能在正確的計劃指導下進行,避免可能發生的盲目性。”
然而,由于舊中國留下的統計資料很不齊全,國內資源狀況不明,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部門都缺乏編制經濟發展計劃的經驗,加上抗美援朝戰爭的影響,且蘇聯幫助中國建設的重點工程項目短時間內沒有確定下來,“一五”計劃只能采取邊計劃、邊執行的辦法,不斷修訂、調整、補充。
“一五”計劃編制過程
1951年5、6月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簡稱“中財委”)對“一五”計劃進行了粗線條的試編。
1952年7月,中財委試編出《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計劃輪廓(草案)》(簡稱《五年計劃輪廓草案》)。8月下旬,以周恩來為團長,陳云、李富春為副團長的中國政府代表團應邀前往莫斯科,帶著草案征詢蘇聯政府的意見,并與蘇聯商談援助中國“一五”計劃建設的問題。斯大林兩次會見中國代表團,“肯定地回答愿盡力之所及予以幫助”,并對草案提出了一些原則性的意見,認為發展速度最好留有余地,建議把20%的工業年增長率降到15%。
1952年9月,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聽取周恩來關于“一五”計劃輪廓問題同蘇聯商談情況的匯報,并討論“一五”計劃的方針和任務。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首次提出“中國怎樣從現在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去”的問題。后來,毛澤東在1953年6月提出的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成為編制“一五”計劃的指導方針。
1953年6月,國家計委結合蘇方意見和援助情況,對《五年計劃輪廓草案》進行了初步總結和修改。例如,將工業年平均增長速度由20%下調到14%至15%,并要求加快發展農業和交通運輸業等
1954年,毛澤東下了“軍令狀”,要求從2月15日起,用1個月零5天時間拿出五年計劃綱要草案粗稿。在陳云的主持下,3月20日完成粗稿,4月初拿出《五年計劃綱要(初稿)》。毛澤東認真審閱了初稿,逐行逐句圈點,作了許多批注,并批轉劉少奇、周恩來、彭真、鄧小平等審閱。同月,中央成立了編制五年計劃綱要的8人工作小組,加快“一五”計劃編制工作。
1954年6月底,陳云就五年計劃綱要初稿的有關問題向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作了匯報,重點闡述了編制五年計劃的指導思想,即“按比例發展”和“綜合平衡”原則。他說:我國經濟落后,要在短時期內趕上去,計劃中的平衡是一種緊張的平衡;計劃中要有帶頭的東西,就近期來說,就是工業,尤其是重工業,“樣樣寬裕的平衡是不會有的,齊頭并進是進不快的。但緊張決不能搞到平衡破裂的程度”。平衡包括財政收支平衡、現金收支平衡、外匯收支平衡、購買力與商品供應之間平衡。農業與工業、輕工業與重工業、重工業各部門之間、工業發展與鐵路運輸之間,都要按比例發展。
10月底至11月初,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三人先后離開北京到達廣州,用近一個月時間,在那里對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初稿進行仔細地審議修改。在一次會議上,毛澤東說:“要把三峽工程列入計劃,但按我們國家現在的物力、財力,又不能列入五年計劃,只能列入長期計劃。我是看不到了!边@時,他對在場的鄧力群說:“將來建成時,寫一篇祭文告訴我!
11月,由陳云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用11天的時間,仔細討論了“一五”計劃的方針任務、發展速度、投資規模、工農業關系、建設重點和地區布局,又提出許多修改意見和建議。隨后,中共中央將這個計劃草案發給中央各部委黨組和各省、市、自治區黨委討論,并要求各省委特別注意本省的農業發展計劃。
1955年3月,黨的全國代表會議對“一五”計劃草案進行了審議,決定原則通過這一草案。7月30日,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并正式通過了“一五”計劃。至此,“一五”計劃歷時四年之久、五易其稿,終于編制完成。
編制“一五”計劃的經驗
到1957年底,“一五”計劃全面提前超額完成,工業、交通運輸業和基本建設各條戰線喜報頻傳。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有135個項目已經施工建設,有68個項目建成或部分建成投入生產。我國迅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興工業部門,如飛機、汽車、重型機器、發電設備、冶金和礦山設備、精密儀表、新式機床、塑料、無線和有線電器材制造等。我國中部地區建立起一大批新的鋼鐵、煤炭、電力、機械、有色金屬、化工和軍工企業,構成我國工業布局的基本框架!耙晃濉逼陂g,我國工業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充分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梢哉f,“一五”計劃為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五”計劃的成功經驗主要有六條:一是注意從國情、國力出發,確定工農業生產增長指標既積極又穩妥;二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充分發揮公有制的優勢;三是注意做好綜合平衡,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同時,對國民經濟各個部門進行統籌兼顧、全面安排;四是在經濟發展布局上,努力改變歷史形成的我國工業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區的不合理狀況;五是注意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改善人民生活,積累和消費的比例關系比較協調;六是既爭取外援,又強調自力更生。
從“一五”計劃到“十三五”規劃,編制和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已成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在編制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十四五”規劃時,我們不能忘記新中國走過的每一步,不能忘記在怎樣的“家底”下邁出艱難的第一步。“一五”計劃留下的許多寶貴經驗,仍然值得認真總結和借鑒。
(作者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二研究部毛澤東思想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史研究一處處長、編審)
(來源:《旗幟》2020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