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專機的兩次遇險
世界各國通常把國家元首乘坐的專機命名為“空軍一號”。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沒有“空軍一號”,甚至沒有一架專門供領導人乘坐的專機。通常是領導人乘坐哪架飛機,哪架飛機就被確定為專機,機內陳設非常簡單,遠沒有西方國家的完備奢華。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的專機是蘇聯贈送的蘇制里-2 型飛機。后來又從蘇聯引進了伊爾-14 型飛機作為領導人專機。
在人們的印象中,毛主席出行或到各地視察,甚至到蘇聯訪問都是乘坐火車專列,似乎從不乘坐飛機。其實,毛主席不但多次乘坐空軍專機,而且在他的專機上還演繹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一
毛主席在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乘專機就在空中遇險失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一直是高度機密。1956 年5 月,毛主席決定去廣州,這次遠行他決定乘飛機。這是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第一次坐飛機。空軍司令員劉亞樓領受任務后,深感責任重大。起初,劉亞樓建議毛主席乘坐蘇聯顧問團的飛機,但毛主席不同意,堅持要坐空軍的飛機。
事后毛主席說出了緣由:“我們有自己的飛行員,為什么要坐外國人的飛機?外國人的飛機我不坐,我一定要坐中國人自己駕駛的飛機。”原來,毛主席是在以自己的行動支持年輕的中國空軍。
領受任務后,劉亞樓親自部署這次飛行任務。在專機選用上,頗費了一番心思。當時空軍只有里-2 和伊爾-14 兩種型號的運輸機。伊爾-14 是從蘇聯引進的新型飛機,性能優于里-2 飛機,而且速度比里-2 每小時快120 公里,但因裝備部隊時間較短,飛行員對其性能還未完全摸透,為了確保專機安全,所以放棄選用伊爾-14 方案。里-2 飛機雖然速度慢,但裝備部隊已經五年多了,性能穩定,飛行員對其性能掌握得比較全面。最后確定選擇兩架蘇制里-2 飛機作為毛主席首次乘坐的“空軍一號”。
里-2 飛機是蘇聯生產的近程活塞式運輸機,由里森諾夫領導設計,參照美國的DC-3 型飛機仿制而成。該型機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起落架為后三點前主起落架式。最大航程2500 千米,實用升限5600 米,最大續航時間12 小時,可載乘客14 人,機組成員5 人。
為了保證專機的絕對安全,空軍選定了兩架狀態最好的里-2 飛機分別作為主機、副機,其中主機是8025 號為毛主席的座機,另一架為副機,一旦主機出現故障,就讓毛主席改乘副機。副機載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先行起飛,為主機開道,提供氣象與航行資料。毛主席首次乘坐的里-2 專機上的設備有限,一些保障設施還是臨時加裝的。
然而,這趟飛行之旅并非一帆風順。在飛廣州途中就遇到氣象學上的“華南靜止鋒”,飛機顛簸得很厲害,大家擔心毛主席的身體能否承受得了,可是他除了工作以外還與大家談笑風生。在飛機上顛簸了近8 個小時才到達廣州,毛主席竟毫無疲態,依然興致很高,他和江青走下飛機后,一邊和前來迎接他們的廣東省委書記兼省長陶鑄、廣州軍區司令員黃永勝握手,一邊打趣地說:“還是坐飛機快,當天就到了廣州。”
如果說毛主席廣州之行的顛簸是序曲的話,那么返回北京的行程則是驚險的樂章。在結束對廣州的視察后,毛主席堅持要轉道長沙回北京。1956 年6 月4 日上午,空軍司令部來電話說:“北京天氣已好轉,你們爭取下午5點鐘之前到達北京西郊機場。”
專機起飛后,起初航路氣流干擾不大,飛得比較平穩,但飛到河北衡水地區上空時,天氣突變,航路上遇到危及飛行安全的雷區積雨云,飛機一旦闖入,后果不堪設想。飛在前面的副機隨即用無線電向后面的主機報告,但由于強大的雷電干擾,機上無線電通訊失靈,不僅主、副機聯絡失靈,飛機與地面也失去了聯系。
北京西郊機場指揮塔臺一片緊張。由于與專機失去聯系,情況不明,大家都為專機的安全擔心。塔臺指揮員急得大汗淋漓,對著無線話筒把嗓子都喊啞了,卻聽不到毛主席專機的一絲回音。劉亞樓司令員更是坐立不安、焦急萬分。
空中,毛主席乘坐的主機飛臨了雷雨云區的邊緣。由于遭遇強烈氣流,飛機開始劇烈顛簸,毛主席也不能再看書了。衛士長李銀橋擔心他吃不消,勸他躺下休息一下或吃點水果。毛主席搖了搖頭,淡淡地一笑,然后與工作人員簡單聊了幾句。看得出來,飛機如此顛簸讓他頗感難受,因為他畢竟是63 歲的人了。
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第一次乘坐的里-2 專機
盡管負責執行此次飛行任務的胡萍機組具有豐富的經驗,但遇到這種復雜氣象也很焦灼。特別是當主機與副機及地面指揮都失去聯系后,胡萍心里更是萬分焦急。由于與地面指揮失去聯系,專機機組只能獨立處置眼前的危機。陪同的羅瑞卿不放心,幾次到駕駛艙詢問情況。胡萍和領航員張振民仔細分析氣象云圖,最后得出結論:“積雨云只是局部對流,不是大范圍的系統,我們不進入雷雨區,完全可以繞行避開危險。”胡萍果斷決定:采取蛇行繞飛的方法,躲開危險的雷雨云區。隨后,胡萍盡量保持飛機平穩飛行,先繞到河北滄州,再折向北,經天津楊村飛往北京。
時間一分一秒地飛逝,仍聽不到專機的回音,地面塔臺上的空氣緊張得像是凝固了似的,除了急促的呼叫聲,人們都屏住了呼吸……直到半個多小時后,才與專機接通聯系,大家終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當毛主席乘坐的專機平穩落地后,劉亞樓趕緊從塔臺下來,奔向停機坪,迎接毛主席平安歸來。機艙門剛打開,劉亞樓就急切地說:“主席啊,嚇死我了!我的腦袋可都掖在褲腰里了!”毛主席走下飛機,微笑著握住劉亞樓的手,幽默地說:“你還騙我說空軍沒有好的駕駛員,這下我可揭穿了你的鬼把戲了。”劉亞樓會心一笑,轉頭對胡萍說:“剛才我真有點擔心啊!”胡萍說:“開始我們也有點緊張,后來仔細觀察了天氣情況,認為可以繞過去。”劉亞樓欣慰地說:“要好好總結經驗,以后毛主席還要坐你們的飛機。”毛主席特意走過來,與機組成員握手告別,連聲說:“同志們辛苦了!”最后,他還幽默地說:“祝你們騰云駕霧,在暴風雨中成長!”
二
毛主席專機內部陳設
自毛主席首次乘專機空中遇險后,為了保障毛主席的安全,中央政治局決定在他外出考察時一般不乘坐飛機,而改乘火車或其他交通工具。所以,給人們的印象是毛主席出行視察都習慣于乘火車專列。可實際情況是他還多次乘專機出行,尤其是在1957 年至1958 年間,僅一架伊爾-14 專機他就乘坐過23 次。這也是毛主席乘坐次數最多的一架空軍專機。
伊爾-14 型飛機是蘇聯伊留申設計局在伊爾-12 型運輸機基礎上改進設計的活塞式雙發運輸機。1950 年7 月15 日首次試飛,1954 年底投入蘇聯民航航線使用。在20 世紀50 年代是比較先進的運輸機。后來依據蘇聯領導人的需要,進行了改裝,便成了蘇聯領導人的專機。當時我國從蘇聯進口的4202 號伊爾-14Π 型飛機,就是按照專機規格向蘇聯訂購的,主要是對飛機的重要部件,如機身、機翼大梁、起落架均作了加強;在客艙的前半段,右側設有軟床及一桌一椅,左側設有兩把椅子,中間設有一張桌子,桌上擺放一個花瓶。
毛主席與中央首長專機飛行大隊大隊長蔡演威在專機旁合影
從50 年代中期開始,郭桂欽多次擔負毛主席的座機空中服務工作,她回憶說:“毛主席每次乘坐我們的飛機,從起飛到落地,不管航程多遠,白天還是晚上,毛主席從來沒有在床上休息過一次,總是不知疲倦地工作著。”
曾多次為國家領導人駕駛專機的中央首長專機飛行大隊大隊長蔡演威多年后回憶說:“無數次的飛行中,不免遇到危險的情況。毛主席飛杭州那一次,最為驚險。”
1957 年7 月1 日,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36 周年,毛主席按計劃乘專機,從北京西郊機場飛往杭州。按規定,遇到當天那種云雨天氣,重要專機是不能飛行的。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勸毛主席改變行程,但毛主席堅持不改,毫不猶豫地登上從北京到杭州的專機,劉亞樓不得不親自登機陪同飛行。飛機經過泰山上空時氣流不穩定,顛簸得非常厲害,過徐州到了南京,完全進入云中飛行。劉亞樓三次從后艙跑到前艙了解天氣和飛行情況。到了杭州,天空下著傾盆大雨,降落時地面能見度不到一公里,跑道上的水浸沒了半個飛機輪子。
專機安全降落后,劉亞樓向毛主席介紹說:“今天給您開飛機的機長是我們專機大隊長蔡演威,飛行任務完成得非常好,他是一位歸國華僑。”毛主席高興地同蔡演威握手說:“今天飛行很舒服,很穩定。你是華僑,華僑到延安的很多,都很愛國!”
如今,毛主席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乘坐的空軍專機,以及乘坐次數最多的那架伊爾-14 專機,都默默地靜臥在中國航空博物館偉人座機展區,透過時代風云,繼續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作者:空軍某部原政委)
(原載《百年潮》202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