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起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歷史使命
——學習習近平關于做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
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其發展水平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質,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始終高度關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在不同場合圍繞進一步做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2016年5 月17 日,他在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時強調:“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2019 年3 月4 日,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聯組會時,他再次就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習近平關于做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肩負起身上的歷史使命、進一步做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
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的講話中,用一個專題講了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他強調,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中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馬克思主義迄今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在人類思想史上,還沒有一種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文明進步產生了如此廣泛而巨大的影響”。2018 年5 月4 日,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高度評價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偉大貢獻。他指出:“馬克思給我們留下的最有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這一理論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毛澤東曾經說過:“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經過長期奮斗,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可以說,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完全正確的。
新中國成立以后,哲學社會科學各個學科都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取得了重大成就,成為我們堅定理論自信的堅實基礎。以歷史學科為例,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下,歷史學深刻總結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性的成果。郭沫若、范文瀾、翦伯贊、呂振羽、侯外廬等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為新中國史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近些年,一些人打著重構歷史的旗號,鼓吹歷史虛無主義的觀點,肆意歪曲歷史、否定黨的領袖和英雄人物,比如,抹殺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所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污蔑方志敏、劉胡蘭、黃繼光、雷鋒等英雄人物,等等。在歷史研究中出現這些問題,從根本上說就是脫離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觀察問題的立場、觀點、方法出了問題。
習近平指出:“支撐話語體系的基礎是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沒有自己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就沒有話語權”,“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發展 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近些年來,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進一步加強,比如,在高校普遍設立馬克思主義學院,并開始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陸續建設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再如,十九大以后,中央黨校、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等 10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院)相繼成立,在研究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發揮排頭兵作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一批經典著述陸續編譯出版,一批重大理論輔導讀物和系列通俗理論讀物相繼推出,一大批重點教材進入課堂,一大批理論文章在重要報刊陸續發表。這些做法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強化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
鞏固好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中的指導地位,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義不容辭。而實際上,也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才能做好。習近平強調,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自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穿研究和教學全過程,轉化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要繼續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緊密結合新時代新實踐,緊密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重點學習,多思多想、學深悟透,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學習理論最有效的辦法是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強讀強記,常學常新,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二、努力學習古今中外優秀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
習近平指出:“哲學社會科學的現實形態,是古往今來各種知識、觀念、理論、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結果”,“觀察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需要有一個寬廣的視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國發展大歷史中去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就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那么,如何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意把握好、利用好、吸收好三個方面的思想文化資源。首先是馬克思主義的資源,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的一系列成果及其文化形態。這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主體內容。在這方面我們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再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資源。這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分寶貴、不可多得的資源。習近平高度評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指出:“中國古代大量鴻篇巨制中包含著豐富的哲學社會科學內容、治國理政智慧,為古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據,也為中華文明提供了重要內容,為人類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幾千年的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形成了關于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的豐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風、四海一家的大一統傳統,德主刑輔、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張,民貴君輕、政在養民的民本思想,等貴賤均貧富、損有余補不足的平等觀念,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的正義追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賢、選賢與能的用人標準,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改革精神,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外交之道,以和為貴、好戰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這些思想中的精華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從事研究時,一定要注意學習、吸收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挖掘其時代價值,結合今天中國的實際和需要,努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此外,還有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資源,包括世界所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取得的有益成果。這可以成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有益滋養。習近平在講話中多次提到要學習國外優秀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他認為,吸收國外優秀哲學社會科學成果,可以開闊歷史視野、豐富社會知識、增加文學修養。
值得注意的是,把握好、利用好、吸收好上述三個方面的思想文化資源,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務必要有批判精神。要在繼承、吸收、借鑒前人和別人有益成果的基礎上,“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觀點,構建中國特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三、深刻總結、科學概括
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經驗
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這是一個巨變的時代、日新月異的時代,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大有作為的時代,也是見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習近平強調:“社會大
變革的時代,一定是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的時代。”作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我們應該怎樣才能無愧于這個時代?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對我們親身經歷和見證的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進行深刻總結和科學概括。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之中,國弱民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非常落后。新中國剛成立時,關于當時我國工業的落后狀況,毛澤東曾經感慨道:“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但新中國成立后,經過黨領導人民艱苦奮斗,初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農業、輕工業、重工業、國防工業都有較快的發展,還成功研制了原子彈、氫彈,在科學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這在舊中國是不可想象的。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濟更是飛速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也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伴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程,為理論創新、學術繁榮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我們在理論上取得了豐富成果,正確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又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多個學科、多個領域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可以開展一些有針對性、有側重點的工作。比如,歷史學者除了要準確地記錄歷史發展的過程,也應通過回顧歷史深刻總結和分析為何我們能取得這些成就,有哪些經驗值得總結、有哪些教訓值得汲取;政治學者應著重探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怎樣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闡釋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法學學者可以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推進歷程,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經驗;社會學者應剖析中國社會發生的巨變及其原因;管理學者要揭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經濟管理和社會治理中的經驗和不足,等等。
總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承擔好記錄、書寫、謳歌新時代的使命,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宣傳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偉大實踐,展現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特別是深刻解讀新中國 70多年歷史性變革中所蘊藏的內在邏輯,講清楚這些歷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優勢,更好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為黨和人民繼續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激勵。
四、堅持良好學風,認識和引領時代,研究和回答問題,資政育人、服務社會
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可以也應該大有作為。”作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新時代應該怎樣大有作為、發揮作用呢?
首先要認識時代,引領時代。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創造了世所罕見的兩大奇跡: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除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外,沒有任何一種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能夠在這樣短的歷史時期內創造出我國這樣的奇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此同時,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但全球深層次矛盾突出,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多,全球治理體系深刻重塑,國際格局加速演變。
那么,從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來看,我們今天到底處在一個什么樣的時代?該怎樣認識并引領時代呢?在回答這些問題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發揮好自己的獨特作用。習近平指出:“從世界社會主義 500年的大視野來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他強調,“自古以來,我國知識分子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落實到行動上,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和學術觀點,加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用內涵更加豐富、表述更加生動的思想理論引領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高具有時代特色的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為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注意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發時代之先聲,在時代發展中有所作為,努力引領時代,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其次要研究和回答問題,資政育人、服務社會。做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首先要有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了新形勢下我國急需解決的一些問題,即:如何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如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如何提高改革決策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如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文化軟實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如何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根據新時代的需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強化問題意識、時代意識、戰略意識,用深邃的歷史眼光、寬廣的國際視野把握事物發展的本質和內在聯系,緊密跟蹤億萬人民的創造性實踐,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不斷回答時
代和實踐給我們提出的新的重大課題”,努力為黨和政府、為人民和社會提供有益的對策和建議。
要努力發揮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資政育人、服務社會方面的作用。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把握好國家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機遇,重點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使哲學社會科學成果在治國理政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也要承擔好育人的責任。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習近平強調:“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肩負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不僅在教育部門工作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承擔著育人的職責,所有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擔負起育人的使命。一方面,要通過研究、宣傳、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養成科學思維習慣,促進身心和人格健康發展,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另一方面,要讓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成為先進思想的倡導者、學術研究的創新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黨和國家政策的忠實執行者,從而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最后要堅持良好學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在認識和引領時代,研究和回答問題,資政育人、服務社會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必須堅持扎實、良好的學風,守正創新,久久為功。毋庸諱言,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還存在一些亟待糾正的不良風氣。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學術浮夸、學術不端、學術腐敗現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急功近利、東拼西湊、粗制濫造,有的逃避現實、閉門造車、坐而論道,有的剽竊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獻、捏造數據。有的同志比較激烈地說,現在是著作等‘身’者不少、著作等‘心’者不多。”良好的學風是做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健康繁榮發展的基本保證。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端正學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大力弘揚崇尚精品、嚴謹治學、注重誠信、講求責任的優良學風,營造風清氣正、互學互鑒、積極向上的學術生態;樹立良好學術道德,自覺遵守學術規范,講究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崇尚“士以弘道”的價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學問統一起來;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執著堅守,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得住底線,立志做大學問、做真學問;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嚴肅對待學術研究的社會效果,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以深厚的學識修養贏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領風氣,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功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每一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只有真正做到端正學風,堅持優良學風,真做學問、做真學問,才能有所作為、發揮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也應是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時代,應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大有可為的時代。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發憤圖強,奮力拼搏,努力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歷史使命,書寫好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篇章,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作者汪謙干,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黨的文獻》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