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四渡赤水紅軍烈士陵園紀念碑碑文敬讀
四渡赤水紅軍烈士陵園紀念碑,位于貴州省赤水市南郊杉樹壩的四渡赤水紅軍烈士陵園內。紀念碑正面刻“紅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碑后臺階正上方立附碑一座,上刻“四渡赤水紅軍烈士陵園碑記”,全文如下:
一九三五年一月至三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紅軍)在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指揮下,在赤水河流域黔、川、滇毗鄰地區舉行了“四渡赤水”之戰。
是年,“遵義會議”后,一月十九日,紅軍揮師北上,擬在瀘州、宜賓一帶北渡長江,與川陜根據地紅軍第四方面軍會合。國民黨急調重兵防守長江、實施圍堵。紅軍抵達赤水縣境內,于二十七、二十八日先后在黃陂洞、復興場、青杠坡與國民黨軍隊展開激戰;于二十九日在土城、元厚一渡赤水河,火速行軍,越四川古藺、敘永,進云南扎西。國民黨軍隊四面圍追,迅速迫近;紅軍當機立斷,放棄北渡長江,改為東征。二月十八、十九日,在太平渡、二郎灘二渡赤水河,直插桐梓縣、奇襲婁山關、再占遵義城,殲敵兩師八團,獲得長征以來首次大勝。隨后,紅軍移師仁懷,于三月十六、十七日,在茅臺三渡赤水河,進入四川古藺縣境,擺出渡江之勢,敵軍急調各部圍堵,紅軍見敵中計,迅速回師,于二十一日從二郎灘、太平渡、九溪口、淋灘等地四渡赤水河,疾速南進,強渡烏江,近逼貴陽,誘迫蔣介石在貴陽急電滇軍援筑(助)。紅軍調虎離山成功,迅即揮師入滇,佯攻昆明,實策北上,于五月上旬巧渡金沙江,擺脫了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的決定性勝利。
“四渡赤水”之戰,體現了毛澤東等一代偉人實事求是、審時度勢、用兵如神的宏才大略。
“四渡赤水”之戰,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光輝范例,是毛澤東生平軍事指揮藝術的“得意之筆”。
“四渡赤水”期間,許多紅軍將士英勇殺敵,捐軀戰場,遺志后世,彪炳千秋。為世世代代弘揚四渡赤水精神,子子孫孫緬懷紅軍革命先烈,赤水人民敬移325位紅軍烈士忠骨安葬于風光秀美的赤水河畔杉樹壩,敬遷全市26個烈士紀念設施于此,將原建“赤水革命烈士陵園”擴建為“四渡赤水紅軍烈士陵園”,供后人憑吊瞻仰。爰勒石銘文,以資紀念。
紅軍烈士永垂不朽!
“四渡赤水”精神誨育千秋!
中共赤水市委赤水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四年十二月重立
四渡赤水紅軍烈士陵園是全國第一個為紀念四渡赤水戰役中犧牲的紅軍烈士而修建的陵園,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弘揚長征精神的重要陣地。
(一)
四渡赤水紅軍烈士陵園仿照南京中山陵樣式依山而建,正門立有鐵鏈槍式陵園牌,上刻“赤水紅軍烈士陵園”八個鍍金大字。紀念碑是陵園的主體,高19.35米,寓意四渡赤水發生在1935年;碑身呈火炬形結構,用紅、白兩色花崗石裝飾,下部橫向標注四渡赤水的具體時間;碑座四周為4幅漢白玉浮雕,生動再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指揮四渡赤水的戰斗場景。
紀念碑后為陵區,呈扇形排開108座大理石豎碑,莊嚴肅穆,全部以“紅軍烈士之墓”為碑名;最頂端為長34.2米、高9.5米的巨型長城式屏風,上刻毛澤東的《七律·長征》詩,氣勢磅礴,雄偉挺拔,蔚為壯觀。
(二)
85年前發生在川黔滇交界地區的四渡赤水戰役,是紅軍長征途中一次決定性的勝利,也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指戰員軍事指揮藝術的“得意之筆”,被西方評論家贊譽為“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遵義會議之前,中央紅軍在經歷湘江戰役后,兵員由長征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余人,彈藥奇缺、補給匱乏、士氣低落。而國民黨集結40萬重兵對中央紅軍進行圍堵,企圖在黔北地區徹底消滅紅軍主力,中國革命危在旦夕。1935年1月7日,紅軍攻克黔北重鎮遵義城,之后召開了具有轉折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黨內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打開了中國革命新局面。
四渡赤水戰役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碑文高度概括了戰役發生的時間、地點,紅軍采取的戰略戰術以及前后經過,展現了毛澤東那“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高超指揮藝術。
(三)
四渡赤水戰役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紅軍將士們不畏艱險,克服萬難,展現出了寶貴精神財富,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橫斷山,路難行、敵重兵、壓黔境”,四渡赤水并非預定計劃,而是根據戰場瞬息萬變的形勢隨機應變。土城戰斗失利后,毛澤東下令紅軍主動撤出戰斗,放棄北渡長江,一渡赤水跳出敵人包圍圈,保存了有生力量。此后,毛澤東依據敵我態勢多次修改行軍計劃,時而向東,時而向西,時走老路,時走新路,尋求殲敵有利戰機,最終在太平渡、二郎灘二渡赤水河,回師遵義,一舉殲滅敵軍兩個師又八個團,取得婁山關大捷,這是中央紅軍長征以來的首次大勝,更是共產黨人發揚實事求是優良作風的重要體現。
運籌決勝的指揮藝術。毛澤東一貫的戰法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紅軍所有戰略方針都是建立在“打”這個基本點上,一切的“走”都是為了“打”。如果沒有開始一渡、二渡赤水的“走”,就不能大量調動敵人形成有利戰機;如果沒有之后三渡、四渡赤水的“走”,就無法迷惑敵人,把敵人拖疲、拖垮,從而實現渡江北上的戰略意圖。毛澤東所采用的靈活機動的運動戰方式,就是讓部隊迅速前進和后撤,快速集結和分散,聲東擊西、尋機破敵,堅持把“走”與“打”、消滅敵人和保存實力辯證統一起來,指揮中央紅軍如同游龍,巧妙地穿插于國民黨軍重兵云集的集團之間,積極創造戰機,以少勝多,化被動為主動,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偉大勝利。
敢于犧牲的英雄氣概。四渡赤水是在極為險惡的條件下進行的,紅軍指戰員在近4個月的戰斗中時刻面臨死亡威脅,但他們憑借著鋼鐵般意志和超人膽識最終獲得勝利。紅九軍團在第四次渡赤水時為掩護主力紅軍順利渡江而錯失了過河最佳時機,毅然決定繼續留在烏江北岸承擔“誘敵”“阻敵”“斷后”、掩護主力紅軍行動的重任。經過艱苦鏖戰,兵力由1.1萬人到最后只剩2000余人,無數紅軍將士用意志和力量、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長征的腳步和足音已漸漸遠去,但偉大長征精神已成為不朽和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