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夯實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根基
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70多年的歷史告訴我們,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成功的關鍵在于我們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在制度層面對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鞏固黨執政的群眾基礎作出頂層設計。
為人民執政,是指我們黨提出的理論、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開展的各項工作,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靠人民執政,是指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堅持人民在國家治理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凝聚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推動國家發展。為人民執政與靠人民執政,二者相輔相成、有機統一。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通過完善制度保證人民在國家治理中的主體地位。經過長期努力和不懈探索,我們黨在密切聯系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方面構建起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制度體系,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具備堅實的制度根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從根本上保障了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為人民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還有一系列具體制度,如人大代表聯絡機制、基層議事協商機制、黨員干部聯系點制度、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等,為人民在國家治理中發揮主體作用提供了豐富的制度化渠道。
只有傾聽民意、了解民意,才能促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使國家制度設計和治理工作具備堅實民意基礎。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無窮智慧和力量,只有不斷匯聚民智、凝聚民力,才能使黨執政的群眾基礎更加牢固。為此,需要不斷健全民主制度、拓寬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完善法治保障,使各方面制度和國家治理更好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保障人民在國家治理中的主體地位。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傳家寶。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是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在新時代的發展。堅持走群眾路線,需要通過完善制度、創新機制,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中,使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聯系、防范脫離群眾風險有長效制度保障和穩定機制依托。例如,完善黨員、干部聯系群眾制度,根據各地區各部門實際情況,根據人民群眾意愿,對聯系群眾的方式、頻次和要求等作出規定;發揮群團組織在聯系人民群眾上的作用和優勢,健全聯系廣泛、服務群眾的群團工作體系,推動人民團體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把各自聯系的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等等。
網絡時代,堅持群眾路線有了新內容新形式新載體,做好群眾工作有了新領域新空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為黨員、干部及時了解民情民意、分析把握輿論動態等提供了便利。用網言網語同群眾交流,及時回應群眾關切、解疑釋惑;通過網絡收集好想法好建議,引導群眾理性發聲等,都需要我們不斷提升運用互聯網的能力水平,不斷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走好網上群眾路線,讓互聯網成為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的重要平臺。
(作者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學術委員)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19日 09 版)